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护理干预对预防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随着下肢创伤、外伤性截瘫病人的增多以及人工髋关节、膝关节置换术的普遍应用,骨科病人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病例逐渐增多.国外文献报道骨折伤病的下肢DVT发生率为43.2%[1].下肢骨折患者由于长期卧床及肢体制动,可引起局部静脉、淋巴管回流障碍,血流缓慢形成血栓,甚至危及病人的生命,应引起医务人的高度重视.为探讨降低DVT发生率更佳途径,笔者对我科2004年1月~2008年6月期间我科收治的下肢骨折需手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以评价护理干预的有效性,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下肢骨折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预防下肢骨折病人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护理对策。方法:对我科于2006年1月~2007年2月100例下肢骨折患者进行早期功能锻炼和一系列护理预防措施以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结果:100例患者实施护理后大大降低了DVT的发生率,在术后第1~13共计有3例发生DVT,发生率仅为3%。结论:对下肢骨折患者术后采取有效的护理预防措施可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3.
护理干预对预防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预防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分析2004年1月-2008年6月期间承德市中医院收治的下肢骨折需要手术治疗、术后长期卧床休息、不能自主活动的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00例,观察组术后进行骨科术后常规护理,同时给予系统护理措施进行干预。进行临床评估,比较两组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结果:结果显示通过系统性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可以使患者掌握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基本知识,积极避免容易引起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诱因,降低术后血栓形成的发生率,观察组DVT发生率为4%,对照组DVT发生率为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护理干预措施对预防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预防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开封市第二中医院收治的75例行下肢骨折手术的患者,给予早期功能锻炼、药物预防、健康宣教等护理干预,观察护理效果。结果75例下肢骨折术后中,仅有1例发生了DVT,发生率为1.3%。结论对下肢骨折术后患者进行早期护理干预,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高凝状态,大幅度降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系统性护理干预预防下肢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观察。方法选择下肢骨折的患者1400例。按手术日的单双号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护理干预组,其中对照组694例,护理干预组70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骨科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护理干预组在传统护理基础上予以系统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周内下肢深静脉血栓、下肢肿胀及疼痛、肺栓塞的发生率。结果术后护理2周内护理干预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下肢肿胀及疼痛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发生肺栓塞1例,护理干预组未发生肺栓塞,两组患者肺栓塞的发生率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系统性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下肢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性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骨科119例下肢骨折术后患者进行早期知识指导,同时给予术前、术后相应预防性护理措施。结果 119例下肢骨折患者1例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例出现肺栓塞早期症状,均明确诊断后给予及时治疗,其余患者病情转归良好。结论对下肢骨折术后患者进行早期有效的预防性护理,可降低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7.
下肢骨折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较高,护理干预可有效地降低其发生,对其危险因素和护理干预进行了综述,阐述了护理干预下肢骨折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研究的主要进展,为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刘辉 《基层医学论坛》2012,(33):4421-4422
目的探讨老年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86例老年下肢骨折患者预防和护理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措施。结果 81例患者治愈康复出院,4例患者出现静脉血栓形成,1例出现肺栓塞,经抗凝、溶栓治疗症状缓解,康复出院。结论对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术前、术后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护理,能有效降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9.
钱莉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1,(11):1572-1574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预防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方法:收集60例下肢骨折患者按手术编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内固定手术并相应常规治疗,且观察组在围手术期予以护理干预,连续观察两月,比较两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及继发肺栓塞情况,并统计患者住院时间。结果:经护理干预观察组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6.67%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6.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1例继发肺栓塞,对照组有1例继发肺栓塞发生且死亡;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手术期予以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形成,进而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临床值得应推广实施。  相似文献   

10.
下肢骨折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蕊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9,22(12):1509-1510
目的:探讨下肢骨折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护理方法。方法:对41例经双下肢血管彩色多普勒检查证实并发DVT的下肢骨折术后患者,加强护理并应用尿激酶溶栓、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结果:25例治疗4~7d,16例治疗8~15d症状好转,双下肢血管彩色多普勒检查显示血栓消失,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对下肢骨折术后并发DVT的患者,在应用抗凝治疗的同时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以取得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下肢静脉血栓是骨科术后常见并发症,发生率为40%~70%,如不及时预防,一旦栓子脱落原发部位,引起急性肺栓塞而危及生命[1]。以下是对骨科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进行回顾和总结。1术前护理评估患者的全身情况和凝血功能,控制伴随病,针对合并症分别行血压、血糖监测和心电监护,劝导吸烟者戒烟,避免高胆固醇饮食,给予低脂富含维生素饮食,多饮水,保持大便畅通。耐心指导股四头肌  相似文献   

12.
魏岚 《中原医刊》2011,(10):121-122
目的探讨深静脉血栓(DVT)的预防措施和护理方法。方法对318例下肢骨折病人在做好专科护理的同时,加强了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和护理。结果318例病人,发生DVT1例,发病率为0.31%,结合多普勒检查确诊,经溶栓、抗凝治疗后症状基本消失,无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创伤或手术后的血液高凝状态、血管壁损伤、静脉血流滞缓和温度下降是造成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四大因素。骨折或手术后下肢DVT形成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应用脱水剂,使血容量减少,血液粘稠度增高;患肢肌力降低,对血管泵作用减弱;血管受压,血液回流不畅;骨折后肢体不能活动,血流缓慢。早期预防和系统、有效的护理至关重要,可有效地降低下肢骨折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14.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外科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对其术后DVT的预防和护理极为重要。我院于2002年1月至2005年12月共收治下肢骨折患者256例,术后并发DVT 15例。经及时的、精心的治疗和科学的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5例下肢骨折术后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下肢骨折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80例下肢骨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后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病例;观察两组患者继发肺栓塞情况;记录两组患者的住院情况。结果:观察组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继发肺栓塞发生率和对照组继发肺栓塞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的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效的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减少下肢骨折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预防下肢骨折手术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南京市江宁医院收治的86例下肢骨折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住院时间和下床时间、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1观察组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为4.7%(2例),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9.3%,4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93,P=0.024〈0.05)。2观察组的住院时间及下床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13.7±2.2)h比(2.8±1.0)h,(18.1±2.9)h比(2.1±0.7)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健康教育依从性及出院患者复诊依从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4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95.3%)明显高于对照组(8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下肢骨折手术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明显减少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下肢骨折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下肢骨折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的观察及护理方法。方法对41例经双下肢血管彩色多普勒检查证实并发DVT的下肢骨折术后患者,加强护理并应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结果25例治疗4d~7d,16例治疗8d~15d症状好转,双下肢血管彩色多普勒检查显示血栓消失,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对下肢骨折术后并发DVT的患者,在应用抗凝治疗的同时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以取得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护理方法对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于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312例下肢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分配原则将其平均分为2组,并采取不同的护理干预,即观察组(综合护理)、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2组患者术后1周的下肢皮肤温度、周径增长率以及深静脉血栓形成率。结果术后1周,对照组的下肢皮肤温度、下肢周径增长率均高于观察组,其深静脉血栓形成率(9.62%)也比观察组(3.21%)高,且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综合护理可有效控制下肢骨折术后患者的下肢皮肤温度及其周径增长率,从而降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下肢骨折术后引起深静脉血栓形成原因进行分析,有针对性的采取预防性护理措施,是预防血栓形成的关键.方法通过对患者进行术前心理护理,术后康复护理,早期功能锻炼,使患者术后减少深静脉血栓形成.结果12例患者经积极治疗及合理正确的护理后,均治愈出院.结论下肢骨折术后患者采取有计划系统的术前指导,术后早期功能锻炼,不仅有效预防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而且促进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