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临床医药实践》2014,(12):924-926
目的:对熊去氧胆酸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疗效进行评价。方法:将2010年1月—2012年12月52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随机分组:试验组给予熊去氧胆酸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总疗程为4周;对照组仅给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疗程相同。观察两组临床症状缓解状况及生化指标改变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生化指标均有不同程度改变,但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熊去氧胆酸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熊去氧胆酸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2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熊去氧胆酸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对照组单用熊去氧胆酸治疗,疗程4~6周,观察两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肝功能相关生化指标及临床疗效较治疗前均有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熊去氧胆酸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疗效显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徐敏莉  李红山 《海峡药学》2010,22(4):118-119
目的观察熊去氧胆酸联合异甘草酸镁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近期疗效.探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护理方案。方法将18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1例,予熊去氧胆酸联合异甘草酸镁治疗;对照组7侧.单纯予熊去氧胆酸治疗。疗程均为4周.治疗结束后观察: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碱性磷酸酶(ALP),谷氨酰转肽酶(GGT)。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肝功能各项指标均明显改善。并且治疗后TBIL和ALT与对照组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而对照组仅GGT有显著下降。结论熊去氧胆酸联合异甘草酸镁的治疗方案加上良好的护理对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有较理想的近期教泉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熊去氧胆酸胶囊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的早期疗效。方法 82例患者均给予甘草酸二铵保肝基础治疗的同时口服熊去氧胆酸胶囊每日13~15mg/kg。结果 8周后肝功酶谱ALT、AST、GGT、ALP、TBA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前后均数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熊去氧胆酸胶囊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能够早期、快速改善肝脏生化学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利胆通络解毒方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 48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利胆通络解毒方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对照组仅给予熊去氧胆酸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6个月,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1.67%高于对照组58.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胆通络解毒方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临床疗效肯定,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熊去氧胆酸是目前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唯一公认药物,可以改善早期患者的长期预后;对于熊去氧胆酸疗效不佳者迫切需要其他有效治疗药物治疗,但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药或其他药物的疗效及安全性尚需更多的临床研究证实;终末期患者适合肝移植治疗。本文就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药物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观察在使用传统熊去氧胆酸胶囊基础上联合腺苷蛋氨酸及前列地尔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疗效。方法将40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纽20例。对照组给予熊去氧胆酸胶囊0.25g每天3次口服,共3个月。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给予每天静滴腺苷蛋氨酸针1g联合前列地尔针20IU治疗,共10d,每月一次,共3次。结果随访3个月,按肝功能改善情况评分,治疗组优良率为82.68%,对照组优良率为65.12%,经统计分析,P〈0.05。结论腺苷蛋氨酸联合前列地尔对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治疗可比传统单用熊去氧胆酸胶囊治疗取得更为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07年4月~2010年9月收治的78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将7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对照组38例,观察组给予异甘草酸镁静脉滴注,熊去氧胆酸胶囊治疗,对照组仅给予熊去氧胆酸治疗,同时记录所得数据。结果观察组40例患者中,显效19例,有效15例,无效6例,治疗有效率为85.0%,对照组38例患者中,显效15例,有效14例,无效9例,治疗有效率为76.3%。结论采用异甘草酸镁联合熊去氧胆酸胶囊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疾病的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是一种病因未明的慢性进行性胆汁淤积性肝脏疾病。熊去氧胆酸是目前最具循证医学支持的PBC治疗药物,但约40%PBC患者对熊去氧胆酸治疗应答不良。本文综述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贝特类降脂药、抗逆转录病毒药物以及利妥昔单抗等临床常用药物和某些临床有可能选用的联合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0.
刘平 《中国医药指南》2013,(13):184-185
目的研究分析中等剂量熊去氧胆酸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进行临床资料的回顾性分析,将120例患者按在入院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采用思美泰治疗,实验组60例采用熊去氧胆酸中等剂量治疗。观察患者的肝功能改善状况,分析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用药治疗后,肢体乏力、皮肤瘙痒等症状均得到明显的改善,较之治疗前具有明显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等剂量熊去氧胆酸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向保云 《医药世界》2010,(10):1305-1305,1307
目的观察熊去氧胆酸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 40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抗线粒体抗体(AMA)和抗线粒体抗体-M2(AMA-M2)均阳性,经熊去氧胆酸持续治疗时间0.5~5(平均1.8)a,观察临床表现,肝功能生化指标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碱性磷酸酶(AKP)和r-谷氨酰转酞酶(r-GT)等变化。结果所有患者经熊去氧胆酸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肝功能ALT、AST、TBil、AKP和r-GT明显下降(均P〈0.01),Alb升高(P〈0.01)。患者在治疗中无明显药物不良反应和死亡发生。结论熊去氧胆酸长期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能有效减轻和控制症状,改善肝功能生化指标,减缓病情进展。  相似文献   

12.
夏永欣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3):553-554
目的探究熊去氧胆酸联合通胆汤对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治疗作用。方法观察组给予基础治疗、熊去氧胆酸(UDCA)和通胆汤治疗;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熊去氧胆酸(UDCA)。结果对观察组行熊去氧胆酸(UDCA)联合通胆汤治疗,治疗12周其完全反应率为83.3%,较对照组53.3%,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熊去氧胆酸(UDCA)能够有效缓解早中期的PBC患者的病情,若加用通胆汤,能够加速完全反应时间,使之更好地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是一种慢性进展性肝内胆汁淤积性疾病,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可能和自身免疫有关[1]。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治疗的关键是抑制异常的免疫反应,减轻淤积胆汁的毒性作用[2]。迄今尚无特效药物治疗。2003年5月~2009年12月间,我院采用熊去氧胆酸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共54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熊去氧胆酸胶囊治疗原发性胆汁淤积性肝硬化的疗效,提高对该病诊治的认识。方法将46例入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应用熊去氧胆酸胶囊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特征、各项生化等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46例患者治疗前,两组肝功能无明显差异。治疗组在治疗前后ALT、AST、TBil、ALP、GGT存在差异,对照组在治疗前后ALT、AST、TBil存在差异,两组治疗后肝功能比较,TBil存在差异。治疗后26例治疗组中18例患者显效,7例患者有效,总有效率96.2%;而对照组20例中,4例显著有效,6例有效,总有效率50%,两组病例治疗后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在治疗过程中患者耐受性好,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熊去氧胆酸胶囊可明显改善PBC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肝功能生化指标,是目前治疗PBC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5.
胡西百合提  贾芸 《中国药房》2012,(20):1856-1857
目的:观察中等剂量熊去氧胆酸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临床196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95例,采用常规对症疗法(保肝、解毒、利尿、抗菌);治疗组101例,在对症疗法的基础上加服中等剂量的熊去氧胆酸。2组均以1个月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观察2组治疗效果和肝功能检查结果。结果:3个疗程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79.2%)显著高于对照组(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肝功能检测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显著降低(P<0.01),接近正常水平;谷酰转肽酶、碱性磷酸酶指标虽然没有恢复到正常范围,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所降低(P<0.01)。结论:中等剂量熊去氧胆酸对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熊去氧胆酸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治疗效果,我院2005年2月至2009年1月应用熊去氧胆酸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26例,并取得良好疗效,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05年2月至2009年1月就诊于我院的符合入选条件的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52例,按入院先后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其中治疗组:男3例,女23例,年龄19~65岁,平均(41.3±9.5)岁, 病程7 d~8年;对照组:男2例,女24例,年龄23~68岁,平均(44.3±10.7)岁, 病程13 d~7.5年.两组间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等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环磷酰胺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自2009年2月—2014年2月期间收治的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94例,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予环磷酰胺治疗,对照组予熊去氧胆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总胆红素的变化以及用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治疗前后总胆红素的改善程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环磷酰胺对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疗效果显著,有效降低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应华娟 《海峡药学》2012,(12):217-218
目的探讨扶正化瘀胶囊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的疗效。方法 130例PBC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5例,常规护肝及对症支持治疗基础上,对照组单用熊去氧胆酸治疗,观察组加用扶正化瘀胶囊,疗程24周。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均显著改善,观察组各项指标降低幅度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1);观察组完全反应率84.6%明显高于对照组63.1%(P<0.01)。结论扶正化瘀胶囊联用熊去氧胆酸治疗PBC疗效确切,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9.
奥贝胆酸是一种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新型候选药物,由美国Intercept制药公司研发,其机制主要是通过激动法尼醇X受体,调节相关基因,影响胆汁酸的合成、分泌、转运和吸收。临床研究表明,对熊去氧胆酸不能完全耐受的患者,通过服用奥贝胆酸能够明显改善碱性磷酸酶和血清胆红素的水平,提示奥贝胆酸的临床效果可能优于现有药物熊去氧胆酸。将从奥贝胆酸的药物概况、相关背景、合成路线、药理作用、临床前及临床试验研究以及安全性评价方面进行简述。  相似文献   

20.
何学敏 《医药导报》2012,31(4):433-435
目的 探讨异甘草酸镁联合熊去氧胆酸胶囊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疗效. 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 治疗组给予常规保肝、支持治疗4周,同时给予异甘草酸镁200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qd,熊去氧胆酸胶囊13~15 mg.kg-1,分2次服用;对照组在常规基础治疗同时仅用熊去氧胆酸 4周. 两组均不用其他退黄药物和肾上腺皮质激素. 治疗前及治疗4周分别查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汁酸(TBA),清蛋白(ALB),γ-谷氨酰转肽酶(γ-GT). 结果治疗组显效9例(30.0%),有效15例(50.0%),无效6例(20.0%),总有效率80.0%;对照组显效6例(20.0%),有效10例(33.3%),无效14例(46.7%),总有效率53.3%.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0,P<0.05). 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后生化学指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生化学指标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不良反应. 结论 异甘草酸镁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可提高疗效,无明显不良反应,患者易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