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 比较前列腺切除术后 4 8h硬膜外吗啡间断给药和PCA方式术后镇痛的镇痛效果。方法6 0例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前列腺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 ,组Ⅰ病人在术后以硬膜外吗啡 2mg ,q 8h镇痛 ,组Ⅱ病人在术后硬膜外给予吗啡 2mg负荷剂量 ,以PCA方式持续匀速给药 ,同时观察术后 4 8h疼痛缓解程度、膀胱痉挛痛次数及副作用。结果 组Ⅰ和组Ⅱ的平均吗啡用量分别为 12mg和 8.6 8± 0 .17mg ,VAS评分结果 :组Ⅱ低于组Ⅰ ,镇痛效果优于组Ⅰ ;术后 4 8h膀胱痉挛次数 :组Ⅰ高于组Ⅱ ,恶心呕吐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与硬膜外间断给药相比 ,PCA方式术后镇痛可减少吗啡用量 ,镇痛效果平稳良好 ,可减少副作用的发生率 ,对前列腺切除术后病人是一种较好的镇痛方式  相似文献   

2.
季洋  苗强  张羽  孙丽萍 《吉林医学》2002,23(4):223-224
目的:探讨前列腺切除术后不同镇痛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切除患者69例,随机分成两组,Ⅰ组39例,术后以硬膜外持续注药(CEIA)法镇痛。Ⅱ组30例,术后以肌注强痛定、异丙嗪或哌替啶50mg止痛。术后以VAS评分观察镇痛效果、对比冲洗膀胱时间用液量及术后并发症。结果:Ⅰ组与Ⅱ组比较膀胱痉挛性疼痛次数少,持续时间短,冲洗膀胱时间缩短,副作用少,两组差异显著。结沦:CEIA对前列腺术后患者镇痛效果良好,副作用少,有利于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耻骨后镇痛泵与硬膜外镇痛泵在防治TURP术后膀胱痉挛中的临床疗效,初步比较两种方法的效果与不足,从而为寻找一种更有效、安全、简便的术后镇痛方法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我院2006年6月~2009年5月TURP术后留置硬膜外镇痛泵病人208例,留置耻骨后镇痛泵病人56例,从术后抑制膀胱痉挛、减少再出血和再次手术率、置管的难易程度、安全性、并发症等方面比较两种方法的优缺点。结果硬膜外镇痛泵组平均置管时间(硬膜外麻醉置管时间加安置镇痛泵时间)为(45.56±8.72)分;术后出现明显膀胱痉挛80例,38例经上处理无效,29例出现再出血(27例与膀胱痉挛有关);术后出现各种镇痛泵并发症33例。耻骨后镇痛泵组平均置管时间(耻骨后穿刺置管加安置镇痛泵时间)为(12.65±4.35)分;术后出现膀胱痉挛仅9例。5例经处理后缓解,4例无效,3例出现再出血(2例与膀胱痉挛有关);术后出现各种镇痛泵并发症仅3例。结论耻骨后镇痛泵在防治TURP术后膀胱痉挛中比硬膜外镇痛泵更具疗效,能有效抑制膀胱痉挛、减少再出血并降低再次手术率,具有安置简便、安全可行、疗效确切、副作用和并发症少的优越性,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持续硬膜外术后镇痛(PCEA)与静脉术后镇痛(PCIA)应用于耻骨上前列腺摘除术后镇痛的应用与比较.方法 选择拟行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患者60例,ASA Ⅰ一Ⅲ级,随机分为PCEA组和PCIA组各30例,观察两组止痛效果、膀胱冲洗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和不良后应.结果 PCEA组镇痛效果优于PCIA组,膀胱冲洗时间PCEA组短于PCIA组;PCEA组术后BP、P、R、SpO2稳定.不良反应少,PCEA组术后尿道紧迫感及肛门坠胀感例数明显低于PCIA,PCEA组膀胱痉挛发生例数明显低于PCIA组.结论 耻骨上前列腺摘除术后镇痛PCEA优于PCIA组,能有效缓解膀胱痉挛,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硬膜外自控镇痛术(PCEA)、静脉自控镇痛术(PCIA)对预防下尿路术后膀胱痉挛发生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前列腺增生需手术治疗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硬膜外镇痛组术后采用PCEA镇痛,静脉镇痛组术后采用PCIA镇痛,平均镇痛时间48h,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膀胱痉挛发性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硬膜外镇痛组膀胱疼痛评分(2.7±0.9),静脉镇痛组(2.7±1.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硬膜外镇痛组发生膀胱痉挛3例(10.0%)低于静脉镇痛组8例(26.7%)(P<0.05).且术后呼吸抑制、嗜睡发生率低于静脉镇痛组(P<0.05).结论 前列腺增生术后采用PCEA镇痛,可有效预防膀胱痉挛发生,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6.
周蓉 《河北医学》2000,6(10):892-894
目的:探讨前列腺摘除术后不同的硬膜外镇痛方案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患者40例,应用PCEA,随机分为两组,Ⅰ组以0.25%布比卡因+芬太尼2ug/ml;Ⅱ组以吗啡40ug/ml均用2ml/h速度注入,观察各组镇痛VAS评分;不稳定性膀胱症状出现率。结果:Ⅰ组VAS评分镇痛有效率85%;Ⅱ组VAS评分镇痛有效率90%,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Ⅰ组不稳定性膀胱症状出现率55%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前列腺摘除术后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硬膜外患者自控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择期行前列腺摘除术患者80例,ASAⅠ~Ⅲ级,随机分成2组,Ⅰ组为对照组,术毕拔出硬膜外导管,回病房后根据患者疼痛情况分次肌注哌替啶1~1.5 mg/kg镇痛。Ⅱ组为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组,术毕接一次性镇痛泵,内含0.125%布比卡因 芬太尼0.4 mg 地塞米松10 mg共100 ml,以2 ml/h持续输注,PCA剂量为0.5 ml,锁定时间为15 min。观察术后48 h内两组的镇痛效果、切口引流量、发生膀胱痉挛痛的例数及术后1、2、6、12、24、48h血压、心率的变化。结果术后48 h内Ⅱ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Ⅰ组,切口引流量及发生膀胱痉挛痛的例数Ⅱ组明显少于Ⅰ组(P<0.01)。Ⅰ组患者术后各时点血压、心率较术前基础血压、心率明显升高、增快(P<0.05),Ⅱ组患者术后各时点血压、心率与术前基础值比较相对平稳(P>0.05)。结论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硬膜外患者自控镇痛用于前列腺摘除术后镇痛效果好,能使术后患者血压、心率维持平稳,减少膀胱痉挛痛和创面出血量。  相似文献   

8.
前列腺摘除术后自控硬膜外镇痛3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前列腺摘除术后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 ( PCEA)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患者 60例 ,随机分成 PCEA组和对照组 ,各 30例。 PCEA组术后通过保留的硬膜外导管连接镇痛泵持续镇痛 ;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后镇痛 ,如肌注度冷丁、吗啡及镇静剂等 ,连续治疗 3d。以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 ( VSA)间接评估镇痛效果 ,记录膀胱痉挛次数、持续时间 ,对比膀胱冲洗时间、用液量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PCEA能明显减少膀胱痉挛性疼痛发生率、持续时间短 ;缩短膀胱冲洗时间 ;减少膀胱出血量 ;抑制收缩压上升 ( P<0 .0 5 )。结论 :PCEA对前列腺摘除术后患者镇痛效果好 ,其疗效确切、安全 ,有利于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9.
CEIA在耻骨上前列腺切除术后镇痛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吗啡和曲马多在耻骨上前列腺切除术后硬膜外镇痛的效果.方法将65例耻骨上前列腺切除术(TVP)患者随机分成三组,A、B两组(共45例)术后分别应用吗啡和曲马多行连续硬膜外镇痛(CEIA),对照组20例予肌注哌替啶镇痛.结果CEIA组在视觉模拟评分(VAS),膀胱痉挛发生的例数、频率、持续时间,膀胱冲洗时间,留置尿管时间等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EIA能有效解除或缓解TVP术后的膀胱阵挛性疼痛,吗啡比曲马多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0.
罗哌卡因硬膜外自控镇痛在前列腺摘除术后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前列腺摘除术后伴有严重的膀胱痉挛、疼痛 ,影响患者术后康复。作者应用不同浓度的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实施硬膜外自控镇痛 ,效果满意。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选择前列腺增生施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ASAI~II级患者 60例 ,年龄 58~ 83岁。1 .2 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硬膜外麻醉。穿刺间隙 :L1~ 2 ,向尾端置管。药物 :1 0 g /L利多卡因 +2 .5g/L地卡因。术后患者随机分为 3组 ,Ⅰ、Ⅱ组术毕保留硬膜外导管 ,连接上海产怡新牌机械泵 ,容量 1 0 0ml,流速 2ml/h ,自控按键 0 .5ml/次 ,锁定时间 1 5min。Ⅰ组 :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腹前列腺摘除术后硬膜外镇痛时适宜的罗哌卡因浓度。方法选择择期前列腺摘除术患者90例,在硬膜外麻醉下完成手术。术后接硬膜外镇痛泵。随机分成A组(0.10%罗哌卡因浓度组),B组(0.15%罗哌卡因浓度组).C组(0.20%罗哌卡因浓度组),每组30例。观察记录术后的血压、SpO2、恶心呕吐、镇痛评分(VAS)、下肢运动阻滞(改良Bromage)评分和膀胱痉挛次数。结果三组的V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o.05);不良反应:血压、SpO2、恶心呕吐3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下肢运动阻滞:改良Bromage评分在C组较A组、B组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膀胱痉挛次数比较:C组无1例发生膀胱痉挛,B组1例发生1次膀胱痉挛,而A组有3例次膀胱痉挛。结论0.15%罗哌卡因浓度对下肢的运动阻滞无明显影响,且可有效解除膀胱痉挛,更适合于经腹前列腺摘除的术后硬膜外镇痛。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注射复合0.1%甲磺酸罗哌卡因+舒芬太尼0.4μg/ml硬膜外持续镇痛的可行性。方法:选择足月妊娠初产妇80例(ASA I级),自愿分娩镇痛,L2~3间隙腰硬联合穿刺,根据蛛网膜下腔注射不同剂量的舒芬太尼随机分为4组(n=20):对照组舒芬太尼0μg(生理盐水2.5ml),A组舒芬太尼3μg,B组5μg,C组10μg。镇痛起效30min后继续硬膜外持续镇痛,镇痛液均为0.1%甲磺酸罗哌卡因100ml+舒芬太尼40μg,bolus 3ml,持续剂量6ml/h,锁定时间10min(对照组穿刺成功即注入实验及负荷剂量共10ml)。连续监测BP、ECG、sPO2、HR及胎心监测,观察镇痛程度、起效时间、催产素使用率、产妇自我满意度及有关不良反应。结果:各组年龄、身高、体重、产程、催产素使用率、疼痛评分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所有镇痛组对胎心率无明显影响。舒芬太尼各组起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和A组分别有4例(20%)、3例(15%)镇痛欠佳(VAS>3),B组与C组均在完全无痛状态下分娩,但C组瘙痒率达70%(P<0.01)。结论:舒芬太尼腰-硬联合分娩镇痛是安全有效的,且以B组(5μg)效果好,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实用、安全、有效的处理下尿路术后膀胱痉挛的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06~2008年收治的120例下尿路疾病手术患者,术后随机分成硬膜外自控镇痛术(PCEA)组及静脉自控镇痛术(PCIA)组,每组60例,分别采用PCEA、PCIA镇痛,均以2 mL/h匀速输入,平均置泵时间48h,术后观察50 h。结果:PCEA组术后膀胱痉挛发生率(10%)明显低于PCIA组(25%)(P<0.01);对术后镇痛总体满意度(90%)明显高于PCIA组(75%)(P<0.05),术后呼吸抑制、嗜睡发生率(1.6%)明显低于PCIA组(13%)(P<0.01)。结论:下尿路术后应用PCEA能明显减少膀胱痉挛的发生,不良反应较PCIA少,可大大提高术后患者的疗效及生活质量,且操作简单、方便、安全,值得临术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4.
刘庆  杨宇 《西部医学》2010,22(10):1846-1848
目的比较常用的两种自控镇痛方式对下肢骨科手术患者镇痛效果和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在全麻下择期行下肢骨科手术的病人80例,ASAⅠ~Ⅱ级,年龄18~45岁,体重于标准体重±10%范围内,分为4组,每组20例。Ⅰ组为术后病人静脉自控镇痛(PCⅠA),分两亚组即:Ⅰ1组(盐酸曲马多+枸橼酸芬太尼),Ⅰ2组(盐酸曲马多+枸橼酸芬太尼+盐酸格拉司琼)。E组为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C组为空白对照组。术后按需肌注盐酸哌替啶1 mg/kg。术后镇痛期间观察记录患者一般情况,镇痛效果和睡眠质量等项目。结果术后第一、二天,各镇痛组的VAS值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组的术后镇痛效果明显优于Ⅰ1、Ⅰ2,VAS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而Ⅰ1、Ⅰ2组间VAS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第三天,Ⅰ1、Ⅰ2组VAS值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E组与对照组及Ⅰ1、Ⅰ2组VAS值有显著性差异,镇痛效果明显优于这三组。而Ⅰ1、Ⅰ2组间VAS无显著性差异。睡眠质量:用X2分割法对四组患者夜间睡眠状态进行比较,C组术后第1天的夜间睡眠状态显著差于其他三组(第1天χ2=15.69,P〈0.01)。其余各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第2天,第3天各组的夜间睡眠状况均较好,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下肢骨科手术后患者,硬膜外镇痛效果优于静脉镇痛,患者自控镇痛有利于术后睡眠质量的改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腘窝处坐骨神经联合隐神经阻滞用于糖尿病足(DF)手术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择期行DF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神经阻滞(NB)组和传统硬膜外阻滞(EA)组,各30例。NB组经超声引导下在腘窝处阻滞坐骨神经,并在收肌管水平阻滞隐神经;EA组行L3-4间隙硬膜外阻滞。2组的局麻药均为2%利多卡因5 m L+0.75%罗哌卡因10 m L,分3次给药,共计15 m L。比较2组患者的麻醉优良率、感觉及运动神经阻滞的起效时间和持续时间,术前、术中及术后的血压及心率(HR)变化,术后24 h内疼痛数字模拟评分(NRS)。结果:2组均无麻醉失败病例,组间优良率、感觉与运动起效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NB组感觉和运动阻滞持续时间比EA组长(P〈0.05),膝关节和髋关节未被阻滞,而EA组双侧膝关节和髋关节均被阻滞;NB组各时点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HR麻醉前后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A组麻醉后15、30 min的SBP、DBP和HR低于麻醉前(P〈0.05);NB组术后24 h NRS显著低于EA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腘窝处坐骨神经联合隐神经阻滞应用于DF手术,麻醉效果确切,与硬膜外麻醉相比,具有循环稳定和减轻术后疼痛的优点。  相似文献   

16.
束燕  杜金广  叶萍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3,38(12):1669-1670
目的:比较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和静脉自控镇痛(PCIA)对缓解胸部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将86例食管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E组(n=43)和I组(n=43),分别使用PCEA和PCIA镇痛,观察2组镇痛效果.结果:术后5 d内视觉模拟评分、使用辅助药物治疗镇痛的用量、术后拔管时间、ICU住院时间、术后开始走路时间和住院时间,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E组发生肺部并发症3例,I组14例;E组发生吻合口漏2例,I组6例;E组术后发生谵妄2例,I组6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癌患者开胸手术术后PCEA优于PCIA,对改善食管癌手术后护理、减少住院时间和促进患者康复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地佐辛用于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中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程  闫诺  李娟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1,17(5):698-699,702
目的:观察地佐辛在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中的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ASA Ⅰ~Ⅱ级剖宫产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M组为吗啡组:吗啡5 mg+甲磺酸罗哌卡因224 mg;D组为地佐辛组:地佐辛5 mg+甲磺酸罗哌卡因224 mg,均以生理盐水稀释至100 mL,进行硬膜外术后镇痛.采用负荷剂量+持续剂量给...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细针穿刺导丝引导置管腰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方法的可行性,以减少硬膜外麻醉后腰背痛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方法:100例择期下腹、下肢手术ASAI级~II级病人,年龄16岁~60岁,随机均分为两组:细针穿刺导丝引导置管CSEA组(I组)和18#Touhy针CSEA组(II组)。I组用9#8cm长细针行硬膜外穿刺,成功后用26G腰麻针通过细针内穿刺施行腰麻;腰麻成功后退出26G针,从9#针内置入"S"形硬膜外导管导丝后退出细针,导管套入导丝,送入硬膜外腔;II组采用经典的针内针法腰硬联合麻醉。两组所用药物种类、剂量和硬膜外腔留管长度5cm相同。术后用相同药物行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2d。观察并记录两组操作所用时间、一次置管成功率、有无异感、首次药量、手术时间、麻醉效果、术后疼痛和手术后第3天、第5天、第7天、第9天腰背痛情况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两组操作所用时间、一次置管成功率、穿刺或置管异感、首次药量、手术时间、麻醉效果、术后疼痛VAS评分差异无明显性(P>0.05),但手术后第3天、第5天、第7天、第9天腰背痛VAS评分I组明显低于II组(P<0.01)。结论:细针穿刺导丝引导置管CSEA不仅减少硬膜外麻醉后腰背痛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而且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唐玉云 《华夏医学》2013,(5):901-903
目的:探讨无创伤非药物性脉冲镇痛分娩的临床效果及其对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将300例产妇随机分为A组(对照组,未使用分娩镇痛)、B组(非药物性脉冲镇痛组,应用GT-4A分娩镇痛工作站镇痛)及C组(硬膜外镇痛组,椎管内麻醉镇痛)各100例.观察镇痛效果、产程时间、分娩方式、新生儿评分、产后出血量并作比较.结果:C组麻醉镇痛效果优于B组,B组产程时间短于C组和A组,B组经阴道平产率高于C组和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新生儿评分及产后2h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无创伤非药物性脉冲镇痛与硬膜外镇痛效果都比较理想,无创伤非药物性脉冲镇痛的阴道分娩率更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