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胆碱能性荨麻疹(Cholinergic Urticaria):由于运动、摄入热的食物或饮料、出汗及情绪激动等因素使胆碱能神经发出冲动而释放乙酰胆碱,然后使嗜碱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内的环磷酸鸟苷水平增高致释放组胺而发生风团[1]。1病因病机胆碱能性荨麻疹在我国古代文献中,有"瘾疹"、"赤疹"之说,《素问·四时刺逆从论》载:"少阳有余,病皮瘾疹。"依据病程的不同分为急性和慢性荨麻疹, 相似文献
3.
4.
黑布药膏治疗增生性瘢痕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黑布药膏治疗增生性瘢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外伤愈合后10~30天,具有可比性的增生性瘢痕患者40例(瘢痕共计50处)。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黑布药膏外敷治疗;对照组外用康瑞保凝胶治疗。比较两组在治疗3个月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后3个月疗效比较P值>0.05,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黑布药膏治疗外伤后增生性瘢痕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
反流性食管炎(RE)是指由于胃和(或)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食管黏膜的炎症、糜烂、溃疡等病变,属于胃食管反流病.其临床主要表现为胸骨后或剑突下有烧灼感或疼痛,吞咽困难、反酸等.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消化道动力障碍性疾病.主要病因和机制为抗反流防御功能下降和反流物对食管黏膜的攻击增强.本病属中医学噎膈、胃痛、反酸、嘈杂等范畴.近年来,临床上采用中医治疗本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已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笔者将其研究治疗的最新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癌因性疲乏(cancer-related fatigue,CRF)是目前困扰癌症患者的首要症状。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其发生率高于60%[1],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QOL)。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将其定义为一种持续的、主观的使人痛苦的乏力感或疲惫感,与癌症本身或癌症治疗相关,并经常伴有功能障 相似文献
7.
<正>据WHO公布的调查报告显示,我国住院患者抗生素类药物使用率高达80%,远高于国外的30%,新生儿科住院抗生素使用率更高达100%,由于抗生素的滥用,其不良反应也明显增加,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是较为突出的表现之一[1]。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ntibiotic-associated diarrhea,AAD)是指应用抗生素引起的腹泻,常与抗生素引起的肠道菌群失调有关,又称抗生素相关菌群失调性腹泻[2]。发生AAD的 相似文献
8.
正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是一种阵发性、由头位变动引起的,伴有特征性眼震的短暂的发作性眩晕,是最常见的前庭疾病。一般无耳聋、耳鸣和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病程为数小时到数月,甚至数年,呈周期性发作性或缓解,间歇期长短不一,有时可1年或数年不发病,甚至可长达10~20年者~([1])。本病属于中医学"眩晕"范畴,其详细记载最早见于《黄帝内经》。 相似文献
9.
10.
11.
正糖尿病性骨质疏松(Diabetic Osteoporosis,DOP)是一种全身性代谢性骨病,主要是指患有糖尿病引起骨显微结构受损和骨量消减症状,增加了患者的骨脆弱性,容易引发骨折疾病。因为骨质疏松症容易产生骨折,骨折伤残率高,使糖尿病患者的医治和病愈更为艰巨。目前西医治疗普遍以外胰岛素及口服降糖药治疗控制血糖,补充维生素及钙剂,使用骨丢失抑制剂和骨形成促进剂等~([1]),但是有些药物毒副作用大,作 相似文献
12.
<正>尿路结石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全球发病率约在5%~10%[1]。10年复发率高达50%[2]。中国泌尿系结石的发病率约为1%-10%,广东和广西的发病率接近10%[3]。尿结石主要由无机盐和有机盐、酸组成,其中大部分为结晶性物质,如磷酸盐、草酸盐、胱氨酸、尿酸盐等。尿路结石与个人饮食以及遗传等因素有关,继发的尿路感染是尿路结石的主要症状,主要表现为血尿、剧烈疼痛等,临床治疗以手术为主[4]。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以腔镜技术为主的经尿道输尿管镜取石术及经皮肾镜取石术已在临床广泛开展, 相似文献
13.
14.
<正>缓慢性心律失常是因心脏起搏功能障碍和(或)传导功能减退而引起的以心率减慢为特征的一组疾病,严重者可导致心脏泵血功能低下,不能满足机体需要,使患者出现严重不适症状甚则晕厥、猝死等。临床上针对缓慢性心律失常的西药治疗,长期疗效不佳,有较明显的毒副作用,患者难以接受和坚持。对于适宜起搏治疗,但不能承担昂贵费用,或手术禁忌,或拒绝起搏治疗的患者,中医药治疗是一种较好的选择。现将近年来中医药对缓慢性心律失常的认 相似文献
15.
正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简称肺癌,为起源于支气管黏膜或腺体的恶性肿瘤~([1])。当前西医学对肺癌的主流治疗方法有手术、放疗、化疗等,虽使肺癌的生存期有一定提高,但毒副作用大,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目前,中医药治疗肺癌已取得肯定的临床疗效,具有复发率低、毒副作用小等优点。现将近年来中医药诊治肺癌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辨证分型目前辨证分型尚未统一,各医家根据自己对疾病的理解及临床经验来进行辨证论治。关秋红等~([2])根据多年临床经验,按八纲辨证、气血辨证及脏腑辨证的原则,将肺癌证 相似文献
16.
17.
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所导致的一种慢性疾病,其临床特点为高尿酸血症,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反复发作的痛风性急性关节炎、痛风石沉积、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常累及肾脏引起慢性间质性肾炎和尿酸肾结石形成.西医西药在治疗痛风方面主要有秋水仙碱、非甾体抗炎药、激素、别嘌呤醇等药物,但都具有一定的副作用,在临床应用中受到一定限制,如秋水仙碱,50%~ 80%的患者在出现疗效前即已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副反应,并且有骨髓移植、肝肾损害、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等严重的不良反应[1,2],而中医药在治疗痛风方面具有疗效好、副作用小等特点,因此,积极地开发中医中药来治疗痛风是目前医务工作者一项重要任务,笔者搜集了近几年中医药在治疗痛风方面的研究资料,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