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背景:内皮祖细胞由于其高增殖潜能和多向分化性,近年来在治疗血管相关疾病方面的应用研究广泛开展.目的:总结内皮祖细胞在治疗血管相关疾病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2004-01/2009-09 PubMed数据库相关文章,检索词为"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Vascular-related disease",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2004-01/2009-09清华同方数据库相关文章,检索词为"内皮祖细胞,血管相关疾病",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由第一作者和第二作者对文献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进行分类筛选,符合研究目的者对其内容、结果进行评价.最终纳入30篇文献.结果与结论:内皮祖细胞是血管内皮细胞的前体细胞.目前已被证实内皮祖细胞不仅参与人胚胎血管发生,同时也参与出生后的血管新生.正常情况下内皮的损伤与周围成熟内皮细胞和内皮祖细胞对血管内皮的修复处于一种动态平衡状态;病理状态下,内皮祖细胞增殖并向外周血定向迁移、黏附功能减弱,导致血管内皮损伤不可修复甚至加重,从而成为许多血管相关疾病重要的致病因素之一.内皮祖细胞在治疗血管相关疾病方面有着很大的应用价值和前景,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与开发. 相似文献
2.
血管内皮细胞(endothelial cells, ECs)既往被认为在出生后血管新生中发挥主要作用。1997年Asahara等从外周血分离出表达CD34抗原的单个核细胞,即血管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EPCs是一类具有促血管生成能力的干细胞总称,尚未发现特异性免疫表型,故主要根据具有形成血管的功能鉴定。目前一般认为,EPCs来源于骨髓和外周血管壁,其中能分化为ECs者被称为内皮集落形成细胞(endothelial colony forming cells,ECFCs)。当组织缺血或损伤时,来自骨髓的EPCs被组织释放的损伤信号动员后进行迁移和归巢。活化的EPCs通过旁分泌作用招募更多的局部ECFCs和ECs来形成微血管,进而促进组织修复。因此,对EPCs的深入研究有助于临床上治疗性血管新生相关研究的进行和方法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背景:诸多脑损伤实验表明,改善损伤组织缺血缺氧有助于促进损伤组织的修复,并有保护神经功能的目的。目的:探讨挫伤型脊髓损伤后大鼠外周血中内皮祖细胞的变化及其与创伤灶周围早期血管新生情况的关系。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采用Allen’s原理制作脊髓损伤模型,对照组只行椎板切除暴露脊髓,不予打击致伤。分别于术前及术后3,6,24,48,72,168h取大鼠外周血,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中内皮祖细胞数量。并于术前及术后1,4,7,14d处死大鼠取脊髓,采用血管内皮标志物CD31免疫组化染色方法观察创伤区血管的新生情况。结果与结论:两组大鼠外周血内皮祖细胞水平于伤后3h均有所下降,6h开始上升,24h达高峰,随后逐渐达稳定水平。实验组高峰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微血管数量呈逐渐增多的趋势。说明大鼠脊髓损伤后,外周血内皮祖细胞数量明显增加,内皮祖细胞参与血管新生和损伤组织的修复,最终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4.
背景:诸多脑损伤实验表明,改善损伤组织缺血缺氧有助于促进损伤组织的修复,并有保护神经功能的目的。目的:探讨挫伤型脊髓损伤后大鼠外周血中内皮祖细胞的变化及其与创伤灶周围早期血管新生情况的关系。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采用Allen’s原理制作脊髓损伤模型,对照组只行椎板切除暴露脊髓,不予打击致伤。分别于术前及术后3,6,24,48,72,168h取大鼠外周血,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中内皮祖细胞数量。并于术前及术后1,4,7,14d处死大鼠取脊髓,采用血管内皮标志物CD31免疫组化染色方法观察创伤区血管的新生情况。结果与结论:两组大鼠外周血内皮祖细胞水平于伤后3h均有所下降,6h开始上升,24h达高峰,随后逐渐达稳定水平。实验组高峰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微血管数量呈逐渐增多的趋势。说明大鼠脊髓损伤后,外周血内皮祖细胞数量明显增加,内皮祖细胞参与血管新生和损伤组织的修复,最终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运动训练对骨髓内皮祖细胞(EPCs)的动员及对缺血下肢微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 SD大鼠60只随机平均分为A、B、C三组,A、B组建立大鼠下肢缺血模型,C组仅作皮肤切开缝合。建模1周后A组大鼠跑步训练(30 min/d)。B、C组日常活动,1周后通过细胞培养,观察外周血EPCs数量的变化,4周后检测缺血组织块免疫组化微血管密度(MVD)的表达。结果 A组外周血培养的EPCs平均为(14.18±2.60)个/HPF,显著高于B组为5.59±1.34/HPF,P<0.01;A组MVD:39.94±4.01/HPF,显著高于B组(27.23±3.64)个/HPF,P<0.01;B组的外周血EPCs、组织MVD均明显高于C组(P<0.01),A、B、C 3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运动训练能动员骨髓EPC,促进缺血肢体血管形成,改善局部血供。 相似文献
6.
目的:阐述近年来国内外关于血管内皮祖细胞促进人工血管移植后内皮化进程的机制, 以期为临床解决人工血管移植后血栓形成和内膜增生提供新的思路。资料来源: 应用计算机检索 Medline、PubMed、Ovid及 MD Consult 数据库 2000-01/2006-12 期间与血管内皮祖细胞以及人工血管移植后内皮化相关的文章, 检索词为 "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 , vascularprosthesis, endothelialization",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 English, 同时检索 CNKI 数据库 2000- 01/2006- 12 相关文章, 检索词为"内皮祖细胞,人工血管, 内皮化", 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必要时向前追溯查找相关文献。资料选择: 对资料进行初选, 选择与内皮祖细胞和人工血管移植后内皮化相关的文章, 入选标准: 随机对照试验, 包括基础试验、临床试验以及临床药物试验, 筛除明显不随机或无对照组的试验研究, 对剩余文献查找全文。排除标准: 重复性研究以及综述类文献。资料提炼: 共收集到 115 篇相关文章, 选择与内皮祖细胞和人工血管移植后内皮化的关系这一主题最为相关的 30 篇文章。资料综合: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 ①血管内皮祖细胞不仅具有高度的分化增殖能力, 而且具有横向分化的能力。②快速内皮化是解决小口径人工血管移植后血栓形成和内膜增生的主要途径。③血管内皮祖细胞可以通过不同途径加速人工血管移植后内皮化进程。结论: 内皮祖细胞可以促进人工血管移植后的内皮化进程进而减少血栓形成和内膜增生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8.
袁红丰 《国外医学:输血及血液学分册》2002,25(6):505-507
内皮祖细胞自发现以来深得关注,本文就内皮祖细胞存在的证据,生物学特征,动员及研究存在的问题和可能的应用前景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本实验采用犬外周血血管内皮祖细胞(EPCs)体外扩增后,经皮穿刺行心肌梗死犬心外膜下移植,观察其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肌再生及心功能改变的影响。方法:犬自体EPCs体外扩增后,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行心肌梗死犬心外膜下局部注射移植入心肌梗死区域,1、2、4、8周后取心肌标本,应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心功能,应用TTC染色法检测梗死心肌面积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梗死区血管密度。结果:自体血管内皮祖细胞移植1、2、4、8周后梗死区血管密度高于对照组(P<0.01),且随移植观察时间的延长,血管密度逐渐增加。移植1、2、4、8周后梗死心肌面积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且随移植观察时间的延长,梗死心肌面积逐渐减少。内皮祖细胞移植组梗死心肌瘢痕边缘毛细血管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内皮祖细胞移植组的左室射血分数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1),且随移植观察时间的延长,左室射血分数逐渐升高。结论:自体血管内皮祖细胞移植到心肌梗死犬缺血心肌后能分化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促进梗死后心肌血管新生及心肌修复,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0.
内皮祖细胞自发现以来深得关注。本文就内皮祖细胞存在的证据、生物学特征、动员及研究存在的问题和可能的应用前景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背景:血管新生在组织工程研究中已引起了高度重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二维平面培养中已证实能促进血管新生.目的: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三维血管新生中的作用.方法:取SD大鼠骨髓,分离出内皮祖细胞.待细胞融合至70%~80%时添加鼠尾另一层胶原凝胶建立三维立体模型.实验组采用完全培养液含M199培养液、胎生血清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双抗;对照组培养液中不含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培养第1,4,7,20天观察骨髓来源内皮祖细胞的体外培养和扩增情况并进行细胞鉴定.三维立体模型建立后第3,6,9,12天进行形态观察及定性定量分析.结果与结论:实验组内皮祖细胞在三维基质内向胶原基质内生长,24 h内即可出现向胶原内的出芽及浸润并逐渐形成分支样结构,对照组细胞生长慢,出芽慢,管状结构细小,向胶原内浸润的深度浅,网状结构稀疏,不完整.实验组新生血管数目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取第3,6,9,12天的凝胶块检测,可见内皮素1、内皮型一氧化氮合成酶3表达阳性.结果表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能动员和诱导内皮祖细胞促进血管新生.鼠尾胶原凝胶可以诱导内皮祖细胞表现出血管新生中的迁移、增殖和发芽等步骤. 相似文献
12.
自1997年Asahara等[1]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首次分离出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后,人们对EPCs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发现出生后同胚胎时期血管发生一样,不仅存在着血管新生,也存在着依赖于血管内皮祖细胞的血管发生。EPCs对稳定血管内膜、修复受损血管、促进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初步观察血管内皮祖细胞参与人结肠癌肺转移灶血管生成的情况。方法:体外传代扩增血管内皮祖细胞(EPC)后,采用4’6-二脒基-2-苯基吲哚盐酸盐(DAPI)标记。由尾静脉注入接种人结肠腺癌细胞株LS-174-T细胞7周的荷瘤裸鼠体内,分别于接种1周、2周后处死动物,摘取肺脏冰冻切片,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血管内皮祖细胞参与结肠癌肺转移灶血管形成。结果:荧光显微镜下可以观察,接种血管内皮祖细胞1周后的裸鼠肺部血管中有发出蓝色荧光的血管内皮祖细胞,接种2周后肺部转移灶中有蓝色荧光。结论:血管内皮祖细胞可参与人结肠癌肺转移灶血管形成。 相似文献
14.
背景:血管内皮祖细胞可加速缺血部位的血管化.目的:综合分析血管内皮祖细胞加速组织工程皮肤血管化的方法和途径.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及PubMed数据库1999-09/2009-09相关文章,检索词为"血管内皮祖细胞,组织工程皮肤,血管新生,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EPC),tissue engineered skin,vascularization".纳入与血管内皮祖细胞与组织工程皮肤研究现状与发展密切相关文章,包括:①血管内皮祖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动员方法及促进血管新生的可能机制.②组织工程皮肤的应用现状.③组织工程皮肤中血管内皮祖细胞的研究现状.结果与结论:血管内皮祖细胞是指特异性归巢于血管新生组织,并能分化增生为成熟内皮细胞的一群祖细胞.近年来大量的动物实验证实,通过移植体外培养的血管内皮祖细胞到肢体缺血部位,可以加速缺血部位的血管化.在心肌梗死方面已经进行了自体血管内皮祖细胞治疗心肌梗死的临床试验,使其临床应用逐渐成为可能.而目前构建的组织工程皮肤中缺少血管成分,严重影响人工皮肤中活细胞的存活及其功能实现,如何构建出含有血管的人工皮肤及加速人工真皮替代物血管化引起了广大的关注.应用血管内皮祖细胞促进组织工程皮肤血管化进而提高其成活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背景:内皮祖细胞不仅能够早期预测血管损伤的程度,而且具有修复损伤的内皮细胞、促进新生血管形成管腔结构、参与神经再生的功能.内皮细胞移植已逐渐应用于血管相关性疾病的治疗.目的:文章综述了内皮祖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在缺血件脑卒中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理论支持.方法:以"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 ischemic infarction:"为检索词检索Medline、HighWire Press数据库f2000 01/2009-12).纳入与血管新生,内皮和神经再生密切相关的研究,排除内容陈旧、重复性及缺乏可信度文章.结果与结论:计算机仞检得到126篇文献,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对其中28篇文献进行分析.内皮祖细胞具有修复损伤的内皮细胞、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展、促进缺血组织新生血管形成等功能,它参与缺血件脑卒中后血管新生,防治支架术后血栓形成及再狭窄,预测脑缺血的发生及预后,在防治缺血性脑卒中方面具有广泛的应崩前景. 相似文献
16.
17.
正糖尿病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异常综合征。随着病程延长,其代谢紊乱可导致大血管、微血管的慢性进行性病变,是糖尿病患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是糖尿病血管病变的始发因素,骨 相似文献
18.
19.
脑卒中是导致人类死亡的第二大病因和成人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我国每年新发脑卒中人数在109.7~217人/10万人,其中缺血性脑卒中约占70%。由于溶栓治疗的时间窗短以及有并发脑出血的风险,故能够及时溶栓的患者不到2%,然而对于绝大多数患者而言, 相似文献
20.
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EPC)是一类能增殖并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但尚未表达成熟血管内皮细胞表型,也未形成血管的前体细胞。研究发现,EPC不仅参与人胚胎血管生成,同时也参与出生后血管新生和内皮损伤后的修复过程。因而,近年来一些国内外学者在探索通过EPC移植来促进血管新生和维持内皮功能完整,希望为一些临床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策略。作者就这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