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生的宽恕水平对愤怒表达及心理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学生的宽恕水平对愤怒表达及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使用人际侵犯动机问卷(TR IM-18)、状态特质愤怒表达问卷-2(STAX I-2)及一般健康问卷(GHQ-28)对随机抽取的248名在校大学生进行测试,运用独立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男女生的人际侵犯动机及宽恕水平无显著差异;低宽恕组的状态怒、特质怒、内向怒和外向怒都高于高宽恕组的(P<0.05),而在愤怒控制方面却低于高宽恕组(t=-3.676,P<0.05);低宽恕组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高宽恕组的(t=4.065,P<0.05)。结论宽恕确实影响愤怒表达和心理健康,可以通过宽恕干预,改善愤怒表达,以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2.
《人格心理学》课程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玉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11(1):44-48
目的 为了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尝试从人格教育入手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方法 通过采用卡特尔 1 6PF、SCL— 90和成人内—外控制量表 ,对由首都经贸大学二年级选修《人格心理学》课程的学生组成的实验组和以随机方式抽取的同期学生组成的对照组分别进行了前测和后测。结果 发现《人格心理学》课程教育对于有一般心理问题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的改善非常明显 ,但对于存在明显心理障碍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的改善则不明显。结论 在大学生中广泛开展人格心理学教育对普遍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伍翔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6(5):487-489
目的探讨开设朋辈心理咨询课程对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为高职院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新的形式。方法选取高职大学生66名,采取团体心理训练的形式,用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验(16PF)、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前后测。结果SCL-90前后测强迫、抑郁、敌对、偏执因子均有差异;16PF人格测试中,持强性和敏感性、敢为性前后差异十分显著;紧张性、忧虑性后测分低于前测,前后有显著差异;稳定性后测分高于前测,有显著差异。结论在高职院校开设朋辈心理咨询课程有助于提高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有助于建立互助助人的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4.
学业受挫大学生心理健康及成就的心理控制源因素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光扬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1997,5(3):137-139
在高校学业受挫学生的比例较少,但表现的问题较多。本文以125名补考生和125名对照组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SCL-90和MMCS量表测试,结果表明,补考组心理健康水平较低,心理问题检出为42.40%,相当于对照组的两倍。成就心理归因表明,补考组的外控性程度比对照组高;男生外控性程度比女生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大学生的幽默感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 对367名大学生进行幽默感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试.结果 ①男生的幽默感得分显著高于女生(P<0.01);②幽默感高、低分组在SCL-90各因子上得分都有显著性差异(P<0.001);③大学生的幽默感得分与SCL-90得分呈显著负相关(r=-0.185~-0.316,P<0.01);④在幽默感各维度中以幽默来应对心理症状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结论 男生幽默感高于女生,幽默感越高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也越高,培养大学生积极乐观的应对方式可以减少大学生的心理症状. 相似文献
6.
健康教育课程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促进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通过生命教育,预防心理危机的发生,帮助大学生调整或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促进健康成材。方法采用问卷调查,通过教育前后对比的研究方法,观察学生对待生命的态度、对生活的应激反应及情绪变化来判定教育的影响和效果。结果课后学生对家长的厚望发生了积极的改变;经济问题与他人交往的阻碍得到了缓解;嫉妒情绪有所降低;面对讥讽或冤屈时,积极的心态增加;遭遇重大挫折时,看到自己积极的方面有所增加;适应生活的能力提高;对生命的看法改善明显;心理承受力有所提高;求助意识明显增强(P=0.017);对心理健康教育课重要性的认识显著提高(P=0.002)。结论健康和生命教育对大学生树立健康的生活态度和积极的人生观有促进作用,高校应该把健康和生命教育纳入课程体系之中,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技能,利用校园媒体和各种教育资源建立科学、系统的心理危机干预网络,营造珍惜生命、热爱生活、奉献社会的良好精神环境。 相似文献
7.
杨宪华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7,25(8)
目的:考查心理健康课程教学改善大学生心理困扰和心理品质的效果,为同类高校心理健康相关课程建设提供参考。方法:将选修心理健康课程的116名大学生作为实验组,同时选取同级、相似专业的100名学生作为对照组。实验组被试接受连续17周(1.5小时/周)的教学干预,对照组被试不接受任何处理。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心理品质量表对两组被试进行前测和后测。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被试在前测的各指标上差异不显著(P0.05)。实验组后测SCL-90总分及除偏执外的其它各因子得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4.85~-1.99,P0.05),而好学、社会智力、勇敢、自控和感恩等心理品质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t=2.50~4.79,P0.05);实验组后测SCL-90总分及各因子得分均显著低于前测(t=2.03~3.39,P0.05),而心理品质得分显著高于前测(t=-2.74~2.03,P0.05);对照组后测SCL-90总分及各因子得分和心理品质得分与前测结果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心理健康课程教学能显著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不仅能够减少心理困扰程度,还可以提高积极心理品质。 相似文献
8.
中文人生意义问卷(C-MLQ)在大学生中的适用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检验人生意义问卷(MLQ)在中国大学生中的适用性。方法:采用中文人生意义问卷(C-MLQ)、抑郁自评量表(SDS)、Rosenberg自尊量表(SES)、自我超越生命意义量表(SMLS)、情感平衡量表(PANAS)和生活满意度量表(SWLS)对531名大学生进行测试,对问卷的信效度进行了检验。结果:①量表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和跨时间的稳定性,体验和追寻分问卷的内部一致性α系数分别为0.85,0.82,间隔2周的重测相关系数分别为0.74和0.76,Ρ<0.01;②探索性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的结果均表明中文人生意义问卷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条目在所属因子上的因素负荷均超过0.6,验证性因素分析的拟合指标也都达到了建议值;③C-MLQ具有较好的聚合效度与区分效度。结论:中文人生意义问卷(C-MLQ)具有较好测量学性能。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心理病态分析与心理健康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林科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1995,3(4):43-44
德才兼备,心身健康,是合格人才的现代观念,是走向社会的素质准备,是建设文明的职业条件。为了培养出具有德才心身全面素质的合格人才,如今高校的讲坛上,在德育、智育、体育的同时,还兴起了一个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广泛,方式多样,其中一项主要的任务就是解除心理病变,实现心理健康。1大学生心理病态分析在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调查和咨询中,我们发现:心理健康或比较健康者居多。但同时还发现:一些学生则患有“心病”,即心理不健康问题,较明显的是部分学生带有病态特征的心理障碍。1.l“职业不满疲软症”:心因,有的学非…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单亲大学生心理相关因素。方法分层随机整群抽样选择辽宁省大连市3所高校内单亲大学生98例为研究对象,选择同期在校的非单亲大学生97例为研究对照。采用了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进行调查。结果①单亲组和非单亲组家庭内支持及社会总支持差异有显著性(P<0.05);②98名单亲大学生在3种不同生活状态下PSSS的家庭内支持差异有显著性(P<0.05);③单亲组与非单亲组SCL-90各因子分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单亲大学生领悟到来自家庭内的关心与支持较非单亲大学生少,并且存在更多的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个性塑造显得尤其重要。培养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我国高等院校的基本任务。什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强调“注重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增强学生对社会需要的适应性,努力培养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心理健康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无心理疾病,二是具有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无心理疾病”是心理健康的最基本条件;“具有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则是从积极的、预防的角度对大学生提出的要求,消除不健康的心理倾向,使心理处于最佳的发展状态。大学生是身心生长发有趋于成… 相似文献
12.
13.
大学生恋爱与心理健康关系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恋爱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按恋爱状态的不同将被试分成5组,利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恋爱基本情况调查问卷对其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结果 1恋爱中、没谈过恋爱但有这个计划、从来没想过要谈恋爱、曾有过恋爱体验但目前处于非恋爱期和失恋的人群分别占总人数的33.2%、26.23%、18.44%、19.67%和2.46%;2所有被试的心理健康水平均在正常范围之内,不同性别、年级和恋爱状况的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各种不同的恋爱状态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即恋爱对被调查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未见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全社会心理健康意识的提高,开设心理必修课和选修课已成为各高校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渠道。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培养大学生良好心理素质为目的而设置的专门课程,具有实践性和操作性的性质,需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来吸引学生参与其中,而电影的直观性、艺术性和娱乐性在吸引学生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一项以1000名大学生为样本的研究得出结论,大学生回 相似文献
15.
高顺有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1995,3(4):57-58
所谓心理健康,一般来说应包括具有正常的智力、积极的情绪、适度的情惑、坚强的意志、良好的性格、融洽的人际关系等内容。关心和培养大学生心理健康,既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和任务。也是大学生在学习中取得成就和达到德智体诸方面发展的基本素质条件。经常关注和考察正处本学习科学知识和培养才能过程中的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对于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和建设者具有重要意义。人的身体是否健康有一个客观标准,可自医生诊断或用一定的医学仪器进行检查而断定。那么,大学生心理是否健康的标准是什么办何进行判断河从…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锻炼能增强体质,这已是为大多数人所认识和接受的。而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仍应大力宣传,本丈就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产生影响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心理学课程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中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付建中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1,9(5):348-349
本文采用SCL-90自评量表对120名学生在学习心理学课程前后的心理健康状况的变化作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开设心理学课程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因此,各级各类学校应将心理教育课纳入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8.
了解大学生人际关系对心理健康的影响,采用《大学生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和《12项一般健康问卷》对25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1大学生人际关系水平从总体上看状况比较良好,在性别(t=6.063,P<0.05)、出生类型(t=6.282,P<0.05)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从总体上看状况比较良好,在出生类型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49,P<0.05);3大学生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呈正相关(r=0.531,P<0.05),能够预测其心理健康水平(R~2=0.304,P<0.01)。由此,大学生人际关系显著影响其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以便为在校大学生心理干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某医学院校140名大学生,采用对照研究,75名作为实验组.另外65名作为对照组.实验组接受为期2个月的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干预,对照组不接受任何处理.干预前后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测查.结果... 相似文献
20.
中医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提高中医院校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有针对性地进行咨询与治疗。运用精神健康测验(PHI)问卷,对浙江中医学院10个专业的352名大学生进行调查测试。结果显示,在大学生中存在着一定的心理问题,男女生比较,在抑郁、焦虑、病理性人格特点、疑病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不同专业之间也有明显差异。从调查的总体结果分析,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良好,中药本科生表现出心理问题较多。通过本研究,使学生对自己的健康状况有了深入了解,进一步提高了自我心理保健意识,使学生在心身两个方面都获得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