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式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31例患者分别采用两种不同的子宫切除术,其中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CISH)107例,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LAVH)124例,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腹腔镜子宫切除术两种术式中,手术时间、出血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恢复、并发症、中转开腹情况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ISH、LAVH两种术式均可作为临床子宫切除的术式,均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汪玲 《现代实用医学》2010,22(10):1172-1174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不同子宫切除方式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选择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的229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将行腹腔镜下筋膜内子宫切除术(CISH)的58例作为CISH组,行腹腔镜下子宫次全切除术(LSH)的76例作为LSH组,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LTH)的32例作为LTH组,行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LAVH)的63例作为LAVH组;观察各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病率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CISH组的手术时间长于LSH组,出血量也多于LSH组,LTH组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长于LAVH组,出血量也多于LAVH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SH组发生并发症2例,LAVH发生并发症1例。结论应该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适宜的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式,同时注意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开腹子宫切除术(TAH)、腹腔镜下筋膜内子宫切除术(CISH)、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LAVH)3种子宫切除方式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102例子宫良性病变患者,子宫肌瘤72例,子宫腺肌病30例,分为3组:CISH组32例,LAVH组30例,TAH组40例,对3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情况进行比较.结果:LAVH、CISH组手术时间较TAH组明显延长,术中出血较TAH组明显减少,术后抗生素使用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平均住院日较TAH组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ISH和LAVH较TAH具有损伤少、恢复快的特点,是有效的子宫切除方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4种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4月至2009年2月本院675例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费用,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675例腹腔镜子宫切除术中,CISH手术时间最长,LTH失血量最多,住院时间和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并发症CISH 3例、LAVH 1例.结论 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安全可行,4种手术方式各有利弊.在掌握腹腔镜子宫切除术适应证的基础上,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术式.  相似文献   

5.
阴式子宫切除术与加用腹腔镜辅助2种术式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LAVH)的临床价值。方法比较分析22例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和13例阴式子宫切除术(TVH)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LAVH组22例手术全部成功,TVH组有2例中转开腹手术。LAVH组术中出血较TVH组少,有显著性差异;两组在手术时间、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上无显著性差异。结论LAVH扩大了TVH的手术适应证,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6.
腹腔镜下超声刀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超声刀在筋膜内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将142例行子宫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成2组,研究组82例,采用腹腔镜下超声刀筋膜内子宫切除术(CISH),对照组60例采用传统腹式全子宫切除术(TH). 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恢复及随防情况. 结果:研究组手术成功81例,中转开腹1例. 两组时间比无明显差异,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体温、术后恢复、术后平均住院日等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CISH具有损伤小、出血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一次完成分离、止血、切割,避免了手术电灼伤,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杜亚萍  杨慧 《陕西医学杂志》2009,38(11):1493-1495
目的:比较阴式子宫切除术与腹腔镜辅助下经阴道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经阴道子宫切除术88例与同期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69例患者,比较两种手术方法在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排气、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两组直肠、膀胱功能状况,有无腰腹痛情况。结果:TVH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均较LAVH组减少;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LAVH组并发症2例(阴道残端出血及膀胱损伤),TVH组为1例(阴道残端出血);两组出现排尿困难或尿频、尿急的尿道刺激症状及腰腹部疼痛不适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与LAVH相比,TVH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费用低廉的优点;而LAVH扩大了VH的适应证,适于盆腔粘连较重的患者。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LAVH)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2011年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32例和同期传统开腹子宫切除3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及术中并发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两组手术时间、术后疼痛、肠道恢复、下床时间、住院时间比较有显著性(P<0.05).结论 LAVH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①目的 评价经腹全子宫切除术(TAH)、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CISH)、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LAVH)及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LTH)4种术式的临床应用效果.②方法 回顾性分析TAH 120例、CISH 76例、LAVH 32例、LTH 25例的临床资料.③结果 4组患者无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LTH组(119.24±12.3)min,显著长于CISH组[(76.67±8.86)min]、TAH组[(86.62±18.98)min]和LAVH组[(92.48±14.84)min];术中出血量TAH组(158.28±50.38)mL,多于CISH组[(90.72±60.28)mL]、LAVH组[(80.89±16.24)mL]和LTH组[(89.92±20.32)mL];术后排气时间TAH组(38.26±13.45)h,显著长于CISH组[(25.72±2.43)h]、LAVH组[(21.02±4.83)h]和LTH组[(22.24±6.84)h];术后镇痛率TAH组(91.7%),显著高于CISH组(11.1%)、LAVH组(12.5%)和LTH组(24.0%).术后住院时间TAH组(9.24±0.98)d,显著长于CISH组[(5.32±0.83)d]、LAVH组[(4.02±0.40)d]和LTH组[(4.24±0.08)d].④结论 CISH、LAVH和LTH创伤小、患者痛苦少、术后恢复快.4种术式均为子宫切除的有效术式,各有利弊,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0.
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1260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陶  范颖  苏醒  张大伟 《中国医刊》2006,41(3):40-41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切除4种术式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999年1月至2005年10月1260例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切除子宫重量、术后恢复情况,术后性生活恢复时间、性生活满意度、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4组共1260例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LSH、LAVH、CISH、TLH组手术时间比较,TLH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其他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中切除子宫重量TIM组明显轻于其他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性生活恢复方面,去除宫颈的两种术式LAVH和TLH组与保留宫颈的LSH、CISH组相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CISH组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其他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切除的4种术式是安全可行的,且各有利弊,应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术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改良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LAVH)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138例行改良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与同期142例传统开腹子宫切除术(TAH)患者相比较,比较两组术中、术后情况。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病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AVH在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最高体温、住院天数方面与TA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优于传统开腹子宫切除术,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手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LAVH)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LAVH)与经阴道全子宫切除术(TVH)手术70例,分析2种手术方式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中术后的并发症以及2者的手术适应症的不同。结果:2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LAVH中转开腹与患者盆腔粘连情况及手术难度情况有关,而TVH组患者多为小于或等于2个月大小的子宫,无盆腔粘连,不伴有附件病变者,手术适应症明显受限。结论:LAVH与TVH均为创伤小、恢复快的微创手术,但TVH适合于子宫小、无手术史、无粘连并且伴脱垂者,LAVH扩大了TVH适应症,在妇科临床上具有更大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3.
腹腔镜子宫切除术两种术式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展爱华 《安徽医学》2005,26(4):282-284
目的进一步探讨腹腔镜子宫切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比较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65例(CISH组)和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51例(LAVH组)的临床资料,分别从术前情况、术中出血、手术时间及术后恢复等方面加以比较。结果两组术前情况差异无显著性,而CISH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于LAVH组,术后性生活满意度亦好于LVAH组(P<0.01)。结论手术方式的选择要根据宫颈病变程度、部位、性质和患者的年龄而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探讨腹腔镜下子宫全切除术与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疗效差异以及治疗安全性。方法:将本院2008年3月-2013年1月118例接受子宫切除术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下子宫全切除术(LTH组)与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LAVH组),其中LTH组55例,LAVH组63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腹部切口及阴道切VI愈合时间、恢复日常生活时间、住院费用等。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TH组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与LAVH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全切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子宫切除术,建议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改良式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laparoscopic assisted transvaginal hysterectomy,LAVH)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行全子宫切除的患者根据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三组,其中LAVH-Ⅰ型30例,LAVH-Ⅲ型28例,改良式LAVH30例,观察并比较三种术式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的差异。结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LAVH-Ⅰ型组分别是(85.50±11.68)min(、86.67±20.36)ml,LAVH-Ⅲ型组(90.53±10.95)min、(76.89±14.72)ml,改良式LAVH组(90.53±10.95)min、(76.89±14.72)ml,三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肛门恢复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三组比较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式LAVH操作简便、安全,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是临床上可供选择的一种新型LAVH术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比较3种不同途径对非脱垂子宫病变行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探讨全子宫切除术的适合途径以及各种途径的优缺点。方法分析传统的开腹全子宫切除术(TAH组)61例、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LAVH 组)56例和经阴道全子宫切除术( TVH组)50例的临床资料,对3种术式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镇痛药的使用率、术后最高体温、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住院费用、住院时间等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3组病例的术中出血量比较无明显差异, TAH组及TVH组手术时间、平均住院费用均优于LAVH组,TAH与TVH组间无明显差异;TVH及LAVH在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镇痛药的使用方面均优于TAH,且TVH优于LAVH,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P<0.05);TAH术后最高体温、平均住院时间高于另外两组。结论3种手术途径各有利弊,TVH及LAVH减少了患者的痛苦,但LAVH费用较高限制了其发展,TAH在复杂手术及盆腔重度粘连中仍有应用价值,故不可废弃。  相似文献   

17.
周桂芝 《医学综述》2013,19(3):575-576
目的探讨非脱垂子宫阴式子宫全切除术(TVH)、气腹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全切除术(LAVH)与开腹子宫全切除术(TAH)三种术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4年6月至2008年5月老河口市第一医院收治的因子宫肌瘤行子宫全切除术的患者155例,并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三组:TVH 45例(阴式组),LAVH 50例(腹腔镜组),TAH 60例(开腹组)。对比分析三种术式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镇痛情况、术后住院天数等情况。结果开腹组手术时间较阴式组长(P<0.05),较腹腔镜组短(P<0.05);开腹组术中出血量较其他两组多(P<0.05);开腹组术后需要上止痛药的例数多,术后恢复排气时间和住院天数长,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总治疗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VH、LAVH是行子宫全切术较理想的术式,腹腔镜辅助降低了经阴式子宫全切术的难度,扩大了阴式子宫全切术的手术范围,患者创伤小,术后恢复快。  相似文献   

18.
张建华 《吉林医学》2012,33(22):4737-4738
目的:探讨举宫杯联合钛夹在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全切除术(LAVH)中的临床应用。方法:有子宫切除指针患者72例,其中运用举宫杯联合钛夹辅助LAVH者42例(试验组),用举宫棒辅助下行同样手术30例(对照组),比较两种术式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无一例中转开腹,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病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举宫杯联合钛夹在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全切除术,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手术并发症少,手术操作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估不同方式子宫切除在不同子宫病变中的临床运用价值。方法:应用腹腔镜协助下行阴式子宫切除(LAVH)54例,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CISH)32例,与传统经腹子宫切除(TAH)40例,进行回顾性比较分析。结果:三种术式和不同子宫疾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3天体温、术后住院天数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CISH和LAVH较TAH有损伤少、恢复快的特点,是有效的子宫切除方式3子宫腺肌症宜采用LAVH,而对于功血和大多数子宫肌瘤,宜采用CIS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