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作者对41例椎客内肿瘤的诊断与手术治疗进行了综合分析,以加深对该的进一步认识。认为该病临床表现不典型,呈多变性和多样性,易于误诊和误治,MRI是其最佳影像学诊断手段,椎管造影术亦应给予重视。强调早期诊断与及早手治疗的重要性。手术包括括椎管减压和肿瘤切除,强调肿瘤切除而又不勉强肿瘤除,以免扰乱、损伤脊髓和马尾神经而影响其功能恢复。防治术后并发症及康复治疗对促进病人康复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原发性椎管内肿瘤的临床诊断和手术治疗效果。方法:总结分析28例原发性椎管内肿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手术方式以及手术前后患者脊髓神经功能改善的情况。结果:原发性椎管内肿瘤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根性痛、四肢感觉异常、运动和括约肌功能障碍。MRI均显示椎管内占位,脊髓有受压征象。28例肿瘤中,位于颈段1例,胸段15例,腰段11例,骶段1例,肿瘤为髓外硬膜下21例,硬膜外7例。28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肿瘤均完整切除,术后均经病理证实椎管内良性肿瘤,患者术后临床症状及神经功能均有明显恢复。结论:MRI是诊断原发性椎管内肿瘤的首选检查方法,早期诊断、早期彻底切除肿瘤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椎管内肿瘤手术治疗的方法选择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7例椎管内肿瘤患者采用4种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A组(18例)后路椎板切除单纯肿瘤切除术,B组(5例)后路椎板切除肿瘤切除内固定术,C组(2例)颈前肌间隙椎间孔入路肿瘤切除术,D组(2例)颈后外侧肌间隙半椎板入路肿瘤切除术,术后常规抗炎、脱水、对症治疗并定期随访,观察手术前后患者脊髓神经功能改善的情况。结果:术中肿瘤完全切除24例,大部分切除3例,术后短期复发1例。26例术后脊髓神经功能明显恢复,1例术后神经功能短暂恢复后加重。结论:MRI检查对明确病变性质和部位有重要意义,良性肿瘤早期诊断、早期手术治疗临床效果良好,继发恶性肿瘤和高位颈椎哑呤状肿瘤手术根治性切除有一定难度,肿瘤切除术后要按脊柱的损害程度来决定脊柱的稳定重建。 相似文献
4.
<正> 椎管内肿瘤是脊髓压迫症的常见病因,早期诊断较困难。我科自1985~1990年收治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椎管肿瘤24例,本文结合文献就椎管肿瘤的诊断和治疗进行讨论。1 临床资料1.1 年龄与性别本组男性17例,女性 相似文献
5.
6.
7.
本文报告97年以来我科收治的28例椎管内肿瘤的手术治疗结果,比较手术方法和预后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椎管内肿瘤的诊断及显微治疗技术。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2007年经手术切除病理证实的椎管内肿瘤62例的临床资料。均行半椎板入路肿瘤切除。结果半椎板切除患者手术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术后起床反应轻微,对脊柱的稳定性影响小。结论MRI是椎管内肿瘤最佳的诊断方法;显微外科技术可提高肿瘤全切除率,减少手术并发症,有利于脊柱稳定性的维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椎管内肿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疗法。方法回顾性的分析1999年7月~2008年6月我科经手术和病理明确诊断的67例椎管内肿瘤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影像学检查、病理类型、部位、手术治疗方式和疗效。结果MRI检查能对椎管内肿瘤准确定位,有41例(61.2%)做到定性诊断,有2例假阳性。63例良性肿瘤采用后路切除,内固定7例,4例转移性肿瘤采用前路切除,植骨内固定术;随访41例,随访时间9个月~8年,好转31例,复发或加重8例,死亡2例。结论M砌是诊断椎管内肿瘤最重要的手段,它能准确定位,有较高比例(61.2%)的定性诊断,因有假阳性,应密切结合临床。良性椎管内肿瘤早期诊断和手术,预后较好,转移性椎管内肿瘤的手术治疗应非常慎重。 相似文献
11.
脊柱肿瘤分为原发性和转移性两大类,发病率约占全身骨肿瘤的5%。肿瘤导致早期出现脊髓及神经根损害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随着对肿瘤生物学行为不断深入的认识、各种影像学检查的不断进步、肿瘤分期及手术原则的不断完善、外科手术技术及各种操作和内固定器械的不断发展,脊柱肿瘤的诊断和治疗在观念、治疗方法等方面均有了很大进步,本文就此方面的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2.
13.
随着老龄化人口结构的改变以及免疫抑制治疗患者基数的增加,近年来结核的发病率有所增加;脊柱结核占结核感染的1%3%,是引起骨损坏最为常见和严重的疾病之一,其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0%3%,是引起骨损坏最为常见和严重的疾病之一,其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0%43%;磁共振成像可早期诊断、治疗脊柱结核,然而脊柱结核进展缓慢隐蔽,脓肿及椎间盘炎形成前诊断困难。该文拟对脊椎结核的诊断方法及手术治疗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肿瘤的临床诊断及外科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2009年5月期间于该院就诊的十二指肠肿瘤患者50例相关资料。结果胰十二指肠切除40例,术后1、2、5年生存率分别为77.5%(31/40)、60.0%(24/40)、50.0%(20/40)。十二指肠乳头癌局部切除,胰胆管引流术5例。术后16个月死亡1例,其余均生存至今(超过3年)。十二指肠节段性切除患者2例分别于术后12个月、14个月复发死亡。结论十二指肠肿瘤患者临床症状会因部位的变化而不同,但缺乏特异性。治疗方法应当依据诊断结果进行选择,以胰头十二指肠切除为主,但术后死亡率仍较高,应当结合患者的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脊柱肿瘤的诊断、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93年 1月至 2 0 0 3年 1月收治的脊柱肿瘤90例 ,其中男 5 1例 ,女 39例 ,平均年龄 4 9.3岁。颈段 12例 ,胸段 35例 ,腰段 2 9例 ,骶段 14例。原发性肿瘤 5 4例 ,其中良性肿瘤 2 5例 ,恶性肿瘤 2 9例。脊柱转移瘤 36例。术前依据影像学确诊。采用前、后路手术切除肿瘤并重建脊柱的稳定性。结果 :优 4 1例 ,良 2 0例 ,一般 17例 ,差 12例。结论 :早期诊断、恰当的入路、稳定性的重建和术后综合治疗是良好效果的保证。 相似文献
16.
腰椎管狭窄症是临床常见的疾病,随着老年化社会的到来,腰椎管狭窄症越来越多,它给患者的工作及生活带来严重的影响。腰椎管狭窄症的治疗方案多种多样且疗效各异,现就其定义、病理及外科治疗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和总结原发性气管肿瘤的外科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从1996-2006年10例原发性气管肿瘤的外科治疗的临床资料。颈横切口8例,颈纵隔切口2例,10例均采用气管环形切除对端吻合术,术后病人均顺利恢复,鳞癌和腺样囊性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结果:全组病例无围手术期死亡,5年生存率为62.5%(5/8)。结论:手术切除是治疗气管肿瘤最有效的方法,气管环切是治疗气管恶性肿瘤的主要术式,降低手术并发症是取得良好手术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腰椎管狭窄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前瞻性分析手术治疗160例腰椎管狭窄的患者.男性87例,女性73例,平均年龄51岁(18~78岁).平均病程5年(1个月~36年).全部病例均采用腰椎管减压、椎弓根固定、椎间隙植骨融合.随访时间3个月~5年(平均34个月).结果 按COA标准评定,优:120例(75%);良:31例(19.4%);一般:9例(5.6%);优良率为94.4%.结论 手术干预是治疗重症或进行性加重的腰椎管狭窄的有效手段.后路彻底减压和可靠的脊柱稳定,可取得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脊柱脊髓损伤手术治疗的临床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6月至2006年4月75例脊柱外伤合并脊髓损伤病人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其中颈前路减压钛板内固定16例,颈椎骨折脱位采用前、后路同时减压钛板内固定2例,胸椎及胸腰段骨折合并脊髓损伤采用后路全椎板或半椎板减压钉棒系统内固定25例,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采用A—F及R—F共32例。结果:75例患者,经术后6个月至12个月随访,除1例上颈段(C3,4)骨折脱位严重者,术后第2天死亡。3例截瘫者肌力恢复不明显,但二便失禁功能有部分恢复。其余71患者术后肌力明显改善,肌力提高2级~3级,感觉过敏消失,麻木减轻,感觉平面下降。讨论:对于急性脊柱脊髓损伤,早期正确的外科手术治疗可这到解剖复位,脊柱稳定性的重建,有助于残存脊髓功能的恢复和促进早期康复,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椎管狭窄症是脊髓脊柱常见疾病,常与脊柱退行性病变、椎管内内容物病变或外伤等因素有关,发病有增多趋势,治疗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多节段受累时,多主张行后路手术治疗,后路手术中椎板成形术与传统椎板切除术相比,具有术后脊柱稳定性好、脊柱畸形及轴性症状发生率低、硬膜粘连致再狭窄少、再次手术易等优点,而较高的术后轴性症状、开门椎板再关闭等影响手术远期疗效。为此许多学者采取各种改良术式,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就近年来国内外椎板成形术治疗椎管狭窄症术式的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