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人毛乳头细胞条件培养液对斑秃患者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观察人毛乳头细胞(DPC)条件培养液对斑秃患者的治疗作用,探讨DPC分泌促进毛囊生长的活性物质。方法:收集体外培养低传代DPC培养上清,制成冻干粉,用于治疗50例斑秃患者,并分别选择其中26例和10例作去炎松组和空白组自身对照。结果:DPC条件培养液组、去炎松组和空白组治愈率分别为74%、54%、10%,有效率分别为96%、73%、30%,DPC条件培养液组其治愈率和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去炎松组和空白组(P<0.01)。结论:人DPC条件培养液有促进斑秃患者毛囊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雄激素源性脱发(androgenic alopecia,AGA)[1]又称早秃、男性型脱发,因往往伴有皮脂溢出,既往曾称之为脂溢性脱发,中医学称为油风、蛀发癣。男女均可发病,但以20~30岁的男性较为多见,表现为头部皮肤油腻、脱屑,可伴瘙痒,额颞区及顶部渐进性脱发,继而形成高额,而枕区较少累及。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雄激素(睾酮)对体外培养人毛乳头细胞和外根鞘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脱发和非脱发成人头皮标本,用胶原酶消化法分离毛乳头,在角质形成细胞无血清培养基上,对其进行体外培养.采用非脱发成人头皮标本,组织法培养毛囊外根鞘细胞.然后将不同浓度睾酮加入两种毛乳头细胞与外根鞘细胞的共同培养基中,比较其对外根鞘细胞的增殖活性的影响.结果不同浓度睾酮对单独培养的两种毛乳头细胞和外根鞘细胞的增殖性均无作用(与对照组相比P>0.05).10-9 ml/L浓度(与对照组相比P<0.05)、10-8 ml/L浓度、10-7 ml/L浓度(与对照组相比P<0.01)睾酮与非脱发患者的毛乳头细胞共同培养时,可促进外根鞘细胞增殖.而10-10 ml/L浓度(与对照组相比P<0.05)、10-9 ml/L浓度、10-8 ml/L浓度、10-7 ml/L浓度(与对照组相比P<0.01)睾酮与脱发患者的毛乳头细胞共同培养时,对外根鞘细胞出现增殖抑制作用.结论睾酮对外根鞘细胞的影响,与其剂量和毛乳头细胞的存在有关.在这个过程中,毛乳头细胞可能起介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雄激素(睾酮)对体外培养人毛乳头细胞和外根鞘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脱发和非脱发成人头皮标本,用胶原酶消化法分离毛乳头,在角质形成细胞无血清培养基上,对其进行体外培养。采用非脱发成人头皮标本,组织法培养毛囊外根鞘细胞。然后将不同浓度睾酮加入两种毛乳头细胞与外根鞘细胞的共同培养基中,比较其对外根鞘细胞的增殖活性的影响。结果不同浓度睾酮对单独培养的两种毛乳头细胞和外根鞘细胞的增殖性均无作用(与对照组相比P>0.05)。10-9ml/L浓度(与对照组相比P<0.05)、10-8ml/L浓度、10-7ml/L浓度(与对照组相比P<0.01)睾酮与非脱发患者的毛乳头细胞共同培养时,可促进外根鞘细胞增殖。而10-10ml/L浓度(与对照组相比P<0.05)、10-9ml/L浓度、10-8ml/L浓度、10-7ml/L浓度(与对照组相比P<0.01)睾酮与脱发患者的毛乳头细胞共同培养时,对外根鞘细胞出现增殖抑制作用。结论睾酮对外根鞘细胞的影响,与其剂量和毛乳头细胞的存在有关。在这个过程中,毛乳头细胞可能起介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影响雄激素源性脱发疗效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回顾204例定期随访的门诊雄激素源性脱发(androgenic alopecia,AGA)患者的病例资料,分析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SAS8.0分析疗效与疾病严重程度、病程、发病年龄、治疗时间、治疗方式等的相关性。结果:患者多为病程在5年内、严重程度为中度的男性;患者评价和医生评价结果显示,疗效与用药时间相关系数分别为0.36和0.40,与严重程度相关系数为0.276和0.287,均P〈0.01;疗效与发病年龄相关系数小于0.2,与病程相关的P〉0.01。说明疾病严重程度越重的、治疗时间越长的,疗效越明显。从治疗方式上看,联合治疗有效率最高,单纯口服次之,单纯外用最低。结论:疗效与病情严重程度和治疗时间呈正相关,而与病程、发病年龄等无明显相关性。联合治疗较单独口服或者外用治疗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7.
脱发是目前一种常见疾病,一般分为非瘢痕性脱发和瘢痕性脱发。雄性激素源性脱发(Androgenic alopecia,AGA)最为常见,表现为毛囊逐渐微型化后毛发变短、变细软、脱色以及脱落,毛囊纤维化后致永久性脱发,是雄激素依赖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变性疾病。目前,治疗方式有局部外用米诺地尔,口服非那雄胺或度那雄胺等,局部注射药物和头发移植等,这些治疗方式的一些作用机制还不是很明确,对于治疗脱发还没有一种标准化的治疗模式。本文主要对治疗雄性激素源性脱发的相关机制、治疗方法,特别是毛发再生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脱发人群占比越来越大,而雄激素性脱发作为其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病因复杂,治疗药物单一,且副作用大。为了能更好的研发治疗雄激素性脱发的药物,现对近年来有关雄激素性脱发相关靶点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归纳针对每个靶点所开发的药物及其副作用,旨在更全面地了解治疗雄激素性脱发的可能成药靶点,对后续研发新药起到一定的指示作用。综述可见雄激素受体仍然是新药研发的热门靶点;前列腺素作为近年来的新靶点,其药物开发主要还是采用"老药新用"的策略;多靶点药物的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索应用自体微小及显微毛发移植治疗雄激素源性脱发的新技术.方法 选择头部生长有健康浓密毛发的头皮为供区,制备成微小及显微毛发移植物,植入脱发区域.结果 自2002年2月至2008年6月,用此方法治疗雄激素源性脱发患者共425例.移植的毛发均生长密集、发质良好,毛流自然,平均成活率达95%,外观满意.结论 自体微小及显微毛发移植物结合使用,可使移植区域毛发过渡自然,术后毛发生长密集.发质良好,是治疗雄激素源性脱发较好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0.
男性雄激素源性脱发患者毛囊干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男性雄激素源性脱发(androgenetic alopecia,AGA)患者毛囊干细胞增殖和凋亡情况.方法:对来自15例男性AGA患者和3例正常人的头皮,采用双重免疫荧光的的方法检测毛囊干细胞增殖和凋亡.结果:CK15标记的毛囊干细胞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阳性细胞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正常对照组、患者枕部、脱发过渡区和脱发区,除脱发过渡区与脱发区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外,其它各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毛囊中CK15阳性的细胞中均无TUNEL阳性细胞,TUNEL阳性细胞主要分布于内毛根鞘,总的TUNEL阳性细胞率在各组间无明显差异(P均>0.05).结论:毛囊干细胞增殖活性下降可能参与男性AGA的脱发过程.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猪毛乳头细胞条件培养基的生物学活性。方法:通过体外培养低传代猪毛乳头细胞,收集其基础培养基的上清液配制成条件培养基,用于培养高传代人毛乳头细胞,观察细胞形态及细胞生长曲线的变化;同时观察高传代人毛乳头细胞与低传代猪毛乳头细胞共培养情况。结果:条件培养基使高传代人毛乳头细胞出现了凝集生长现象,其生长曲线显著优于基础培养基培养的高传代人毛乳头细胞(P<0.05),其细胞的3H-TdR测定值亦显著升高(P<0.05)。高传代人毛乳头细胞与低传代猪毛乳头细胞共培养后出现凝集性生长趋势。结论:低传代猪毛乳头细胞在体外培养状态下可分泌具有明确生物学活性的物质。 相似文献
12.
人毛乳头细胞生长相关蛋白作用下细胞VEGF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研究人毛乳头生长相关蛋白作用下不同代人毛乳头细胞VEGF的表达。方法通过体外培养低传代的人毛乳头细胞,收集其上清配制成条件培养基,用此条件培养基培养高传代人毛乳头细胞,通过RT-PCR观察各代毛乳头细胞的VEGF变化。结果用低传代人毛乳头细胞的上清液培养过的9代人毛乳头细胞的VEGF表达不仅明显好于对照组(P<0.01),而且明显好于基础培养基作用下的7代人毛乳头细胞的VEGF表达(P<0.01)。结论低传代人毛乳头细胞的培养液在体外能明显地促进VEGF的表达。 相似文献
13.
14.
应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方法构建斑秃毛乳头差异表达基因文库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构建斑秃区与正常毛囊毛乳头细胞(DPC)差异表达的cDNA正向和反向消减杂交文库,为从中克隆鉴定出斑秃特异性表达和生长期DPC特异性表达的基因奠定基础。方法:应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分别从斑秃区DPC及正常头皮DPC提取总mRNA;依次合成单链及双链cDNA,分别与2种不同的接头连接,再进行正向和反向的2次消减杂交及2次抑制性PCR,将产物与T/A载体连接构建cDNA消减文库。结论:构建成功具有高消减效率的斑秃区及正常头皮DPC cDNA消减文库,文库扩增后得到120个阳性克隆,其中90个克隆含有100-500bp插入片段,结论:应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所构建的斑秃区及正常头皮DPC cDNA消减文库,为进一步批量筛选,克隆斑秃区及正常头皮DPC特异性表达的基因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用微载体培养技术进行人毛乳头细胞高效扩增的培养方法,以满足对毛乳头细胞的大量需求。方法采用Cytodex-3为培养载体进行人第3代毛乳头细胞的微载体培养,定期观察培养液颜色的变化,采用苔盼蓝染色进行活细胞计数,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生长状况。将微载体上消化的细胞进行传统培养,观察细胞生长情况,甲苯胺蓝染色,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培养至第12天,微载体上细胞数量最多,并且细胞聚集成团,类似毛乳头样结构。利用这时的细胞进行普通培养,仍然表现出凝集性生长特点,细胞呈异染性,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阳性。结论利用Cytodex-3培养可以收获大量具有生物活性的毛乳头细胞。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不同血清浓度的培养基对毛乳头细胞生长速度及细胞状态的影响.方法 改良一步酶消化法分离培养人头皮毛乳头细胞,分别以无血清培养基及10%、15%等不同浓度小牛血清培养基,培养第3代毛乳头细胞,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生长状态,细胞消化后,计数并绘制生长曲线.结果 在无血清培养基培养条件下,毛乳头细胞传代后贴壁率较低.贴壁后细胞未见明显增殖;传代后前8 d,15%和20%血清培养基培养的毛乳头细胞生长速度,明显快于无血清培养基组和10%血清培养基组(P<0.05);传代第10天后,15%和20%血清培养基中毛乳头细胞生长速度差异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 细胞生长速度与血清浓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微囊化人头皮毛乳头细胞体外培养及异种移植的可行性,并对海藻酸钠-多聚赖氨酸-海藻酸钠(alginate-polylysine-alginate,APA)微囊与海藻酸钠-BaCi2(barium-alginate,BA)微囊的物理、生物性能进行评价.方法采用“一步酶消化法”分离、培养人头皮毛乳头细胞,分别用APA微囊与BA微囊包裹.对两种微囊的生物相容性、机械强度、免疫隔离效果及微囊内细胞活性进行比较.结果APA微囊生物相容性优于BA微囊(P<0.01),但机械强度低于BA微囊(P<0.01);成囊后短期BA微囊内细胞活性高于APA微囊(P<0.01),但APA微囊内细胞活性增高较快(P<0.05).在微囊完整、表面无纤维化时,两种微囊均可起到良好的免疫隔离作用.结论微囊化人头皮毛乳头细胞可在体外及异种体内培养.综合评价APA微囊与BA微囊的利弊,在不同情况下选择不同的成囊方式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人工毛乳头异种移植诱导大鼠足垫毛囊形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人头皮毛乳头细胞微囊(人工毛乳头)异种移植诱导大鼠足垫毛囊形成的能力。方法以海藻酸钠-多聚赖氨酸-海藻酸钠(alginate- polylysine - alginate, APA)微囊包裹分离培养的毛乳头细胞;对体外培养1、4周的毛乳头细胞微囊及无APA的微囊对照组行组织学观察;取培养4周的毛乳头细胞微囊移植至大鼠足垫皮下,6周后取材行组织学检查。结果毛乳头细胞微囊体外培养1周后,毛乳头细胞周围出现细胞外基质;4周后,囊中形成“类毛乳头样结构”;人头皮毛乳头细胞微囊移植至大鼠足垫6周后,移植部位及其周围皮下有大量毛囊及皮脂腺结构形成。结论人工毛乳头诱导并参与了无毛区域新生毛囊及皮脂腺的组织构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