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中心静脉置管的临床应用特点及护理方法.方法 218例中心静脉置管术患者,观察置管成功率、导管留置时间、导管相关并发症等.结果 中心静脉置管成功率高、导管留置时间长、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结论 中心静脉置管术安全可靠,可减轻患者静脉穿刺的痛苦,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
中心静脉置管术的临床应用及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孟凡丽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23):85-85,89
目的 探讨中心静脉置管的临床应用特点与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50例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观察置管成功率、导管留置时间、导管相关并发症等.结果 中心静脉置管穿刺成功率为96.7%;导管留置时间12~181d.平均43d;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结论 中心静脉置管安全可靠,可减轻患者痛苦,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预防导致中心静脉导管引起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原因,规范导管护理,杜绝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的发生.方法 我科580例经中心静脉置管患者,归纳经静脉导管给药和置管护理后引起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原因,提出预防措施.结果 置管后有10例发生了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导致拔管.结论 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和使用中心静脉导管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严格无菌技术,在各项护理操作中严格执行手卫生,防止交叉感染,防止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讨论如何提高中心静脉置管的护理质量.方法 总结本科室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30例中心静脉置管的护理经验.结果 除1例因导管堵塞而拔管外,其余29例均取得满意结果.结论 熟练的操作技术是成功留置静脉导管的保证.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中心静脉置管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 中心静脉置管前加强与患者的晌通,争取患者的理解和配合;中心静脉置管中注意并发症的观察和处理;中心静脉置管后加强导管的护理,预防穿刺点和导管感染,预防导管内血栓形成和栓塞.结果 356例中心静脉置管保留时间4~53d,平均(12.5±5.1)d;无1例出现穿刺处感染和导管内感染,拔除留置针做细菌培养,无一例细菌培养阳性;无1例导管脱出;导管栓塞12例,处理后均恢复通畅,无1例导管拔除.结论 加强中心静脉置管术前、术中和术后护理,对并发症的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ICU中心静脉置管相关性感染危险因素,采取有效护理预防对策。方法采用目标性监测方法,对2008年1月—2009年12月我院ICU中心静脉置管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情况进行监测,分析常见致病菌及感染危险因素。结果共监测符合条件的ICU住院患者381例,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26例,34例次,患病率为6.82%.经单因素分析,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与患者置管时间、病情严重程度、插管时机相关。结论严格中心静脉置管护理,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力,缩短置管时间,加强护士手卫生的管理和穿刺部位消毒,对控制中心静脉置管相关性感染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癌症及骨髓移植患者长期中心静脉置管护理的经验.方法 尽量说服有置管适应证的患者接受置管手术;做好心理护理,适应导管的存在;加强导管护理,预防导管相关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教会家庭护理技能.结果 导管保留时间最短18 d,最长459 d,平均带管时间199.5 d.结论 皮下隧道式中心静脉置管使带管时间显著延长,可减少患者对治疗护理的恐惧,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对综合ICU108名有中心静脉穿刺史的危重症患者进行回顾性总结发现,置管后24例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导管堵塞、导管移位或滑脱、血肿、空气栓塞、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通过对中心静脉导管相关并发症原因的回顾性分析得出,中心静脉置管前后的有效评估,掌握导管置入方法、途径、加强置管前后的护理,了解导管相关并发症的症状和体征并及时排查和处理,医务人员操作中无菌观念的加强等一系列护理措施是防治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后并发症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9.
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是经外周静脉穿刺置人中心静脉导管的一种操作方法,在临床上广泛应用[1].但在PICC留置过程中,护理不当极易出现一些严重并发症,如机械性静脉炎、导管相关性感染、血栓形成,导管阻塞等,甚至导致留置管失败.因此,加强PICC留置管的护理,成为预防并发症的关键所在.现就145例PICC留置管的护理情况回顾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如何提高重病患者中心静脉置管的护理质量及如何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总结本科2010年1月~2011年1月60例中心静脉置管的护理经验.结果 除2例因未能及时发现导管堵塞,用肝素钠稀释液缓慢溶解无效拔管外,其余58例均取得满意效果.结论 熟练的操作技术是成功留置静脉导管的保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的临床应用及护理。方法:2006年1月~2007年7月对135例患者进行中心静脉置管术,并做好置管操作及其护理。结果:135例患者中穿刺成功134例,失败1例。中心静脉留置管留置时间平均25.45天,因导管堵塞被迫拔管1例,无术口感染和导管滑脱。结论:中心静脉置管技术在临床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吴凤娟 《中国民康医学》2012,24(23):2937-2938
目的:分析研究中心静脉置管的临床应用特点与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46例在我院行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对46例患者置管前做好充分的准备;置管中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置管后细心观察及护理,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结果:中心静脉置管穿刺成功45例,成功率为97.83%;导管留置时间10~180d,平均41d;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结论:中心静脉置管具有操作简单、置管时间长等优点。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加强置管后的观察及护理,预防出现各种并发症,是留置导管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雷秀英 《大家健康》2016,(10):20-21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置管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方法:总结本科120例行中心静脉置管病人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结果:120例患者,1例因操作失败,发生气胸;2例发生导管移位;5例发生局部感染;5例出现导管轻度阻塞。结论:做好中心静脉置管期间的护理,对中心静脉置管并发症及早进行干预,可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中心静脉置管的使用时间和利用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联合肝素封管预防中心静脉置管感染的效果。方法:选取中心静脉置管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肝素钠封管,观察组采用抗生素肝素钠封管,全部患者均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中心静脉置管感染及类型情况。结果:观察组中心静脉置管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中心静脉导管出口感染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联合抗生素肝素封管预防中心静脉置管感染效果显著,显著降低中心静脉导管口感染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中心静脉导管在恶性心包及胸腔积液置管引流的护理体会.方法 B超、X线或CT确诊大量恶性心包或胸 腔积液,采用中心静脉导管经皮心包或胸腔穿刺置管引流恶性积液.结果 50例置管全部一次性成功.无心、肺损伤,无1例出现创口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治疗恶性心包及胸腔积液具有安全、可靠且留置时间长、并发症少等优点,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保持引流管通畅是护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血透患者中心静脉置管的感染因素分析及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永岚 《河北医学》2008,14(10):1158-1160
目的:分析血透患者中心静脉置管的感染因素.方法:对437例中心静脉置管患者的感染发生情况,按置管部位、时间、病因及导管的通畅度等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股静脉置管的感染率高于颈内静脉和锁骨下静脉;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感染率明显高于其它病因;置管时间越长,感染率越高.而导管血流量是否充足对感染发生无显著影响.结论:为减少感染发生,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置管应作为中心静脉置管的首选部位,导管留置时间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应尽可能缩短.对那些有易感因素的患者,如股静脉置管,病情需要不得不长期留置导管或合并糖尿病的患者,要更加严格无菌操作,提高护理质量,才能有效预防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17.
罗香香  李秀南 《海南医学》2011,22(8):154-155
目的探讨ICU患者中心静脉置管在急危重患者临床护理中的重要性。方法选取在我院ICU行深静脉置管监测中心静脉压(CVP)患者103例,加强对患者进行穿刺前的心理护理、穿刺置管时的配合、置管后护理(导管的固定、维持导管通畅、预防空气栓塞、预防穿刺处感染、连接装置护理等方面)。结果在103例患者中,置管时间最长65d,最短3d。导管脱落2例;导管阻塞3例,置管后无局部感染、静脉血栓形成;拔管后伤口愈合好,导管管尖细菌培养均为阴性。结论加强并规范对ICU患者中心静脉置管的临床护理,能有效延长中心静脉管道置管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徐妍 《内蒙古医学杂志》2014,46(11):1397-1398
目的 探讨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期间的并发症及相关因素,寻求科学、有效地干预措施,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选取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ICU收治的实施中心静脉导管患者60例,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30例和循证护理组30例.常规护理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循证护理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循证护理措施.观察两组导管脱出液外渗、导管阻塞、感染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两组中心静脉导管放置患者置管后导管脱出、导管阻塞、感染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循证护理组均好于常规护理组(P<0.05).两组患者均无置管后局部渗血发生.结论 循证护理能有效降低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期间的并发症,继发感染率降低,是科学有效的护理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降低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CRBSI)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选取158例重症监护病房内行中心静脉置管的患者随机分为运用改良型方法进行中心静脉置管的临床护理(观察组),及采用传统的中心静脉置管的临床护理(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1.9%,较对照组11.3%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和传统的中心静脉置管临床护理方法比较,改良型护理方法能有效降低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锁骨下静脉置管导管行贵要静脉置管患者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总结我科2008年2月-2010年2月46例一次性中心静脉导管行贵要静脉置管患者优势。结果:本组无1例出现静脉炎,减少导管脱落,无严重的合并症及并发症。本组病例留置时间最短26d,最长88d,平均68d。结论:一次性中心静脉导管行贵要静脉置管具有操作简单、易固定、护理方便、置管时间长、活动不受限制、减轻对外周血管刺激等优点,是临床作为静滴甘露醇及营养支持的理想方法,值得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