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过量维A酸致昆明小鼠腭裂动物模型的建立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维A酸诱导的发生率较高、易于获得并可用于腭裂发生机制研究的动物模型。方法:采用致畸物全反式维A酸(atRA)作用于昆明小鼠(对照组采用等剂量溶剂),观察不同剂量和不同给药时间的胚鼠腭裂畸形发生率及腭部组织的光镜结构特点,确定诱导腭裂发生的最佳作用条件。结果:在孕10天给予80 mg/kg剂量atRA诱导昆明小鼠腭裂发生率最高为100.0%(P<0.01),为理想的腭裂动物模型,光镜结果显示,atRA诱导的腭裂为小腭。结论:成功建立了atRA致腭裂发生分子机制研究的动物模型,为进一步研究腭裂畸形的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Caspase-3在维A酸(RA)致小鼠胚胎神经管畸形发生过程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40只未经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小组,每小组5只。分别在花生油及RA处理18、42、66、90 h后剖腹取胎、剥离头部神经管,Western-bloting法检测Caspase-3的表达变化。结果:Caspase-3在正常胚胎神经管组织中的表达存在时间依赖性。对照组Caspase-3在花生油灌服后18 h表达升高,42 h和66 h时表达最强,之后表达逐渐降低。实验组Caspase-3在RA处理后42 h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66 h和90 h时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RA改变了昆明种小鼠胚胎神经管中Caspase-3的正常时间表达模式,这种异常的基因表达模式可能参与了RA诱导的神经管畸形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发生率较高、畸形类型明确、易于获得并可用于不同类型化学物致腭裂发生机制研究的动物模型.方法:采用致突变性化合物甲基N-硝基亚硝基胍(MNNG)和非致突变性致畸物视黄酸(RA)作用于ICR小鼠(对照组采用溶剂),观察不同剂量和不同给药时间的胚鼠腭裂畸形发生率,确定诱导腭裂发生的最佳作用条件,并通过光镜、电镜等手段对其畸形特征作进一步分析.结果:孕10 d一次给予40 mg/kg MNNG所致腭裂的发生率为55.2%,一次给予80 mg/kg RA腭裂发生率几乎达100%;光镜结果显示这2种化学物诱导的腭裂均为小腭;电镜结果表明孕16 d对照组腭中嵴上皮细胞表面有大量的丝状伪足而实验组中则无.结论:成功建立了可供两类不同腭裂发生分子机制研究的动物模型,为进一步研究腭裂畸形的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维甲酸(RA)在胚胎发育期间对胎鼠的致畸作用,建立维甲酸诱导腭裂动物模型的最佳剂量。方法将特定妊娠期BALB/c近交系小鼠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小鼠一部分在妊娠8d,10d,12d管饲RASOmg/kg,一部分在妊娠10d给予40mg/kg、50mg/kg和60mg/kg三种不同剂量RA;对照组小鼠在妊娠8d,10d,12d管饲等剂量玉米油。观察胎鼠腭裂比率,确定诱导腭裂形成的最佳作用条件。结果RA在不同的发育阶段均可诱导腭裂,妊娠第10天50mg/kgRA诱导腭裂的比率为93.75%(P〈0.05),诱导腭裂形成的比率最高。结论RA诱导BALB/c近交系小鼠腭裂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腭裂动物模型,其最佳剂量为妊娠第10天给予50mg/kgRA。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氧氟沙星对昆明系小鼠胚胎和胎鼠发育的影响,确定其是否存在生殖毒性和致畸性。方法①雄鼠分别灌服各剂量氧氟沙星,连续10d,末次给药24h后与母鼠合笼,在妊娠第三天取胚胎,记录各剂量组胚胎发育率。②孕鼠妊娠零天给药,分别经口灌服高、中、低剂量[36、72和360mg(kg.bw)]氧氟沙星溶液,连续给药3d,在妊娠第三天收集胚胎,记录胚胎发育率。③孕鼠妊娠零天给药,分别经口灌服各剂量氧氟沙星溶液,连续给药10d,在妊娠第16天取出胎鼠,记录胎鼠体重、胎盘重、活胎数、胎鼠外观畸形和内脏畸形等指标。结果给药组与对照组相比,雄鼠服用高剂量组360mg(kg.bw)氧氟沙星对着床前胚胎发育影响显著(P<0.05),而中等剂量和低剂量组对着床前胚胎发育的影响不显著(P>0.05)。雌鼠服用不同剂量氧氟沙星对着床前胚胎发育影响不显著(P>0.05)。氧氟沙星对受孕鼠的活胎数和吸收胎数均无明显影响,给药组的活鼠体重、胎盘重均未见明显差异(P>0.05);药物组和对照组均未出现外观畸形和内脏畸形,也不存在剂量和效应关系。结论孕鼠服用不同剂氧氟沙星对昆明系小鼠胚胎和胎鼠发育无明显的影响,表明氧氟沙星对雌性鼠不具有明显的生殖毒性和致畸性;但雄鼠服用高剂量氧氟沙星对着床前胚胎发育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6.
在受精后第10d上午9~10时,给孕鼠一次性灌服0.1%敌枯双花生油混悬液10mg/kg体重。结果:孕鼠孕期平均增重明显受阻,胚胎吸收率高达30.7%,胎鼠的平均身长和体重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畸胎发生率高达84%,查出畸形31种。证明敌枯双对SD大白鼠有明显的胚胎毒作用和致畸作用。  相似文献   

7.
苯对小鼠胚胎发育的毒性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苯对小鼠胚胎体内发育的毒性。方法随机选择健康性成熟的昆明种小鼠,雌雄合笼产生孕鼠,孕鼠被随机分成5组(溶剂对照组、高、中、低剂量苯染毒组和环磷酰胺染毒组),每组8只,分别在小鼠妊娠第6-15天用25(低剂量)、100(中剂量)、400 mg/kg.d(高剂量)的苯进行灌胃染毒,每天一次,同时设植物油溶剂对照和环磷酰胺(10 mg/kg体重)阳性对照。观察孕鼠的体重增长情况;于妊娠第18天处死孕鼠取出胚胎,观察胚胎的生长发育状况、死胎和吸收胎鼠数及畸形发生情况。结果与植物油对照组比较,中、高剂量苯染毒可降低孕鼠体重的增长率(P〈0.05),高剂量苯染毒孕鼠能使胚胎吸收和死亡发生率增加(P〈0.05),并可抑制胎盘和胎仔生长发育,中、高剂量苯染毒导致胎鼠畸形发生率增加(P〈0.05),但对孕鼠和胎仔的毒作用影响均弱于环磷酰胺的毒性作用(P〈0.05)。结论苯在体内对小鼠胚胎具有发育毒作用和致畸形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氯化汞(HgCl2)对金黄地鼠胚胎发育的影响.方法 实验组于妊娠第6天开始经口灌服不同浓度的氯化汞水溶液,连续灌服5d,对照组在同一时间经口灌服蒸馏水.于孕第14天处死取胎,计录活胎数、死胎数、吸收胎数、植入数、畸形数,对活胎逐个检查外观并称重,测量其顶臀长;用HE染色方法对第8,9,10天胎鼠神经管进行形态学观察.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经口灌服2mg/kg体重的氯化汞水溶液,对金黄地鼠胚胎体重和顶臀长的影响无显著差异,3mg/kg体重和4mg/kg体重的氯化汞水溶液对金黄地鼠胚胎的发育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随着氯化汞剂量的增加,体重相应降低,但各实验组均未发现胎鼠畸形,HE染色结果显示,神经管形态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结论 氯化汞对金黄地鼠胚胎发育有一定抑制作用,未检测到各种畸形.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氯化镉(CdCl2)致小鼠精子畸形作用。方法:选择健康昆明种雄性小鼠20只,随机分为四个组:0.5mg/kg、1.0mg/kg CdCl2组、阴性对照组(等体积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25mg/kg环磷酰胺),分别腹腔注射染毒,每天1次,连续5天,于第35天处死动物。显微镜下观察精子形态。结果:与阴性对照组相比,0.5mg/kg、1mg/kgCdCl2组、阳性对照组小鼠精子畸形率均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氯化镉高剂量组精子畸形率显著高于低剂量组(P<0.05)。精子畸形以头部畸形为主。小鼠体重增重、睾丸系数各实验组与对阴性照组比较差别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CdCl2染毒可导致小鼠出现精子畸形。染镉剂量增加,精子畸形率增加。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维甲酸诱导小鼠胚胎神经管畸形中β catenin表达水平变化。方法孕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胚胎7.75?d时,实验组1次性胃饲致畸量维甲酸,对照组胃饲等量溶剂,服药后4、18、42、66、90?h分别取胚,常规制作石蜡切片,采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胚胎神经管组织中β catenin mRNA及蛋白的表达量变化。结果各对照组及实验组的胚胎神经管上皮均有β catenin mRNA及蛋白的不同程度表达。实验组在灌服维甲酸花生油悬液后4、18?h,β catenin 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42?h时两组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66?h后显著高于对照组表达水平(P≤0.05)。实验组在灌服维甲酸花生油悬液后18、42?h,β catenin 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66?h时两组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90?h后显著高于对照组表达水平(P≤0.05)。结论β catenin基因在胚胎神经管上皮中的异常表达与维甲酸致神经管畸形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环境内分泌干扰物邻苯二甲酸二(2-乙已基)酯(Di-(2-ethylhexyl)phthalate,DEHP)作用于孕鼠后,其胎鼠睾丸组织中胰岛素样因子3(Insulin like factor3,INSL3)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情况;探讨DEHP诱发小鼠隐睾的分子机制.方法:妊娠KM小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玉米油对照组和DEHP实验组.玉米油对照组和DEHP实验组自妊娠12.5d到妊娠18d分别持续经口予以玉米油和DEHP500mg/(kg.d),正常对照组不予灌药.结果:正常对照组和玉米油对照组睾丸组织中INSL3 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均无差异(P〉0.05);DEHP实验组INSL3 mRNA的表达量约为对照组的1/3,与对照组相比其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INSL3蛋白质的表达量约为对照组的1/4,与对照组相比其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环境内分泌干扰物DEHP下调睾丸间质细胞INSL3 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影响睾丸引带发育,可能是DEHP诱发隐睾的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大豆异黄酮孕期暴露对雄性子代大鼠生殖系统的危害,为阐明人群接触大豆异黄酮对子代生殖系统的不良影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SD大鼠按2:1比例与雄性大鼠同笼交配获取40只孕鼠。将孕鼠随机分为4组,在孕鼠的E13-E19期间以花生油为溶剂灌胃染毒,子一代雄鼠继续饲喂至90天龄剖杀。结果与正常对照比较,高剂量大豆异黄酮组大鼠出生身长、肛殖距、包皮分离时体重水平显著下降,包皮分离时间显著延长,且肛殖距下降表现出剂量效应关系;光镜下可见睾丸组织结构异常。结论大豆异黄酮孕期暴露对子代大鼠的雄性生殖系统具有危害。  相似文献   

13.
凌科  张建民  关晶 《北京医学》2010,32(4):316-318
目的探讨青紫颗粒的抗过敏反应。方法选择60只15-17g及10只30g昆明种小鼠,雌雄各半。取10只体重30g小鼠,两后脚掌各注入天花粉氢氧化铝凝胶混悬液0.05ml,7d后处死,取血清备用。取50只15-17g小鼠(实验组),将上述血清稀释后在每只小鼠腹壁皮内注射0.06ml,余10只作为空白对照。将50只实验组小鼠随机分为5组:模型对照组,清紫颗粒高剂量组(0.194g/ml)、中剂量组(0.097g/ml)、低剂量组(0.0485g/ml)和马来酸氯苯那敏组(0.1mg/ml)。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其余各组均给予相应药物灌胃,连续给药7d后注射天花粉注射液24mg/kg,20min后处死,采用蓝斑面积法和比色法评价各组药物对小鼠被动皮肤过敏反应的抑制作用。结果清紫颗粒高、中、低剂量组均对小鼠被动皮肤过敏反应有抑制作用,清紫颗粒高剂量组和马来酸氯苯那敏组的抑制作用优于清紫颗粒的中、低剂量组。结论清紫颗粒具有良好的抗过敏作用。  相似文献   

14.
INTRODUCTION: Some reports in the literature suggest that cardiac troponin-I (cTnI) is falsely elevated in patients with seropositive rheumatoid arthritis (RA) because of the presence of rheumatoid factor (RF). But, there are no reports in the literature on cTnI concentrations in other autoimmune diseases. We therefore decided to measure the serum concentrations of cTnI in patients with seropositive and seronegative RA,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 primary Sjogren's syndrome (pSS) and Graves' disease (GD), in order to find out if this cardiac marker is falsely elevated or not. METHODS: Serum samples were drawn from 50 patients with seropositive RA, 50 patients with seronegative RA, 50 patients with SLE, 20 patients with pSS and 15 patients with GD. We measured cTnI levels using the Beckman Access Immunoassay System in these serum samples. RESULTS: Of the 50 patients with seropositive RA, five had cTnI levels higher than 0.1 ng per ml (the diagnostic value for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our hospital laboratory), while none of the patients with seronegative RA, SLE, pSS, or GD had levels above this value. Furthermore, univariate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a positive association (r equals 0.35, p-value equals 0.02) between cTnI and RF in patients with seropositive RA. CONCLUSION: Using the Beckman Access Immunoassay System for cTnI quantification, it was found that some patients with seropositive RA had falsely-elevated cTnI, while none of the patients with seronegative RA, SLE, pSS, or GD had falsely-elevated cTnl.  相似文献   

15.
龙金烈  杨明 《海南医学》2012,23(5):20-24
目的研究长期高剂量葡萄糖对小鼠衰老情况的影响。方法将健康小鼠按体重分段法随机分为: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D-半乳糖组、D-半乳糖+葡萄糖组、葡萄糖组,每日颈背部皮下注射相应药物建立衰老模型,连续14周观察及检测相关衰老指标。结果 D-半乳糖组、D-半乳糖+葡萄糖组、葡萄糖组小鼠行为较迟缓、反应较迟钝、较嗜睡(P<0.05);葡萄糖组小鼠红细胞脆性最大、物体识别分辨能力最低、皮肤羟脯氨酸含量最低、脑组织MDA含量最高(P<0.05)。结论高剂量葡萄糖长期反复注射对昆明小鼠有致拟衰老的作用,且此作用似乎优于传统的D-半乳糖模型。本实验为建立一种新型致小鼠衰老模型提供了初步的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火麻仁油藻油混合物安全性。方法采用KM小鼠和SD大鼠为实验动物,分别进行急性毒性试验、遗传毒性试验以及30d喂养试验。结果急性毒性试验中,样品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自发活动、反应速度、精神状况、组织器官等均无异常(P0.05);遗传毒性试验中,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含量测定,样品各剂量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小鼠精子畸形试验中,样品各剂量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30d喂养试验中,各剂量组大鼠体重增重、进食量及食物利用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生化指标和血常规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此次的实验中,未发现火麻仁油藻油有毒性作用,为无毒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酪酸菌对小鼠有害气体排放的影响.方法 80只KM小鼠分4组,每组20只,雌雄各半,Ⅰ组为对照组,Ⅱ组、Ⅲ组、Ⅳ组分别连续21 d灌胃酪酸菌500 mg/kg、1 000 mg/kg、1 500 mg/kg,每日测定独立通气笼内氨(NH3)和硫化氢(H2S)浓度,试验21d测定各组小鼠生长性能、小鼠粪便中脲酶活性.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Ⅲ组、Ⅳ组小鼠的平均日增重略有提高,但没有统计学差异;灌胃后7d,Ⅲ组、Ⅳ组笼内NH3含量明显低于Ⅰ组和Ⅱ组(P<0.05),各组均未检测到H2S.结论 酪酸菌可能会影响小鼠的生长性能和氨的排放.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生理性深层海水(PDSW)对45.0℃高温环境动物耐受性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取自我国海南省海域的深层海水进行制备,制成 PDSW ,检测所含有的部分元素。20只昆明小鼠,雌雄各半,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小鼠饮用自来水,实验组饮用 PDSW ,连续15 d ,然后把各组小鼠放入45.0℃高温环境下饲养,记录每只小鼠死亡时间,直至各组小鼠全部死亡为止。并取每只小鼠脑、肺、心、肝和肾做病理检查。结果无论是雌性小鼠还是雄性小鼠,实验组的小鼠在45.0℃高温下的生存时间比对照组的小鼠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雌性小鼠的生存时间要比雄性小鼠的生存时间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学分析表明 PDSW 对实验小鼠的脑、心、肺、肝、肾等器官均有保护作用。 Western blot 检测发现,实验组小鼠肝组织 HSP72表达较对照组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PDSW 可以增强小鼠对45.0℃高温环境的耐受性,其机制考虑与 PDSW 促进热休克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