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s,ACS)是指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以斑块损伤破裂,其内或其下出血、血管痉挛,导致血栓形成,完全或不完全堵塞冠状动脉为病理基础的一组临床综合征.ACS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unstable angina,UA)、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STEMI)、非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NSTEMI).近年来人们对ACS的研究从概念、病理机制到治疗策略不断深入,尤其随着循证医学的发展,大量的临床试验结果为其治疗策略的逐步更新和完善提供了越来越充分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A)、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及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这三种病症的共同病理基础均为不稳定的粥样斑块,只是伴发了不同程度的继发性病理改变,如斑块内出血使斑块短时间内增大或斑块纤维帽破裂,血小板在局部激活聚集(白色血栓)继续发展形成红色血栓,并有血管痉挛等因素参与.  相似文献   

3.
4.
近年来提出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CS)包括了不稳定型心绞痛( un - stable angine, UA )、非ST抬高心肌梗死(NSTEMI)及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其发生机制是富含脂质的斑块破裂引起,一旦斑块破裂,患者即有胸痛,胸痛是仅仅停留于UA或进展至NSTEMI或STEMI(本文称心血管事件)难以预料。所以,对这类患者积极治疗,防治事件发生,促进斑块稳定是关键。本文应用辛伐他汀治疗ASC,对防止心血管事件发生,改善预后,效果显著,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急性冠脉综合征及其综合治疗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运田 《中国民康医学》2005,17(5):196-200,234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指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引起的,与增加心脏原因死亡,心肌梗死及不稳定性心绞痛危险性相关的一组临床症状,是一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血栓形成或血管痉挛而致急性或亚急性心肌缺血的临床综合征。其范围涵盖了不稳定性心绞痛(UA)、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和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MI)。  相似文献   

6.
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on—ST—segment elevatio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NSTE—ACS)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UA)和非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non—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NSTEMI),是由于斑块破裂或撕裂导致急性腔内非闭塞性血栓形成而触发。与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富含纤维素的“红色血栓”不同,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血清脂联素和疫素水平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 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44例冠心病患者及42例健康对照者血清脂联素和瘦素水平,并分析脂联素和瘦素的关系.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冠心病组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明显降低(P<0.01),瘦素水平明显升高(P<0.01),两者之间呈负相关关系(r=-0.603,P<0.01).结论 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降低,瘦素水平升高,脂联素与瘦素的协同作用可能促进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急危重症。主要是因各种冠心病易患因素应激及炎症因子参与导致的不稳定冠状动脉粥样斑块发生破裂,以致局部血栓形成,心肌急性缺血导致的临床综合征^[1]。包括急性心肌梗死(AMI)和不稳定型心绞痛(UAP)两种临床状态。  相似文献   

9.
在过去的40年里,冠心病的死亡率大大降低,但医院里收治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逐年增加.而对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unsable angina,UA)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患者的早期干预治疗,以防止其发展为透壁性心肌梗塞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重点总结目前国内对于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治疗进展,进而提出最佳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初诊和化疗过程中血清脂联素、瘦素和抵抗素水平的变化.方法 选择接受相同的化疗方案的ALL患者,其中成人30例,儿童45例,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测定治疗过程中血清中的的脂联素、瘦素和抵抗素水平的变化,同时测定血清中的乳酸脱氢酶浓度.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成人初诊时血清中的脂联素水平明显降低,而瘦素水平明显升高,前者经过化疗后呈现明显上升趋势,并与LDH明显的负相关.儿童脂联素水平呈现与成人相同的变化,不过初诊时的瘦素和抵抗素水平均升高,瘦素水平经过化疗后出现明显的下降趋势,并且与LDH呈显著的正相关.结论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初诊时血清中的脂肪素水平出现显著变化,而且会随着ALL治疗的进展逐渐趋于正常.  相似文献   

11.
12.
张莹  杨威  刘冬梅 《吉林医学》2012,33(12):2473-2474
目的:研究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初诊和化疗过程中血清脂联素、瘦素和抵抗素水平的变化。方法:选取35例接受相同的化疗方案的AML患者,选取50例健康成年人作为对照组。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测定治疗过程中血清中的的脂联素、瘦素和抵抗素水平的变化,同时测定血清中的乳酸脱氢酶(LDH)浓度。结果:初诊时患者血清中的脂联素和抵抗素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01),而瘦素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68)。经过化疗后,AML患者血清中的脂联素和抵抗素水平呈现明显上升的趋势(P<0.001),瘦素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49)。相关性分析显示治疗过程中的脂联素和抵抗素水平与LDH呈现明显的负相关(分别为r=-0.539,P=0.005和r=-0.587,P=0.005)。结论:AML初诊时血清中的脂联素和抵抗素水平明显降低,而且这两种脂肪素的水平随着AML治疗的进展逐渐趋于正常。不过血清中的瘦素却没有表现出与AML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14.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导致冠心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ACS包括ST段抬高、非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NSTE-MI)和不稳定型心绞痛(UA)。ACS可分为ST段抬高的ACN(STE-ACS),即ST段抬高的急性心梗(STEMI)和非ST段抬高的ACS(NSTE-ACS),后者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的急性心梗(NSTEMI)。其共同病理生理是冠状动脉在粥样硬化病变基础上,发生了斑块破裂形成血栓。产生了急性狭窄或闭塞所致。近20年来,随着ST段抬高心肌梗死治疗手段的成熟与推广,以及非ST段抬高的ACS比例的不断升高,非ST段抬高ACS已成为心血管疾病研究的热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15.
Ever  D  Grech  David  Ramsdale  李崇剑 《英国医学杂志》2005,8(5):301-304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是指一组急性心肌缺血症状,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通常没有ST段抬高)和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多见持续性ST段抬高)。本文将重点讨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在不稳定型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治疗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韩延辉  张晓 《中原医刊》2007,34(7):24-25
目的探讨人血浆脂联素水平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之间的关系。方法依据临床表现及冠状动脉造影等,将92例冠心病(CHD)患者分为ACS组(72例)与稳定型心绞痛(SAP)组(20例),并进一步将ACS组分为ST段抬高心梗(STEMI)、非ST段抬高心梗(NSTEMI)及不稳定型心绞痛(UAP)三个亚组(分别为33例、15例、24例)。选取18例冠脉造影正常者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其血浆脂联素水平,同时采集其血脂、体重指数(BMI)及吸烟史等相关资料。结果①ACS组血浆脂联素水平显著低于SAP组与对照组(P〈0.05),SAP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ACS三个亚组血浆脂联素水平均低于SAP组及对照组(P〈0.05),而三个亚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③血浆脂联素水平与BMI成负相关(r=-0.23,P〈0.05),与高密度脂蛋白(HDL-C)浓度呈正相关(r=0.32,P〈0.01);男性人群中有吸烟史者的血浆脂联素水平较无吸烟史者降低(P〈0.05)。结论ACS患者血浆脂联素水平显著降低,检测血浆脂联素水平可预测ACS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脂联素水平及其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肿瘤坏死因子-α,瘦素之间的关系。方法46例急性冠脉患者和42例健康对照组常规测量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抽取空腹静脉血检测其血糖、血脂、甲状腺素、肿瘤坏死因子-α、瘦素、指联素。采用Gensini积分系统评分冠脉狭窄程度。结果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脂联素水平下降[(3.65±1.68)μg/mL66(7.08±3.24)μg/mL,P<0.01],健康对照组脂联素与体重指数(r=-0.254,P=0.040),总胆固醇(r=-0.261,P=0.046)呈负相关;急性冠脉综合征中脂联素与冠脉狭窄程度(r=-0.349,P=0.014),甘油三酯(r=-0.356,P=0.015),肿瘤坏死因子-α(r=-0.301,P=0.045)三碘甲状腺原氨酸(r=-0.321,P=0.036)呈负相关。多元线性回归提示,在健康对照组中,体重指数是影响脂联素水平的独立因素而在急性冠脉综合征组中,冠脉狭窄程度,肿留坏死因子-α则是影响脂联素水平的独立因素。结论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脂联素水平下降,其下降水平并与冠脉狭窄程度存在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张艺  杨丽英 《重庆医学》2005,34(9):1438-1439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为冠心病急症,其范围涵盖了从不稳定型心绞痛(UA)、急性非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到ST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AMI)等一系列临床病理生理状态[1].是由于不稳定性斑块的破裂,引起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所致严重心肌缺血而产生的一组进展性的临床综合征,其病死率高,对护理、抢救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我科在ACS急救与护理方面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下面就我科2004年1~9月收治的89例患者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80年代以来提出的诊断概念,它涵盖了Q波心肌梗死、非Q波心肌梗死和不稳定性心绞痛。由于非Q波心肌梗死和不稳定性心绞痛有时在临床上早期难以鉴别,且它们的关键治疗均在于抗栓,故合并为一个概念被提出。一般分为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AMI);非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心绞痛(NSTEMI/UA)。ACS的病理基础是冠状动脉内不稳定斑块的存在,继而发生了痉挛、破裂、出血和血栓形成,表现在临床上很多病人会进展到明确的心肌梗死,甚至心脏性猝死,故人们在探索积极的治疗方式来延缓疾病的发展。现就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脂联素(ADPN)、网膜素(Omentin)、瘦素(Leptin)在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CHD)患者中的变化。方法:选择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患者34例作为CHD组,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41例作为合并组。采用双抗体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各组患者血清脂联素、网膜素和瘦素含量;采用全自动血生化分析仪分别检测各组患者空腹血清葡萄糖(FPG)、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含量,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各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lc)含量,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各组患者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含量,采用稳态模型评估法(HOMA-IR)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结果:CHD组、合并组的血清脂联素、网膜素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F=45.75、113.12,q=8.23~19.65,P0.01),合并组以上指标均明显低于CHD组(F=54.63、103.56,q=9.26、13.28,P0.01);CHD组、合并组血清瘦素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F=35.36,q=9.12、12.34,P0.01),合并组的血清瘦素水平明显高于CHD组(F=52.47,q=10.42,P0.01)。各组脂联素、网膜素和瘦素与HOMA-IR均有相关性(P0.01)。结论:脂联素、网膜素、瘦素是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发生发展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