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脑内移植对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MSCs)移植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幼年大鼠脑功能影响及其在脑组织中的迁移、分化过程,探讨hMSCs移植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大鼠随机分为hMSCs移植组(n=18)、移植对照组(n=18)、模型组(n=6)和假手术组(n=6).前3组均建立幼年Wistar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模型,3 d后hMSCs移植组缓慢注射约5×105 个hMSCs至大鼠的左背侧海马,移植对照组注射等体积的磷酸盐缓冲液,假手术组和模型组未移植.其中hMSCs移植组和移植对照组又随机分为5组,分别于移植后0 d、3 d、1周、2周(均n=3)和4周(n=6)处死.模型组与假手术组均于造模后31 d(即移植后4周)处死.大鼠处死前均行交替电刺激Y迷宫行为学实验,处死后取脑组织行H-E染色观察病理变化;hMSCs移植组和移植对照组大鼠同时还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hMSCs在脑内的分布.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hMSCs移植后1周主要沿脑室系统迁移,部分沿胼胝体向对侧迁移,移植后4周细胞沿脑室向周围实质迁移,广泛分布于脑组织.Y迷宫实验显示hMSCs移植组总错误次数(TE)明显少于移植对照组(5.00±2.82 vs 12.67±3.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hMSCs移植组大鼠空间记忆能力显著优于移植对照组.H-E染色结果显示hMSCs移植组大鼠脑组织损伤较移植对照组及模型组轻.结论:hMSCs脑内移植后可在大鼠中枢神经系统内存活并迁移,且hMSCs移植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损伤脑组织和脑功能的恢复,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冯士军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1,21(8)
目的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移植同时应用神经生长因子(NGF),观察两者对脑损伤大鼠恢复的影响.方法 健康Wistar大鼠60只,雌雄各半,体重300~350 g.采用液压颅脑损伤仪,给予2.5~3.0 atm液压冲击力,制成重型液压颅脑损伤模型,随机分成3组.伤后6h给予相应治疗:A组为培养液移植组,B组为单纯骨髓干细胞移植组,C组为骨髓干细胞联合NGF组.TBI后24 h,3d及伤后1~4周行动物神经学缺损评分,在TBI后21~28 d进行Morris水迷宫(Morris Water Maze,MWM)试验.4周后处死行免疫组织化学、HE染色.结果 移植后1~4周,大鼠神经学缺损评分B低于A组(P<0.05),C组明显低于A组(P<0.01).各组平均潜伏时间均逐渐缩短,C组3~5d时平均潜伏时间较B组缩短(P<0.05),较A组明显缩短(P<0.01).C组穿越平台次数及在目标象限游泳距离与总距离百分比均高于A组、B组(P<0.05).结论 骨髓间质干细胞移植可明显改善重型颅脑损伤后大鼠的神经学功能,联合应用NGF有协同效果.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比较研究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rMSCs)经三条不同途径移植对其修复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作用的影响。[方法]113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脑局部定位移植rMSCs组、尾静脉移植rMSCs组、鞘内移植rMSCs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造模后3d各移植组分别脑局部定位注射rMSCs、尾静脉注射rMSCs、鞘内注射rMSCs。造模后24d行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移植后1d、4d、7d、14d、21d、28d分别取脑组织作病理学检查,并应用双标免疫组化检测rMSCs的分布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情况。[结果 ]各移植组的逃避潜伏期较模型组显著缩短(P<0.05),穿越平台次数显著增加(P<0.05),但移植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免疫组化显示各移植组脑组织内都出现rMSCs,脑局部移植的细胞随时间推移以注射点为中心向周围移行,尾静脉移植的细胞分布相对广泛,鞘内移植的细胞随时间推移自脑实质外周向深处移行,移植后1d、4d、7d、14d脑rMSCs组与鞘rMSCs组均显著多于尾rMSCs组(P<0.05)。NSE阳性率在三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GFAP阳性率以移植后21d尾rMSCs组最高(P<0.05)。[结论]rMSCs经三条途径移植均能改善HIB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但无明显差异;脑局部定位移植与鞘内移植均可使较多rMSCs早期进入脑实质,经尾静脉移植的rMSCs向星形胶质细胞分化较多。 相似文献
5.
目的移植大鼠原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创伤性脑损伤模型,探索该方法的疗效及临床可行性。方法体外培养大鼠原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造模成功7d后将其移植入受损脑组织边缘,移植后养育14d,神经功能评分后处死模型取脑组织,记录实验组及对照组(未移植干细胞)的神经功能评分、组织形态学、Ⅷ因子表达血管计数。结果实验组脑组织受损坏死区域较对照组小,受损周边脑水肿较轻;数据显示实验组神经功能恢复优于对照组,血管计数多于对照组。神经功能评分及Ⅷ因子表达血管计数提示实验组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实验组有明显疗效(P〈0.05)。结论移植原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创伤性脑损伤能够帮助神经功能恢复,并促进血管生长。推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通过促进血管新生帮助脑组织修复。实验验证最短培养周期的原代干细胞早期移植即可应用于治疗急性创伤性脑损伤。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缺血缺氧培养条件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生物学特点、细胞凋亡改变及对Caspase-3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SD大鼠MSCs,取生长活性较好的同代细胞进行研究。组1为对照组,常规培养;组2、组3、组4为实验组,分别予缺血缺氧处理2.5,4.5,6.5 h。倒置显微镜下观察MSCs形态,荧光显微镜下观察DAPI染色后胞核改变,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RT-PCR技术分析Caspase-3mRNA表达水平。结果:倒置显微镜下MSCs形态纤长,多呈梭形、纺锤形、成纤维细胞样。对照组细胞核染色均匀,无明显凋亡改变;实验组MSCs细胞核出现染色质凝聚、边缘化,部分细胞核裂解为碎块的凋亡形态学改变。缺血缺氧处理2.5,4.5,6.5 h后MSCs凋亡率分别为(5.30±0.56)%、(9.83±0.87)%(、19.87±1.88)%,与对照组相比,P均<0.05。实验组细胞Caspase-3 mRNA表达较对照组明显上调,且随缺血缺氧时间的延长,其表达水平逐步增加。结论:缺血缺氧培养条件下,MSCs可出现凋亡改变,且细胞凋亡率随缺血缺氧时间的延长呈上升趋势。Caspase-3参与了MSCs的这一凋亡过程,且表达水平随缺血缺氧干预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7.
目的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是存在于骨髓中区别于造血干细胞的一种多潜能干细胞,可作为多种疾病细胞替代治疗和基因治疗的载体。近年研究发现其可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存活并能分化为神经样细胞,在体外也可通过定向诱导向神经细胞转化,提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有可能取代神经干细胞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细胞治疗和损伤的修复。由于其取材容易,能在体外迅速培养扩增,通过自体移植可避开免疫排斥反应,且能以多种途径包括静脉注射、脑内不同部位进行细胞移植,所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修复中的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对缺氧诱导心肌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分离培养成年大鼠MSC和乳鼠心肌细胞,将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进行缺氧处理后,加入MSC或其条件培养液继续在无氧(95%N2+5%CO2,持续缺氧组)或正常氧(缺氧/复氧组)条件下共培养72h,采用Hoechst细胞核染色,计算凋亡细胞百分率;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Bax的变化。结果持续缺氧可以诱导心肌细胞凋亡,凋亡率为51.6%±2.4%,与MSC或其条件培养液共培养,心肌细胞凋亡率显著减低,分别为15.1%±5.4%和24.0%±4.2%(均P〈0.01);缺氧/复氧损伤可以引起心肌细胞凋亡,凋亡率为20.9%±2.7%,心肌细胞与MSC共培养,凋亡率显著减低(11.5%±3.7%,P〈0.05);心肌细胞与MSC条件培养液共培养,凋亡率略有减低(20.1%±4.2%,P〉0.05)。蛋白质免疫印迹显示凋亡时心肌表达Bax水平较高,与MSC或其条件培养液共培养时,Bax表达水平呈不同程度降低,与心肌细胞凋亡发生率减低一致,Bcl-2无明显变化。结论 MSC对体外缺氧诱导的心肌细胞的凋亡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细胞间直接接触和旁分泌细胞因子,影响了Bcl-2家族部分蛋白分子在心肌细胞的表达。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对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和修复作用,探讨不同时间点移植BMSCs对大鼠脑梗死治疗效果的差异。方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再灌注模型,在MCAO术后3、6、12、24、72 h这5个时间点经尾静脉移植BMSCs到脑梗死大鼠,并与PBS移植组和空白对照组进行脑梗死体积和神经损伤严重程度评分(NSS)比较。结果MCAO术后28 d,TTC染色显示:与PBS移植组和空白对照组比较,BMSCs移植组的脑梗死体积明显减小(P<0.05);随着细胞移植时间推后,梗死体积逐渐增大,BMSCs 3、6、12、24、72 h移植组脑梗死体积分别为(40±27)、(80±25)、(123±21)、(161±19)和(202±27)mm3。BMSCs移植组大鼠NSS明显低于PBS移植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并且BMSCs移植越早,NSS越低。结论在MCAO术后3~72 h移植BMSCs对大鼠脑梗死都有治疗效果,并且移植越早,治疗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对肾小管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36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干预组及正常组,每组12只。模型组及干预组予庆大霉素100 mg/(kg.d)腹腔注射7 d建立肾小管损伤模型,干预组用BMSCs尾静脉移植,模型组用等量生理盐水尾静脉注射;正常组均予生理盐水处理。HE染色评价肾组织病理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肾小管上皮细胞增殖(PCNA标记指数),TUNEL法检测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分光光度法检测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及丙二醛(MDA)水平。结果干预组大鼠病理评分、SCr、BUN、细胞凋亡及MDA水平均低于模型组大鼠(P<0.05),干预组大鼠PCNA标记指数高于模型组大鼠(P<0.05)。结论 BMSCs对肾小管损伤具有保护作用,通过抑制细胞凋亡及增加细胞增殖使受损肾小管恢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人神经营养因子-4(hNT-4)转染的骨髓基质细胞(MSCs)移植治疗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方法.方法采用脂质体转导pcDNA3.1-hNT-4的MSCs作为细胞移植物.在建立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模型的基础上,将转染后细胞移植物植入缺血侧皮层.移植后14d,观察组织学变化;采用改良的神经缺损程度评分评价神经系统功能.结果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和原位杂交分析,转染后MSCs可以表达hNT-4蛋白和mRNA;组织学和神经缺损程度评分提示,移植hNT-4的MSCs较对照组和单纯移植MSCs组,可以有效减少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程度.结论 NT-4转染MSCs细胞可以作为神经系统细胞移植物,在治疗脑损伤的细胞和基因治疗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构建表达大鼠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的真核表达质粒pEGFP-NI/EPO,并检测其在体外的表达.方法 从大鼠肾脏获得EPO基因片段并用RT-PCR方法 扩增,将其连接于真核表达质粒pEGFP-NI,测序鉴定后,用脂质体包裹转染大鼠骨髓问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s,MSCs),采用免疫组化和RT-PCR检测EPO的表达.结果 经酶切和测序鉴定证实本实验构建的重组表达质粒正确,该质粒在体外转染大鼠MSCs细胞后可表达EPO蛋白.结论 成功构建的pEGFP-NI/EPO重组质粒能在体外表达EPO蛋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骨髓间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MSCs)对大鼠颅脑损伤后血管再生的影响。方法:自由落体法建立大鼠脑撞击伤模型,50只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移植组和对照组,每组25只。移植组大鼠手术后12 h侧脑室注射法移植BM-MSCs,对照组仅注射生理盐水。术后第 1,3,7,14和21天行改良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odified neurological deficit scores of rats,mNSS)。于术前,术后3,6,12,24 h和3,7 d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大鼠外周血CD34和CD133抗体双标记细胞。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损伤周围脑组织CD31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的表达。结果:两组间mNSS分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997,P<0.05),组内不同时间点间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F=37.106,P<0.01)。术后第7,14,21天对照组较移植组 mNSS评分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大鼠外周血中存在CD34和CDl33双阳性细胞表达。对照组大鼠外周血中CD34和CDl33双阳性细胞数伤后3 h为下降状态,后升高,伤后6 h达最高点,此后逐渐下降,伤后24 h降至正常水平。移植组有同样的趋势,CD34和CDl33双阳性细胞升高持续到伤后24 h,其数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NSE均有阳性表达,术后7,14 d时移植组的NSE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CD31的阳性表达很少,术后3,7 d时移植组的CD31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BM-MSCs移植可以增加脑创伤后大鼠外周血中内皮祖细胞数量并持续约24 h,可以调高大鼠脑创伤后损伤周围区的血管生成标志物的表达和神经元标志物的表达。BM-MSCs移植组大鼠脑损伤后神经功能较对照组改善明显。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丹参注射液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后海马神经元Bax、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及其治疗作用。方法建立新生SD大鼠HIBD模型,每组实验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S组)、生理盐水对照组(C组)、MSCs治疗组(M组)和丹参+MSCs治疗组(DM组)。观察缺氧缺血组28d内生存情况;检测缺氧缺血前2h,缺氧缺血后12h、24 h,3、7、14、28d各时间点新生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Bax、Bcl-2蛋白的表达。移植后28d进行大鼠迷宫行为学实验。结果 DM组较C组和M组比较,Bax表达明显下调(〈0.05),而Bcl-2表达显著上调(〈0.05),生长发育和生存情况明显好于后两者。迷宫实验显示结论:丹参合并MSCs改善了新生大鼠HIBD后的生长发育,提高了其空间记忆能力。结论丹参合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能减少Bax的产生,发挥对新生鼠HIBD时的脑保护和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甲状腺素在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软骨形成的作用。方法在两种条件培养基中培养和诱导猪BMSCs,对照组用成软骨培养基(含10-7 mol/L地塞米松和10 ng/mL TGFβ1),甲状腺素(T3)用成软骨培养基加100 nmol/L T3。MTT法检测BMSCs单层增殖情况。4周后取两组BMSCs Pellets,进行组织学染色和半定量基因表达分析。结果T3组BMSCs增殖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T3组BMSCs Pellets形成典型软骨陷窝样结构,甲苯胺蓝染色阳性,并且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T3组第4周软骨生成标志基因Ⅱ型胶原(Col-Ⅱ)、聚集蛋白聚糖(aggrecan)和性别决定基因9(SOX9)的表达显著升高(P˂0.05),肥大标志基因Ⅹ型胶原(Col-Ⅹ),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基因的表达显著升高(P˂0.05),成骨基因Ⅰ型胶原(Col-Ⅰ),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表达在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素可促进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和软骨形成,同时诱导间充质干细胞分化的软骨细胞肥大,这些结果为研究软骨组织工程的诱导方案提供了有益的线索。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川芎嗪对大剂量甲氨喋呤(MTX)化疗所致骨髓基质细胞(BMSC)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量效关系。方法:建立大剂量MTX化疗损伤BMSC的小鼠模型后,按每千克体重腹腔注射川芎嗪0mg(对照组)、20mg(Ⅰ组)、40mg(Ⅱ组),1次/d,第21天采取骨髓细胞进行体外BMSC培养,成纤维细胞集落(CFU-F)计数,BMSC层粘附率测定和BMSC层上造血细胞混合集落培养,结果:BMSC生长,CFU-F计数,BMSC层粘附率,BMSC层上造血细胞混合集落数目均表现为Ⅱ组>Ⅰ组>对照组(P<0.05,P<0.01)。结论:川芎嗪对大剂量MTX引起的BMSC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新生大鼠不同时间点脑组织上清液对骨髓基质细胞(BMSCs)向神经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7日龄新生SD大鼠结扎左颈总动脉制作HIBD 模型(n=15),另设 15只正常同日龄新生大鼠.两组分别在 HIBD后24h(8日龄)、72h(10日龄)及7d(14日龄)时处死(n=5).分别制备左、右脑组织上清液.将培养3~5代的SD大鼠BMSCs接种于预先置有盖玻片24孔板中,正常培养至细胞达到60%~70%融合后,分别加入上述时间点的脑组织上清液,另正常换液未加上清液组为未干预组.培养3d后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NSE)、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少突胶质细胞前体细胞标记O4 的免疫荧光检测,计算阳性率.结果:未干预各组细胞仅有少量NSE,GFAP及O4的表达,正常大鼠各时间点左、右脑上清液共培养各组细胞NSE,GFAP及O4阳性率较未干预组增加(均P<0.01),但左、右两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IBD后24h组、72h组左脑(损伤侧)上清液共培养组细胞NSE,O4的阳性率明显增加,分别与同时间点右侧及正常组同一时间点的左、右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P<0.05,P<0.01),HIBD后7d左、右脑上清液共培养组细胞NSE,GFAP及O4的阳性率相近,分别与正常组同一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IBD后24h组左脑上清液共培养组细胞NSE,O4的阳性率较HIBD后72h组及7d组左脑上清液共培养组细胞NSE,O4的阳性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正常鼠、HIBD鼠脑上清液均能诱导BMSCs发生神经分化,以HIBD后24h损伤侧脑上清液对BMSCs的神经分化率最高. 相似文献
18.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免疫调节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是一种多潜能的非造血干细胞,可以向多系分化,如骨、脂肪和软骨,并优先归巢于损伤组织,有利于组织修复。体外研究显示它们不诱导免疫应答,对识别、清除同种异体抗原的免疫细胞具有抑制作用。在动物实验中,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以诱导外周免疫耐受并向损伤处迁移,抑制致炎细胞因子的释放,促进损伤组织修复。这种独特作用说明它们在细胞治疗和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