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检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即重叠综合征(overlap syndrome,OS)患者血清中β1-肾上腺素能受体与M2-胆碱能受体自身抗体的变化。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OS患者26例、OSAS患者32例、COPD患者30例及正常人28例血清中抗β1与M2受体的自身抗体。结果: β1与M2受体的自身抗体阳性率及滴度,OS组(92.2%, 57.7%及1:98, 1:67)明显高于OSAS组(71.9%, 40.6%及1:83, 1:30 )和COPD组(70.0%,36.7%及1:79, 1:28)(P<0.05),OSAS和COPD组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25.0%,14.3%及1:20, 1:20)(P<0.01)。结论: OS,OSAS与COPD患者血清β1与M2受体自身抗体明显高于正常人,且以OS患者为著。  相似文献   

2.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病情程度与危险因素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Obstructivesleepapneasyndrome ,OSAS)病情程度与部分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 .方法  96例OSAS患者根据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 (Apneahypopneaindex ,AHI)分为非SAS组 (AHI<5次 /小时 )、轻度组 (AHI 5~ 2 0次 /小时 )、中度组 (AHI 2 1~ 40次 /小时 )和重度组 (AHI>41次 /小时 ) ,分析年龄、性别、肥胖及嗜烟四个方面与OSAS病情程度的关系 .结果 ①OSAS患者多集中在 31岁以上 ,以 41~ 5 0岁组患病人数最多 ;②病情严重程度随着年龄增大而减轻 ;③OSAS患者以男性为主 ,男女比例为 7∶1;④OSAS患者体重指数 (Bodymassin dex ,BMI)、颈围和吸烟支数高于非SAS患者 ,中重度OSAS患者BMI、颈围和吸烟支数明显高于轻度OSAS患者 .结论 不同病情程度的OSAS患者与年龄、性别、肥胖及嗜烟习惯等危险因素有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云南昆明地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患病情况及重叠综合征(OS)的临床表现。方法回顾性研究4 636例打鼾患者,排除COPD以外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并对患者进行病情评估。测试内容包括AHI(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BMI(体质量指数)、Epworth嗜睡量表测试和肺功能等。OS确诊的指标是同时满足AHI5次/h并且FEV_1/FVC70%。结果 2006-2012年,云南昆明地区OSAHS患者合并COPD的患病率为10.1%(95%CI 9.1%~11.1%),而且男性OS患病率高于女性,男性为10.2%,女性为9.7%。OS患者平均年龄为(56.9±14.1)岁,平均AHI为(47.46±26.79)次/h,平均FEV_1/FVC为(60.09±23.57)%。多导睡眠监测结果提示,单纯OSASH组和OS组患者夜间存在明显的低氧血症,但是OS组患者更为显著。肺功能检测结果提示,OS患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情更严重。结论 OSAHS患者合并COPD在云南昆明地区患病率较高,并且高年龄段患病率达到24%以上。同时OS患者较单纯OSAHS和COPD患者在肺功能和低氧血症病情表现更严重,但是其发病机制尚不能确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158例,其中AECOPD患者(急性组)93例,COPD稳定期患者(稳定组)65例;同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老年人群79例作为对照组。检测血清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suPAR)、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肺功能及CAT评分;同时分析suPAR、PCT、CRP水平与肺功能和CAT评分的相关性,并应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评分suPAR、PCT、CRP水平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诊断价值。结果急性组和稳定组血清suPAR、CRP、PCT水平高于对照组( P <0.05);稳定组血清suPAR、CRP、PCT水平和CAT评分低于急性组( P <0.05)。急性组和稳定组FEV1%pred和FEV1/FVC水平低于对照组( P <0.05);稳定组FEV1%pred和FEV1/FVC水平高于急性组( P <0.05)。血清suPAR、PCT和CRP水平与FEV1%pred和FEV1/FVC呈负相关( P <0.05),与CAT评分呈正相关( P <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suPAR对COPD急性加重期的诊断价值优于PCT和CRP。结论老年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suPAR水平明显上升,与肺功能指标密切相关,可作为诊断老年COPD急性加重期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5.
用抗M CSF受体的单克隆抗体和兔多克隆抗体及ABC复合物 ,建立了检测M CSF可溶性受体 (sM CSFR的双抗体夹心ABC ELISA。本法灵敏度高 (0 1ng/ml) ,特异性强 ,重复性好 ,准确性高 (CV <10 % ) ,可检出肿瘤患者及部分正常人血清中可溶性sM CSFR的含量。本法的建立也为探讨sM CSFR的生物学功能及临床意义提供方法学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AT1-受体、α1-肾上腺素能受体(α1-受体)和β1-肾上腺素能受体(β1-受体)自身抗体与甲状腺毒症性心脏病的关系。方法:237例甲亢患者中包括甲状腺毒症性心脏病(甲亢心组,n=46)及非甲状腺毒症性心脏病(非甲亢心组,n=191),后者中又分为甲亢治疗组(n=106)和甲亢恢复组(n=85)。另选41例体检健康者为正常对照组。以细胞外第二环表位肽段的合成肽作为抗原,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技术,检测各组血清抗AT1、α1和β1-受体自身抗水平。结果:(1)237例甲亢患者抗AT1、α1和β1-受体自身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1.65%(75/237)、27.85%(66/237)和23.63%(56/237),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的9.76%(4/41)、12.20%(5/41)和7.20%(3/41)(P均0.05);(2)甲亢心组抗AT1和α1-受体自身抗体阳性率分别为52.17%(24/46)和43.48%(20/46),明显高于非甲亢心组的26.70%(51/191)和24.08%(46/191)(P均0.05);而抗β1-受体自身抗体阳性率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进一步分析表明,甲亢心组抗AT1和α1-受体自身抗体阳性率分别为52.17%(24/46)和43.48%(20/46),明显高于甲亢治疗组的30.19%(32/106)和23.58%(25/106)以及甲亢恢复组的22.35%(19/85)和24.71%(21/85)(P均0.05)。而抗β1-受体自身抗体在三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G蛋白偶联型AT1-受体、α1-受体和β1-受体自身抗体可能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有关,且抗AT1和α1-受体自身抗体可能参与了甲状腺毒症性心脏病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了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 2受体 (SIL - 2R)和T淋巴细胞亚群在麻疹感染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和单克隆抗体法对 37例麻疹患者进行了血清SIL - 2R和T淋巴细胞亚群测定 ,并以 35例正常人作对照。结果 :麻疹患者在出疹期血清SIL - 2R水平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 (P <0 0 1) ,至恢复期虽然血清SIL - 2R水平有所下降 ,但与正常人组比较仍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SIL - 2R水平与T淋巴细胞亚群中CD8细胞比值密切相关。结论 :检测麻疹患者血清SIL - 2R和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可作为患者病情变化、预后判断的重要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8.
运用计算机软件分析毒蕈碱受体3(M3R)蛋白的结构特点及抗原决定簇分布,根据结果设计合成3条多肽。比较合成多肽与抗M3受体抗体阳性干燥综合征(SS)患者血清IgG的反应强弱,获得一条抗原抗体反应最强的抗原表位多肽(N49)。进一步以多肽N49作为包被抗原,检测原发性SS(pSS)患者41例,继发SS(sSS)患者25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34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80例和正常人174例血清中抗M3多肽IgG抗体,结果显示该多肽抗体在原发性SS患者血清中的阳性率为53.7%,明显高于sSS患者28%、SLE患者8.8%、RA患者25%和正常人12.1%(P<0.05)。抗N49多肽抗体在pSS诊断中的敏感性为53.7%,特异性为83.7%,而且该抗体的检测对于抗SSA抗体、抗SSB抗体或抗α-胞衬蛋白(-αfodrin)抗体阴性的pSS患者的诊断具有补充作用。表明,筛选获得的M3抗原表位多肽N49,其检测抗体在pSS临床血清诊断中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血清肾上腺素(E)和去甲肾上腺素(NE)在重叠综合征(OS)中的表达及与患者缺氧程度的相关性.推测E及NE对重叠综合征的发生发展的作用.方法 选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单纯COPD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单纯OSAHS组)、重叠综合征患者(OS组)及对照组各30例,四组患者均行肺功能检查及多导睡眠监测,记录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2)、平均血氧饱和度(MSaO2)、最长呼吸暂停时间(LAT).并采用酶联免疫法分别检测四组患者的E及NE的表达水平,对各项指标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1)多导睡眠检测指标:OS组患者AHI、LAT均高于单纯OSAHS组、单纯COPD组、对照组(P<0.05),而LSaO2、MSaO2均低于单纯OSAHS组、单纯COPD组、对照组(P<0.05).(2)E及NE的表达水平:OS组患者的E及NE表达水平均高于单纯OSAHS组、单纯COPD组、对照组(P<0.01).(3)各组E及NE与睡眠监测指标的相关性:OS组及OSAHS组患者血清E及NE与AHl、LAT呈正相关(P<0.01),与LSaO2及MSaO2呈负相关(P<0.05).COPD组患者血清E及NE与AHI、LAT无相关性(P>0.05),与LSaO2及MSaO2呈负相关(P<0.05).结论 OS患者较单纯COPD和OSAHS患者更易引起交感神经活性增强,E及NE表达水平的失调与病变严重程度密切相关.缺氧可能通过影响E及NE的水平促进重叠综合征病情的发生及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 OSAS)病情程度与部分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 方法 96例OSAS患者根据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 hypopnea index,AHI)分为非SAS组(AHI<5次/小时)、轻度组(AHI 5~20次/小时)、中度组(AHI 21~40次/小时)和重度组(AHI>41次/小时),分析年龄、性别、肥胖及嗜烟四个方面与OSAS病情程度的关系. 结果①OSAS患者多集中在31岁以上,以41~50岁组患病人数最多;②病情严重程度随着年龄增大而减轻;③OSAS患者以男性为主,男女比例为7∶1;④OSAS患者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颈围和吸烟支数高于非SAS患者,中重度OSAS患者BMI、颈围和吸烟支数明显高于轻度OSAS患者. 结论不同病情程度的OSAS患者与年龄、性别、肥胖及嗜烟习惯等危险因素有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双水平无创正压呼吸机(BiPAP)用于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S)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可行性与有效性。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OSAS合并COPD患者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8例。观察组应用BiPAP治疗,对照组应用持续正压呼吸机(CPAP)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PaCO2、AHI及最长呼吸暂停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H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病死率为0.00%,不良反应率为17.86%,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4.29%、32.14%(P<0.05)。结论双水平无创正压呼吸机用于治疗OSAS合并COPD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 (COPD)患者血清神经肽Y(NPY)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测定 4 0例COPD患者和 30例非COPD患者的血清NPY水平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COPD组血清NPY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130 36± 2 0 5 8) pg/mlvs (86 6 2± 13 0 2 ) pg/ml(t =10 .2 0 1,P <0 0 1)。Ⅰ、Ⅱ、Ⅲ期COPD患者间神经肽Y水平有显著差异 (F =2 0 .334,P <0 0 1)。结论 :COPD患者血清NPY显著升高 ,且与分期相关。  相似文献   

13.
张祥  乔健  吕传真 《现代免疫学》2003,23(4):264-267
本实验应用Westernblot分析 4 4例伴不同胸腺病理类型重症肌无力 (MG )患者血清中Ryanodine受体 (RyR )抗体特异性 ,同时应用ELISA法检测 1 6 9例伴不同胸腺病理类型MG血清中RyR抗体水平。结果显示在Westernblot法分析中 ,2 4例伴胸腺瘤重症肌无力 (MGT )患者血清中有 1 9例可见到RyR抗体阳性条带 ,2 0例非胸腺瘤重症肌无力 (NTMG )患者血清中仅1例可见RyR抗体阳性条带 ,2 5例非MG个体 (NMG )均未见RyR抗体阳性条带。MGT患者血清中RyR抗体阳性条带检出率明显高于NTMG和NMG组 (P <0 0 1 )。在ELISA法检测中 ,MGT组患者血清中RyR抗体水平明显高于NTMG组、其他神经系统疾病 (OND )组、正常对照 (NC )组 (P <0 0 1 ) ;5 9例MGT患者血清中 4 6例RyR抗体阳性 ,2 83例NTMG、OND、NC组检测血清中 1 9例RyR抗体阳性 ,ELISA法检测MGT患者血清中RyR抗体敏感性为 78% ,特异性为 93 3%。结果表明RyR抗体检测是诊断MGT特异性较高的实验室指标 ,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男性甲亢患者药物治疗后部分缓解较慢的原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部分男性甲亢患者药物治疗后缓解较慢的原因。方法 :用放免法测定患者血清 β2 -m、FT3 、FT4、TGA、TMA的含量变化。患者分为下列三组 :初发组 (B组 ,6 5人 ) ,未缓解组 (C组 ,5 2人 ) ,缓解组(D组 ,4 7人 ) ,另设 5 8名正常人为对照组 (A组 )。结果 :甲亢初发组与未缓解组血清 β2 -m、FT3 、FT4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其中FT3 、FT4与 β2 -m呈明显正相关 ,而缓解组 β2 -m、FT3 、FT4与对照组的差别无显著性 (P >0 0 5 )。缓解组的TGA、TMA的阳性率仍较高 ,与未缓解组差别无显著性 (P >0 0 5 ) ,最终缓解组仍有 19 1%患者的血 β2 -m ,2 1 3%的患者TGA、TMA阳性率均较正常明显增高。即大约 2 0 %左右男性甲亢患者缓解较慢。结论 :血清 β2 -m水平及TGA、TMA阳性率可作为甲亢免疫缓解指标 ,男性甲亢未缓解者常有 β2 -m水平与TGA、TMA阳性率的持续升高 ,提示免疫功能继续紊乱而未能缓解。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清抗心肌G蛋白β1与M2受体自身抗体和神经内分泌激素对糖尿病心肌病(DMD)的临床意义。方法:以合成的β1和M2受体多肽片段为抗原,应用ELISA检测DMD患者(57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57例)、高血压病患者(58例)及正常对照组(41例)血清抗β1和M2受体自身抗体;采用放射免疫法(RIA)测定上述四组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II(AngII)和醛固酮水平。结果:(1)DMD组抗β1和M2受体自身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T2DM组、高血压病组及正常对照组(P<0.01);(2)DMD组血浆肾素、AngII、醛固酮等神经内分泌激素水平也明显高于其它三组(P<0.05~0.01)。结论:免疫学机制和神经内分泌激素可能参与DMD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抗心肌β 1与α 1受体自身抗体是否与糖尿病心肌病发病有关.方法以合成的α 1受体和β 1受体多肽片段为抗原,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ELISA)技术,检测 196例,其中糖尿病心肌病患者 46例, 2型糖尿病 52例,高血压无靶器管受损患者 58例及正常对照组 40例血清中抗 G蛋白偶联型α 1和β 1受体自身抗体.结果糖尿病心肌病组抗β 1和α 1受体自身抗体阳性率分别为 45.6%和 39.1% ,明显高于糖尿病无心肌病组的 17.3%和 17.3%,高血压组的 19%和 12.1%及正常对照组的 15%和 17.5%,差异有极显著性 (P<0.01).不同亚组糖尿病心肌病心功能分级抗β 1和α 1受体自身抗体阳性检出率比较,心功能Ⅱ、Ⅲ级者受体自身抗体阳性率分别 55.6%和 44.4%,而心功能Ⅳ级分别为 (1/10)10%和( 2/10) 20% 明显低于心功能Ⅱ、Ⅲ级者.结论免疫学机制可能参与糖尿病心肌病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瞬时受体电位蛋白-8(TRPM8)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与正常人气道黏膜上皮组织的表达差异及其信号传导机制.方法 免疫组化法观察TRPM8蛋白在气道黏膜上皮分布特点及表达差异,RT-PCR及Western bolt检测TRPM8 mRNA及其蛋白表达.体外培养16HBE细胞(n=5),分为对照组(37℃)、冷刺激组、冷刺激+BCTC组、冷刺激+转染TRPM8 shRNA组、冷刺激+转染对照组,以18℃冷空气刺激细胞,激光共聚焦检测胞内Ca2+相对浓度.结果 TRPM8蛋白主要分布于支气管黏膜上皮基底细胞或小颗粒细胞的细胞膜,COPD组累积吸光度/面积比值、TRPM8 mRNA及其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冷刺激组的Ca2+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BCTC、转染TRPM8 shRNA组较前者明显下降(P<0.05).结论 COPD患者气道黏膜上皮TRPM8蛋白高表达可能是其对冷空气敏感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 (COPD)与红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之间的关系 .方法 用黄嘌呤氧化法测定 40例COPD患者红细胞内SOD含量 ,并与 4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 .结果 COPD患者红细胞内SOD含量为(817.74± 2 62 .17U/gHb) ,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 (15 40 .81± 413 .14U/gHb) (p <0 .0 1) ;COPD伴呼衰组 (14例 )SOD含量为 (65 7.74± 2 41.5 6U/gHb) ,显著低于COPD不伴呼衰组 (2 6例 ) (90 3 .90± 2 3 4.15U/gHb) .结论 提示COPD患者红细胞内SOD含量显著低于正常人 ,降低程度与病情轻重有关  相似文献   

19.
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中抗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子(ABCA1)抗体及探讨其致SLE早发动脉粥样硬化(AS)的机制。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75份SLE患者血清中抗ABCA1自身抗体。75份性别年龄匹配正常人血清为对照。观察抗ABCA1抗体阳性患者血清IgG对细胞胆固醇流出的影响。结果显示,SLE患者血清中存在抗ABCA1抗体,阳性率为29.3%,正常人中无一阳性(P<0.05)。SLE有斑块组的抗ABCA1抗体阳性率高于SLE无斑块组(43.8%和16.3%,P<0.05)。纯化的抗ABCA1抗体阳性SLE患者IgG体外可抑制THP-1细胞内胆固醇的流出,抑制率最高可达28.7%,正常人IgG抑制率相比有显著性差异。实验表明,SLE患者血清中抗ABCA1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人,且纯化的抗AB-CA1抗体阳性患者IgG在体外能抑制细胞内胆固醇的流出,从而促进SLE患者早发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沈燕  仲人前 《现代免疫学》1998,18(4):210-211
本文采用生物素-亲合素-碱性磷酸酶法(ABC-AKP)检测10例正常人血清和7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病人血清中IgG类抗-Sm/抗-U_1RNP抗体对Hep-2细胞的进入作用.结果表明:自身抗体能够进入存活的Hep-2细胞,患者组阳性者4例(57.14%),对照组皆为阴性(P<0.05).讨论了自身抗体进入活的靶细胞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