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3 长QT综合征3 .1 危险分层晕厥是长QT综合征中最常见的临床征象 ,首次发作一般在 5~ 1 5岁的少年儿童期 ,男性比女性更早出现 ;在 5岁以前发作晕厥预示疾病危险性大 ;晕厥发作达 1 3次以上可能出现心脏停搏或SCD的概率增加。见表 1 1。猝死的家族史则有很强的准确预测不良后果的意义。QT延长的程度 (如 :QTc >60 0ms)与危险呈正相关性。然而 ,来源于相同国际登记处 (InternationalRegistry)的数据显示QT间期正常(QTc<4 40ms)的家族中有 5 %的家庭成员发生晕厥和心脏骤停。QT离散度 >1 0 0…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出现晕厥的临床特点.方法 将92例经超声心动图诊断为肥厚型心肌病的住院患者分为晕厥发作组(18例)和无晕厥发作组(74例),就两组的I临床特征、心电变化和超声心动图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晕厥组发生流出道梗阻者[8例(44.4%)]明显超过非晕厥组[11例(14.9%)](P=0.005).晕厥组心肌肥厚部位以室间隔肥厚为主者多见[15例(83.3%)];晕厥组室间隔的厚度[(2.18±0.24)cm]明显高于无晕厥组[(1.91±0.20)cm](P=0.000).晕厥组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发生例数[11例(61%)]明显多于非晕厥组[18例(24%)](P=0.003).晕厥组QRS波的宽度[(0.107±0.020)s]明显大于无晕厥组[(0.094±0.018)s](P=0.009).晕厥组的ST段下移超过0.1mV的例数[10例(55.6%)]明显多于无晕厥组[22例(29.7%)](P=0.039).结论 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中,晕厥者主要与流出道梗阻有关.晕厥以室间隔肥厚为主者多见.与室间隔的厚度相关.易发生快速性心律失常.晕厥者的心肌结构排列紊乱-和心电紊乱可能更严重.  相似文献   

3.
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心律失常与猝死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Wang Y  Cui YH  Wang DW 《中华医学杂志》2004,84(5):401-404
目的分析85例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心电图、长程心电图及临床资料,探讨HCM患者心律失常发生情况及其与猝死及晕厥的关系。方法收集85例确诊的HCM患者临床资料、心电图、长程心电图记录,分析快速型及缓慢型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及其与晕厥和猝死的关系,同时结合超声心动图资料,分析心律失常与心肌结构的关系。结果85例HCM中有心律失常者74例,占87%(包括快速型心律失常30例,发生率为35.3%;缓慢性型心律失常21例,发生率为24.7%);有晕厥史的24例患者中,室内传导阻滞、快速心律失常及缓慢型心律失常的发生率较无晕厥史患者中的发生率高,并有明显统计学差异,且以室间隔中下部及心尖部肥厚的发生率为高;此外,缓慢型心律失常与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相比室间隔中下部及心尖部肥厚的发生率较高。结论肥厚型心肌病发生晕厥、猝死的原因不仅仅是由于快速型心律失常,缓慢型心律失常也是其重要原因之一,且在有晕厥史或缓慢性心律失常者以室间隔中下部及心尖部肥厚者多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出现晕厥等严重症状的预测因素。方法分析52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多项检查的表现特征,按照有无晕厥的临床症状分成两组,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晕厥组有多项指标较非晕厥组有显著增加,包括QT间期延长(456±20ms vs 421±21ms,p〈0.05);左室流出道梗阻(61.5% vs 5.1%,p〈0.05),心前区收缩期3/6以上的杂音(92.3% vs 25.6%,p〈0.05)。左室壁厚度≥23mm(38.4% vs 5.1%,p〈0.05)。结论(1)QT间期延长,(2)左室流出道梗阻,(3)心前区3/6以上的收缩期杂音;(4)左室壁厚度≥23mm是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发生晕厥等严重症状的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5.
杜昕 《英国医学杂志》2006,9(6):347-347
患家族性长QT综合征的青少年患者发生室性心律失常和死亡的危险性高,这种灾难性的事件是不可预测的,但一项新的研究显示,性别、QT间期长度和晕阙病史三个因素有助于此类患者猝死危险性的分层。,作者对美国登记的10-20岁的2772例患者进行了随访。  相似文献   

6.
余华 《现代实用医学》2010,22(9):978-980
目的探讨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出现晕厥、恶性心律失常等严重症状的高危因素。方法将95例经超声心动图检查诊断为肥厚型心肌病的患者,按照有无晕厥的临床症状分成2组,对临床特征、心电变化和超声心动图特点进行分析。结果与非晕厥组相比,晕厥组Q-Tc间期延长([447.58±25.48)ms(428.64±20.22)ms,〈0.05];T波峰-末间期心率校正值(Tp-ec)间期延长([118.43±17.65)ms(98.41±14.98)ms,〈0.01];左室流出道梗阻多(45.0%17.3%,〈0.01),有家族史者多(40.0%10.7%,〈0.01),严重心律失常的发生率高(75.0%22.7%,〈0.01)。晕厥组室间隔的厚度明显高于无晕厥组([2.18±0.24)ms(1.91±0.20)cm,〈0.01]。结论 Tp-ec间期延长、左室流出道梗阻、Q-Tc间期延长及严重心律失常是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发生晕厥等严重症状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7.
咳嗽晕厥综合征3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
晕厥是由多种因素引起脑部缺血或缺氧造成的一过性意识丧失。我们对医学分院1998年2月~2000年11月因晕厥待查的35例青少年患者病史作如下分析:1一般情况及诊断1.1临床资料:1998年2月~2000年11月,因晕厥及时送入医院的35例患者中,男3例,女32例,男女比为1:10.7,年龄在14~19岁之间。1.2发作时间及次数:一次性晕厥发作持续时间在1分钟以内的10例,2分钟以内的20例,3~5分钟3例,6~7分钟2例;绝大多数平卧休息后神志恢复,1例癔病患者反复发作7次,1例癫痫患者自行停…  相似文献   

9.
对青少年学生晕厥现象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青少年学生晕厥的病因从而对本病提高认识。方法回顾收集我院近几年有关青少年学生晕厥的诊疗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血管迷走神经兴奋性增高是青少年学生晕厥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正>晕厥是青少年中最常见的急症之一,它是由于广泛性大脑供血不足引起的暂时性脑组织缺血缺氧所致的短暂性意识丧失。发生晕厥的原因大致可分为四类:①血管神经性晕厥;②心原性晕厥;③脑原性晕厥;④血原性晕厥。在临床上常以血管神经性晕厥最多见。但不论属于哪种类型的晕厥,临床上  相似文献   

11.
12.
杨新红  梁景军 《四川医学》2009,30(10):1638-1640
目的探讨肥厚型心肌病QT离散度的临床意义及倍他乐克对其的作用。方法根据超声结果将患者分梗阻性和非梗阻两组,为每个患者记录体表常规12导联同步心电图,分别计算QT、QT离散度(QTd)、校正的QT离散度(QTcd)。在治疗过程中给予倍他乐克,以12.5mg,2次/d起始,逐渐加量至目标剂量。在给药前、3个月和6个月后复查。结果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和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QT、QTd、QTcd均超过正常值,P〈0.01;倍他乐克能明显缩短两组的QTd,且梗阻组QTd的变化程度较非梗阻组更显著(P〈0.05)。结论两组肥厚型心肌病QT、QTd、QTcd均超过正常值,倍他乐克能明显缩短两组的QTd,且梗阻组QTd的变化程度较非梗阻组更显著,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3.
肥厚型心肌病 (HCM )为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心脏病 ,主要表现以左心室或右心室肥厚为特征 ,通常表现为室间隔非对称性。肥厚型心肌病最大危险是严重心律失常致猝死 ,因此预测其早期危险性非常重要。我们对 2 0 0 0年 3月— 2 0 0 3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 4 0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QT离散度 (QTd)进行分析 ,并对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和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QTd进行比较 ,从而分析预测肥厚型心肌病危险度。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4 0例患者 ,男 2 4例 ,女 16例 ,年龄 35~ 6 5岁 ,平均 5 0岁 ,其中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 2 2例 (梗阻组 ) ,非梗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心电图改变。方法对确诊为肥厚型心肌病35例患者做心电图改变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心电图均有异常改变。其中sT-T改变30例(85.7%),左心室高电压16例(45.7%),心律失常14例(40%),电轴左偏13例(37.1%),异常Q波12例(34.2%),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4例(11.4%),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2例(5.7%)及一房室传导阻滞2例(5.7%)。结论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心电图可表现为多种异常改变,特异性不高,但敏感性高。对心电图呈此种ST段、T波及QRs波群的变化的患者,应进一步检查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5.
咳嗽晕厥综合征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病历报告 患者,男,70岁,退休工人,因咳嗽5年,咳甚则晕厥4年,加重2个月于2008年8月5日就诊。患者于5年前无明显原因出现咳嗽,平时未引起重视,也未做任何治疗。4年前开始咳嗽,次数增多,对症解痉止咳也可缓解,但每遇一次深沉而剧烈的咳嗽便当即昏倒,神志不清,过约30s后才能清醒,但无抽搐及大小便失禁,清醒后恢复如常,  相似文献   

16.
晕厥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林蓉  黄德嘉 《中国医刊》2001,36(6):47-48
1 定义和分类晕厥是突发的短暂的意识改变或丧失 ,可自行完全恢复。晕厥的临床表现可为短暂的发作的意识状态改变 (晕厥先兆 ) ,也可为意识完全丧失 (晕厥 )。多种原因都可导致晕厥 ,不同病因 ,预后差别很大。根据病因 ,将晕厥分为三类 :①心脏源性晕厥 :由各种心脏疾病所致。②反射性晕厥 :包括血管迷走抑制性晕厥 ,颈动脉窦综合征等。③其他原因的晕厥 :见于各种神经和精神疾病。不同原因晕厥的病理生理机制、诊断方法、治疗措施及预后大不相同。2 心脏源性晕厥见于心脏血流受到严重阻塞以及各种心律失常时。由于心排血量突然减少 ,造成…  相似文献   

17.
马兰 《甘肃医药》2010,29(4):397-398
目的:探讨青少年晕厥的病因、发病情况及急救措施。方法:收集2005年至2009年到我院急诊科就诊的青少年晕厥患者58例进行分析。结果:青少年晕厥多为非器质性疾病引起,一般预后良好,处理得当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很大影响。结论:预防和正确处理晕厥对保障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周东  刘航  杜宇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15):1809-1811
目的:分析青少年学生晕厥的临床特征从而提高对本病认识.方法:对我院近3年来63例青少年学生晕厥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青少年学生晕厥中非心源性晕厥者占92.1% , 其中以神经介导性晕厥为主(77.8%),血管迷走性晕厥是青少年学生晕厥中最常见的病因( 68.3%),心源性晕厥仅占全部晕厥患者的极少部分(4.7%).与运动相关的晕厥,并且伴有胸闷先兆症状是心源性晕厥特征性表现.结论:虽然神经反射性晕厥是青少年晕厥主要原因,预后良好,但心源性晕厥的危害重大也必须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9.
老年晕厥患者63例病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正> 晕厥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脑部缺血或缺氧造成的一过性意识丧失。我院1993年1月~2000年12月收治老年晕厥患者63例。本文就其病因进行分析讨论,以进一步探讨老年晕厥患者的早期诊断,使这类患者尽早得到及时的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肥厚型心肌病致青少年心脏骤停的主要原因。方法回顾性总结6例因肥厚型心肌病致心脏骤停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发病诱因、有无伴随症状、心电图表现、超声心动图等进行分析。结果6例患者均在院外发生心脏骤停,抢救成功2例,但其中1例在复苏成功1个月后猝死家中;另4例死亡。结论肥厚型心肌病是青少年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发生与激烈运动、室间隔及左室壁肥厚程度及是否存在恶性心律失常有关。积极预防及院前及早给予心肺复苏措施可能减少心脏骤停、猝死的发生率,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