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证候概念】太阳蓄血证,又名蓄血证、伤寒蓄血证。本证属太阳腑证之一,是太阳表邪不解,外邪化热入里,与血结于下焦所致,以少腹急结或硬满,如狂或发狂,大便色黑易解,小便自利为其临床特征。【溯源】太阳蓄血证首见于《伤寒论》载于太阳病篇和阳明病篇。  相似文献   

2.
何新慧 《河南中医》2012,32(8):949-951
《伤寒论》中所述蓄血证或发于太阳病阶段,或发于阳明病阶段,均因外邪化热入里,与血互结而成.临证时可将蓄血证分为太阳蓄血轻证、太阳蓄血重证和阳明蓄血证.太阳蓄血轻证者,治疗当先解表,表邪外散后再用桃核承气汤活血化瘀,通下瘀热;太阳蓄血重证者,当先治里,用抵当汤破血逐瘀,通下瘀热;阳明蓄血证的治疗应以祛邪为主,方用抵当汤破血逐瘀.  相似文献   

3.
中医运气理论主要由"五运"和"六气"两部分组成。六经气化是"六经"理论与运气理论的"桥梁"。《伤寒论》的下焦蓄血证在太阳病篇和阳明病篇中都有比较具体的论述,治疗用药差别不是特别大,且都用到了抵当汤,可从六经理论与五运六气来分析。太阳蓄血证乃热与瘀血结于下焦形成"热结膀胱",病属太阳膀胱经所生之病,治疗上从六经气化理论考虑。而在阳明蓄血证,则考虑是太阳与阳明司之间的气和经传变所致,治疗上为五运六气和六经气化相结合。  相似文献   

4.
1 蓄血证源流追溯与证治浅析1 1 源流追溯蓄血证始出于《伤寒论》。伤寒蓄血 ,太阳病篇和阳明病篇均有论述。概括而言 ,是以桃核承气汤治蓄血轻证 ,抵挡汤、丸治蓄血重证。明清时期温病学家对温病蓄血进行了阐述 ,如吴又可在《温疫论·蓄血》中指出 :“邪热久羁 ,无由以泄 ,血为热搏 ,留于经络 ,败为紫血 ,溢于肠胃 ,腐为黑血。”其临床表现是 :小腹硬满 ,小便自利 ,至夜发热 ,昼日热减 ,治疗宜桃仁承气汤。吴氏还注意到蓄血证要观察大便的情况 ,强调“便色如漆 ,大便反易者 ,是结粪得瘀而润下 ,结粪虽行 ,真元已败 ,多至危殆。”对此 ,郑…  相似文献   

5.
蓄血证始载《伤寒论》,由太阳之邪化热内传与瘀血相结,称为太阳蓄血证;由阳明邪热与瘀血互结,称为阳明蓄血证。由于后世医家对蓄血的部位意见不一,蓄血证蓄血的部位成为学者争论和探讨的课题之一。笔者就有关资料进行探讨时发现,历代医家通过将蓄血证的病位具体到人体某一个部位的方法来认识蓄血证存在着很大的争议。1《伤寒论》论蓄血证《伤寒论》中论及蓄血证时分为太阳蓄血证和阳明蓄血证两种。其中论及太阳蓄血证的有核桃承气汤证、抵当汤证和抵当丸证,论及阳明蓄血证的主要有237条、257条和258条条文。《伤寒论》对蓄血证的整体认识主…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伤寒论》太阳蓄血证的原文精神为核心,围绕其主要临床表现,对太阳蓄血证的蓄血部位进行初步探讨。文中结合有关基础理论,引证相关学说,着重分析小便自利;如狂、发狂;少腹硬满结急太阳蓄血证的三大主要证候与足太阳膀胱;手太阳小肠;血脉、血室等部位病因病机的因果关系。提出:太阳蓄血证的蓄血部位不在膀胱(及其二种假设部位)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读了《中医杂志》1979年第12期《问题解答》栏时振声同志对“太阳蓄血证下血的具体部位在何处?”的问答后,又引起了我对“太阳蓄血证的蓄血部位在何处?”的思究,我认为,太阳的蓄血部位不在膀胱。《伤寒论》论述太阳病蓄血证治共有四条原文(109、128、129、130),历代注家对太阳蓄血部位颇多争议,多认为血蓄膀  相似文献   

8.
陈林榕 《中医药学刊》2006,24(2):320-320
蓄血证始载《伤寒论》,由太阳之邪化热内传与瘀血相结,称为太阳蓄血证;由阳明邪热与瘀血互结,称为阳明蓄血证。由于后世医家对蓄血的部位意见不一,蓄血证蓄血的部位成为学者争论和探讨的课题之一。笔者就有关资料进行探讨时发现,历代医家通过将蓄血证的病位具体到人体某一个部位的方法来认识蓄血证存在着很大的争议。  相似文献   

9.
桃核承气汤、抵当汤、抵当丸证,历代诸多《伤寒论》注释者将其解释为足太阳膀胱腑证或太阳蓄血证,总之不离太阳病的范畴。涉及条文为106、124、125、126等。为何将其认定为太阳腑证或者蓄血证呢?因为原  相似文献   

10.
太阳蓄血证仲景只言蓄血证下血乃愈,却未言明其血自何而下。后世对此争议,不越三种:①是宗《伤寒论》原旨,蓄血部位是热结膀胱和热在下焦,但蓄血自何处而下,没有说明。②是确提出下血就是尿血,蓄血从前阴排出,虽充实了蓄血证的内容,但没有病案佐证。③认为其血蓄在肠道,并非蓄在膀胱,下血乃愈指蓄血从大便排出而言,并非从小便排出。笔者近来治验一例太阳蓄血,认为第二种是有一定道理。  相似文献   

11.
桃核承气汤出自<伤寒论>太阳病篇,用于治疗太阳病不解,热邪随经深入下焦,与血相结于少腹之其人如狂、少腹急结之蓄血证,本文将其引入治疗下焦瘀血之腰痛,因其病机相同,故获良效.  相似文献   

12.
张树彪 《光明中医》2011,26(11):2194-2195
伤寒论中有太阳蓄血证,历来医家都尊仲景之说,认为其成因是热与血结,关于热邪来路有两种观点,其一是外感表邪化热入里说,其二是外感表邪入里化热说,通过分析太阳蓄血证诸症,笔者认为其成因当为寒与血结更为合适。  相似文献   

13.
<正> 对于《伤寒论》太阳篇所言蓄血证的部位问题,历代注家多有争议,但基本倾向于蓄在膀胱。如成无己、柯韵伯、程郊倩、王晋三、尤在泾、吴谦等及近代部分伤寒教材和一些伤寒名家,皆倡其说。笔者反复学习体会,认为血蓄膀胱不能成立,而是另有机转试述如下。一、仲景先师本意不是蓄在膀胱  相似文献   

14.
运用阳明病辨证论治体系诊治临床各科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病,必须重视研究三大内容:一是阳明病本证辨证论治体系,包含4大类型,即阳明热证、阳明寒证、阳明血证和阳明食积证,4大类型又可细分为15个基本证型;二是阳明病兼证辨证论治体系,既包含阳明病本证与阳明病本证相兼,又包含阳明病本证与太阳、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病证相兼;三是阳明病类似证辨证论治体系,如某些痰饮证类似阳明病、某些黄疸证类似阳明病、某些脾肾证类似阳明病、某些心肾病证类似阳明病等。对此只有深入研究阳明病辨证论治体系,才能在各科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病的临床辨治中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1 阳明中寒之成因阳明经为多气多血之经 ,阳明病多为胃实热之证。因病传至此 ,正盛邪实 ,故病在阳明多表现为热症 ,然由于病邪性质及患者体质的差别 ,阳明病亦可表现为寒症。纵观太阳篇及阳明篇 ,可知阳明病之成因可分为二 ,一者为由它经 ,主要是从太阳经之邪传来 ,此多从阳化  相似文献   

16.
<正>桃核承气汤和五苓散分别为伤寒蓄血证和蓄水证的代表方剂,最早见于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蓄水证和蓄血证均为下焦病症而设,其区别后世则多遵从于伤寒论原文第125条,"太阳病,身黄,脉沉结,少腹硬,小便不利者,为无血也,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血证谛也,抵挡汤主之。"此条为后人区分蓄水证与蓄血证设立了准则,然而有部分学者,在临证时将二者截然分开,笔者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认为实为不妥。在临证中,蓄水证与蓄血证相互掺杂的情况亦不少见,此  相似文献   

17.
流行性出血热(以下简称出血热),目前大多数学者倾向于属温疫范畴,治疗上多遵循温病法则。然亦有不少学者从伤寒角度来探讨此病的因证法方规律。根据临床实践报道,应用《伤寒论》中治蓄血证之法与方来治疗出血热少尿期,曾获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据此,笔者认为出血热之少尿期与《伤寒论》中的蓄血证较为吻合,可按伤寒之蓄血证进行辨治。一、证脉相似:伤寒蓄血证主症为少腹急结或硬满,其人如狂或发狂等。脉多沉涩。仲师谓之蓄血证。瘀血积于下焦,据《伤寒论》及临床所见,有太阳、阳明、少  相似文献   

18.
桂枝汤用于外感风寒表虚有汗之证;而麻黄汤用于外感风寒之表实无汗之证;麻黄桂枝各半汤用于在表之邪气郁阻稍重,表现为寒热一天可以发作两、三次,治疗可以小发其汗;而桂枝二麻黄一汤证的表证更轻,恶寒一日发作不超过两日,其发汗之力较麻黄桂枝各半汤更弱;桂枝二越婢一汤为小寒闭表而兼有轻微的郁热烦躁,其治疗为辛温微汗,兼清郁热。太阳蓄水证和蓄血证均为太阳腑证,都有少腹的症状。太阳蓄血证病在血分,无关乎气化的问题,所以小便利,而太阳蓄水证是病在气分,气化不利导致小便不利。蓄血证有如狂或者发狂之证,蓄水证有口渴,消渴之证。那么对于一类既有蓄水又有蓄血证的病证,可以把五苓散和抵当汤联合应用进行治疗。在临床上对于难以潜药用方的证型,可以考虑经方的联合应用治疗。  相似文献   

19.
在桃核承气汤的病位所在这个问题上,见仁见智,各有所本,抱着共同研究的态度,下面谈谈自己的认识。首先我认为三阳经病都存在蓄血问题,而又互不相同。如桃核承气汤治“热结膀胱”之太阳蓄血证;抵挡汤治“屎虽硬,大便反易,其色必黑”之阳明蓄血证;  相似文献   

20.
仲景立桃仁承气汤,主治太阳病——蓄血证。其病机为太阳病经邪未解,随经入腑,结在膀胱血分。又有人云:太阳蓄血不在膀胱。主张蓄血在小肠。此说亦通。关键在于临床辨证。中医辨证以症为主,太阳蓄血证为“其人如狂或发狂,少腹急结或硬满”;而西医所谓之肾病,有肾炎与泌尿系感染之不同。但其尿中均可有红细胞。若是肾炎则属于水肿,腰痛,虚劳等病的范畴。若是泌尿系感染多属五淋范畴。当伴有尿频、急、痛或艰涩不利的症候。亦有病久无淋痛者。总之俱为水道之病。其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