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肋软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36例胸部外伤确诊肋软骨骨折病例的多层螺旋CT图像,利用后处理工作站行MPR、CPR、VR、MIP后处理,对照其胸部X线平片及CT轴位断层检查。结果: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图像可以清晰显示肋软骨骨折的情况而X线平片及CT轴位断层容易漏诊。结论: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能够很好的显示肋软骨骨折诊断的情况,给临床提供重要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主动脉夹层病例的CT横轴位及后处理图像表现,后处理技术包括MPR、MIP、CPR、VR、CTVE等。结果在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上,以轴位增强图像最重要,是所有后处理的基础图像,显示的图像信息最可靠,MPR、MIP、VR、CTVE为主要后处理成像方法 ,在原始轴位增强图像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各种重建方法可以清晰显示主动脉夹层的类型、病变范围、真假腔、破口、内膜片等解剖细节及其与主要分支血管的空间解剖关系。结论 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是诊断与评价主动脉夹层较有效的无创性检查方法之一,对于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蕾  李胜  陈玉峰  侯明伟 《西部医学》2010,22(6):1091-109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及后处理技术对主动脉夹层的显示能力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证实15例主动脉夹层的螺旋CT血管造影资料及后处理技术的应用。结果多种后处理图像与轴位图像相结合能清晰显示主动脉夹层的解剖细节及毗邻关系,可清晰显示主动脉夹层的真假腔、撕裂的内膜。结论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结合后处理技术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具有多方面的优越性,对于选择治疗方法、指导临床手术、观察术后疗效及随访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作为首选检查。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眼眶骨折法医学鉴定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0例眼眶骨折的64层螺旋CT薄层高分辨率轴位图像与后处理图像,对图像进行诊断及分类。结果眶上壁骨折13处,下壁骨折66处,内侧壁骨折142处,外侧壁骨折9处,经CT轴位图像检查明确诊断157处,经图像后处理技术检查明确诊断230处。结论 64层螺旋CT薄层扫描及后处理技术可以准确诊断眼眶骨折,在法医学鉴定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多层CT及图像后处理技术诊断隐匿性肋骨骨折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40例胸部外伤患者行胸部X线检查后,再行16层螺旋CT平扫,将16层螺旋CT所得原始数据经工作站进行多平面重组(MPR)及容积再现(VR)重建图像结合轴位图像作出对骨折的诊断。对可疑骨折线进行曲面重建(CRP),再次作出诊断,并评价创伤后胸腔内组织的损伤情况。结果 40例患者中经多层螺旋CT(MSCT)重建后,X线显示的骨折MSCT及重建图像全部显示,29例患者显示出X线未能明确的肋骨骨折36处,并同时发现X线未发现的胸骨骨折1处、锁骨骨折3处,少量胸腔积液3例,肺挫裂伤2例,肝脏挫裂伤1例,扫及层面发现腰椎横突骨折2处。2例患者因呼吸运动伪影较大,重建图像出现明显的假骨折线。结论 MSCT薄层图像联合后处理重建图像是胸部外伤性肋骨隐匿性骨折中的较好的诊断方法,基本能满足临床对于外伤所致的骨折及软组织损伤、血气胸、肺挫伤等胸外伤所致损伤的诊断需要。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腰椎螺旋CT图像后处理对腰椎椎弓峡部裂的诊断价值。方法 总结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50例经X光平片、CT轴扫、螺旋CT扫描图像后处理确诊的椎弓峡部裂的影像表现,比较三种检查方法在诊断椎弓峡部裂的不同应用价值。结果 螺旋CT容积扫描图像后处理重建可以清楚显示椎弓峡部裂的部位,裂隙宽度及椎体移位,椎管受压等相关继发病变影像。结论 螺旋CT容积扫描图像后处理重建是显示椎弓峡部裂的最好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螺旋CT低剂量扫描及图像后处理技术在食道异物中的诊断价值.方法:30例临床怀疑有食道异物患者,用3组不同的管电流(40、120、200mA)行螺旋CT胸部扫描.进行VR等后处理技术重建,由2名放射科医师分析3组图像的质量、异物显示情况、食道异物检出情况,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各组可符合临床诊断要求的后处理图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0、120、200mA扫描诊断的准确性都为100%.结论:低剂量扫描及后处理技术可明确诊断食道异物,并可作为电子内窥镜检前的筛查确定手术路径.螺旋CT低剂量扫描技术不影响图像后处理效果,可清楚显示病变,适用于食道异物患者的检查.  相似文献   

8.
桂东川  王海玲 《农垦医学》2011,33(3):211-215
目的:探讨螺旋CT薄层扫描轴位图像结合图像后处理MPR、CPR软件来显示和分析胆总管低位梗阻的病变影像特征,旨在提高胆总管低位梗阻的影像学诊断。方法:收集我院近5来年收治或转上级医院确诊的43例完整患者资料,结合文献,对其CT表现及后处理图像进行分析。结果:术后临床病理随访结果43例均为低位梗阻。全部病例均行MPR和CPR后处理重建,图像成功率为100%;仔细观察轴位图像并结合后处理重建病变拟出影像诊断。结论:多排螺旋CT扫描速度快、扫描层厚更薄,采用轴位图像并结合MPR、CPR后处理图像,客观提出影像学诊断,为临床治疗特别是手术方案的制订提供了有利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螺旋CT后处理技术对主动脉夹层诊治的临床应用的价值。方法对39例主动脉夹层的患者行螺旋CT扫描,并结合MPR、MIP、SSD、CTVE等后处理技术进行比较。结果螺旋CT轴位像对显示主动脉夹层真假腔、内膜片情况较佳。MPR、MIP、CTVE在观察主动脉夹层病变的范围及腔内支架放置情况方面有较大的帮助。结论综合运用CT轴位图像及MIP、MPR、SSD、CTVE等后处理技术更有利于主动脉夹层病变的诊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图像后处理技术在肺栓塞诊断中的运用与价值,分析其CT表现。方法利用多层螺旋CT机对50例肺栓塞病人分别进行多层螺旋CT薄层轴位和动脉增强扫描,将增强扫描图像进行MPR(多层面重建)、MIP(最大密度投影)、VRT(容积重建)技术重组处理。比较MSCT图像后处理技术与多层螺旋CT薄层轴位显示栓塞数目的差异。从MPR、MIP、VRT技术优势,体现MSCT图像后处理技术对肺栓塞诊断意义价值。结果 MSCT图像后处理技术相比多层螺旋CT薄层轴位,MSCT图像后处理技术更能清楚准确显示栓子显示肺段动脉以上的栓塞,两者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运用MPR、MIP、VRT在后处理技术中更能够清晰、立体显示血管走形、异常病变。结论MSCT后处理技术有直观、立体、准确的优点,有利于进一步显示病变细节的CT表现,能早期发现栓塞并可提高影像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降低误诊率。  相似文献   

11.
颈胸交界部转移性肿瘤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颈胸交界部转移性肿瘤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 回顾14例颈胸交界部转移性肿瘤的诊治经过。其中分化型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11例(乳头状癌8例,滤泡癌3例),恶性嗜铬细胞瘤淋巴结转移1例,下咽和食管癌淋巴结转移各1例。手术步骤为离断胸锁关节后,掀起或部分切除同侧锁骨(必要时去除部分胸骨柄),解剖和保护喉返神经、膈神经及甲状腺下动脉,如肿瘤位于静脉深面,可切断和结扎颈内静脉和/或无名静脉后切除肿瘤。结果 10例分化型淋巴结转移性甲状腺癌2~5年内无复发,1例淋巴结转移性嗜铬细胞瘤2年内症状无复发,淋巴结转移性下咽癌和食道癌患者均于末次术后11个月内死于肺和肝转移。无手术区局部复发和手术死亡者。结论 分化型甲状腺癌等颈胸交界部淋巴结转移性肿瘤手术切除有效并相对安全。  相似文献   

12.
楼建林  郭良  赵佳正  郑伟慧  韩春  谭向荣  赵坚强  梁忠 《浙江医学》2017,39(22):1961-1964,1980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咽旁/咽后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与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6年12月因咽旁/咽后淋巴结转移行手术治疗的28例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病理与手术治疗特点及预后情况。其中男10例,女18例;年龄20~78岁,中位年龄55岁。5例为初治患者,23例为再次治疗患者(其中15例有侧颈部淋巴结清扫史)。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患者生存状况,采用log-rank检验对患者5年生存率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16例转移淋巴结位于鼻咽部或口咽部水平(舌骨平面以上),12例转移淋巴结位于喉咽部水平(舌骨平面以下)。所有患者均经颈部切口入路达根治性切除。全组患者术后出现局部或颈部淋巴结复发5例,出现咽旁淋巴结复发2例,伴远处转移8例。随访中死亡5例,其中1例死于肺转移,3例死于颈部肿瘤进展,1例死于恶病质,5年累积生存率82.5%。单因素分析显示,咽旁/咽后淋巴结转移的部位对生存率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癌咽旁/咽后淋巴结转移虽然病期较晚,但通过积极治疗,预后仍较好。颈部切口入路手术切除是其主要治疗手段。喉咽部水平(舌骨平面以下)转移者预后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13.
FDG-PET has become a standard clinical imaging modality in patients with head and neck cancer. It contributes valuable information in localizing a primary tumor in patients with neck nodal metastases from an unknown primary, in the staging of primary head and neck cancer, and in the detection of recurrent disease. In addition, FDG-PET provides independent prognostic information in patients with newly diagnosed and recurrent head and neck cancer. PET-CT improves lesion localization and accuracy of FDG-PET and is strongly recommended in patients with head and neck cancer. After thyroidectomy, FDG-PET has proven useful in patients with clinical or serological evidence of recurrent or metastatic thyroid carcinoma but negative whole body iodine scan. PET shows metastatic disease in up to 90% of these patients, thereby providing a rational basis for further studies and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medullary thyroid cancer with elevated calcitonin levels following thyroidectomy, FDG-PET has a sensitivity of 70-75% for localizing metastatic disease. Occasionally incidental intense FDG uptake is observed in the thyroid gland on whole-body PET studies performed for other indications. Although diffuse FDG uptake usually indicates thyroiditis, focal uptake has been related to thyroid cancer in 25-50% of cases and should therefore be evaluated further if a proven malignancy would cause a change in patient management.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糖代谢参数和甲状腺癌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行18F-FDG PET-CT显像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甲状腺癌患者49例,分别对甲状腺癌灶和正常组织的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进行测量,分析不同病理类型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的甲状腺癌灶的SUVmax的差异。结果49例患者,18F-FDG PET-CT显像共检出癌灶49个。病理检查发现癌灶57个,分化型甲状腺癌38例,非分化型甲状腺癌11例;淋巴结转移22例,无淋巴结转移27例。甲状腺癌灶SUVmax为(5.39±1.42),明显高于正常甲状腺组织(1.62±0.39)(P<0.05)。分化型甲状腺与非分化型甲状腺癌的SUVmax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有淋巴结转移与无淋巴结转移的甲状腺癌灶SUVmax对比亦无统计学差异(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甲状腺癌灶SUVmax与病灶大小呈正相关(r=0.412,P<0.05)。结论18F-FDG PET-CT显示糖代谢增高对甲状腺癌有高度提示价值,但糖代谢水平与肿瘤病理类型及肿瘤分期可能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杨见明  陶冶  王雅堂  章超  赵益 《安徽医学》2013,34(3):242-244
目的总结喉咽癌累及食管颈段手术处理的经验。方法回顾分析44例喉咽癌累及食管颈段患者的病例资料,沿安全缘完整切除肿瘤,行改良颈淋巴结清扫术,修复咽和食管缺损,重建喉功能。结果 54.5%的患者淋巴结包膜受侵犯,40.9%的患者保留了喉功能,20.5%的患者出现并发症。全组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36.4%,其中淋巴结包膜未侵犯和喉功能保留患者的生存率显著增高(P<0.05)。结论喉咽癌累及食管颈段时,只要切除完整,修复得当,可以明显提髙患者的生存率和术后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
徐会俭 《海南医学》2012,23(11):45-47
目的探讨桥本氏病合并甲状腺癌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间收治的11例桥本氏病合并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11例患者均经手术治疗。>1cm的肿瘤行癌侧甲状腺全切除、甲状腺峡部全切、健侧甲状腺次全切除及择区性颈淋巴结清扫术,共9例。<1cm肿瘤则仅行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加Ⅵ区颈淋巴结清扫术,共2例。结果桥本氏病合并甲状腺癌发生率为12.7%(11/86),其中乳头状癌9例,滤泡状癌2例。随访1~5年无复发。结论桥本氏病合并甲状腺癌发生率高,手术仍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术前穿刺,术中病理对于诊断和术式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央区颈淋巴结清扫术对oN0甲状腺乳头状癌手术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cN0甲状腺乳头状癌行原发灶根治性切除时行中央区颈淋巴结清扫的资料。结果中央区颈淋巴结阳性率55.36%(31/56),原发灶侵出包膜者、肿瘤直径〉1.0cm中央区颈淋巴结阳性率分别为75.0%(6/8)、65.9%(29/44)。术中1例食管损伤,术后4例出现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5例暂时性低血钙,无出血、永久性喉神经损伤和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等并发症。术后随访1年~5年,行甲状腺超声、cT、核素扫描检查无复发、转移。结论根治性原发灶切除时清扫中央区颈淋巴结是eN0甲状腺乳头状癌必要而安全术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颈段喉返神经(recurrent laryngeal nerve,RLN)“最下径路寻找、顺行解剖、隔热保护”的新方法在甲状腺癌手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为降低手术中RLN损伤提供新的思路。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2019年1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外科手术的右侧甲状腺癌患者53例,行右侧甲状腺切除加右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其中:传统方法24例,新方法29例。统计分析2组术中喉返神经电生理信号的变化以及术后患者发音情况、术后并发低钙血症的情况、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数目等。 结果 传统组术中电生理信号振幅下降>50%的有6例,新方法组有1例,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手脚麻木等低钙血症表现,传统组有3例、新方法组4例,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组有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患者14例(58.3%),新方法组有18例(62.1%),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中央区颈部淋巴结清扫数量分别为(3.1±1.8)枚和(5.0±2.4)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喉返神经“最下径路、隔热保护”技术降低了甲状腺手术中损伤RLN的风险,有助于在甲状腺癌手术中保护RLN,提高了甲状腺手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行再次手术的104例分化型甲状腺癌( DTC)的手术方式、病理结果及疗效,探讨DTC再次手术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104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再次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经病理证实,甲状腺组织总残癌率66.35%,淋巴结残癌率77.89%。患者年龄<45岁、既往颈部淋巴结肿大、原发癌灶残留或复发、原发癌的多发与颈部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为2.88%,暂时性低钙血症发生率为5.77%,无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及甲状旁腺损伤。结论 DTC行再次手术时应保证肿瘤切除的彻底性,尤其对颈部淋巴结的处理;同时尽量防止喉返神经和甲状旁腺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双侧甲状腺癌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双侧甲状腺癌的临床资料。结果行甲状腺全切+双侧功能性清扫22例,全切+单侧功能性清扫30例,全切+Ⅵ区淋巴结清扫14例,姑息性手术2例。12例术后131I治疗。术后并发症:5例单侧短暂喉返神经麻痹;1例双侧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经气管切开,带管生存;1例气管软化,窒息,经气管切开,带管生存;6例短暂低血钙抽搐;1例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2例术后乳糜瘘,1例手术缝扎治愈,1例保守治疗治愈。术前B超均发现甲状腺内实性或囊实性低回声结节,结节内有钙化38例(55.88%);针吸细胞学确诊42例,术中快速病理证实64例(94.12%)。63例获随访,随访率为92.64%,随访6个月至5年,5例复发转移,经再次手术切除,除1例未分化癌术后6个月死亡,余均存活。结论甲状腺全切+颈部淋巴清扫是双侧甲状腺癌的主要术式,术前高频B超提示甲状腺结节内微钙化灶对术前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