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他汀类药物是一类治疗高胆固醇血症的有效药物。大量临床研究显示这类药物用于心血管病高危人群可以显著降低患病率和病死率,因此在目前的脂质代谢异常和动脉粥样硬化(AS)疾病治疗指南中被广泛推荐。近年来一系列的大规模临床研究显示了积极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治疗在心血管病患者降低临床事件的有效性。目前的治疗指南将LDL—C作为调脂治疗的首要目标。在心血管病极高危患者,甚至可以选择性地将LDL—C降低至1.81mmol/L(70mg/dl)以下。尽管如此,研究发现在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显著降低的患者,他汀类药物并不能使临床事件下降到较低的水平。他汀类药物升高HDL.C的幅度仅为5%-10%,对甘油三酯(TG)降低的程度为10%-20%。因此在合并HDL—C降低和(或)TG升高时,他汀类药物并不能全面改善患者的脂质谱。  相似文献   

2.
罗伐他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北京 100850 罗伐他汀(rosuvastatin,ROS)是一种用于治疗脂血症的HMG-CoA还原酶抑制剂。ROS不易发生代谢作用,具有较低的药物相互作用。ROS在改善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脂类水平方面优于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和普伐他汀。ROS比阿托伐他汀可使更多的患者达到“美国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NCEP,成年治疗组Ⅱ)”所制定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指标(98%∶田%),对高危患者效果更加明显(g7%∶61%)。另一项试验表明,ROS可使韶%的患者达到NCEP所制定的血清LDL-C水平指标,而普伐他汀和辛伐他汀分别使60%和73%的患者达标。对于高危患者这种对比效果更加明显。另外,ROS还可改善杂合型或纯合型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或混合型脂血症患者的脂类水平。ROS具有很好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3.
《中国全科医学》2011,(7):46-46
血脂与心血管疾病密切关联,过去十余年中,国内外先后完成了一系列里程碑式的血脂干预研究。积极降低胆固醇水平可以显著降低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因而降胆固醇达标被视为防治心血管疾病的核心策略。虽然,他汀类药物在动脉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一、二级预防中具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4.
HMG-CoA还原酶抑制剂是指他汀类药物,其疗效确切、耐受性好。5项长期临床试验的研究结果表明,大多数患者能从该类药物治疗中受益。近期完成的心脏保护试验,支持在二级预防中使用该类药物。现正在评价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的应用,结果似乎是理想的。但在初级预防试验中,尚不能确定哪些人群适合用该类药物。目前,他汀类药物的使用因人而异,特别是那些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或高危冠心病发病个体。  相似文献   

5.
Rod  Jackson  John  Lynch  Sam  Harper  王增武 《英国医学杂志》2007,10(1):8-9
Manuel和他的同事报道了他们如何评估三种针对加拿大人群的降脂策略的有效性(见本期第25,44页)。。其中“全人群”策略设想使整个人群的血胆固醇水平下降2%,冠心病死亡下降2.7%。另外两个策略是以患为基础的,设想通过给冠心病高危患服用他汀类药物可以使这些人的危险下降27%。“单一危险因素”策略是针对血胆固醇水平大于6.2mmol/L的患;而“基线危险”策略是针对那些5年冠心病危险大于15%的患,不考虑胆固醇水平高低。[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Ovbiagele  B.  Saver  J.  L.  Bang  H.  张慧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2006,2(9):13-14
背景:国际胆固醇指导方案将那些从他汀类药物治疗中获益最多的人群确定为血管病高危个体。本研究旨在确定他汀类药物的用药率、预测因素以及国际指导对缺血性卒中幸存者提出的脂质目标。方法:资料来自美国和加拿大维生素干预对卒中预防(VISP)研究的数据库,并按照国际胆固醇教育  相似文献   

7.
《河南医学研究》2004,13(3):241
<正>7月12日美国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NCEP)成人治疗专家小组在对5项大型的降胆固醇药临床研究考查后,建议需将非常高危人群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降至70 mg/dl以下,以前建议降至100 mg/dl左右(Circulation 2004,110:227)。  相似文献   

8.
他汀类药物是当前防治高胆固醇血症和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非常重要的药物,其安全性也得到了充分的肯定.他汀治疗已成为冠心病防治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但目前这些作用尚未得到充分的发挥,血脂异常达标率低,许多高危患者并未接受这些药物的治疗。因此,要在临床上积极推广和合理使用他汀类药物。  相似文献   

9.
第一种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洛伐他汀,于1987年被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批准。现在,经过15年多的临床应用,他汀类药物已成为治疗高胆固醇血症的最重要的用药。一项项大型他汀类药物试验相继证实他汀类药物可显著降低冠心病的相对危险性24%~37%,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与安  相似文献   

10.
《广东药学院学报》2009,(6):563-563
全球有数以百万计的人群服用他汀类药物以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但瑞典哥德堡大学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他汀类药物可能对癌症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院内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药物治疗血脂达标率及他汀类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和对病人的个体差异。方法 对177例院内诊断为高脂血症的病人,随机给予药物调脂治疗〉2个月,于门诊复查血脂,根据1997年我国的《血脂异常防治建议》了解血脂达标情况,同时观察不同他汀类药物和同一药物不同剂量的降脂幅度,以及对达标率的影响。结果 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达标率分别为25%和40%,他汀类药物LDL-C的达标率为51.4%.明显高于贝特类及烟酸制剂及海鱼油(15.9%)。辛伐他汀大剂量比低剂量,具有更高的LDL-C达标率和降低幅度且安全性好。结论 他汀类药物适合作冠心病预防的一线用药,大剂量他汀更适合高脂血症病人的早期使用。  相似文献   

12.
在不同人群中进行的流行病学和观察性研究早已显示,血清胆固醇水平增高是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LDL-胆固醇的水平与冠心病危险性呈连续的正相关关系。20世纪90年代之后,他汀类药物的问世,提供了降低血清胆固醇,特别是LDL-胆固醇水平的安全有效的药物。一系列随机双盲临床试验,  相似文献   

13.
他汀类药物对缺血性脑卒中的预防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珩  王玉水  梁静  陈秀菊 《医学综述》2008,14(13):2037-2038
他汀类药物具有竞争性抑制细胞内胆固醇合成早期过程中限速酶的活性,继而上调细胞表面LDL受体,加速血浆LDL的分解代谢,此外还可抑制极低密度脂蛋白的合成。因此,他汀类药物能显著降低TC、LDL-C和载脂蛋白B,也降低TG水平和轻度升高HDL-C。他汀类药物还可能具有抗炎、保护血管内皮功能等作用。临床试验显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10%,脑卒中的发病率降低15.6%。研究表明,无论是脑卒中的二级预防还是心脏事件的二级预防,他汀类药物的治疗都是必要的,强化他汀类药物治疗是这一高危或极高危人群预防事件再发的关键治疗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4.
普拉固是唯一的亲水性他汀类降胆固醇药物,在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中广泛应用.2型糖尿病患者常伴随有严重的脂代谢紊乱,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异常升高,高密度脂蛋白低于正常.在这组人群中,普拉固的降脂效果和安全性如何?就此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5.
高血脂在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多种因素中,是一个重要的易患危险因素,尤其是高胆固醇血症和高三酰甘油血症。降脂治疗可以预防冠心病的发生,同时也可以使粥样硬化斑块消退。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nMG-CoA)还原酶抑制剂,简称他汀类,为新型的治疗高胆固醇血症药物,能明显降低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辛伐他汀是他汀类降脂药物代表之一,现已被广泛应用,但哪种剂量辛伐他汀更为合理尚有争论。笔者就不同剂量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比较。  相似文献   

16.
2008AHA/ASA指南中他汀类药物治疗的变化为:基于SPARCL研究证据,新指南进一步扩大了他汀强化干预人群。2006年指南建议:脑卒中合并冠心病或症状性动脉粥样硬化病的患者,他汀降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目标值为〈100mg/dl,对合并多种危险因素的极高危患者LDL—C〈70mg/dl。而2008年指南建议:对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或TIA的患者,即使无冠心病病史,  相似文献   

17.
采用普代他汀10mgPN×12周治疗老年人高胆固醇血症。结果:血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分别下降22%、21%、25%(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上升4%(P>005),未见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8.
背景:日本人群中高胆固醇血症的循证治疗因缺乏该人群中的直接证据而受到阻碍。本研究旨在评估来自西方国家人群的他汀类药物治疗证据是否也适于日本人群。方法:在此项前瞻性、随机、公开标记的盲法研究中,无冠心病或卒中病史的高胆固醇血症(总胆固醇水平5.69~6.98mmol/L)患者被随机分配接受单纯饮食治疗或饮食+普伐他汀10~20mg/d。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CKD2期合并高胆固醇血症患者使用氟伐他汀后仍未达标时加用依折麦布进行联合降脂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32例高危及极高危的高胆固醇血症患者接受氟伐他汀(40mg/日)3个月治疗后血脂水平仍未达标,再联合应用依折麦布(10mg/日)治疗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的血脂水平、肾功能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所有患者接受氟伐他汀治疗后血清TG、TC、LDL-C、Lp(a)均明显下降,HDL-C明显升高,P〈0.01。在氟伐他汀治疗基础上加用依折麦布可使TC、LDL-C进一步下降,P〈0.01。加用依折麦布后45%的高危患者及25%的极高危患者血脂达标。治疗过程中未出现严重不良事件,所有患者肾功能保持稳定。结论 CKD2期合并高胆固醇血症的患者,单用氟伐他汀不能达标时,联合依折麦布治疗,能够更好的达到血脂目标水平,短期使用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估导致杂合性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H eFH)的患儿对帕伐他汀和植物固醇酯反应不足的低胆固醇反应的原因。研究设计:16例H eFH患儿中的9例在治疗1年后,血清胆固醇水平仍然异常[≤1.94g/L(≤5m m ol/L)](40m g帕伐他汀和植物固醇酯)被称为植物固醇酯无反应性患儿。剩余7例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