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笔者采用美国迈瑞公司生产的 50 9A型无创伤监护仪 (其中血氧饱和度监测为指套型数字显示型 )进行血氧饱和度的监护 ,发现这种方法可及时了解病情变化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为临床抢救赢得时间。1 一般资料我院自 1997年 6月~ 1999年 6月 ,临床治疗 16例 ,其中呼吸衰竭 5例 ,农药中毒 4例 ,脑出血 3例 ,中毒性休克 2例 ,脑外伤 2例。男 10例 ,女 6例 ;平均 4 3岁 (2 3~ 72岁 )。2 血氧饱和度监护在机械通气中的应用2 .1 血氧饱和度 (Sp O2 )监测可判断是否因痰阻塞呼吸道而引起组织缺氧。早期缺氧 ,因无明显的呼吸困难 ,无发绀 ,特别…  相似文献   

2.
气管切开进行机械通气是抢救各种呼吸衰竭患者的重要手段 ,可使患者转危为安。 2 0 0 1年 1 2月— 2 0 0 3年 1 2月我院ICU气管切开进行机械通气患者共 1 98例 ,做好呼吸道护理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 98例中男 1 1 2例 ,女 86例 ;年龄最大 78岁 ,最小 1 2岁。其中车祸致重度脑外伤 6 8例 ,有机磷中毒 32例 ,慢性支气管炎合并呼吸衰竭 4 5例 ,电击伤致心搏呼吸停止 5例 ,高血压脑出血 38例 ,其他原因 (如溺水、格林巴利综合征、冠心病心力衰竭合并肺部感染等 )引起呼吸衰竭 1 0例。应用呼吸机最短 2 0h ,最…  相似文献   

3.
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监护和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是多种原因导致的以难治性低氧血症和呼吸窘迫为特征的急性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是ARDS患者最为重要的抢救手段 ,合理使用机械通气技术是提高ARDS抢救成功率的关键[1] 。在护理上严密观察病情 ,并根据ARDS的病理生理特点采取积极的护理措施配合医生治疗则是救治成功的重要保证。我院ICU近年应用机械通气救治ARDS患者 30例 ,取得 6 3%的抢救成功率 ,现将监护和护理经验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2 0 0 0年 1月— 2 0 0 3年 12月我院ICU应用机械通气治疗ARDS患者 30例 ,男 2 2例 ,女 8例 ;年龄 16~ 6 3岁 ,平…  相似文献   

4.
1995~ 1999年 ,我科共收治 96例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 ,2 4例出现呼吸衰竭 ,其中 2例还同时出现心跳骤停 ,除 1例未抢救成功外 ,其余 2 3例痊愈出院 ,现将抢救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2 4例患者均属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 ,诊断符合文献 [1]标准。其中男 8例 ,女 16例 ,年龄 18~ 4 6岁 ,均为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 ,口服量 2 0~ 15 0 m L,口服甲胺磷 13例 ,氧化乐果 11例 ,2 4例患者均在呼吸衰竭时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入院时检验胆碱酯酶活性 :140~ 5 2 3U。2 抢救及护理2 .1 间歇洗胃法 :本组病例均采用全自动洗胃机洗胃 ,…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在ICU床旁开展血液灌流抢救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收治60例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合并呼吸衰竭病人,均予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其中30例采用传统保守治疗,30例于ICU床旁加强监护治疗同时,行血液灌流治疗,并将2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结果血液灌流治疗组阿托品总用量减少(t=8.666,P〈0.01),患者昏迷时间缩短(t=1.709,P〈0.05),机械通气时间缩短(t=3.422,P〈0.01),住院天数减少(t=5.103,P〈0.01)结论对于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除ICU科常规治疗外加用床边血液灌流,能明显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6.
胸部创伤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行气管切开插管配合机械通气能增加通气量,提高血氧分压,有效扭转呼吸衰竭症状,而护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患者是否安全、有效以及早期拔管效果的评价。我院1999--2004年收治胸部重度损伤合并呼吸衰竭50例,均行气管切开后机械通气,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俯卧位通气在呼吸衰竭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与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俯卧位通气是一项辅助治疗技术 ,能显著改善呼吸衰竭患者的氧合状况 ,促进肺功能恢复 ,促进早日脱机。我科2 0 0 3年 6月— 2 0 0 4年 2月共对 6例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实施了俯卧位通气 ,临床应用效果较满意 ,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 5例 ,女 1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普通病房呼吸衰竭患者使用机械通气治疗的效果及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前及通气后第3天的心率(HR)、呼吸频率(RR)、血气分析指标及给予的护理措施。结果:42例呼吸衰竭患者使用有创机械通气17例,无创机械通气25例,无机械通气相关并发症发生。机械通气治疗及护理后第3天有创组与无创组患者HR、RR及血气分析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改善,HR、RR、Pa CO2明显降低,Pa O2、Sa O2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通病房有创和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呼吸衰竭疗效均满意,临床护士应严密监护患者病情变化及提供专业、个性化的护理,才能减少机械通气相关并发症,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及抢救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采用机械通气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伴Ⅱ型呼吸衰竭的主要方法。 2 0 0 3年 4月— 2 0 0 4年 2月 ,笔者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 6 2例 ,在综合治疗的同时 ,采用潮气量、低频率、低通气的通气模式 ,并加强护理 ,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细节化管理对重症监护病房呼吸衰竭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浙江绍兴第二医院2012年5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14例ICU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14例ICU呼吸衰竭患者分为观察组(57例)和对照组(57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机械通气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细节化管理。比较两组生命指标指标、机械通气效果、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生命体征在心率(HR)、呼吸频率(RR)、平均动脉压(MAP)等方面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氧饱和度(SaO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使用机械通气时间、ICU治疗时间、总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深静脉血栓形成、神经肌肉功能障碍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细节护理能有助于改善重合体征指标,减少机械通气时间,降低并发症,促进恢复快速康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机械通气在治疗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呼吸衰竭中的作用。方法 按临床特点将 75例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发呼吸衰竭患者分为单纯中枢性呼吸衰竭 (甲组 )和中枢性呼吸衰竭合并外周性呼吸衰竭(乙组 ) 2组 ,均采用机械通气进行救治并监测血气结果。结果 甲组 6 5例均治愈 ,平均上机时间 10 .5h。乙组均死亡 ,上机时间 4 8h~ 2 0d。结论 机械通气是帮助患者渡过呼吸衰竭难关的必要条件 ,同时应高度重视综合治疗 ,才能有效降低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伴有呼吸衰竭患者的急救护理。方法:对2015年10月至2016年5月12例急性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伴有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急救护理,总结急救护理方法。结果:经积极的救治与护理,12例中1例死亡,其中均痊愈出院。患者神志时间为(41.4±5.1)h,机械通气时间为(64.1±9.4)h,重症监护时间为(92.0±7.7)h。结论:积极有效的急救护理措施可帮助急性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伴有呼吸衰竭患者脱离生命危险。  相似文献   

13.
陈静 《内蒙古中医药》2010,29(19):159-159
目的:探讨重度颅脑损伤后并发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治疗及护理效果。方法:对12例重度颅脑损伤并发急性呼吸衰竭患者行手术治疗,并予气管切开、机械通气、亚低温及营养支持等对症治疗。结果:经治疗良好5例,中残3例,重残3例,死亡1例。结论:重视术前准备,加强术后各项护理,及时采取各种对症治疗,可有效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4.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易合并呼吸衰竭与肺性脑病 ,抢救的关键是改善通气 ,纠正低氧血症和二氧化碳潴留 ,建立人工气道和机械辅助通气是行之有效的方法[1] 。因而 ,气管插管和切开患者的呼吸管理显得尤为重要。现将我院 2 8例气管插管和切开患者的呼吸管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2 0 0 1年 7月— 2 0 0 2年 2月在我院神经外科行气管插管和切开患者共 2 8例 ,其中气管插管 10例 ,气管切开 18例 ;脑外伤 11例 ,颅脑手术后 13例 ,脑卒中 4例 ;中度昏迷 2 2例 ,重度昏迷 6例 ,2例气道堵塞后抢救成功。2 气管插管和切开患者的观察及护理2 1 …  相似文献   

15.
ICU呼吸机相关性肺部感染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为综合性县级医院 ,ICU为医院综合重症监护科室 ,为寻求有效措施降低和控制气管切开后机械呼吸患者的肺部感染[1 ] ,现将其易感因素和防治措施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我院 2 0 0 0年 1月— 2 0 0 1年 1 1月住入ICU患者 40 3例 ,发生院内感染 1 2 7例 ,其中肺部感染 82例 (64.6 % ) ,占部位感染率的首位。其中重度脑外伤、脑梗死、高血压、腹部外伤及出血性休克等共 55例 ,均行气道开放后机械呼吸 ,再加严重损伤、失血 ,有明显感染诱发因素。1 2 治疗情况 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建立人工气道 ,进行机械通气 ,并选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措施在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给予51例患儿机械通气治疗,其中25例采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模式,26例采用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压力控制通气(PCV)模式。治疗期间给予循证护理,即采用循证护理-循证支持-循证评价-循证应用步骤。观察机械通气治疗前、治疗24小时动脉血气分析变化。结果:治疗24小时后,新生儿Pa CO2、PO2、PH明显改善(P〈0.05)。结论:在采用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同时给予循证护理,可明显改善动脉血气相关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呼吸衰竭患者有创机械通气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我院呼吸科2007~2008年34例呼吸衰竭患者行机械通气后的护理。结果:34例呼吸衰竭患者除1例因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外,其余33例均成功脱机。结论:机械通气是临床上治疗呼吸衰竭的有效方法,加强对机械通气病人的护理,能减少呼吸机治疗引起的相关并发症,能促进病人尽快恢复,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治疗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措施及方法.方法:对我院近3年来使用机械通气抢救11例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总结,报道.结果:11例呼吸衰竭患者中,机械通气时间<48h4例,48-72h4例,>72h3例,均顺利撤机.结论:机械通气是目前治疗呼吸衰竭患者较为有效,安全,可行的方法.严密的病情观察,有效的呼吸道湿化,吸痰时机和方法的正确掌握是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得到成功救治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俯卧位通气在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应用及其并发症的护理防范措施。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月文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30例由各种原因导致呼吸衰竭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俯卧位通气方法,对照组采用仰卧位通气方法,比较两组患者血二氧化碳分压(Pa CO2)、血氧分压(Pa O2)、氧合指数(Pa O2/Fi O2)及血酸碱度(p H值)的改善情况。结果:实施俯卧位患者氧合指数及动脉血气明显改善(P0.05)。结论:俯卧位通气能显著改善呼吸衰竭患者氧合状况,在实施过程中,要安全有效地转换病人的体位,妥善固定各种管道,严密监护,防范可能发生的各种并发症,才能确保俯卧位通气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20.
机械通气是临床抢救重度呼吸衰竭的重要方法。我科应用机械通气方法抢救重度呼吸衰竭13例,10例获救,3例死亡,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病例情况:13例中男5例,女8例,年龄最小9岁,最大65岁。格林一巴利综合征7例,乙脑2例,脑干脑炎3例,重度脑干梗塞1例。发生呼吸衰竭距发病时间半天~2天,气管切开距呼吸衰竭发生时间短者3小时,长者4天。1.2呼吸衰竭表现:口唇紫钳、心率加快、呼吸困难、呼吸浅慢、下颌样呼吸者8例,神志不清自主呼吸几近消失者3例,心跳呼吸骤停,经电击除颤或心脏胸外按压,心跳呼吸恢复,但呼吸浅慢不规则者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