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探讨耳石复位法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疗效及不同类型的发生率.方法 通过变位试验确诊BPPV的类型,并对于不同的耳石症采用不同的复位方法,即后半规管及前半规管BPPV采用Epley法,无效的患者改用Semont管石解脱法;水平半规管BPPV采用Barbecue翻滚法.结果 76例为后半规管性BPPV(77.6%),16例为水平半规管性BPPV(16.3%),5例上半规管性BPPV(5.1%),2例为混合性BPPV(2.0%).耳石复位法总有效率92.9%.结论 BPPV耳石复位在临床上非常有效,明显改善了患者的眩晕症状.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223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手法复位疗效。方法通过Dix-Hallpike试验和Roll试验诊断223例BPPV患者,后、前半规管BPPV采用Epley和Semont法复位,外半规管BPPV采用改良Barbecue翻滚法复位。结果后半规管BPPV 152例(68.16%),外半规管BPPV 60例(26.91%),前半规管BPPV 1例(0.45%),混合型10例(4.48%)。经一次复位成功的175例(78.48%),需多次复位成功的33例(17.79%),复位后复发的11例(4.93%),复位后耳石移位的3例(1.35%),多次复位不成功的1例(0.45%),总有效率99.55%。结论手法复位治疗BPPV安全有效,准确判断受累半规管及耳石类型是复位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 :耳石复位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的疗效分析。方法 :回顾分析2009年11月~2013年11月期间诊治的45例BPPV患者的临床资料。诊断依据典型发病史及变位试验,并排除其他疾病,应用改良Epley手法和Barbecue 360°体位翻滚法行耳石复位治疗,并分别于复位后1周及3个月随访。结果:无论是后半规管BPPV;还是外半规管BPPV;前半规管BPPV及混合型BPPV都取得明显的效果。结论 :手法复位治疗BPPV具有较好的疗效、可反复操作、不需要特殊设备,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张珺 《实用医技杂志》2013,20(9):994-995
<正>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是眩晕最常见的疾病之一,约占所有眩晕症的1/41/3,占周围性眩晕的36.5%[1]。其治疗除了避免采取诱发眩晕的体位、药物治疗等方法外,最主要采用耳石复位法。本研究通过分析比较不同方式治疗后半规管BPPV的疗效。分别探讨其影响预后的因素,以期提高对耳石复位法治疗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PC-BPPV)的认识,及时采取恰当治疗,提高治疗有效率,缩短症状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老年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手法复位的疗效。方法:通过Dix-Hallpike试验和Roll test诊断88例老年BPPV患者。后半规管BPPV 80例采用Epley法复位,水平半规管BPPV 8例采用Lempert翻滚法复位。结果:Epley法复位者76例有效,有效率95.0%;Lempert翻滚法复位者7例有效。结论:手法复位治疗老年BPPV方法简单,安全有效。准确判断受累半规管及耳石类型是手法复位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5月~2009年5月间治疗66例BPPV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半规管耳石假说,对所有患者进行耳石复位法治疗,并评定疗效。结果:在Dir-Hallpike检者中,所有患者均诱发出眼震,即均为客观性BPPV,非主观性BPPV,66例患者中后半规BPPV有49例,上半规和后半规同时受累的11例,上半规管受累的1例,水平半规管受累的6例,治疗有效率90.9%,平均治愈次数2.19,随访期间4例复发。结论:耳石复位法是治疗后半规管、上半规管、水平半规管BPPV最简单有效的手段,可做为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反向Semont耳石复位法治疗前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AC-BPPV)疗效。方法:对12例AC-BPPV患者使用反向Semont耳石复位法治疗,复发病例重复治疗,观察治疗后1周内及1个月时的疗效。结果:12例患者应用反向Semont耳石复位法进行治疗,首次治疗后症状痊愈5例,改善3例;1周时痊愈8例,改善1例;1个月时痊愈9例,改善1例,1例症状反复治疗无效,1例出现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治疗后痊愈。结论:AC-BPPV临床少见,采用反向Semont耳石复位法治疗AC-BPPV疗效较好,可作为主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张爱兰 《黑龙江医学》2014,(12):1367-1368
目的探讨眼震视图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定位诊断价值及手法复位的疗效。方法回顾156例BPPV患者的眼震视图资料,分析总结各型BPPV在Dix-Hallpike试验和滚转试验中眼震图上眼震特点,确定受累半规管,行改良Epley手法或Barbecue360°翻滚法复位治疗。结果 156例BPPV患者中,后半规管BPPV 118例(75.6%),水平半规管BPPV 25例(16.0%),前半规管BPPV 6例(3.9%),混合型BPPV 7例(4.5%)。行手法复位治疗,1周进行疗效评定,随访3个月,治愈133例(85.3%),有效155例(99.4%),无效1例(0.6%)。结论眼震视图能够客观地记录BPPV患者眼震情况,可准确判断耳石所在的半规管,结合手法复位治疗效果显著、简便、安全,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复位治疗及疗效。方法采用改良Epley手法和/或Semont手法对后半规管BPPV进行复位;采用Barbecue翻滚法对水平半规管BPPV进行复位;Brandt-Daroff习服疗法。结果 31例患者有效,随访3个月后无复发。结论耳石复位法治疗原发性BPPV疗效显著,而且操作简便、安全有效,适宜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Epley法是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本文观察这一耳石复位法对后半规管BPPV的临床疗效。方法 BPPV的诊断参照2007年中华医学会鼻咽喉头颈外科分会发表的指南。通过Dix-Hallpike试验,患者头为一侧偏向悬位时,出现向下耳扭转及上跳性眼震,眼震潜伏期3~15s,眼震的持续时间小于1min。结果后半规管BPPV明确诊断后,此402例伴耳科症状后的BPPV患者经Epley耳石手法复位,其376例患者1次治愈,17例患者经2次治愈,9例患者治疗无效。结论这种Epley耳石复位手法可行性强,安全性,可靠性稳定,恢复速度快,已成为笔者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眩晕诊疗中心在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1.
钟明  何兰英 《四川医学》2012,33(7):1196-1198
目的观察舒肝解郁胶囊联合手法复位与单纯手法复位在治疗复发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疗效差异。方法将复发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8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两组均予手法治疗,治疗组予口服舒肝解郁胶囊治疗。结果治疗2周后,治疗组在眩晕症状缓解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复发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手法复位联合舒肝解郁胶囊治疗可取得更佳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CRP(耳石复位法)在分型诊治良性阵发性位置眩晕(BPPV)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接受耳石复位法诊治的BPPV患者150例,主要对其中的97例PC-BPPV和29例HC-BPPV患者进行观察分析,将这126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观察组PC-BPPV患者采取改良的Epley耳石复位法,HC-BPPV患者采取Banbecue翻滚法;对照组患者统一采取Epley耳石复位法。对余下的24例SC-BPPV患者也采取改良的Epley耳石复位法。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的改善时间比对照组低,治疗1个月的前庭功能较治疗前与对照组比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石复位法在BPPV的治疗中效果良好,对于不同的半规管BPPV采取不同的治疗办法,对HC-BPPV采取Barbecue方案,对PC-BPPV及SC-BPPV采取改良后的Epley耳石复位法方案,均有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郑重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4,39(2):176-177,181
目的:分析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63例BPPV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并对不同类型的BPPV进行比较。结果:163例BPPV患者中男性占28.8%,女性占71.2%;〈40岁占68.7%,〉140岁占31.3%;其中后半规管型118例,水平半规管型44例,垂直半规管型1例;后半规管型BPPV眼震潜伏期短于水平半规管型,后半规管型与水平半规管型眼震潜伏期和眼震持续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BPPV在临床上以女性多见,以后半规管型最多见,后半规管与水平半规管比较潜伏期更长,但眩晕持续时间较短。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上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BPPV)诊断和治疗的最佳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上半规管BPPV患者的病历资料,并对所有患者的诊断及复位进行评估分析。结果 SRM-Ⅳ模拟Dix-Hallpike试验诱发出典型垂直向下眼震28例(68.3%),其中眼震伴有向地扭转的成分19例,不伴有扭转成分9例;SRM-Ⅳ上半规管BPPV诱发试验诱发出典型垂直向下眼震35例(84.6%),其中眼震伴有向地扭转的成分30例,不伴有扭转成分5例。在所有41例患者中有38例能通过两种诱发试验对受累侧别做出判断,其中因诱发眼震伴有扭转成分而判断侧别30例,单侧诱发诱发出垂直向下眼震且不伴有扭转成分3例,双侧诱发出垂直向下眼震5例,且不伴有扭转成分,但因眩晕及眼震的强度有明显差别而判断出侧别,患者对受累侧别不能判断3例。在能判断出侧别的38例患者中有左侧上半规管受累25例,右侧上半规管受累13例。对41例采用SRM-Ⅳ上半规管BPPV复位法进行治疗,通过一次治疗痊愈28例,有效12例,无效1例。结论上半规管BPPV临床上被越来越重视,应用SRM-ⅣBPPV诊疗系统对上半规管BPPV进行诊治效果好,应该在临床得到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突发性聋(SSNHL)伴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其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SSNHL伴有眩晕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SSNHL伴BPPV组(9例)与SSNHL伴非BPPV组(26例)患者眩晕发病特点及听力治疗情况等临床特点。结果:SSNHL伴眩晕患者的听力损失较重,预后较差,听力损失治疗有效率为17.1%,显效率为11.4%,治愈率为5.7%。病史及体位试验检查,确诊BPPV的患者占SSNHL伴眩晕患者的25.7%,这些患者的听力损失较SSNHL伴非BPPV组听力损失更重。SSNHL伴发的BPPV多于SSNHL发病1周内出现(平均4.1 d),常发生于全聋型患者(6例,占66.7%),其次为平坦下降型SSNHL患者(3例,占33.3%);所有患者的BPPV均发生于SSNHL受累的同侧耳,最常累及水平半规管(6例,占66.7%),其次为后半规管(3例,占33.3%),本组病例中未出现上半规管BPPV。SSNHL伴BPPV患者常需要多次复位治疗(平均2.3次),但复位后患者头晕症状缓解较快,后遗症状轻。结论:SSNHL伴BPPV发病率较高,常发生于重度听力损失患者中,且最常累及水平半规管,多次手法复位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估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半规管高频功能情况.方法 确诊为单侧半规管BPPV患者360例,包括后半规管管石症120例,水平半规管管石症120例,水平半规管嵴顶结石症120例,健康体检对照组120例,4组受试者均完成视频头脉冲试验(vHIT),以vHIT出现补偿性眼跳为异常指标,分析4组受试者vHIT试验结果.结果 BPPV患者vHIT异常率(17.8%)与正常对照组(3.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174,P=0.001).但3组BPPV患者vHIT异常率分别为16.7%、20.0%和16.67%,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程>3周的患者其vHIT异常率(47.7%)明显高于病程<3周者(8.1%),病程>3周各组患者其vHIT异常率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x2=6.991,P=0.008).结论 BPPV患者vHIT异常率增加,但vHIT异常率不受所累及半规管及亚型的明显的影响,而受到BPPV病程的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7.
摘要:目的分析飞行人员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paroxysmalpositionalvertigo,BPPV)的临床特点,总结其航空医学鉴定原则。方法收集我院2000—2012年因BPPV住院的7例飞行人员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诊疗经过及航空医学鉴定情况。结果7例均为原发性BPPV,其中后半规管BPPV5例,外半规管BPPV2例,病程最短者1周,最长者反复发作1年以上。均为在地面发作,没有飞行中发病情况。7例变位试验均为阳性,听力检查均正常。前庭双温试验6例正常,1例提示右侧半规管功能下降。3例在发病后2周内自愈,4例经过耳石复位治疗。短期(1周)疗效评价为:痊愈5例,有效1例,无效1例。长期(3个月)疗效评价为:痊愈6例,有效1例。所有患者均在治疗后给予3。6个月的地面观察,5例飞行合格,1例因心理原因停飞,1例因长期前庭功能异常停飞。结论因空中失能的风险及复发风险均较小,BPPV是周围性眩晕中可以完全康复并有望恢复飞行的疾病,但恢复飞行之前必须进行全面的前庭评价,根据病情特点、前庭功能恢复情况并结合飞行机种、飞行职务等进行医学鉴定。恢复飞行后需密切复查,了解疾病动态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18.
郭艳霞 《广州医药》2014,45(2):57-59
目的 总结分析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使用手法复位后的短期疗效.方法 2010年11月-2013年7月期间在我科室门诊就诊的BPPV患者,根据受累部位不同采用不同的手法复位方法进行治疗,并分别于复位后1周及3月随访,记录疗效评估结果.结果 后半规管BPPV在复位1周和3月后随访的有效率均为100%;水平半规管BPPV在复位1周和3月后随访的有效率为91.7%和100%;上半规管BPPV在复位后1周及3月后随访的有效率均为87.5%;混合型BPPV在复位精辟1周和3月后随访的有效率均为66.7%.结论 BPPV的手法复位治疗疗效显著、操作简单、经济成本低、安全可靠,适合在各级医院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Li P  Zeng XL  Li YQ  Zhang GH  Ye J 《中华医学杂志》2010,90(27):1921-1923
目的 回顾性分析继发于梅尼埃病(MD)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临床特点,并探讨该病的诊断与治疗特点.方法 自2007年7月至2009年6月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入院的梅尼埃病伴BPPV患者15例,男1例,女14例;年龄46~69岁.通过临床表现并结合甘油试验及耳蜗电图诊断为梅尼埃病,经Dix-Hallpike试验或Roll teat翻滚试验诊断为BPPV.所有病例按照BPPV类型,进行了Epley手法复位或Barbecue翻滚手法治疗,并评价其治疗效果.结果 (1)本组病例中女性患者发病(93.3%)高于男性(6.7%);(2)BPPV均继发于梅尼埃病后发作,其中后半规管管石症13例(同侧9例,对侧2例,双侧2例),水平半规管2例(1例为同侧嵴帽结石,1例为同侧管石);(3)本组患者经3~4次体位治疗后治愈者10例(66.7%),经>5次治疗治愈者4例(26.7%),1例治疗后膜迷路积水情况及眩晕症状无明显改善,最终行内淋巴囊减压术改善膜迷路积水后,BPPV获得治愈.结论 (1)BPPV可继发于梅尼埃病发病,膜迷路积水导致耳石脱落是BPPV发病的可能机制之一;(2)其中大部分类型为同侧后半规管BPPV,发病人群中以女性发病为主,可能存在性别倾向;(3)耳石复位是治疗继发梅尼埃病的BPPV有效的治疗方法 ,但较单纯BPPV治疗存在一定难度,需反复多次复位治疗,这可能与膜迷路反复积水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估手法复位治疗高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的疗效和风险.方法 回顾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科门诊78例诊断为BPPV的高龄患者(年龄≥80岁),其中58例患者采取了个体化手法复位,后半规管和上半规管BPPV采用改良Epley法,水平半规管BPPV采用Barbecue法或联合乳突震荡法.20例拒绝手法复位的患者采取药物治疗联合前庭康复治疗.两组患者分别作为复位组和对照组,治疗1周后比较治疗效果,9个月后比较两组BPPV复发率.结果 治疗1周后,复位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10%(P< 0.05).两组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治疗后9个月后内,复位组出现BPPV复发10例(17.2%),对照组有19例(95.0%)其BPPV持续存在或复发.在复位组,经1次复位治愈者其BPPV复发率(9/29,15.5%)明显高于经2次复位治愈者(1/23,4.3%)或≥3次复位治愈者(0/6,0%)(x2=7.796,P< 0.05).结论 有些高龄BPPV患者虽不适宜常规复位手法,但可采用个体化手法复位治疗,其效果优于药物联合前庭康复治疗,多次手法复位可明显降低BPPV复发率.手法复位方法简单,花费少,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