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通过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不同的心理反应进行心理治疗和护理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选择住院患者34例,采用解释、疏导、激励等方法消除患者恐惧、焦虑、否认、自卑、抑郁、悲观等负性心理.结果 消除患者的心理障碍,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达到满意效果.结论 及时掌握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相应的心理治疗及护理,能促进疾病好转及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肠梗阻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及效果。方法:将2016年3月-2018年2月90例肠梗阻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施行常规化护理干预,实验组应用常规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肠梗阻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住院的时间、遵医行为;护理前后患者抑郁、焦虑的心理状态;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肠梗阻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住院的时间、遵医行为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抑郁、焦虑的心理状态相近,P0.05;护理后实验组抑郁、焦虑的心理状态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常规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干预在肠梗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减轻患者不良心理,提高其遵医行为,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和提高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结核病患者的心理特征及护理探讨。方法采用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内容包括:意志消沉、自卑、抑郁、期望、恐惧、焦虑六项基本问题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焦虑与恐惧占77.3%,意志消沉,缺乏信心占65.9%,以及多疑多虑,有自卑感和抑郁。结论掌握患者的心理变化规律,因人制宜地制定护理计划,并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对老年性肺结核患者来说,减轻病痛,提高疗效,减少复发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徐秀香 《中国医药科学》2014,(6):161-162,165
通过接诊,了解妇科门诊患者心理的一般状态,对临床患者的常见心理状态进行总结,并对相应类型的心理做出相应心理干预疏导,达到探讨妇科门诊患者的心理状态及心理干预方法的目的。此次研究最终得到的结果是在妇科门诊中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躁动不安、焦虑恐惧、抑郁多疑、心理自卑、紧张羞愧等不良心态和情绪;所以在日常工作中护士的心理护理尤为重要,通过护士合理心理干预疏导,使患者放下思想包袱,敞开心扉与护士和医生进行交流,进而使患者顺利完成就诊战胜病魔。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中医门诊癌症患者心理状态及干预效果。方法对中医门诊癌症患者410例的四种心理状态进行随机分组分类并对205例提出相应干预措施。结果在中医门诊患者中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恐惧、躁动难安、抑郁多疑、心理自卑等4个类型,并作相应的心理干预措施。205例心理干预组的治疗效果、治疗依从性、情绪稳定性、治疗规范性较对照组均取得较好结果。结论心理干预对中医癌症门诊患者有实用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慢性传染病患者的心理特点,总结心理护理措施。方法对30例传染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慢性传染病患者的心理特点为:①恐惧、焦虑、敏感、脆弱;②孤独、寂寞、自卑、抑郁;③内疚、急躁、情绪不稳;④过度担忧及放任心理。护理措施是加强与患者的沟通,根据不同的患者及不同的心理特点,采取个性化的心理疏导。结果通过护士的心理护理,所有患者都能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治疗,均好转出院。结论根据传染病患者的心理特点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以改变患者的不良思想情绪,使其以最佳的心情配合治疗,缩短康复进程,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心理上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根据患者不同时期、不同个体对应的心理问题,采用针对性心理干预措施,帮助患者调整不良情绪反应。结果42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通过及时的心理干预,焦虑抑郁情绪减轻,不良心理反应得到改善。结论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普遍存在焦虑、抑郁、恐惧和睡眠、饮食障碍等心理问题,具有情绪不稳定、焦虑、紧张、敏感易怒的个性特征。通过心理疏导、对疾病的认知干预、争取支持性干预、放松训练等护理措施,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增强,不良情绪得以减轻,使身心处于最佳状态,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及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结核病患者存在的不良心理状态,探讨结核病患者的护理方式。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3年4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结核患者147例,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患者在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性、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症状的9个因子进行评定,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简表(WHOQOL-BREF)对患者的心理、生理、社会支持、环境、情绪及独立程度等方面进行评定,针对患者存在的不良心理状态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及分析。结果结核病患者得分较高的前三项因子分别是恐惧、焦虑和抑郁;干预前与干预后,患者的症状自评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与干预后,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核病患者易出现不良心理状态,及时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9.
朱晓燕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27):133+135-133,135
目的总结老年乳腺癌患者心理护理的措施及经验。方法对30例老年乳腺癌患者入院时的心理特征进行分析,分别采取相应的术前、术中、术后心理护理。结果老年乳腺癌患者主要存在焦虑、恐惧、自卑、抑郁等心理特征,经过术前、术中、术后相应的心理护理,提高了心理承受力。结论应对老年乳腺癌患者不同的心理特征进行相应的心理护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在自体埋植治疗皮肤疣患者中的作用效果。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对348例门诊皮肤疣自体埋植治疗的患者于实施心理干预前、后分别测评其焦虑、恐惧心理及遵医行为依从性。结果:心理干预后患者焦虑、恐惧心理显著降低、遵医行为依从性明显高于心理干预前(P〈0.001)。结论:实施心理干预有利于降低皮肤疣患者焦虑、恐惧心理、提高遵医行为依从性,使皮肤疣患者早日痊愈,彻底摆脱皮肤疣病的困扰。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肝炎患者的心理问题,为心理疏导提供指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30例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患者常见心理问题是抑郁、焦虑、恐惧、偏执、躯体化、自卑失望、精神病性的强迫症状.结论 心理问题是肝炎患者的常见症状,在肝炎患者的心理护理中,护理人员可以通过心理疏导缓解肝炎患者的心理压力.  相似文献   

12.
黄晓玲 《淮海医药》2007,25(6):557-558
目的 分析造成高压氧治疗过程中患者不遵医行为的原因及提高遵医行为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2002年1月~2003年12月在我院高压氧科治疗的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患者及家属对本身痰病认识不足,对高压氧治疗痰病的机理不认可.也因文化层次不同、年龄不同、家庭经济状况不同等造成不遵医行为发生.结论 通过加强普及高压氧治疗疾病知识的宣传力度,建立"引导一合作性"和"相互参与型"的护患关系,提高了患者对高压氧治疗痰病的自信心,并根据不遵医患者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有效地控制了不遵医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李艳芳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9):1423-1424
目的 探讨妇科手术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和心理护理措施.方法 分析150例妇科择期手术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按文化程度分中专以下、中专及大专以上三个学历组,比较患者心理问题的分布.结果 妇科手术患者的心理问题主要集中在紧张恐惧、焦虑和忧郁三个方面,其中以紧张恐惧出现的概率最高;不同学历的患者出现心理问题的概率不同,其中以中专以下组出现的概率最高(P<0.05);针对患者的心理问题提供了相应的心理护理措施.结论 注重对妇科手术患者紧张恐惧、焦虑和抑郁等心理问题的护理,运用合理的心理疏导方法,将会保证患者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治疗,并有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适合住院天疱疮患者有效、可行的心理护理方法。方法:对30例天疱疮患者进行心理状态分析。结果:30例患者经心理护理干预后焦虑、恐惧、自卑、悲观、抑郁等心理负性情绪明显好转。结论:在天疱疮的护理中,心理护理占很重要的位置,它可提高患者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减少治疗用药,降低治疗费用,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采取早期心理护理对患者身心状态改变的影响。方法选取大连市友谊医院老年病科住院的110例老年急性脑梗死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采取普通护理措施。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心理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抑郁焦虑程度、脑卒中相关知识知晓率、遵医、自我管理、是否坚持规律运动等情况。结果组内比较,护理后比护理前焦虑以及抑郁评分明显降低(P<0.05),组间比较,试验组焦虑以及抑郁评分、知识知晓率、遵医、自我管理、是否坚持规律运动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脑梗死患者采取早期心理护理对患者心理状态改变的影响确切有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153例颅内肿瘤放疗患者进行心理状态调查研究分析,以探讨颅内肿瘤放疗患者心理状态特点以及心理护理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53例颅内肿瘤放疗患者统一发放《心理问卷调查表》,并根据《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的14个条目完成焦虑/抑郁测评,随机抽取103病例接受2周心理治疗,治疗完成后,所有病人(心理治疗组及未治疗组病人)重新填写焦虑抑郁量表。结果:颅内肿瘤患者心理状态具有突出的恐惧、猜疑、焦虑不安、抑郁和绝望等特征;经过系统的心理治疗后,心理治疗组患者焦虑/抑郁等可得到明显改善(P<0.01),而对照组患者焦虑/抑郁无改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颅内肿瘤放疗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治疗,可保证放疗方案的顺利实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谷培利  胡婷婷  陈鹏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157+159-157,159
目的:探讨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GF)患者心理状态影响因素及制定合理的护理措施。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现象学方法,以深度交谈方式收集60例患者的资料,并运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了解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患者的心理状态原因,并对其进行分析和调查。结果:DGF患者主要存在焦虑、抑郁等心理症状,通过心理干预,焦虑、抑郁逐渐缓解。结论:针对DGF患者的心理问题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治疗的信心,提高肾移植成功率。  相似文献   

18.
妊娠晚期合并病毒性肝炎150例心理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患者心理状态,并探讨相应的对策。方法对妊娠晚期合并病毒性肝炎患者150例采用自行设计的心理状态调查表进行调查分析。结果150例患者中出现各种不良心理状态120例:焦虑恐惧32例、困惑不解27例、悲观抑郁23例、猜20例、孤独寂寞18例。结论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患者存在各种不良心理,因此必需重视心理护理:帮助产妇尽快完成角色转换、尊重孕妇人格建立良好护患关系、提高认知水平增加患者的安全感、实施心理疏导、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相似文献   

19.
张静 《黑龙江医药》2011,24(5):848-849
目的:调查不同阶段癌症患者心理状况及相应护理干预效果.资料与方法:120例不同阶段癌症患者心理评估并给子护理干预.结果:107例患者存在不同程度心理障碍,主要表现在恐惧、愤怒、焦虑、抑郁、自卑、孤独,甚至于有绝望、自杀倾向.经过充分心理分析、心理护理后87例患者心理压力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癌症患者大多具有不同程度心理...  相似文献   

20.
132例糖尿病合并结核病的难治原因分析和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了解糖尿病合并结核病的疗程长、治愈率低、难治的原因,以便针对性地加强管理治疗。方法 对132例糖尿病合并结核病患者采用家庭访视、查阅病历、服药登记表、管理登记卡随访记录和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32例糖尿病合并结核病患者造成其难治的原因主要有:心理原因、不遵医行为、两病并存相互影响恶性循环、药物治疗时的相互影响、用药方法错误等。讨论 提出相应护理对策:1、应用循证护理证据;2、做好心理护理,提高遵医行为;3、进行互动式健康教育,指导病人用药,结合运动和饮食进行整体治疗;4、预防并发症发生。通过上述护理对策,为达到缩短疗程、提高疗效,稳定糖尿病的病情和提高结核病治愈率提供可靠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