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了解氨磺必利治疗痴呆精神行为症状的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观察组口服氨磺必利,起始剂量50~100mg/d,对照组口服利培酮起始剂量0.5~1mg/d。两组观察周期均为8周,使用老年性痴呆病理行为评分表(BEHAVE-AD),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对两组患者分别在治疗前、治疗8周后进行评分。结果:治疗8周后,BEHAVE-AD评分观察组幻觉评分低于对照组(t=2.09,P0.05),行为紊乱低于对照组(t=2.49,P0.05)。PANSS评分观察组阴性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t=2.52,P0.05)。结论:氨磺必利同利培酮相比对痴呆行为和精神症状同样具有较好的疗效,且在患者的阴性症状以及改善幻觉、行为紊乱方面优于利培酮。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奥氮平联合认知行为干预对痴呆精神行为症状改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20年10月某院收治的60例老年痴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予以奥氮平及常规干预,每天5~20mg,干预频率1次/周,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认知行为干预,每周1次,两组均持续治疗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干预前后阳性与阳性症状(PANSS)和阿尔茨海默病病理行为(BEHAVE-AD)评分、精神行为症状评分、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功能评分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0%高于对照组的66.67%(Z=2.419,P<0.05);观察组PAN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t=3.326,P<0.05);观察组精神行为症状中敌对猜疑行为、焦虑抑郁情绪、思维障碍等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t=5.587,5.886,2.649;P<0.05);观察组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3.556,3.739;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对照组为2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氮平联合认知行为干预有利于提高痴呆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其阳性以及阳性症状、阿尔茨海默症病理行为,缓解精神行为症状,促进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功能的恢复,同时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安理申治疗痴呆并发行为和精神症状(BPSD)的效果。方法 70例BPSD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5例,均口服喹硫平治疗。研究组同时予安理申治疗。于治疗前后采用痴呆病理行为评定量表(BEHAVE-AD)及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评定两组患者的痴呆程度及行为症状。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BAD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P<0.01),两组间比较,研究组下降更明显(t=2.94,P<0.05)。两组MMSE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两组间比较,研究组升高更明显(t=3.57,P<0.05)。结论安理申治疗BPSD患者,可有效控制患者的精神行为症状,改善其认知,提高其残存记忆功能。  相似文献   

4.
心理干预对产后抑郁症疗效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产后抑郁症疗效的影响。方法将产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组和对照组,治疗6周,分别给予心理干预配合药物治疗和单独使用药物治疗,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临床疗效总评量表对病情严重程度(CGI-SI)评定疗效。结果 1治疗第6周末心理干预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χ2=5.455,P=0.020);2两组治疗后各周末HAMD评分较治疗前均极显著降低(P0.01);两组间比较,治疗后2周开始心理干预组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3治疗第6周末两组病情严重程度(CGI-SI)均较治疗前有极显著改善(t=14.46及14.42,均为P0.01);治疗后心理干预组CGI-S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t=2.50,P=0.015)。结论心理干预可显著改善产后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老年性痴呆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108例在老年精神科住院的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药物治疗+常规护理组和药物治疗+常规护理+个性化护理组各54例.个性化护理干预前后分别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痴呆病理行为评定(BEHAVE-AD)量表进行评分.结果 干预后两组MMSE、ADL、BEHAVE-AD评分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2.0908,2.2409;P<0.05;t=2.9766,P<0.01).结论 个性化护理干预可改善老年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和精神症状行为,提高患者和照料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喹硫平与利培酮治疗老年期痴呆患者行为和精神症状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60例老年期痴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给予喹硫平与利培酮治疗,疗程8周。在治疗前、治疗2、4、8周末采用阿尔茨海默病病理行为评定表(BEHAVE-AD)评定疗效,并同时观察2组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 2组治疗后BEHAVE-AD评分均显著下降(P<0.01)。2组在治疗2周末起BEHAVE-AD评分有显著下降,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5,P>0.05),治疗8周末,喹硫平组有效率为93.3%,利培酮组有效率为9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18,P>0.05)。结论喹硫平治疗老年期痴呆精神行为障碍疗效与利培酮相当,但不良反应较利培酮少,更适用于老年患者。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利培酮口服液治疗老年期痴呆精神行为症状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71例老年期痴呆伴精神行为症状的患者随机分为利培酮口服液组36例和氟哌啶醇组35例,分别给予利培酮口服液和氟哌啶醇针剂治疗,疗程2周.采用痴呆病理行为评定量表(BEHAVE-AD)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利培酮口服液与氟哌啶...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健康信念模式对恢复期精神分裂患者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76例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接受以健康信念模式为理论基础的护理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精神科护理,干预前和实施干预6个月后,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和精神病患者康复疗效量表(IPROS)对两组患者的自理能力和社会功能缺陷程度进行评定.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ADL中躯体生活自理能力及工具性生活自理能力评分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及本组干预前(t=1.097,2.803,1.145,2.817;P<0.01);IPROS总分及各因子分也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及本组干预前(t=2.576,2.954,2.871,2.853,2.905,2.837;P<0.05或0.01).结论 健康信念模式可提高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自理行为和社会功能,促进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时间管理模式对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作用。方法将90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应用时间管理模式进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训练,对照组按一般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训练进行干预。于干预前及干预后第8周末,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住院精神病患者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对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进行评定。结果干预后第8周末,观察组躯体生活自理能力评分、工具性生活自理能力评分较干预前有非常显著性差异(t=3.73,5.42;P<0.01),较对照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t=5.38,3.43;P<0.01);观察组工疗情况、生活能力、社交能力、讲究卫生能力、关心和兴趣评分及总分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t=2.23~2.38,P<0.05);观察组生活能力、社交能力、讲究卫生能力、关心和兴趣评分干预前后有显著性差异(t=2.13~2.33,P<0.05),观察组工疗情况、总分评分干预前后有非常显著性差异(t=4.57,3.04;P<0.01)。结论应用时间管理模式进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训练,可更有效地提高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理行为、促进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社区综合性康复治疗对抑郁症患者社会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 12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均接受药物治疗,干预组同时进行2年的社区综合性康复治疗。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治疗效果、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SI)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定患者的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结果①两组间比较,治疗1年末,HAMD总分的减分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36,P<0.05),2年末两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2.875,P<0.01);②两组间比较,治疗1年末,CGI-S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43,P<0.05),2年末两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3.309,P<0.01);③两组间比较,治疗2年末GQOLI-74中总分,躯体,心理,社会功能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8.886,4.406,6.310,5.797;P<0.01)。结论抑郁症患者在药物控制症状的同时给予社区综合性康复治疗更有利于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状的改善,提高生活质量和改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中成药天智颗粒对轻、中度血管性痴呆(V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VD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给予天智颗粒治疗,对照组给予茴拉西坦胶囊治疗,疗程8周。在治疗前后分别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和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对认知功能和行为能力进行评估。结果两组总体疗效基本相当,研究组和对照组在改善MMSE评分方面无明显差异,但ADL评分比较研究组优于对照组(t=3.89,P〈0.01)。结论天智颗粒对治疗血管性痴呆有效,总体疗效与茴拉西坦相当,在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方面优于茴拉西坦胶囊。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抑郁症缓解期患者自我和谐与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选取50名符合国际疾病诊断与分类第10版诊断标准的缓解期抑郁症患者,选取40名年龄、性别匹配的正常对照者。采用自我和谐量表(SCCS)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对患者组和对照组进行评定。结果与健康对照者比较,缓解期患者在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自我的刻板性、自我的灵活性及总分上存在统计学差异(t=2.435,2.502,-2.051;P0.05;t=3.262,P0.01);与健康对照者对比,缓解期患者的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评分存在统计学差异(t=-2.485,P0.05;t=3.372,P0.01);患者组积极应对方式与自我与经验不和谐及自我和谐总分呈显著负相关(P0.05);消极应对方式与自我和谐总分及各因子分均显著相关(P0.05)。结论抑郁症缓解期患者自我和谐程度较低,患者较多的采用消极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训练对护理大专生自我和谐及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方法采用团体心理训练对护理大专生进行训练,运用自我和谐量表和主观幸福感量表对70名护理大专生分为实验组(n=24)和对照组(n=46)在训练前和训练后进行观察。结果①训练后自我和谐得分实验组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t=2.498,P0.05);实验组训练后与训练前比较,自我和谐水平提高(t=2.759,P0.01);②训练后主观幸福感得分实验组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t=2.865,P0.01),实验组训练后与训练前比较,主观幸福感得分提高(t=2.569,P0.01)。结论团体心理训练能提高护理大专生自我和谐水平和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抑郁症患者情绪及自我接纳的作用。方法抽取某医院抑郁症住院患者96名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48例和心理护理组48例,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情绪和自我接纳程度的差异。结果 1心理护理组患者在住院期间接受8周的治疗,情绪均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抑郁和焦虑情绪实测值较治疗前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0.27,6.40;P0.05)。心理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在治疗前抑郁和焦虑没有统计学差异,经8周治疗后,心理护理组在治疗后的抑郁、焦虑实测值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37,4.24;P0.05);2心理护理组经8周治疗后,自我评价、自我接纳及总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性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8.14,6.80,9.28;P0.05)。心理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在治疗前自我评价、自我接纳及总分没有统计学差异,经8周治疗后,心理护理组的自我评价、自我接纳及总分均比常规护理组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77,8.35,7.57;P0.05)。结论抑郁症患者进行治疗时,不仅要对患者进行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还要结合心理护理。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喹硫平合并小剂量丙戊酸钠与单用喹硫平治疗老年痴呆精神行为症状的疗效。方法 61例老年期痴呆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用药组与单药组,进行双盲对照治疗,时间为2周,在治疗前、治疗第1、2周末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进行评分并分析。结果第1周末,联合用药组总有效率为74.19%,单药组总有效率为40.00%,两者之间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9,P<0.05)。第2周末2组之间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0,P>0.05)。BPRS评分比较,联合用药组在第1(t=2.12,P<0.05)、2(t=2.45,P<0.05)周末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单药组在第2周末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6,P<0.05)。结论喹硫平合并小剂量丙戊酸钠能更快,更有效地控制老年痴呆患者的精神行为症状。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AD混合型痴呆(Mixed dementia,MD)、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心理和行为症状(Psychological and behavioral symptoms of dementia,PBSD)的特征。方法 AD、MD及VD患者各30名参加本研究。采用Alzheimer病行为症状评定量表(The Begavioral Pathlolgy in Alzheiner Disease Rating Scale,BEHAVE—AD)、Cohen—Masfield激惹性问卷(The Cohen Mansfield Agitation Inventory,CMAI)评定痴呆患者BPSD。结果 AD患者激惹、焦虑与恐惧发生率较高,VD患者无目的游荡发生率、严重程度较低,MD患者BPSD症状无特异性。结论 AD、VD患者BPSD症状有特异性,MD患者BPSD表现无特异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提高晚期肿瘤患者生活质量和改善心理状态的临床意义。方法 152例晚期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易怒、冷漠、恐惧等不良心理状态比例均低于对照组(χ2=4.61,4.22,25.13;P0.05);饮食、睡眠、精神、疾病认知、治疗配合等项目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5.21,5.86,6.85,7.30,4.45;P0.01)。结论心理干预对晚期肿瘤患者在稳定情绪、疾病认知、治疗配合方面均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喹硫平和氟哌啶醇治疗老年痴呆精神行为症状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喹硫平组36例,剂量(140±50)mg/d,氟哌啶醇组33例,剂量(4.5±1.5)mg/d,疗程12周,治疗前后采用痴呆病理分析评定量表(BEHAVE-AD)、Cohen-Mansfied激越问卷(CMAI)评定疗效,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两组病人治疗后BEHAVE-AD评分显著下降(P0.01),两组病人之间治疗前后BEHAVE-AD的减分值无显著差异(P0.05),氟哌啶醇组38%有锥体外系反应,明显高于喹硫平组的3%,并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喹硫平和氟哌啶醇治疗老年痴呆精神行为症状疗效确切,喹硫平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改善老年期痴呆患者一级亲属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 将入组60例陪护亲属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 74),心理干预前后对两组亲属进行评定.结果 ①干预前两组亲属GQOLI-74维度评分比较均无明显差异(t=-0.63,0.38,0.94,0.98;P均>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