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急诊护理要点。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09年10月-2011年10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急诊科抢救室治疗的37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从入急诊抢救室至各项生命体征平稳后转送期间的抢救方法及护理措施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37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经急诊抢救室积极有效的抢救措施,在各项生命体征平稳后转送至相关科室,内科治疗17例,外科治疗20例。内科治疗中有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1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出现肺功能衰竭死亡;1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出现休克死亡。外科手术治疗中,有4例为出血坏死型胰腺炎,手术后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死亡。结论:完善和细致的急诊护理是抢救成功急性胰腺炎的关键措施之一,为其进一步住院治疗争取更多的宝贵时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提高多处刀砍伤致失血性休克的护理水平.方法对40例多处刀砍伤致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护理方法进行回顾分析.结果40例经抢救后在抢救室做好术前准备行急诊手术治疗,均治愈出院.结论患者病情危重,除正确把握抢救时机外,护士精湛细致到位的护理和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动态观察病情变化是抢救患者生命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3.
急诊科危重病人护送途中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诊科是危重病患者的首诊科室 ,患者经初步急救、复苏后 ,有些需转送到相关科室检查 ,有些需转送到ICU或病房进行进一步治疗 ,因此做好危重病人护送途中的观察与护理 ,及时发现病情变化以提高抢救成功率 ,显得尤为重要。现将我院急诊科在转送危重病人过程中的护理报告如下。1   充分做好转送前的准备工作1 .1   认真评估病情 危重病人入抢救室后 ,急诊护士立即给患者进行护理查体 ,生命体征监测 ,及时评估意识、瞳孔、呼吸、心率、血压、尿量变化 ,并记录在危重病人病情观察记录单上。经病情评估生命体征趋向稳定 ,根据医嘱转送到相…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重症哮喘的院前急救护理措施。方法:分析了28例重症哮喘的院前急救过程,所有患者均在抢救室抢救至病情平稳后,转送至ICU或病房进一步治疗。结果:28例患者治疗时间(1-2)个月,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及时早期的院前急救,对患者治疗转归有重要的桥梁作用。  相似文献   

5.
外伤性昏迷患者的急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淑英 《吉林医学》2011,32(12):467-468
目的:结合临床实践经验,探讨外伤昏迷患者的急诊护理要点。方法:选取就诊的78例外伤性昏迷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急诊及住院期间的病历资料及护理记录进行分析,总结外伤性昏迷患者护理方法,为以后的临床工作提供参考。采用Microsoft Excel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护理措施包括病情评估与对症处理,生命体征监测与病情观察,保持呼吸道通与体位护理,迅速建立静脉通路,及时书写抢救记录以及护送护理。78例患者中,抢救成功70例,抢救成功率为89.74%,死亡8例,病死率11.26%,死亡患者伤情严重,并发多器官衰竭抢救无效而死亡。结论:急诊护理人员不仅要具有扎实的基本功以及丰富的医学知识,而且要有善于总结的临床经验,培养敏锐的观察力和预见性,从而做到有的放矢,有效抢救患者,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血液灌流与血液透析抢救急诊中毒患者临床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1月在我院就诊的急诊中毒患者94例,实施常规期间收治的47例急诊中毒患者设为对照组,实施临床护理干预期间收治的47例急诊中毒患者设为观察组。对比两组生命体征、救治效果。结果 干预前两组生命体征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干预后血氧饱和度高于对照组,心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胆碱酯活性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昏迷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干预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护理干预可提升血液灌流与血液透析抢救急诊中毒患者的救治效率,维持患者生命体征平稳,从而有利于保障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外伤性肝破裂的急诊抢救对策。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80例外伤性肝破裂患者,所有患者均为我院急诊抢救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我院常规外伤性肝破裂诊断检查,并实施常规救治措施。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就其治疗情况展开分析。结果 80例患者经诊断检出为外伤性肝破裂,经急诊抢救痊愈66例、生存74例,死亡6率,死亡率7.5%。死亡的6例患者死因多为多脏器功能损伤、腹腔感染、早期休克。结论针对外伤性肝破裂患者要行及时的诊断和抢救,完善抢救准备工作,做好抢救护理任务,术后注重患者的情况和初期反应,从而提高抢救成功率,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急诊抢救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6年3月接诊的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70例,将其按照电脑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分别35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进行急诊抢救,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4h的生命体征和哮喘缓解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各项生命体征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哮喘会缓解情况也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急诊抢救能够有效缓解临床症状,稳定生命体征,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将急诊护理应用于脑出血昏迷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于2014年10月至2015年9月期间收治的80例脑出血昏迷患者,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且在抢救患者的同时,对其采取相应的急诊护理措施,观察患者在接受了急诊护理后的临床效果。结果 80例患者在接受了相应的抢救及急诊护理后,18例病情改善明显,17例病情维持在稳定状态,45例抢救无效死亡,抢救及急诊护理的有效率达43.75%。结论给予脑出血昏迷患者在抢救的同时,实施相应的急诊护理措施,可显著提高抢救有效率和患者的生存率,值得将其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0.
曹君 《基层医学论坛》2013,(12):1546-1547
目的探讨急诊内科昏迷患者的紧急抢救与护理配合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2年6月135例急诊昏迷患者,对其紧急抢救和护理配合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5例(85.2%)急诊昏迷患者抢救成功,救治无效死亡患者20例,病死率为14.8%。结论急诊昏迷患者通常都有较高的病死率,所以需要采取准确有效的措施快速确诊,同时开展紧急抢救,给予合理有效的护理配合,能够增加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提高康复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脑出血昏迷患者进行急诊护理的临床体会给予探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9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脑出血昏迷患者35例,回顾性分析和研究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实施抢救的基础上,进行急诊护理,对急诊护理的临床效果给予观察。结果:对70例患者给予抢救和急诊护理后,病情得到明显改善的有12例患者,病情处于稳定状态的患者有16例,抢救无效死亡的患者有42例,抢救和急诊护理的有效率为40%。结论:对脑出血昏迷患者实施抢救的基础上,进行急诊护理,可以使抢救效率明显提升,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在临床上值得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性左心衰患者的抢救方法及护理体会.方法分析我院自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共抢救急性左心衰竭患者70例的临床资料.重点分析抢救过程,总结护理方法及体会.结果70例中65例经抢救后,病情逐渐好转,症状减轻,生命体征平稳.5例患者因时间延长,心搏骤停,抢救无效死亡.结论急性左心衰竭病情严重而危急,发病急,可危及生命,因此,护理人员应了解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病情,协助医生积极治疗抢救,只有正确有效的急救护理,才能提高急性左心衰患者最终的抢救成功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外伤性失血性休克急诊诊治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2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90例外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实行回顾性分析。对90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实行密切观察后,经个体化救治措施处理,观察患者急诊诊治情况。结果 90例外伤性失血性休克抢救成功率为91.11%,并发症发生率为7.78%。结论外伤性失血性休克早期实行急诊诊治处理,可提高患者的救治成功率,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多发性骨折的急诊患者50例的救治过程与护理措施,护理提供了新的标准.方法 针对多发性骨折患者急诊救治和护理,患者骨折部位包括四肢骨折、肋骨骨折、脊柱骨折、颅脑损伤、骨盆骨折等,通过及时准确的快速急诊救治工作,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有效的护理措施包括迅速建立静脉通道;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给予吸氧;密切观察各项生命体征、尿量、中心静脉压等,积极配合医生观察治疗效果.结果多发性骨折的患者中38例救治成功.10例出现不同程度脏器衰竭经抢救后恢复治疗.2例因严重多发性骨折合并脏器功能衰竭最终抢救无效死亡.结论在多发性骨折急诊救治中,尽早正确给予救治和护理是抢救生命和进行手术的关键,所以通过全方面的救治和护理,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减少病人痛苦,提高抢救的成功率,和愈合率.  相似文献   

15.
王灵 《海南医学》2013,24(12):1864-1865
目的探讨外伤性脾破裂患者的抢救及其护理体会。方法 2000-2012年我院诊治70例脾破裂患者,给予及时抢救和手术治疗,术后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密切观察病情和生命体征指标的变化,做好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措施。结果 70例脾破裂患者经过相应手术治疗和护理后,67例治愈,治愈率为95.7%,3例死亡,其中2例死于失血性休克,1例死于静脉栓塞。结论外伤性脾破裂患者经及时抢救和术后合理的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率,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急诊重度昏迷患者临床诊治及疗效,为临床医师对重症患者的救治提供借鉴,探讨提高重度昏迷患者救治成功率.方法 回顾我院2007年7月至2011年6月急诊抢救3100例重度昏迷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院前发病原因,初步诊断及急救结果 进行分析.结果 心脑血管疾病引发昏迷最多,死亡率最高.车祸及外伤致昏迷死亡率第二.中毒致死者少.治疗后,3100例患者死亡505例.放弃治疗172例.结论 详细询问病史,及时正确做出诊断,现场、转运途中,急诊科采取积极、有效的抢救措施,保护重要脏器功能,是重度昏迷患者抢救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外伤性脾破裂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对我院30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生命体征的监测和处理,术后护理、饮食和活动指导,并发症的观察。结果:30例病人经及时有效的抢救及精心的护理均得到满意的治疗效果,无1例出现合并症。结论:加强围手术期的监护、观察和护理,对降低外伤性脾破裂患者的死亡率及并发症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抢救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自2014年12月至2015年11月间在我院急诊抢救室中进行抢救的12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组并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护理,并在治疗结束后对评价指标内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采用优质护理服务的观察组抢救后的焦虑情绪(SAS)显著优于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率达96.92%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4.13%,P0.05;两组患者抢救后的SAS均优于抢救前,P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急诊抢救室中采用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心理情绪,并可极大促进患者的治疗和康复,同时获得较高的护理认可,极大提升医患之间关系,具有较高的护理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正> 自1992年11月至1993年6月,我们成功的护理了一例重度颅脑外伤致长期卧床半年的病人,经过周密的计划及科学的护理,使患者全身未出现一处褥疮,给抢救及治疗提供了保障,现将护理方法及体会报告如下。1.病例介绍 病人,男,35岁,因车祸致重度颅脑外伤于1992年11月入院抢救。入院时意识昏迷,大小便失禁,生命体征不平稳,病情危重,经过开颅手术后,积极进行抢救治疗,病人终于脱险,但因脑部受损严重转为浅昏迷,生命体征趋于平稳。由于患者将面临着长期昏迷的状况,因此预防褥疮是一项重要的护理。对此我  相似文献   

20.
岳冬兰 《吉林医学》2012,33(21):4682
目的:总结并探讨脑出血昏迷患者的急诊护理方法,总结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72例颅内脑出血昏迷患者护理过程和临床资料,总结脑出血昏迷患者的急诊措施的重点和护理的效果。结果:72例脑出血昏迷患者中,患者病情稳定48例,治愈出院的14例,未能治愈的10例。结论:由于脑出血昏迷患者的病情危重,而且病情变化快,患者的致残率与病死率较高,急诊抢救及时,患者经有效的护理后,大多数患者的病情可逐渐恢复平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