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新生儿颅内出血临床流行病学特点,为其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使用自拟“新生儿颅内出血相关因素调查表”,回顾性调查河南省某三甲医院近1年收治的新生儿颅内出血病例,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在102例新生儿颅内出血患儿中,母亲孕期患病者占80.39%,其中79.17%为产科疾病;产前检查次数小于3次的75.49%;51.96%为早产儿,46.08%为低出生体重,31.37%为剖宫产,使用产钳和胎头吸引和臀牵引者占30.67%;54.90%发生羊水污染,63.73%患儿出生时有窒息。新生儿前3位疾病依次为肺部疾病、新生儿出血症和新生儿黄疸;单纯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占全部病例63.73%,多灶性出血占29.41%。结论新生儿颅内出血与母亲孕期患病情况、新生儿早产、低体重、分娩方式、窒息及肺部疾病等因素有关。应加强孕产期及新生儿期保健工作,预防新生儿颅内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439例手足口病临床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手足口病住院病例的临床流行病学特征,为手足口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历史常规资料的分析方法对江苏省沭阳县人民医院感染科2009年3月至6月的439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男性比例高于女性;患者主要分布在1-5岁儿童,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1-2岁间;患者发病至入院时间长短不一,平均2天;重症患者发热比例较高(χ^2=22.50,P〈0.01)。结论从传染病流行的3个环节入手,同时完善疫情暴发后应急处置体系,降低发病至入院时间,加强知识宣传,提高家长与教师的卫生意识,是有效控制疫情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流行病学特点,为其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近3年收治住院的206例病例,并进行临床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6例患儿中母亲孕期患产科疾病率为50.0%,非产科疾病率为12.1%;产前检查未做或<4次者47.1%,59.2%为剖宫产,产程异常者34.0%;胎儿脐带异常47.1%,39.3%发生羊水污染,早产儿42.3%,85.9%的新生儿并发其他疾病,50%患儿呼吸异常,48.5%原始反射改变,43.7%哭声异常,37.4%肌张力改变;头颅CT检查示:中、重度各占73.3%和12.6%。结论本病和母亲孕产期患病、分娩异常以及新生儿患病等因素有关。加强孕产期及新生儿期保健工作、早发现、早诊断是防治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常跃春  赵晶 《中国病案》2021,(1):104-106
目的 回顾性分析菏泽市某县儿童急性肠套叠病例,探讨儿童急性肠套叠病例的临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收集2011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某县人民医院收治的511例儿童急性肠套叠病例为研究对象的年龄分布、性别分布、临床表现、治疗情况.结果 511例儿童急性肠套叠中,男童为341人,女童为170人,男∶女比例为2.01...  相似文献   

5.
王家良 《中华医学杂志》1996,76(12):942-944
临床流行病学王家良一、人群的疾病防治脊髓灰质炎是危害儿童健康、致残严重的疾病。于1993~1995年间在全国范围先后两次对0~3岁近7000万名儿童进行了强化免疫,接种率达95%左右。据1994年全国监测发现并确诊仅307例脊髓灰质炎患者,较1993...  相似文献   

6.
林果为 《中华医学杂志》1998,78(11):876-877
临床流行病学是70年代后期在临床医学领域里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是一门研究临床医学的方法学,采用近代流行病学、生物统计学、临床经济学及医学社会学的原理和方法来改善临床科研和临床工作。该学科经过10余年来我国临床流行病学工作者的艰苦工作,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王家良 《中华医学杂志》1994,74(12):767-767
一年来,我国临床医学有关病因学、诊断、疾病防治和预后等方面具有临床流行病学特征的主要进展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流行病学是一门新兴的临床医学基础学科,是由相关学科结合而成的方法学。掌握本学科的原理和方法,可以帮助临床医师提高开展临床研究,阅读医学文献和评价各种临床研究的能力,在我国应作为继续医学教育的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9.
10.
为提高临床流行病学教学效果,应从多方面入手,包括上好第一堂绪论课,优化教学内容,实施以案例为依托和问题为基础的多样化教学模式,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习能力和启发思维能力;同时加强师生互动,促进教学相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及第 二代抗组胺药物治疗效果的关系。方法:对2013年8月至2015年3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皮肤科就诊的605例慢性自 发性荨麻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疾病严重程度评分下降是否小于50%将患者分为无效组和有 效组,利用t检验及Pearson相关分析对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第二代抗组胺药疗效等临床特征资料与CRP的关系进 行分析。结果:在中重度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中,不同严重程度的患者其CRP水平存在差异(t=–2.715,P<0.01); 同时,第二代抗组胺药物治疗有效组与无效组患者时,有效组治疗前CRP水平低于无效组[分别为(2.5764±2.5059)和 (3.6715±4.7732) mg/d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87,P<0.05)。结论: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治疗前CRP水平可能与 疾病严重程度有关,并且在不同疗效的患者间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2.
王小琴  温馨  赵鹏 《重庆医学》2015,(4):490-491
目的:探讨自血穴位注射疗法治疗自身血清皮肤试验(ASST)阳性的慢性荨麻疹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12年4月至2013年1月在该科就诊的12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每天口服氯雷他定,每次10mg,并辅以自血穴位注射疗法;对照组单用氯雷他定,方法同观察组。疗程均为12周,观察两组治疗对慢性荨麻疹的有效率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68.33%和48.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自血穴位注射疗法联合氯雷他啶治疗ASST阳性的慢性荨麻疹有效率高,安全性好,其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消风止痒颗粒对慢性荨麻疹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16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消风止痒颗粒和氯雷他定进行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总积分、血清IgE水平有明显降低(P<0.01),且中药组症状总积分改善情况、显效率、总有效率、安全性指标、复发情况等均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消风止痒颗粒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好且无明显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3种方法在慢性荨麻疹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14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1组和观察2组,每组38例;对照组患者每晚口服依巴斯汀10mg,观察1组患者每晚口服地氯雷他定5mg及依巴斯汀10mg,观察2组患者每晚口服依巴斯汀10mg、多赛平25 mg,另口服桂利嗪25mg,每日3次;疗程4周。治疗结束后对各组的症状积分进行记录并评价疗效。停药4周后对各组患者的复发情况进行随访。结果 3组患者治疗后症状积分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1组和观察2组患者的症状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1组和观察2组患者的显效率(84.21%和89.47%)显著高于对照组(63.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停药4周后观察1组和观察2组患者的复发率(23.68%和21.05%)显著低于对照组(52.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1组和观察2组患者的显效率和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巴斯汀联合地氯雷他定、依巴斯汀联合桂利嗪及多赛平治疗慢性荨麻疹患者临床效果较单用依巴斯汀效果好,不良反应少,且停药后复发率较低。  相似文献   

15.
潘永正  王飞  戴星  张敬东  盛琪 《现代医学》2003,31(6):382-383
目的 评价咪唑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 16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分成 2组 ,其中试验组 82例 ,男 3 6例 ,女 46例 ,年龄 ( 3 4.5± 12 .4)岁 ,给予咪唑斯汀治疗 ;对照组 78例 ,男 41例 ,女 3 7例 ,年龄 ( 3 2 .8±11.7)岁 ,给予西替利嗪治疗。均为 10mg ,每天 1次口服 ,疗程 14d。 结果 咪唑斯汀起效迅速 ,可明显改善荨麻疹患者的全身症状 ,总有效率达到 91.5 % ,不良反应轻微。结论 咪唑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检测在慢性荨麻疹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14种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与慢性荨麻疹的关系. 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97例慢性荨麻疹患者及25例正常人血清中14种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并对不同年龄、性别患者表达差别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中14种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的检测结果依次为:鸡蛋41.2%(51/97)、牛奶32.0%(31/97)、虾30.9%(30/97)、蟹19.6%(19/97)、小麦15.5%(15/97)、玉米11.3%(11/97)、鸡肉11.3%(11/97),西红柿8.2%(8/97)、大米6.2%(6/97)、鳕鱼6.2%(6/97)、蘑菇5.2%(5/97)、牛肉5.2%(5/97)、猪肉和大豆均为4.1%(4/97).0-14岁组阳性率高于其他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食物特异性IgG升高,此检测在过敏性疾病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细胞免疫在慢性荨麻疹发病中的作用,阐明慢性荨麻疹发生的免疫学机制。方法:选取慢性荨麻疹患者68例和健康对照者70名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并发症将慢性荨麻疹患者分为4个不同亚组,分别为自身免疫性疾病组11例(类风湿3例、红斑狼疮2例、甲状腺疾病4例、白癜风2例)、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组13例、乙肝和丙肝感染组10例、肿瘤组6例和无并发症组28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研究对象外周血T细胞亚群表面标志CD3+、CD4+和CD8+的表达情况,检测不同并发症慢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慢性荨麻疹组患者外周血中CD4+T淋巴细胞比例明显降低(P<0.05),CD8+比例升高(P<0.05),CD4+/CD8+比值下降(P<0.05),CD3+比例无明显变化(P>0.05);与病程≤ 12个月慢性荨麻疹患者比较,病程>12个月慢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中CD4+淋巴细胞比例明显降低(P<0.05),CD8+比例升高(P<0.05),CD4+/CD8+比值下降(P<0.05),CD3+比例无明显变化(P>0.05);与无并发症组患者比较,有并发症慢性荨麻疹组患者外周血中CD4+和CD3+比例亦降低(P<0.05),CD8+比例升高(P<0.05),CD4+/CD8+比值下降(P<0.05)。结论:慢性荨麻疹患者体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异常,尤其CD4+细胞的比例降低可能是疾病发生发展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神经梅毒的临床特征,提高其早期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确诊的神经梅毒患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及误诊情况。结果神经梅毒的临床特征包括:中年人群发病,可急性、亚急性或慢性起病;临床以间质型为主,脑膜血管梅毒多见;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及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阳性;脑脊液中蛋白含量增高,性病研究实验室试验阳性,其中2例有白细胞增高;早期均有误诊。结论神经梅毒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与分型有关,误诊率高。神经系统损害的症状、体征结合梅毒血清学及脑脊液检查有助于确诊。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咪唑斯汀联合中药玉屏风散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2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分组法分为2组,试验组62例口服咪唑斯汀10mg/d,联合玉屏风散1剂/天,分2次口服;对照组58例,口服咪唑斯汀,用法、用量同试验组。2组均连续用药治疗4周,并分别在1周、2周、4周依据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下降指数进行疗效评估。结果试验组有效率为91.93%,对照组为70.6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01)。结论咪唑斯汀联合玉屏风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好,毒副作用小,治愈率高,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咪唑斯汀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每天早晨口服咪唑斯汀1次,每次10 mg,共28 d,按四级评分法记录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如瘙痒、风团的数量和大小、水肿性红斑的数量和大小,并对治疗反应进行评价.结果 治疗1 d后与治疗前、治疗4 d后与治疗1 d后的疗效比较,差异均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至治疗后第28 d,瘙痒及总症状积分下降指数进一步提高.结论 咪唑斯汀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疗效和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