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医学报》2019,(8):1586-1589
中医体质辨识在治未病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根据体质与中医病证之间的关系,分析体质在疾病发病中的作用,做到三级预防。针对患者的病理体质状态,用药物的偏性来纠正体质的偏性,以预防疾病的发生;当疾病处于发病的临界状态时,作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当疾病发生后,抓住体质这个主要因素,对患者进行治疗,促使疾病向好的方向发展。体质辨识在治未病中的应用和方法多种多样,在体质可分的基础上,依据体质与疾病的相关性,通过药物或生活方式干预,调整体质偏颇状态,预防相关疾病的发生,达到治未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中医体质辨识在"治未病"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根据体质与中医病证之间的关系,分析体质在疾病发病中的作用,做到"三级预防"。针对患者的病理体质状态,用药物的偏性来纠正体质的偏性,以预防疾病的发生;当疾病处于发病的临界状态时,作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当疾病发生后,抓住体质这个主要因素,对患者进行治疗,促使疾病向好的方向发展。体质辨识在"治未病"中的应用和方法多种多样,在体质可分的基础上,依据体质与疾病的相关性,通过药物或生活方式干预,调整体质偏颇状态,预防相关疾病的发生,达到"治未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治未病”一词,在医书中虽首见于《内经》,但其学术渊源可追溯到春秋乃至周代的多种文献。《内经》中提到“活未病”均强调在疾病发作之初把握时机及早治疗,在其理论指导下,历代医家结合自己的医疗实践,从不同的侧面丰富和发展了“治未病”思想的内涵和外延。《内经》“治未病”思想是奉献给人类最先进、最超前的思想,深入研究中医“治未病”恩想,并进一步继承与发扬光大,对于促进医学在当代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医“治未病”说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治未病”一是与“病已成而后药之”(《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对言,强调摄养身心,未病先防;二是“见肝之病,知其传牌,当先实脾”(《金匾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强调临证时灵活的预见性,既病早治。前后本意相贯,可以互参。“治未病”与控制已病态的“治已病”相结合,便是中医避免了临证思维的狭隘单一而自具特色的“治养结合”思想。“未病”态不是绝对的健康,它既包括人体的亚健康状态,隐匿性疾病状态,体质的易感与倾向状态,有内伤基础、“伏邪”蕴积体内的未病状态等等,也与人体各生理阶段气血阴阳的自然盛衰,天…  相似文献   

5.
中医“治未病”在糖尿病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宇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4):498-499
据调查,近年糖尿病以其极高的发病率及致命的危害性成为国人十大死因之一。面对西医治疗的种种弊端,不妨考虑从中医养生中的"治未病"角度进行论治。对于未患人群实施高危防病,对已患人群则要既病防变,将疾病控制并稳定在一定范围内,防止其进一步恶化。因此,对糖尿病高危人群实施中医"治未病"综合干预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6.
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当前具有显著的年轻化趋势,但目前对颈椎病的防治却没有获得足够的重视。中医治未病的学术思想是中医预防医学思想的高度概括,将其预防医学思想与颈椎病的防治结合起来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在调治颈椎病方面提出:未病先防应普及颈椎病的健康素质教育、采取适当的功能体位并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既病防变强调应及时诊治,以防它变;病后康复强调采取适当的干预方法以巩固疗效,预防复发。  相似文献   

7.
痔疮是人体肛管皮肤下和直肠末端黏膜下静脉丛迂曲扩张所形成的柔软静脉团块,其发生与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密切相关。下面就如何在中医“治未病”理论指导下防治痔病进行阐述,以期减少临床痔病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8.
丁文  吴小玉 《西部医学》2017,48(5):41-42
<正>我国自1999年跨入老龄化社会以来,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速,老龄化问题越来越严峻。如何保障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而非仅仅延长寿命?如何加强老年病的预防和控制?怎样使老年人的独立功能最大化?如何提高老年人照顾者的能力?如何减轻老年人照顾者的负担?这些问题,尤其是患慢性病和失能老年人的照料护理问题,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健康管理是一种运用管理学的方法和手段,对个体或群体健康状况及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进行全面检测、评估、有效干预与连续跟踪服务的医学行为及过程。  相似文献   

9.
目的:中医"治未病"防治疾病的思想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历代医家所重视。本文介绍了应用"治未病"思想防治原发性肝癌经验,从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将该理论在原发性肝癌防治中的指导性进行总结,以飨同道,希望能够在今后临床工作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0.
摘要: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中医“治未病”理论引起广泛重视。笔者通过查阅大量相关文献,了解中医“治未病”理论在老年病诊疗中的应用,以便其更好地推广,为老年患者提供全面、高质量的服务。  相似文献   

11.
中医"治未病"思想提出了一种较高的医学境界,符合诊治亚健康的要求。祖国医学长期积累的丰富经验,在亚健康干预方面有着较丰富的内容和很大的潜在优势,是干预亚健康状态的认知经验,应努力挖掘和探讨这些传统的预防保健理论,并指导中医干预亚健康的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12.
乳腺癌是严重危害女性身心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乳腺癌发病率呈明显的逐年上升趋势,针对这一现象,业界人士充分发挥中医学的特色与优势,提出了乳腺癌的中医防治理念与策略,即以"治未病"思想为指导,从情志因素着手,在以往手术治疗以及放疗、化疗等传统疗法的基础上,将中医情志疗法作为防治乳腺癌的重要辅助方法,贯穿于全程,帮助患者调摄情志,从而降低乳腺癌的复发和转移率,减轻患者症状,增强临床疗效,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3.
白娟  禄保平 《中医学报》2016,(6):818-821
情志理论是中医药理论的瑰宝之一,以其指导临床,与治未病紧密结合,在未病先防欲病救萌已病早治既病防变和病愈防复各个阶段都能体现出其效力,能够指导治未病理论更好地为健康服务。中医学治未病理论以人类身心健康为目标,对个体健康状态全面系统管理,它要求人们在健康和疾病的不同阶段和层次上预先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发展、传变和复发,全方位、全过程维护人的心身健康。概言之,治未病就是追求机体趋向于阴平阳秘的健康状态,这种健康状态不止是机体方面,也包括心理方面。  相似文献   

14.
中医怎样“治未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治未病”说,在现存最早的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中就已经被提出来了。《黄帝内经·素问》第一篇《四气调神大论》中“圣人不治巳病治未病,不治巳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的论述,开创了中医对这一领域的独特认识和精辟见解。[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围绝经期是指从出现卵巢功能衰退征兆到最终月经结束后一年的时期,围绝经期分为绝经前期、绝经和绝经后期三个阶段.对围绝经期妇女进行早期健康教育,预防更年期综合征出现,以安度生命中这一特殊时期,也与中医"治未病"的理念相一致.  相似文献   

16.
中医"治未病"涵义深远,在中医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发展意义,"治未病"的中医特色以及优势,在近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充分发挥中医治未病思想,将进一步促进人类健康。  相似文献   

17.
目的应用中医“治未病”理论,指导老年病的防治.方法采用调摄精神、适当运动、合理膳食、固护脾肾之气等措施防治老年病.结论“未病先防、即病防变”结合现代医学理论防治老年病具有重要意义,确能提高老年人脏腑功能,增强抗病能力,减少疾病发生,提高生存质量,延年益寿.  相似文献   

18.
中医的“上工治未病”之说确实高明。聪明人应当是“治未病”,而不是“治已病”。许多病,特别是致命性疾病,当其发生在人身上的时候,治疗已显得晚了一步。当晚期癌症在人身上已扩散的时候,再高明的医生也无能为力。作为一个理智的现代人,应当在头脑中树立“治未病”的理念,防患于未然,在疾病出现之前,先增强自身的免疫功能,强健自己的体魄,使疾病无法近身。  相似文献   

19.
目前,糖尿病的患病率正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化、生活方式的改变而迅速增加。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现有超过1.5亿的糖尿病患者,到2025年这个数字将增加一倍。而在一项对于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临床流行病学调查中显示,所接受调查的1433例患者中,有并发症的人数为1265例,占总人数的88.28%,  相似文献   

20.
临床运用“治未病”思想指导骨性关节炎的防治,未病者情志调和,身心健康,劳作适宜,适当补益,从而减少了骨性关节炎的发病率;已病者根据临床表现辨证论治,内服中药,外用针灸等多种治疗方式相结合,从而达到及早诊治,防止进一步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