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1 毫秒
1.
CAF方案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组织BCSG1蛋白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CAF联合化疗方案的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组织BCSG1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34例行CAF联合方案新辅助化疗患者(新辅助化疗组)和同期110例未行新辅助化疗惠者(对照组)手术切除的乳腺癌组织BCSG1蛋白的表达.同时对新辅助化疗组疗效进行病理形态学评价,并分析BCSG1蛋白表达与病理形态学变化的关系.结果:新辅助化疗组化疗总有效率为79.4%.新辅助化疗组BCSG1蛋白高表达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9.4%比64.5%,P<0.01),化疗后部分缓解(Ⅱ级)病例BCSG1蛋白高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无效(Ⅲ级)病例(P=0.002).结论:采用CAF方案新辅助化疗近期疗效明显,可抑制乳腺癌BCSG1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2.
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组织BCSG1和maspin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组织BCSG1、maspin表达的影响和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和RT-PCR方法检测25例行新辅助化疗的患者(CAF组)和同期29例未化疗组患者手术切除的乳腺癌组织BCSG1、maspin的表达情况。对化疗组疗效进行病理形态学评价,并分析BCSG1、maspin蛋白表达与病理形态学的关系。结果:54例乳腺癌患者中,新辅助化疗组BCSG1蛋白高表达率低于对照组,χ2=7·569,P=0·006;部分缓解(Ⅱ级)病例BCSG1蛋白表达水平低于无效(Ⅲ级)者,P=0·017。化疗组细胞核maspin蛋白高表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4·685,P=0·03。化疗后部分缓解Ⅱ级病例与无效者Ⅲ级细胞核maspin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3。在分子水平上,BCSG1mRNA表达CAF组明显低于未化疗组,t=-2·315,P=0·026。而maspinmRNA表达CAF组同样低于未化疗组,t=-2·352,P=0·023。结论:新辅助化疗可抑制乳腺癌细胞BCSG1蛋白的表达,同时可部分恢复乳腺癌细胞核的maspin蛋白的表达。在蛋白和分子水平,均提示BCSG1表达在监测乳腺癌化疗疗效上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CAF联合化疗方案的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组织Maspin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染色法分别检测38例行CAF联合方案新辅助化疗患者(化疗组)和同期173例未行新辅助化疗患者(对照组)手术切除的乳腺癌组织Maspin蛋白表达.同时对化疗组化疗疗效进行病理形态学评价,并分析Maspin蛋白表达与病理形态学变化的关系.结果:化疗组总有效率为81.6%.两组病例癌细胞胞浆的Maspin蛋白阳性表达率无明显差异(93.6%,97.4%).化疗组胞核Maspin蛋白高表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50.0%,40.5%,P<0.05),其中,化疗组强阳性表达率7.9%,而对照组仅为0.6%(P<0.05).化疗后部分缓解(Ⅱ级)病例细胞核Maspin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无效者(Ⅲ级)(P<0.01).结论:采用CAF方案新辅助化疗近期疗效明显,可部分恢复乳腺癌细胞核Maspin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乳腺癌特异基因BCSG1在三阴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前后分子和蛋白水平的变化。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和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49例三阴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TA方案)前后乳腺癌组织BCSG1的表达情况,比较化疗前后肿瘤体积的变化,分析新辅助化疗前后BCSG1蛋白表达与肿瘤大小的关系。结果 43例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后肿瘤体积均有明显缩小,病灶缓解率(CR+PR)为87.8%;新辅助化疗后BCSG1mRNA表达水平亦明显低于化疗前蛋白表达(P0.05)。新辅助化疗后BCSG1蛋白表达率低于新辅助化疗前蛋白表达(P0.01)。结论 BCSG1分子和蛋白水平在三阴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均明显降低,与新辅助化疗后疗效呈负相关(r=0.704,P=0.000),提示BCSG1可作为三阴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5.
孙迪文 《实用癌症杂志》2010,25(2):126-128,142
目的探讨采用CTF方案新辅助化疗后乳腺癌组织中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的表达及其与肿瘤细胞凋亡、增殖的相互关系和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60例行新辅助化疗和60例未行新辅助化疗的乳腺癌组织中survivin和Ki-67的表达,并采用原位细胞末端转移标记法(TUNEL法)测定细胞凋亡指数(AI)。结果新辅助化疗组survivin阳性表达率为36.7%(22/60),明显低于对照组(71.7%,43/60)(X^2=14.821,P〈0.001)。新辅助化疗组Ki-67阳性表达率(38.3%,23/60)明显低于对照组(61.7%,37/60,0=6.533,P〈0.05)。新辅助化疗组AI均数为(9.34±3.12)%,对照组AI均数为(5.27±3.1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y=1.998,P〈0.05)。新辅助化疗组survivin表达与AI呈负相关(γ=-0.36,P〈0.05),而与Ki-67表达呈正相关(γ=0.47,P〈0.05)。新辅助化疗组化疗总有效率为73.3%(44/60),化疗后部分缓解(Ⅱ级)病例survivin表达水平(18.2%,8/44)明显低于无效(Ⅲ级)病例(81.3%,13/16)(X^2=20.514,P〈0.001)。结论应用CTF方案新辅助化疗,缓解率高,近期疗效明显。Sur-vivin表达水平可作为预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不同化疗方案对乳腺癌组织PCNA和Bcl-2的影响,探讨二者与化疗的关系及评价疗效的价值。方法:制备MCF-7乳腺癌荷瘤裸鼠模型,化疗后观察移植瘤病理组织学疗效,用免疫组化SP法显示乳腺癌组织PCNA和Bcl-2表达情况。结果:(1)各化疗组瘤组织PCNA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NP、TP和Xeloda组显著低于CMF、CAF组(P〈0.05)。PCNA表达与病理疗效显著相关(P=0.001)。(2)CAF、NP、TP和Xeloda化疗组Bcl-2蛋白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TP组显著高于CMF、CAF组(P〈0.05)。Bcl-2表达与病理疗效无显著相关性(P=0.093)。结论:化疗可降低乳腺癌组织PCNA表达,并增强Bcl-2的表达,且不同化疗方案对二者影响的差异有显著性。PCNA可作为评价乳腺癌化疗效果的参考指标,对选择化疗方案可能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背景与目的:随着规范化化疗在临床推广,化疗疗效正稳步提高,但仍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个体化化疗。本研究通过研究不同化疗方案对乳腺癌荷瘤裸鼠的抑瘤作用及瘤组织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的影响,探讨PCNA在评价乳腺癌化疗效果及选择化疗方案的意义。方法:①制备MCF-7细胞系移植性乳腺癌裸鼠模型;②不同化疗方案化疗后监测裸鼠体重和肿瘤体积的变化情况,计算抑瘤率;③观察肿瘤病理组织学变化,并用免疫组化和流式细胞术检测PCNA表达情况。结果:①荷瘤裸鼠体重、瘤重和抑瘤率:2/3LD10剂量各化疗组裸鼠体重和瘤重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抑瘤率分别为83.1%、75。5%、84。6%、87.9%、91.0%。提示2/3LD10剂量化疗组可较准确反应化疗药物的联合作用和对裸鼠的影响,故选择2/3LD10剂量化疗组进入后续的研究。②PCNA表达:免疫组化:各化疗组PCNA表达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NP组显著低于CMF、CAF、TP和Xeloda组(P〈0.05),TP、Xeloda组显著低于CMF、CAF组(P〈0.05);流式细胞术:各化疗组PCNA表达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且TP和Xeloda组显著低于cMF、CAF组(P〈0.05),NP组显著低于cMF组(P〈0.05)。③PCNA表达与病理学疗效分级呈显著正相关(r=0.540,P〈0.05)。结论:联合化疗对荷瘤裸鼠的抑瘤作用明显,并可降低乳腺癌组织中的PCNA表达;PCNA表达水平可作为判断乳腺癌化疗效果的评价指标,且可为临床制定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乳腺癌耐药蛋白(breast cancer resistance protein,BCRP)和Ki-67的表达与新辅助化疗疗效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2 年10月至2014年8 月收治的Ⅱ-Ⅲ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患者65例,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BCRP和Ki-67的表达,分析BCRP、Ki-67的表达水平与新辅助化疗疗效的关系.结果:原发性乳腺癌组织中BCRP的阳性表达率为67.7%.BCRP的表达水平与新辅助化疗后病理组织学反应有关,组织学显著反应组(病理反应4~5级)BCRP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非显著反应组(病理反应1~3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77,P=0.001).化疗前Ki-67高表达组临床缓解率明显高于低表达组(x2=17.72,P<0.00). 结论: 联合检测乳腺癌组织中BCRP和Ki-67 的表达水平对新辅助化疗疗效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新辅助环磷酰胺联合5-氟尿嘧啶、氨甲喋呤(CMF)方案与紫杉醇+表阿霉素(TA)方案治疗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及对雌激素受体(ER)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间收治的80例乳腺癌患者,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新辅助TA方案化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新辅助CMF方案化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ER表达情况。结果观察组化疗的有效率为67.5%,控制率为82.5%;对照组的有效率为47.5%,控制率为67.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ER表达(-)级所占比例为27.5%,较治疗前和对照组均降低(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ER表达(+)级、(++)级和(+++)级所占比例分别为35.0%、27.5%和10.0%,较治疗前和对照组均提高(均P<0.05)。结论新辅助TA化疗方案治疗乳腺癌疗效确切且明显优于新辅助CMF方案,乳腺癌组织中,ER表达影响更大且与化疗疗效有关。  相似文献   

10.
局部晚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3组不同化疗方案在局部晚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90例Ⅱ、Ⅲ期乳腺癌随机分为2组,每组45例。A组应用CAF方案(环磷酰胺+吡柔比星+5-氟脲嘧啶),B组用TA方案(多西他赛+吡柔比星)新辅助化疗。完成2个周期新辅助化疗后评价疗效。结果A组总有效率为55.6%,B组的总有效率为8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胃肠反应相似,A组发生率为84.4%,B组发生率为88.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骨髓抑制和脱发发生率分别为92.3%和84.4%,明显高于A组的73.3%和5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组新辅助化疗方案对乳腺癌治疗均有效,毒副反应均可耐受。TA组疗效及毒副反应均高于CAF组。  相似文献   

11.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of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and explore a sensitive and objective way in the evaluation of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the pathological changes and BCSG1 expression were studied by pathological and immunohistochemical method in breast cancer patients with CAF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Cyclophosphamide, Adriamycin and Fluorouracil, CAF) and those without at the same period. Methods: Specimens were obtained from 34 breast cancer patients receiving neoadjuvant CAF regimen chemotherapy (CAF group) and 110 breast cancer patients not receiving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control group). The BCSG1 expression was detected by SP immunohistochemistry. Correlation between BCSG1 expression and pathological response to CAF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was analyzed. Results: Overall response rate to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was 79.4%. The strong cytoplasm expression of BCSG1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in CAF group than in control group (29.4% vs. 64.5%, P〈0.01). In CAF group, the positive cytoplasm expression in partial response (PR) (grade Ⅱ) cases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no response (NR) (grade Ⅲ) cases (P=0.002). Conclusion: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of CAF regimen could decrease the nuclear expression of BSCG1 in breast cancer.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原发性乳腺癌组织中乳腺癌耐药蛋白(breast cancer resistance protein,BCRP)的表达与新辅助化疗疗效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MaxVisionTM一步法检测84例原发性乳腺癌组织中BCRP的表达,结合新辅助化疗后临床疗效及术后病理组织学Miller&Payne(MP)分级,分析BCRP的表达与新辅助化疗疗效及相关病理指标的相互关系。结果 (1)原发性乳腺癌组织中BCRP的阳性表达率为71.43%。(2)BCRP的表达水平与新辅助化疗临床疗效有关,新辅助化疗后获得cCR组患者BCRP表达水平明显低于SD+PD组和cPR组,三组间BCRP表达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779,P=0.008)。(3)BCRP的表达水平与新辅助化疗后组织学反应有关,组织学显著反应组(病理反应4~5级)BCRP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组织学非显著反应组(病理反应1~3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49,P=0.003)。(4)BCRP的表达水平与新辅助化疗后残余阳性腋窝淋巴结的个数正相关(r =0.518,P=0.000)。结论 BCRP在原发性乳腺癌组织中有一定程度的表达,BCRP的表达水平可以预测新辅助化疗的临床疗效及组织学反应,BCRP的表达水平与新辅助化疗后残余阳性腋窝淋巴结的个数正相关,BCRP可以作为判断患者化疗效果及预后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局部晚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临床体征与病理改变相关性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1999年6月至2003年6月,对46例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以针吸细胞学明确乳腺癌诊断后行新辅助化疗CAF或CEF方案2周期,化疗前、后观察肿瘤大小及术后病理表现,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结果原发灶临床有效率为45.7%,完全缓解(CR)2.2%,部分缓解(PR)43.5%,病理有效率为54.4%,重度组织反应17.4%,中度组织反应37.0%,术后中位随访期36个月,健康生存26例,余20例中,其中有2例患者失访,18例中死亡10例,复发8例。结论新辅助化疗后,认为病理有效的患者的无瘤生存率高于临床有效的患者、生存时间长于临床有效的患者,病理有效才能影响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的组织学分级和生物学指标表达的影响.方法 67例接受新辅助化疗的原发性乳腺癌女性患者在化疗前均有核芯针活检结果作为组织学诊断依据,化疗后效果的组织学评估参照日本乳腺癌学会制定的判定标准,分为无效(G1)、轻度有效(G2)、中度有效(G3)、显著有效(G4)和完全有效(G5)5级.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对化疗前后的肿瘤组织进行染色,比较化疗前后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和Ki-67的表达变化.结果 全组67例患者化疗效果的组织学评估结果显示,G1、G2、G3、G4和G5的患者分别为5例(7.5%)、19例(28.4%)、20例(29.9%)、17例(25.4%)和6例(9.0%).全组有49例患者在化疗前后具有ER、PR、Her-2和Ki-67表达情况的评估结果.化疗后PR阳性率为71.4%,与化疗前(91.8%)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而化疗前后ER和Her-2的表达保持稳定.14例浸润性导管癌患者在新辅助化疗后组织学分级发生变化,其中降1级者12例,占85.7%.新辅助化疗后,组织学分级有变化者在G1、G2、G3和G4组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0、5.9%、41.2%和54.5%(P=0.013).Ki-67的平均表达率从化疗前的28.3%下降到化疗后的11.0%(P=0.011).化疗后Ki-67的表达率下降>10%、>20%、>30%、>40%和>50%者在G1和G2组、G3组、G4和G5组中所占的比例均呈增加趋势,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新辅助化疗后,乳腺癌组织的PR表达显著降低,而ER和Her-2的表达保持稳定;乳腺癌组织的组织学分级和Ki-67的表达也降低,并且好的化疗效果与组织学分级和Ki-67的表达降低相关.  相似文献   

15.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8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临床效果,并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2004年6月-2007年2月收治乳腺癌患者86例,予以新辅助化疗(rIThpC方案),即:多西紫杉醇(艾素)100mg,d1;吡柔比星60mg,d1;环磷酰胺0.8g,d1。21d为1周期,2—5个周期后观察客观有效率、病理缓解率及新辅助化疗前后免疫组化指标的变化。结果:新辅助化疗后临床完全缓解(cCR)者19例,占22.09%,部分缓解(cPR)者51例,占59.30%,病情稳定(SD)者16例,占18.60%,无疾病进展(PD)患者;病理学完全缓解(pCR)者7例,占8.14%。21例患者新辅助化疗后的ER、PR、C-erbB-2的阳性表达率均低于新辅助化疗前,但未达到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可以有效的缩小肿瘤,降低肿瘤分期,提高行改良根治术及保乳术几率,逆转可能存在的全身转移,为化疗方案提供药敏依据;新辅助化疗可使乳腺癌患者ER、PR、C-erbB-2的阳性表达降低,临床应根据术前免疫组化结果制定相关术后辅助治疗方案,才可能使患者有更大的获益。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6周期AT方案(蒽环类联合紫杉类)新辅助化疗在乳腺癌治疗中的疗效及影响pCR 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59例顺利完成6周期AT方案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对比治疗前后病理变化,评价其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并探究影响新辅助化疗达到pCR的因素.结果:159例完成6周期AT方案新辅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占同期进行新辅助化疗52.3%,总pCR为30.8%,降期率为76.1%.单因素及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ER、PR状态、HER-2表达、分子分型以及化疗的早期反应是影响pCR的重要因素,其中肿瘤≤3 cm、ER缺失、HER-2扩增、超声评价化疗早期反应阳性患者更容易达到pCR.结论:乳腺癌6周期AT方案新辅助化疗pCR率较高,超声评价的早期反应能够预测pCR,肿瘤大小以及肿瘤分子分型是影响pCR的重要因素,临床实践中需综合考虑影响因素,从而决定手术的最佳时机.  相似文献   

17.
原发性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7,自引:2,他引:25  
目的 探讨以 5 氟脲嘧啶 (5 Fu)和蒽环类药物为主的联合化疗对原发性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应用价值。方法  111例患者的 114个原发性乳腺癌 ,于手术前应用 5 Fu和蒽环类药物 (吡柔比星或表柔比星 )为主的联合化疗 2~ 6个周期 ,观察其疗效和毒副反应 ,并分析疗效与肿瘤特征的关系。结果 全组总有效率为 87.7% ,其中临床完全缓解率为 39.5 % ,病理学完全缓解率为 2 3.7% ,疾病进展率为 0 .9%。吡柔比星方案较表柔比星方案疗效更佳 ,两方案病理学完全缓解者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吡柔比星方案的脱发反应轻微 ,但骨髓抑制较表柔比星方案严重。肿瘤激素受体表达与疗效有关 ,激素受体表达阴性者病理学完全缓解率为 33.3% ,而激素受体表达阳性者仅为 7.5 %(P <0 .0 0 5 )。肿瘤大小和HER 2表达与疗效无关。结论  5 Fu和蒽环类药物为主的联合方案用于乳腺癌新辅助化疗 ,近期疗效满意 ,且副反应较轻。吡柔比星方案的疗效优于表柔比星方案 ,激素受体表达阴性者对化疗更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