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比较等效剂量布比卡因轻比重液和重比重液腰麻用于剖宫产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 60例ASAⅠ或Ⅱ级剖宫产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各组30例。A组腰麻用轻比重0.125%布比卡因(0.5%布比卡因2 ml+灭菌水6 ml)7.5~10 mg;B组腰麻用重比重0.5%布比卡因(0.75%布比卡因2 ml+10%葡萄糖液1 ml)7.5~10 mg。记录两组腰麻药麻醉效果和术中BP、HR、SpO2变化。麻醉效果包括麻醉平面控制、肌松、作用时间。结果 A组麻醉平面T6,术中各时点BP、HR、SpO2平稳;B组麻醉平面T6,术中各时点BP明显下降,HR明显减慢(P<0.01),也低于A组(P<0.05)。Bromage评分及新生儿Apgar评分无差别(P<0.01);两组不良反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轻比重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更适合于剖宫产患者。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阻滞联合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到该院行PFAN内固定术的老年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双盲的方法分为两组,采用髂筋膜间隙阻滞联合腰硬联合麻醉为观察组(S1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为对照组(S2组),每组60例。比较并分析两组患者翻身进行腰硬联合麻醉前(T0)、术中0.5 h(T1)、术后1 h(T2)、术后2 h(T3)、术后4 h(T4)各时刻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比较T0-T3以及术后6 h(T5)、术后12 h(T6)、术后24 h(T7)各时刻的视觉模拟(VAS)评分;比较两组滞留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等。结果 组内比较,S1组患者各时刻MAP、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0时刻相比,S2组T1时刻的MAP、HR明显降低(P<0.05);组间比较,两组患者T0、T2、T3、T4时刻的MAP、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时刻的MAP、H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滞留时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左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的最佳剂量。方法选择足月初产妇行剖宫产手术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四组,分别给予等比重0.5%左布比卡因1 ml复合硬膜外2%利多卡因3 ml(A组)、等比重0.5%左布比卡因1.5 ml(B组)、2 ml(C组)、2.5 ml(D组)进行腰硬联合麻醉,每组40例。术中连续监测生命体征并记录麻醉前(T0)及麻醉后1 min(T1)、5 min(T2)、10 min(T3)、15 min(T4)、30 min(T5)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值;观察并记录给药后的麻醉效应,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新生儿Apgar评分情况。结果痛觉消失时间、痛觉恢复时间和运动阻滞恢复时间B、C、D组与A组分别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T0时比较,B组平均动脉压(MAP)在T2、T3时,C、D组HR、MAP在T1、T2、T3、T4时均降低(P<0.05)。与A组比较,B组MAP在T2、T3时,C、D组MAP、HR在T1、T2、T3、T4时均降低(P<0.05)。术中四组产妇的SpO2除D组在T2、T3时有所降低外,均维持在98%以上,四组新生儿出生后各时间点Apgar评分均>8分。A组与B、C、D组比较,患者术中低血压、恶心呕吐、呼吸抑制、追加2%利多卡因例数、麻黄碱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手术行0.5%左布比卡因1.0 ml蛛网膜下腔阻滞复合硬膜外追加2%利多卡因3 ml对剖宫产患者循环影响最小,并能最大限度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患者使用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镇痛的效果以及麻醉不良反应。方法在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选择78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患者编号后随机平均分为两组,39例采用腰-硬膜外联合麻醉为对照组,39例采用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为研究组,分析两组患者的VAS评分,麻醉前、中、后MAP和HR、SpO2变化,比较两组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麻醉不良反应率比对照组低(P<0.05)。麻醉前两组患者的MAP和HR、SpO2没有差异(P>0.05);麻醉中、后研究组患者的MAP和HR、SpO2比对照组更为稳定(P<0.05)。研究组患者的VAS评分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患者用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镇痛效果更显著,VAS评分较低,MAP和HR、SpO2更为稳定,麻醉不良反应较少,麻醉效果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喉罩全麻在气压弹道碎石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和安全性、舒适性。方法选择行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的患者6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A组(喉罩全麻组)和B组(腰硬联合麻醉组),每组30例。记录术中出现低血压的例数、肌松满意率、术中不适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结果 A组HR、SBP、DBP、SpO2均波动很小,而B组HR、SBP、DBP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麻醉效果优良率A组优于B组(P<0.05)。结论喉罩通气全麻行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麻醉效果确切,并发症少,手术的安全性和舒适性较腰硬联合麻醉更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自控监护麻醉用于局部麻醉下行眼鼻微创外科手术患者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60例局部麻醉下行单眼泪囊开窗引流术的患者,随机分为D组(右美托咪定),DS组(右美托咪定+舒芬太尼),MF组(咪唑安定+舒芬太尼),n=20。观察并记录术晨(T0)、入室时(T1)、局部麻醉时(T2)、手术开始后10 min(T3)、开始后20 min(T4)、开始后30 min(T5)、术后30 min(T6)的平均动脉血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RR)、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Ramsay镇静评分、鼻内窥镜术野质量评分(SESFQ)、手术时间(OT)和术中自控按压次数(CPT)。结果 3组患者T1时点MAP、HR均高于T0时点(P0.05),DS组患者T2、T3、T4、T5和T6时点的MAP、HR低于T0时点(P0.05),且低于D组和MS组同时间点的MAP、HR(P0.05),D组患者T3、T4、T5和T6时点的MAP低于MS组同时点的MAB(P0.05),且T3、T4点的MAP低于D组其他时点(P0.05),MS组患者T5和T6时点的HR、MAP明显高于T2、T3、T4时点(P0.01);MS组患者T2、T3、T4、T5和T6时点的RR低于T1时点及D、DS组同时点的RR(P0.05),PETCO2高于T1时点及D、DS组同时点的PETCO2(P0.05),MS组T2、T3和T4时点的Ramsay评分均大于D组、DS组同时点的Ramsay评分(P0.05),T5和T6时点的Ramsay评分均明显小于D组、DS组同时点的Ramsay评分(P0.01);DS组患者的CPT和SESFQ均明显少于D、MS组(P0.01),而D组的SESFQ评分低于MS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自控输注较自控输注右美托咪定或咪唑安定复合舒芬太尼单次给药可更快、更有效地发挥镇静、镇痛、降低血压效应,提供良好的手术视野、缩短手术时间,且对患者呼吸功能影响甚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喉罩全身麻醉联合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在骨科老年患者髋部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至2018年12月本院86例老年髋部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麻醉方式将其分为A组(喉罩全身麻醉+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与B组(气管插管静吸全身麻醉)、C组(腰硬联合麻醉)。比较三组的HR、MAP、麻醉时间、苏醒时间、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及谵妄发生情况。结果 A组T1、T2、T3、T4、T5时的HR、MAP均低于B、C组(P<0.05);A组的苏醒时间短于B、C组(P<0.05);A组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及谵妄发生率均低于B、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三组的麻醉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科老年患者髋部手术中联用喉罩全身麻醉与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七氟烷对小儿疝气手术中循环指标及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本院择期行腹腔镜疝修补、疝囊高位结扎术的疝气患儿7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8例.右美托咪定组(A组)气管插管后微泵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0.2 μg/(kg·h),对照组(B组)给予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静脉泵注.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及进入麻醉恢复室即刻(0 min)、30 min躁动评分,术前(T0)、麻醉诱导后(T1)、手术开始5 min(T2)、10 min(T3)、术毕(T4)、患儿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水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A组进入恢复室后0 min、30 min躁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与T0时点比较,A组T1时点HR上升,T2时点下降,对照组T1~4时点HR均上升,T1~2时点MAP上升,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A组T1~4时点HR均低于B组,T2~3时点MAP低于B组(P<0.05).A组全麻苏醒期躁动(EA)发生率为7.89%(3/38),低于B组的39.47 %(15/38)(P<0.05).[结论]小儿疝气手术中采用右美托咪定复合七氟烷麻醉,不仅可维持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还可提高苏醒质量,降低EA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本研究旨在比较观察剖腹产手术中,腰硬联合麻醉(CSEA)及连续硬膜外麻醉(CEA)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80例ASAⅠ-Ⅱ级剖腹产手术的病人,分为CSEA组和CEA组各40例。均取L2-3间隙行穿刺,CSA组以连续硬膜外穿刺成功后腰麻针刺破蛛网膜下麻醉,并硬膜外置入导管;CEA组硬膜外穿刺成功后置入导管进行硬膜外麻醉。分别记录血液动力学变化、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最高阻滞平面、达到最高阻滞平面的时间、给局麻药后30min时运动神经阻滞程度(改良Bromage评分,MBS)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CSEA组的首次局麻药用量(0.75%罗哌卡因)与CEA组比较,以小剂量的罗哌卡因用于CSEA,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达最高阻滞平面的时间限制缩短,MBS评分明显升高(P<0.05);首次后胸段平均最高阻滞平面下降一个节段的时间无明显差异;CSEA组给局麻药后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在麻醉后各个时点分别与麻醉前比较无明显差异。两个时点分别与麻醉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两组病人术后均无麻醉并发症。结论:腰硬联合麻醉较连续硬膜外麻醉有局麻药用量少、起效迅速、阻滞完善、肌肉松弛、血液动力学较平稳等优点。腰硬联合麻醉可以较安全地适用于剖腹产手术的麻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小剂量氯胺酮麻醉及局部麻醉在眼科手术中的序贯应用效果.方法:80例眼科手术患者分为单纯局部浸润麻醉组(S组)和氯胺酮全身麻醉、局部浸润麻醉序贯组(M组),比较入室时、局部浸润时、手术开始时及术后5、30、60、120 min的血压(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RR)、镇静评分(SS)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局部浸润时和手术开始时两组患者BP、HR较入室时升高(均P<0.01),且S组较M组高(P<0.05或P<0.01).术后各时间段两组BP较入室时均降低(均P<0.05),但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S组术后各时间段HR较入室时均升高(均P<0.01),且均高于同期的M组(P<0.05或P<0.01).M组术后各时间段HR较入室时均升高,但仅术后5 min时差异有显著性(P<0.01).局部浸润时至术后120 min,M组SS评分较S组高,VAS评分较S组低(均P<0.01).不同时点SpO2、R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次静脉小剂量氯胺酮麻醉后行局部浸润麻醉可有效减少注射局麻药时的疼痛反应,减少局部浸润阻滞时穿刺疼痛造成的干扰,有利于提高局部浸润阻滞质量、减轻术后疼痛,能最大限度减轻患者痛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盐酸右美托眯定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的辅助镇静应用。方法将经皮肾镜肾结石Ⅰ-Ⅱ期钬激光碎石术的10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连续硬膜外麻醉辅助应用盐酸右美托咪定(D组),单纯连续硬膜外麻醉联用等容量生理盐水(C组),各50例。观察记录2组手术过程中给药前(TB),10min负荷量后即刻(TO),负荷量后5(T5)、10(T10)、15(T15)、20(T20)、25(T25)、30(T30)、45(T45)、60(T60)、90(T90)min的HR、SpO2及RR、MAP、OAA/S评分变化。结果OAA/S镇静评分示D组较C组具有显著的镇静效果(P〈0.05),D组HR值T15-T60时段显著慢于TB时及C组同时段(P〈0.05),2组Sp02、RR及MAP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右美托咪定辅助应用于连续硬膜外麻醉下钬激光碎石术中的镇静效果优越,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镇静药物。  相似文献   

12.
杨艳 《医学临床研究》2011,28(2):290-292
[目的]比较椎管内麻醉三种不同给药方式用于剖宫产术的麻醉效果.[方法]择期60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20例,A组腰麻用量0.5%布吡卡因重比重液3 mL(15 mg),B组0.5%布吡卡因重比重液2 mL(10 mg)+硬膜外充填(0.25%布吡卡因10 mL),C组0.5%布吡卡因重比重液7.5 ...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对比经喉罩/气管插管通气在小儿全凭静脉全麻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40例ASAⅠ、Ⅱ级患儿随机分为2组:气管内插管全凭静脉全麻(A组);喉罩通气全凭静脉全麻(B组),每组20例。监测记录麻醉前(T0)、置入喉罩/气管导管时(T1)、切皮(T2)、术毕(T3)、拔除喉罩/气管导管时(T4)的MAP、HR、SpO2、PETCO2。术毕计算麻醉药总量,记录手术结束到拔除喉罩/气管导管时间,观察患儿是否有喉痉挛、舌后坠、术后躁动等并发症的发生。结果两组患儿年龄、性别、体重、手术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麻醉前比较,MAP、HR,A组在T1、T4即刻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B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A组比较,MAP、HR,在T1、T4即刻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SpO2、PETCO2在各时间点无显著性差异(P〉0.05)。手术结束拔除气管导管与喉罩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喉痉挛、术后躁动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全麻药用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经喉罩通气全凭静脉全麻具有刺激小,血流动力学平稳且并发症少等优点,可安全有效的应用于小儿四肢手术麻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小剂量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镇痛在急诊下肢骨折手术麻醉前体位摆放时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选择拟行腰硬联合麻醉下股骨骨折开放复位内固定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小剂量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组(A组):摆放体位前30S内缓慢静脉推注丙泊酚1mg/kg、瑞芬太尼1ug/kg,然后持续静脉泵注瑞芬太尼0.1μg·kg。·min^-1;对照组(B组):摆放体位前不给任何镇痛药物,每组30例。记录入室后15min(T1)、摆放体位前(T2)、摆放体位后即刻(T3)及穿刺结束时(T4)MAP、HR、SpO2;每组一次穿刺成功率及体位摆放过程中VAS评分;评估患者满意率。结果:与T1时比较,A组T2~3时MAP、HR均下降(P〈0.05),B组T3~4时MAP、HR均升高(P〈0.05);与A组比较,B组T3~4时MAP、HR均升高(P〈0.05);两组各时点SpOz未见明显变化;A组一次穿刺成功率及患者满意率均明显高于B组(P〈0.05),体位摆放过程中VAS评分则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小剂量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能有效缓解股骨骨折患者腰硬联合麻醉前体位摆放时的疼痛,提高麻醉穿刺成功率,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此类患者。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连续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麻对开胸手术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拟行肺癌根治手术患者45例,年龄6179岁,ASA分级为Ⅰ79岁,ASA分级为Ⅰ级,随机均分为三组。A组单纯全麻,术后静脉镇痛(PCIA);B组连续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术后进行连续硬膜外镇痛(PCEA);C组超声引导下连续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麻,术后连续椎旁神经阻滞镇痛(CTPVB)。记录三组患者入手术室静息时(T0)、椎旁或硬膜外给药15 min后(T1)、诱导插管后(T2)、切皮后5 min(T3)、拔管前(T4)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记录术后2、12、24和48 h患者安静及咳嗽时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抽取术前,术后2、12、24、48 h时间点三组患者静脉血,检测血浆IL-6、IL-10及TNF-α浓度。结果 A组T2Ⅱ级,随机均分为三组。A组单纯全麻,术后静脉镇痛(PCIA);B组连续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术后进行连续硬膜外镇痛(PCEA);C组超声引导下连续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麻,术后连续椎旁神经阻滞镇痛(CTPVB)。记录三组患者入手术室静息时(T0)、椎旁或硬膜外给药15 min后(T1)、诱导插管后(T2)、切皮后5 min(T3)、拔管前(T4)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记录术后2、12、24和48 h患者安静及咳嗽时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抽取术前,术后2、12、24、48 h时间点三组患者静脉血,检测血浆IL-6、IL-10及TNF-α浓度。结果 A组T2T4时MAP和HR值明显高于T0时(P<0.05),B组T1T4时MAP和HR值明显高于T0时(P<0.05),B组T1T4时明显低于T0时(P<0.05),C组无显著变化(P>0.05)。与A组比较,B组和C组术后各时点VAS评分明显降低(P<0.05),C组与B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B组和C组术后各时点IL-6、TNF-α浓度小于A组(P<0.05),IL-10浓度大于A组(P<0.05),C组与B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连续椎旁神经阻滞用于开胸肺癌根治术,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平稳,术后连续椎旁神经阻滞镇痛效果好,能有效减轻炎症反应;在超声引导下进行椎旁间隙穿刺置管更安全、准确。  相似文献   

16.
谢瑜  贺亮 《医学临床研究》2010,27(8):1475-1477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舒芬太尼用于老年患者全麻诱导插管时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和应激激素的影响。【方法】将60例因消化道肿瘤需在全麻下行直肠癌或结肠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按舒芬太尼不同剂量均分为Ⅰ、Ⅱ、Ⅲ组,各组全麻诱导时使用的舒芬太尼剂量分别为0.2μg/kg、0.3μg/kg、0.4μg/kg,于麻醉诱导前(T0)、插管前(T1)、插管后即刻(T2)、插管后5min(T3)记录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浓度。【结果】插管前(T1)时点,三组的MAP、HR较T0时点均有所下降(P〈0.05),三组间比较,Ⅲ组的MAP、HR低于Ⅰ组、Ⅱ组(P〈0.05)。插管后即刻(T2)时点,Ⅰ组的MAP、HR较T0时点有所升高且高于Ⅱ组、Ⅲ组(P〈0.05)。插管后5min(T3)时点,Ⅲ组MAP、HR较T0时点有所降低(P〈0.05)且低于I组、Ⅱ组(P〈0.05)。插管前(T1)时点,各组E血浆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插管后即刻(T2)时点与插管后5min(T3)时点,Ⅰ组E血浆浓度较T0时点有所升高,且高于Ⅱ组、Ⅲ组(P〈0.05)。Ⅱ组、Ⅲ组E血浆浓度较T0时点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患者,使用0.3μg/kg舒芬太尼行全麻诱导插管,既能有效抑制插管反应,又能较好的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小剂量多巴胺持续静脉泵注对维持高龄患者在硬膜外麻醉下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循环功能相对稳定的效果.方法 选择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单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高龄患者96例,随机均分为术中小剂量多巴胺持续静脉泵注组 (A组)和对照组 (B组).硬膜外隙注药后,A组同时予以多巴胺2~9 g/(kg·min)持续静脉泵注,B组同时予以氯化钠溶液持续静脉泵注.观察并记录麻醉前10 min (T0 )、麻醉后10 min (T1)、30 min (T2 )、50 min (T3 ) 、70 min (T4 )及术毕(T5 )之MAP、CVP、HR等值.结果 B组T1~T5时MAP值、HR值及T1、T2时CVP值均显著低于T0时及A组(P<0.05),而T3~T5时CVP值却显著高于T0时及A组(P<0.05).结论 小剂量多巴胺持续静脉泵注可安全有效地维持高龄患者在硬膜外麻醉下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循环功能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18.
目的盐酸右美托咪定对硬膜外复合全麻下妇科手术全麻诱导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择期妇科全子宫切除术4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盐酸右美托咪定组(D组)20例和丙泊酚组(P组)20例,D组行连续硬膜外麻醉,0.5μg/(kg·h)持续输注,待麻醉平面确定后全麻诱导气管插管;丙P组除不给予盐酸右美托咪定,其他各项与D组相同。记录人室后(T1),硬膜外麻醉平面确定后(T2),全麻诱导前(T3),气管插管前即刻(T4),气管插管后即刻(T5)和手术开始时(T6)时患者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氧饱和度(SpO2)。结果T1时间点2组各指标均无差别(P〉0.05)。D组与P组比较,其余各时间点的HR均低于P组(P〈0.05),T5和T6时间点SBP、DBP、MAP低于同时点P组(P〈0.05),T2、T3和T4SBP、DBP、MAP高于同时点P组(P〈0.05)。结论盐酸右美托咪定应用于连续硬膜外复合全麻患者,在全麻诱导期患者血流动力学更加稳定。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神经刺激器(PNS)定位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和硬膜外麻醉用于老年患者单侧膝关节部位手术的麻醉效果及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行单侧膝关节部位手术的老年患者,ASAⅡ~Ⅲ级,分为A组(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组)、B组(硬膜外麻醉组)各20例,观察并纪录两组麻醉前及麻醉后5、10、20、30、60分钟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感觉运动神经阻滞的起效、完善及维持时间,以及局麻药和辅助药物用量、术中输液量、术中及术后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术中所有患者都获得满意的麻醉效果,A组患者的感觉及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均快于B组(P0.05),维持时间也长于B组(P0.05),整个麻醉过程中的MAP、HR均无显著性变化(P0.05);B组患者注药后5分钟的MAP与麻醉前比较无显著性变化(P0.05),而20、30、60分钟的MAP较麻醉前及注药后5分钟均显著降低(P0.05),整个麻醉过程中HR均无显著性变化(P0.05),B组术中输液量、术后尿潴留发生率及血管活性药使用率均显著高于A组(P0.05)。结论与硬膜外麻醉相比较,PNS定位下行单侧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安全有效,对血液动力学影响小,术后不良反应少,镇痛时间长,有利于术后早期恢复,更适用于老年患者的单侧膝关节部位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