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活性银离子抗菌凝胶外涂润滑导尿管对留置尿管尿路感染的防治效果。方法 2013年2月至2014年3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emergency intensive care unit,EICU)收治的留置导尿、且在本科住院时间超过7d的患者7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活性银离子抗菌凝胶外涂润滑导尿管后按无菌技术操作的要求置入导尿管,接尿袋密闭式引流;对照组患者采用无菌液状石蜡外涂润滑导尿管后按无菌技术操作的要求置入导尿管,接尿袋密闭式引流。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留置尿管后的第1、3、5、7d的尿液细菌培养结果及更换留置尿管时患者的依从性。结果留置尿管后的第1、3、5、7d,观察组患者的尿路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更换留置尿管时观察组患者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4.033,P0.01)。结论活性银离子抗菌凝胶外涂导尿管可预防留置尿管尿路感染,并提高更换导尿管时患者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改良更换集尿袋操作方法在尿道狭窄留置导尿管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将2009年3月至2010年12月住院的复杂性尿道狭窄留置导尿管患者1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80例。观察组应用改良法更换集尿袋,对照组实施传统法更换集尿袋。比较两组留置导尿管不良反应发生率,患者对留置导尿管注意事项的认知程度,包括膀胱功能训练正确夹管方法,患者尿培养结果。结果观察组留置导尿管拔管困难者0例,明显少于对照组的4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03,P〈0.05);观察组尿培养阳性率7.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144,P〈0.05);观察组对留置导尿管注意事项的认知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杂性尿道狭窄留置导尿管患者应用改良法更换集尿袋,可以减少留置尿管不良反应发生,减少患者痛苦,使更换集尿袋操作方法更趋于合理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长期留置导尿管患者不同时间更换集尿袋的效果.方法:将123例留置导尿管排除尿路感染者随机分为A、B、C三组各41例,均7 d更换1次导尿管,而集尿袋A组每3 d更换1次、B组每5 d更换1次、C组每7 d更换1次,追踪监测菌尿发生,同时对尿液进行细菌培养,最后进行统计.结果:C组菌尿率低于A组和B组(P<0.05).三组引流尿液细菌培养共检出5种细菌,细菌出现最早的为A组,出现最迟的为C组.结论:在严格无菌操作下,对长期留置导尿管的患者每周更换1次集尿袋不会增加尿路感染的机会.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留置导尿管患者更换集尿袋的最佳时间。方法将90例颅脑外科需留置导尿管患者随机分为A、B、c3组各30例。A组每3d更换1次集尿袋;B组每7d更换1次集尿袋;C组每14d更换1次集尿袋。分别于入院当日及入院后第5、8、11、14天采集3组病例尿液进行细菌培养,并对培养阳性率进行比较。结果3组病例尿细菌培养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留置导尿管患者集尿袋更换时问可以延长至14d,与更换尿管同步进行,可以减少细菌上行感染,降低医院感染率;节省医疗费用;减轻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改性几丁质喷雾剂预防留置尿管并发尿路感染的效果。方法按入院先后将2012年5-8月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急诊内科收治的留置尿管患者84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按护理常规留置尿管,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后,局部喷洒改性几丁质喷雾剂于导尿管与尿道口的吻合处。两组患者均于留置导尿后第7天,用无菌棉球蘸取无菌生理盐水从导尿管与尿道口吻合处采样,比较两组患者样本细菌培养的阳性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留置导尿第7天导尿管与尿道口吻合处细菌培养的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细菌培养的阳性率分别为30.95%(13/42)、47.61%(20/42),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12,P0.05)。结论改性几丁质喷雾剂对留置导尿管后导尿管与尿道口吻合处的局部清洁消毒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集尿袋更换间隔时间与尿路感染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留置导尿患者集尿袋更换间隔时间与发生尿路感染的相关因素与控制措施。方法:随机将61例重度颅脑损伤留置导尿患者分为2组,实验组32例。对照组29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密闭式引流袋。按无菌操作技术吸取10ml尿液送尿培养,培养时间为1周内2次,1周以上1次/d,至出现有细菌生长停止尿培养。结果:1周内尿培养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X~2=2.29,P>0.05);10d以上尿培养阳性率明显增加,差异有显著性(x~2=10.50,P<0.01)。结论:置管1周以内集尿袋更换1次为宜,而置管10d以上患者集尿袋更换2次/周为适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留置导尿患者集尿袋更换间隔的最佳时间。方法:选择神经内科脑血管意外留置导尿管患者68例,随机分为换尿袋组(A组)与不换尿袋组(B组)各34例,A组每日定时更换集尿袋,B组直至尿管拔除无更换集尿袋。对不同间隔时间出现的尿培养阳性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 d内每日换尿袋组菌尿发生率明显高于不换尿袋组(P<0.01),换尿袋组与不换尿袋组5 d、7 d尿细菌培养菌尿递增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0 d的比较结果不换尿袋细菌发生率递增明显(P<0.01)。不同时间两组男女患者尿细菌培养阳性结果及菌尿递增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集尿袋更换间隔时间以每周1次较为科学有效,男女患者集尿袋更换间隔时间无差异。  相似文献   

8.
黄丽丽 《护理学报》2021,28(1):73-75
目的 制作一种自动化零接触尿液监测的智能尿袋,并验证其在危重症患者留置导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某三级乙等医院2019年1—6月危重症留置导尿需要精准监测尿液11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观察组56例,对照组54例,在精准监测尿液时,观察组采用自动化零接触智能尿袋,对照组采用量杯。分别采集2组留置导尿管后第1、第3、第5、第7天导尿管内尿液作细菌培养,比较2组监测尿液的用时及在各观察日导尿管内菌尿例数。结果 观察组监测尿液的用时及在各观察日导尿管内菌尿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动化零接触智能尿袋能缩短监测尿液的用时,降低留置导尿相关性尿路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男性留置导尿患者一次性集尿袋最佳更换时间。方法选择2012年4月—2013年9月收治于上海市普陀区人民医院的成年男性留置导尿患者270例,按照集尿袋更换时间分为3组,予以A组每日更换、B组每周更换2次、C组每周更换1次集尿袋,比较三组患者尿培养阳性结果。结果60~79岁及≥80岁患者中,每周更换2次集尿袋组尿培养阳性率明显低于每日更换1次及每周更换1次组(P均<0.05);≤59岁患者A、B、C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男性留置导尿患者集尿袋更换频率以每周2次为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2种不同集尿引流装置对预防尿路感染的效果.方法将43例留置导尿管患者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24例,采用持续高度密闭式集尿器,对照组19例采用普通引流袋,观察2组患者临床症状及尿标本实验室结果.结果实验组尿路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在预防尿路感染的效果方面,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持续密闭式集尿引流装置对降低尿路感染的效果明显优于普通引流袋,可避免分离尿管接口,减少尿袋更换频率.采取导尿系统的高度密闭性引流是目前留置尿管患者防止逆行尿路感染的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具有长效物理抗菌作用的洁悠神(JUC)在预防留置导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Catheter associated urinary tract infection,CAUTI)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6-12月在我科住院的留置导尿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按常规方法行尿道外口护理,2次/d;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洁悠神长效喷雾剂,喷于尿道口及导尿管集尿袋的接口,2次/d。在两组患者用药后第3、5、7、14天,在严格无菌操作下留取尿样标本做细菌培养,观察其尿路感染发生情况;观察观察组病例是否出现局部痛、痒、红肿等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留置导尿管期间尿道感染病例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52,P0.05),且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用洁悠神抗菌喷雾剂对留置导尿管患者进行护理,可形成一种广谱的抗菌膜,从而有效地降低尿路感染(UTI)的发生率,能减少患者的经济负担,减轻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 研究苯扎氯铵溶液会阴护理对留置导尿患儿导尿管表面细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方法 通过细菌培养法和扫描电镜观察技术,观察在某儿童医院泌尿外科使用苯扎氯铵溶液会阴护理对留置导尿患儿导尿管生物膜形成的影响。结果 试验组使用浓度为1 000 mg/L苯扎氯铵溶液护理留置尿管患儿,导尿管相关感染率为8.0%;对照组使用无菌生理盐水护理留置导尿患儿,导尿相关感染率为16.0%。扫描电镜结果显示,试验组生物膜形成率为16%,对照组生物膜形成率为20%。2组患儿留置导尿10 d的尿管管壁均能观察到成熟生物膜的形成。结论 苯扎氯铵溶液作为留置尿管局部护理消毒液可以延缓患者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发生,降低尿管表面生物膜的形成速度。  相似文献   

13.
田朝霞  赵娜 《全科护理》2014,12(6):496-497
[目的]探讨应用银离子亲水涂层导尿管预防并减少留置尿管造成的相关性尿路感染的作用。[方法]随机将120例神经外科病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银离子亲水涂层导尿管,对照组则采用普通的硅胶导尿管。两组均严格按照无菌操作原则留置导尿,并在第3天、第7天、第10天、第14天分别留取尿标本做细菌培养。[结果]两组尿标本的细菌培养结果显示,对照组阳性率分别为5.00%、6.67%、10.00%、13.33%,而观察组阳性率则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67%、1.67%、1.67%、2.3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银离子亲水涂层导尿管进行留置导尿,可明显降低泌尿道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留置导尿患者集尿袋更换时间与尿路感染的关系。方法将外科术后留置导尿患者分为2组,分别3天及7天更换1次集尿袋,观察相同情况下临床尿路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尿路感染率无明显差异。结论7天更换一次集尿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两种集尿引流装置在预防尿路感染中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2种不同集尿引流装置对预防尿路感染的效果.方法将43例留置导尿管患者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24例,采用持续高度密闭式集尿器,对照组19例采用普通引流袋,观察2组患者临床症状及尿标本实验室结果.结果实验组尿路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在预防尿路感染的效果方面,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持续密闭式集尿引流装置对降低尿路感染的效果明显优于普通引流袋,可避免分离尿管接口,减少尿袋更换频率.采取导尿系统的高度密闭性引流是目前留置尿管患者防止逆行尿路感染的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16.
利多卡因在留置导尿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留置导尿患者尿管刺激反应的预防措施。方法:将接受留置导尿的60例男性病人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30例按常规导尿操作,研究组30例在常规插尿管前在尿管表面涂抹无菌石蜡油及利多卡因液,自尿道口注入尿道2%利多卡因2~3mL,插管成功后经尿管远端口向膀胱内注入1%利多卡因10mL并夹闭导尿管l0~15min,观察并评价2组病人对导尿管的刺激反应发生率及其程度。结果:2组病人导尿管刺激反应发生率及其程度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留置导尿患者在插入尿管前后局部使用利多卡因液可明显减少或减轻导尿管刺激反应,而且方法简单、实用,无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腹部外科病人保留导尿更换集尿袋时间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腹部外科留置导尿病人更换一次性集尿袋的最佳间隔时间。方法将150例腹部外科术后留置导尿的病人随机分为三组,各50例。Ⅰ组每天更换一次集尿袋;Ⅱ组3天更换一次集尿袋;Ⅲ组1周更换1次集尿袋。留置导尿1周后分别采集三组病人的尿液进行常规检查和细菌培养,判断感染阳性率。结果尿培养细菌阳性率Ⅰ组与Ⅲ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Ⅱ组与Ⅰ、Ⅲ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Ⅱ组感染阳性率明显低于Ⅰ、Ⅲ组。结论腹部外科留置导尿病人每3天更换一次性集尿袋为宜。  相似文献   

18.
集尿袋更换时间与尿路感染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留置导尿病人更换一次性集尿袋的最佳间隔时间。方法将136例脑出血术后留置导尿的病人随机分为三组,A组每天更换一次集尿袋;B组3 d更换一次集尿袋;C组给予7 d更换一次集尿袋。与化验室相配合,每天采集三组病人的尿液进行细菌培养。结果尿培养细菌阳性率A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B组与A、C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均<0.05),B组尿培养细菌阳性率明显低于A、C两组。结论留置导尿病人每3d更换一次性集尿袋为宜。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寻找解决留置导尿患者顽固性渗尿的方法.方法将46例长期留置导尿出现顽固性渗尿的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3例,对照组采取重插尿管或更换更大号导尿管,期间出现渗尿严重时,采用50 mL注射器冲洗回抽导尿管,确保导尿管引流通畅.观察组在精密计尿器入口边上用无菌剪刀钻孔接电动吸引器,采用-6 kPa小负压每间隔1 h吸引5 min引流尿液.观察比较2周内两组的渗尿现象及泌尿道损伤出血情况.结果观察组在使用负压吸引后渗尿情况明显改善(P<0.01),两组泌尿道损伤、出血等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给予-6 kPa的小负压间歇吸引尿液,能改善导尿患者顽固性渗尿现象,且不增加泌尿道损伤出血情况,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袁展望  李武平  张永琴 《护理研究》2014,(11):1340-1342
[目的]探讨ICU留置导尿管病人不同更换周期对尿路感染阳性率及导尿管内腔细菌菌落计数的影响,为临床合理选择更换导尿管时间提供依据。[方法]根据导尿管更换时间不同,将病人随机分为每周更换组(A组)和2周更换组(B组),共63例。在病人留置导尿管当天、第7天、第14天,分别采集晨起清洁中段尿,进行尿培养、尿常规检测。无菌剪刀留取导尿管膀胱内段气囊处2cm样本,进行细菌培养和计数。[结果]A组尿培养阳性率为29.03%,B组尿培养阳性率为33.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77);革兰氏阴性杆菌、革兰氏阳性球菌、真菌在两组间分布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义(P0.05);两组导尿管内腔菌落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51);A组导尿管细菌培养阳性率为41.92%,B组导尿管细菌培养阳性率为51.5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43)。[结论]长期留置尿管病人可2周更换1次导尿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