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先天性唇腭裂手术修复方法,评价手术修复的效果。方法对47例先天性唇腭裂患儿分别选用单瓣法、二瓣手术法、三瓣手术法等修复。结果 47例腭裂患儿术后创口均一期愈合,无腭瘘及复裂。随访1~3年,外观形态良好,语言功能良好。结论早期进行唇腭裂手术,根据病情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可减少出血,缩短手术时间,促进愈合。术后配合护理和语音训练,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2.
22例婴幼儿腭裂整复手术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婴幼儿腭裂手术术中、术后的相关问题.方法:对22例婴幼儿先天性腭裂手术就手术方法、麻醉及术后复苏方面进行临床分析.结果:22例腭裂患儿术后创口均一期愈合,无腭瘘及复裂.结论:早期进行腭裂手术,术中采用Digman‘s开口器,高频电刀,术后(4~5)小时拔管,可减少出血、缩短手术时间,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104例先天性腭裂患儿婴儿期手术修复的效果.探讨先天性腭裂婴儿期修复的可行性及语言功能效果。方法对104例先天性腭裂患儿在口腔或鼻腔插管复合麻醉下分别选用单瓣法、二瓣手术法、三瓣手术法、四瓣手术法或“Z”成形术、反向双“Z”形瓣法等修复。结果104例均为一期愈合,外观形态得到良好效果,1~20年的随访,显示语言功能良好。结论在口腔或鼻腔插管复合麻醉及熟练的手术技巧下,先天性腭裂婴儿期手术修复是安全的,比延期手术效果明显.特别是语言功能方面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婴儿期腭裂修复术的可行性及其临床效果。【方法】对184例7-12个月的先天性腭裂患儿采用气管插管全麻下行腭裂整复术,观察其术中、术后情况,并对102例术后1-5年的患儿进行随访.对其语音进行了初步的评价。【结果】全部患儿均能很好地耐受麻醉及手术,手术时间为(105.2±14.5)min,手术失血量为(35±5.4)mL。除1例双侧腭裂患儿术后发生腭瘘外,其余全部愈合良好。语音评价优良率达93.1%。【结论】婴儿期腭裂整复术是安全可行的,早期手术可获得良好的语音效果。  相似文献   

5.
蒋榕林  李军  沈宁  董皓 《广西医学》2012,34(3):303-305
目的 探讨婴幼儿完全性唇腭裂早期手术修复的方法.方法 3~6月龄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儿35例,同期施行唇裂修复术加牙槽嵴裂、硬腭部前端裂隙修复术;18~24月龄时二期采用兰氏法修复腭裂.结果 35例患者术后愈合良好,术后牙槽突裂完全封闭,硬腭裂逐渐缩窄.腭裂术后2年语音效果优16例,良15例,差4例.结论 婴幼儿完全性唇腭裂同期施行唇裂修复加牙槽嵴裂、硬腭部前端裂隙修复术可行,并为后期采用兰氏手术修复腭裂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大龄腭裂患者进行单纯行裂隙关闭术和同期行咽后壁咽成形术的术前、术后发音效果进行检测分析和对比。方法:对22例同期行腭裂关闭术及咽后壁组织瓣咽成形术治疗和10例单纯行裂隙关闭术的大龄腭裂患者,术前、术后用鼻咽纤维镜检测其腭咽闭合情况,应用通用音频谱分析系统,对术后患者腭裂语音进行声学分析。结果:所有腭裂修复术后,创口均达到临床I期愈合,语音也有不同程度改善。大龄腭裂患者采用腭裂关闭及同期咽成形术的修复组,术后发音明显优于单纯行裂隙关闭组。结论:大龄腭裂患者,采用腭裂关闭及同期咽成形术,是提高腭咽闭合和改善发音较好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7.
单侧瓣法修复腭裂的术式改进与语音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孙远  李慧增  史文进  张从纪 《重庆医学》2003,32(11):1479-1480
目的 探讨单侧瓣修复腭裂手术方法的改进以及对腭裂术后发音的影响。方法 对128例腭裂患者行改进的单侧瓣手术。术后采用软腭动度恢复治疗,同时配合针对性发音训练,观察患者术后发音的效果。结果 所有病例均达到一期愈合,无复裂发生;随访病例语音均有明显改善,其中78%语音接近正常。结论 改进的单侧瓣手术适用于大部分腭裂患者,对患者语音的恢复与改善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8.
改良兰氏法在腭裂早期修复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榕林  李军  沈宁  唐增斌  陈伟 《微创医学》2011,6(5):392-394
目的探讨应用改良兰氏法早期修复单侧完全性腭裂的效果。方法选择18~24个月龄的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者65例,手术均采用改良兰氏法修复腭裂,切开裂隙边缘,在腭部黏膜距上牙龈缘1~2 mm处,自尖牙近中始向后切开至上颌结节后方,剥离腭侧黏骨膜瓣、鼻腔黏膜及犁骨瓣,松解腭前血管神经束,重建腭帆提肌,分层缝合关闭裂隙。结果手术后出现腭裂穿孔、复裂2例,近期语音恢复良好53例,远期语音恢复良好58例。结论用改良兰氏法早期修复腭裂,既能获得良好的语音效果,又能减少日后颌骨发育障碍,为术后功能的重建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9.
目的 无松弛切口修复婴幼儿不完全腭裂在于寻找和开辟一条不影响颌骨发育、早期修复腭裂、恢复腭咽功能的新途径。方法 选择性对地15-18个月的不完全腭裂患儿采用新手术方法128例。均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行无松弛切口不完全腭裂修复术。结果 128例患者中,127例均达到裂隙闭合和腭咽闭合的标准。结论 无松弛切口修复婴幼儿不完全腭裂是一种不影响颌骨发育、早期修复腭裂、恢复腭咽功能、简例易行、易于推广使用的理想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10.
先天性腭裂常规手术采用三瓣或四瓣法修复,术后以碘仿纱布覆盖整个腭部创面,戴腭扩板。我科1980年至1991年对143例腭裂患者采用改进的两大瓣法进行修复,术后免戴腭护板,取得满意效果,初步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厦门市2014-2018年围产儿唇腭裂流行状况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监测方案,收集唇腭裂患儿资料。结果 共纳入围产儿421 457例,报告围产儿唇腭裂297例,其中单纯腭裂98例,单纯唇裂92例,唇裂合并腭裂107例,总唇裂发生率7.05/万。单纯唇裂、唇裂合并腭裂及非综合征性唇腭裂监测发生率男性高于女性,单纯腭裂女性高于男性;总唇裂及各分类城镇均高于乡村,但无明显年龄分布特征。另监测报告28周以内胎儿唇腭裂184例,其中唇裂合并腭裂166例,28周以内胎儿唇腭裂在性别分布、分类构成、诊断时间及诊断方式分布方面与围产儿相比均显著不同。2014-2018年,厦门市围产儿唇腭裂监测发生率稳定,未呈现上升或下降趋势。结论 围产儿唇腭裂监测频率是患病率,而不是发病率。2014-2018年,厦门市围产儿唇腭裂患病率处于相对较低水平,并保持稳定。超声检查是产前诊断唇腭裂唯一有效的手段,普及超声检查并提高超声检查人员的诊断水平是控制围产儿唇腭裂患病率的有效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2.
改良单侧瓣法修复腭裂的疗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一种腭裂手术方法以及对腭裂术后发音的影响。方法:对106例腭裂患者改良单侧瓣手术,部分软腭较短者采用“Z”交叉以延长软腭,术后采用软腭动度恢复治疗,同时配合针对性发音训练。结果:所有病例达到一期愈合,无复裂发生,随访病例语音均有明显改善,其中78%语音接近正常。结论:改良单侧瓣手术适用于大部分腭裂患者,对患者语音的恢复与改善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婴儿早期行唇腭裂手术对完全性唇腭裂患儿上颌骨发育的近期影响。方法:18例完全性唇腭裂患儿在婴儿期接受唇腭裂手术作为唇腭裂修复组,随访时平均年龄(10.15±0.76)岁;10例未行唇腭裂手术的单纯唇裂患儿为单纯唇腭裂组,随访时平均年龄(10.25±0.75)岁;另20例正常的10岁龄学童作为正常对照组。三组分别取头颅侧位片与上牙颌模型,进行测量分析。结果:两组唇腭裂患儿之间的上颌骨发育无明显差异(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有生长抑制(P〈0.05)。结论:早期对完全性唇腭裂患儿行唇裂修复术对上颌骨发育的影响不大,还可以使患者获得正常的语言功能。  相似文献   

14.
单侧腭黏骨膜瓣修复腭裂11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单侧腭黏骨膜瓣后推修复腭裂的方法。方法: 术中将患侧腭黏骨膜瓣彻底松解、腭帆提肌吊带重建、血管蒂牵拉提升,使腭瓣松弛充分、后退,对侧裂缘仅作简单切口,即可将裂隙封闭。结果: 本法修复单侧腭裂116例,仅2例于近期出现腭瘘;术后语言质量和发音明显改善。结论: 单侧腭黏骨膜瓣修复腭裂手术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短,临床应用方便可行。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上海市儿童福利机构内唇、腭裂婴幼儿的体格发育现状,为有效改进保育、护理等措施打下基础。方法:对上海市儿童福利机构内0~3岁唇、腭裂婴幼儿体格发育主要衡量指标进行定时测量。结果:上海市儿童福利机构唇、腭裂婴幼儿体格发育水平明显落后于社会正常婴幼儿和机构内婴幼儿;接受唇、腭裂修补术与尚未进行修补术的唇、腭裂婴幼儿体格发育有显著差异性。结论:上海市儿童福利机构唇、腭裂婴幼儿体格发育总体水平明显落后,早期进行唇、腭裂修补术对其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重点介绍了颊粘膜瓣修复腭裂的方法及其优点:延长软腭到接近正常长度,软腭肌肉接近恢复正常形态,易建立良好的腭咽闭合。因此,术后语音改善较明显。尤其小儿在语音前期手术修复,其发音效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一种腭裂手术的新术式,以减轻对上颌骨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本法与传统的Langenback法比较,在切口设计、软硬腭区外科操作及缝合等方面有多项改进。本法不帮硬腭松驰切口,通过裂缘切口和软腭松驰切口,充分构解组织,完成腭裂全部手术操作。结果:与传统方法比较,在切口愈合上差异不显(P〉0.05);但在手术创伤(手术失血量及手术时间)上差异显(P〈0.01)。结论:本法安全可行,特别适合腭裂早期修复;对上颌骨生长中心的保护,进一步提高了腭裂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腭裂手术对患者中耳功能的影响,为早期改善患者中耳功能提供依据。方法:对112例(224耳)腭裂患者进行年龄分组,采用声导抗、纯音测听或听性脑干反应检查。65例腭裂伴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在作腭裂修复术的同时,行鼓室置管术,术前术后作听力学检测,术前对鼓室分泌物作细菌培养。结果:腭裂患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中耳功能障碍,腭裂修复术能明显改善患者中耳功能(P<0.05)。鼓室分泌物G+、G-细菌培养阳性率为22.86%、23.53%,且多为低毒性条件致病菌。结论:腭裂患者常有中耳功能障碍,应重视其早期预防与治疗,早期修复腭裂有助于咽鼓管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