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强化肠内外营养对极低出生体重儿宫外生长发育迟缓(EUGR)发生率、各临床生长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将本院早期足量营养支持开展前(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与开展后(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符合入选条件的极低出生体重儿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比较两组患儿宫外生长发育迟缓的发生率和临床观察指标。结果早产儿恢复出生体重时间对照组为(10.26±1.6)d,研究组为(8.19±1.0)d;生理性体重下降最大幅度对照组为(9.8±2.1)%,研究组为(7.0±1.2)%;EUGR发生率(以出院体重评价)对照组为85.7%,研究组为64.3%:以上3个指标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头围评价对照组为54.3%,研究组为40.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足量营养支持能被极低出生体重儿接受,可缩短生理性体重下降时间及减小生理性体重下降幅度,降低宫外生长发育迟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提高家属护理极低出生体重儿水平,减轻极低出生体重儿住院期间家属的焦虑情绪,提高极低出生体重儿生存质量。方法采用讲解、交流、示范的健康教育方式对家属进行健康指导。结果实施健康教育的患儿家属住院期间家属焦虑较未实施健康教育家属焦虑明显减轻,极低出生体重儿出院后的再患病率明显低于进行一般性出院指导的极低出生体重儿。结论健康教育可提高家属护理极低出生体重儿的水平,减少出院后疾病的发生,有利于其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3.
高润虹  杜小群  陈妙玲 《吉林医学》2014,(18):4069-4070
目的:分析与探讨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康复出院后的延续护理与观察。方法:选择50例早产极低体重儿,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观察组患儿出院后实施延续性护理与观察,对两组患儿病菌感染发生率、胎粪排尽时间和体重恢复时间等进行对比。结果:对两组患儿相应护理后,观察组患儿体重恢复时间、胎粪排尽时间以及病菌感染发生率等都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研究表明,对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康复出院后实施延续护理与观察,不仅能够有效缩短患儿体重恢复时间与胎粪排尽时间,而且还能有效促进患儿体格与头围发育,保证患儿健康成长,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在提高极低出生体重儿母乳喂养率中的应用。方法:本研究选取2014年5月-2015年9月于本院产科生后2 h内收入NICU的极低出生体重儿60例,按入院顺序单号为试验组,双号为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患儿行综合护理,对照组患儿行一般护理,比较两组患儿出院4~6个月母乳喂养率、6个月内上呼吸道感染发生率。结果:两组患儿出院后4~6个月三种方式喂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纯母乳喂养率为6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可明显提高极低出生体重儿母乳喂养率及上呼吸道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邓金金 《广东医学》2016,(Z2):73-74
目的:对极低出生体重儿的营养与支持治疗进行探讨。方法将极低出生体重儿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数字奇偶法分为两组,每组25例,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行全静脉营养支持,研究组行早期微量喂养营养支持联合静脉营养支持;对比两组患儿喂养不耐受情况以及肠外营养监测、生长发育情况。结果研究组极低出生体重儿胆红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肠胃营养达到标准的概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极低出生体重儿体重恢复至出生的时间以及达到完全胃肠喂养的时间比对照组明显缩短,体重增长的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极低出生体重儿喂养不耐受概率比对照组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极低出生体重儿早期微量喂养营养支持可提高患儿治疗效果,降低不耐受情况,减少黄疸发生,缩短其恢复至出生体重时间,对其生长发育起着促进的作用,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静脉营养对低出生体重儿体重增长及预防并发症发生的临床作用。方法100例低出生体重儿分为两组:观察组(n=50)于出生后第1~2天开始给予全静脉营养(TPN);对照组(n=50)给予常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体重开始增长日期提前于对照组,且日均增值高于对NN(P〈0.05);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动脉血氧分压及血液生化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早期给予低出生体重儿静脉营养干预,可促进患儿体重增长,减低静脉营养并发症的发生率。静脉营养对于提高低出生体重儿的生存质量促进其生长发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家庭参与式护理模式对极低出生体重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68例极低出生体重儿,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患儿给予过渡期家庭参与式护理,对患儿纯母乳喂养率、两组患儿出院时及出院1个月、3个月体重、再住院率、护理满意度等进行...  相似文献   

8.
曹丽  冉域辰  王红   《四川医学》2018,39(4):427-431
目的探讨对极低出生体重儿实施早期营养支持的方式,对其生长发育及心理行为发育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NICU于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符合入院标准的极低出生体重儿102例为研究对象,其中未实施早期营养支持的50例为对照组,实施早期营养支持的52例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延迟营养支持,观察组给予早期肠内外营养支持,对比两组患儿生长发育情况、并发症的发生及神经系统发育指标。结果观察组患儿平均日增长体重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儿恢复出生体重日龄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宫外生长迟滞的发生率(以出院体重为参考),观察组为25例(48.1%),对照组为38例(73.10%),两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极低出生体重儿常见并发症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窒息、低血糖、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败血症等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纠正胎龄40周时,两组患儿的体质量及身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20项神经评估结果显示观察组较对照组分值高(P<0.05)。结论早期营养支持能够有效解决极低出生体重儿存在的营养和生长发育问题,提高胎儿宫外发育的速度,有效增加患儿的体质量,缩短恢复出生体质量日龄,减少宫外生长迟滞的发生,减少常见并发症的发生,降低了早产儿常见的脑损伤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封灿遷 《大家健康》2014,(7):226-227
目的:探讨极低出生体重儿的护理支持与临床干预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接收的极低出生体重儿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给予对照组患儿常规护理干预,给予观察组患儿优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儿不同时段的体重增长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结果:经护理支持与临床干预后,对照组患儿于治疗2周、3周以及4周后的体重明显不及观察组;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以40.0%明显高于观察组的20.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极低出生体重儿行必要的护理支持与临床干预,有利于促使患儿体重增加,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与死亡率,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S)对早产儿、出生低体重儿肺透明膜病的疗效观察。方法: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50例均分为两组,实验组在生后6~24小时内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对照组无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结果:两组在住院后24小时肺透明膜病发生及转归情况。使用呼吸机天数、住院天数、死亡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发病率、肺出血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PS应用于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可以积极预防肺透明膜病的发生,并改善肺透明膜病的转归,减少并发症,降低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1.
陈耐珍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25):140-141
目的结合临床实践经验探讨健康教育对产妇身心健康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经患者知情同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观察比较两组产妇的各项情况,评价健康教育的应用价值。运用SPSSl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产妇各项指标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的心理状况评定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抑郁症的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o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健康教育对产妇的康复有明显的效果及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健康教育对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2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11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及护理基础上给予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两组健康行为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出院后3个月各量表评分结果均显著优于人院时,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出院后3个月各量表评分结果比较,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出院后3个月,两组生活方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且观察组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说明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健康教育能够改善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生活方式.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持续自我管理教育对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自我护理健康知识、能力及适应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72例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按入院先后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及健康教育方法,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及持续自我管理教育。采用造口护理知识问卷、自我护理能力实施量表(ESCA)和造口患者适应量表(OAS)评价出院时和出院1、3、6个月持续自我管理教育的效果。结果各时间点观察组患者ESCA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均呈升高趋势(P<0.05),对照组自我护理技能和总分呈升高趋势(P<0.05),观察组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各时间点两组患者OAS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均呈升高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自我管理教育有助提高患者对造口自我护理知识的掌握和自我护理能力,促进对造口术后生活的适应,是造口患者健康教育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健康信念模式在早期宫颈癌患者健康教育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90例早期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应用标准健康计划指导,观察组患者实施健康信念模式,比较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健康教育方式后患者对宫颈癌基本知识、自我保健知识的掌握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对疾病知晓和掌握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掌握率高达93.3%(42/45),与对照组的75.6%(34/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自我保健知识掌握率为95.6%(43/45),对照组掌握率为82.2%(37/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早期宫颈癌患者健康教育中采用健康信念模式具有明显的临床价值,有助于提升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增强健康信念,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积极主动的做好预防措施,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风恢复期病人实行中西医结合健康教育护理方法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2年12月入住我院的中风患者284例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一般西医护理常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医的辨证施护和中药泡洗、拔罐等操作,比较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生活满意率和医护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好转率和医护满意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风病人施行中西医结合健康教育护理方法,可以有效缩短住院天数,增加临床治愈好转率,减少医患纠纷,增加患者的医护满意率,有利于中风患者的各方面身体机能的恢复,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干预对提高门诊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方法将80例门诊寻常型银屑病患者按照抽签方法随机地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均为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管理,观察组给予健康教育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DLQI生活质量评分、心理状况改变情况以及患者对银屑病相关知识的认知度。结果 (1)观察组干预前后DLQI生活质量评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DLQI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两组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得分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得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且两组干预后SAS及SDS得分差异也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对银屑病相关知识的认知度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且观察组干预后银屑病知识认知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教育干预可显著提高门诊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值得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的 探讨个性化护理配合健康教育在小儿手足口病感染防控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收集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2012年6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小儿手足口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个性化护理配合健康教育,观察2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效果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67%,治愈率为8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7%,43.3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愈时间和皮疹消退时间分别为(5.67±2.38)d,(3.12±0.89)d分别短于对照组的(11.23±2.67)d,(5.67±0.99)d,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性化护理配合健康教育对小儿手足口病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缩短了治愈和皮疹效果时间.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晚期胎膜早破产妇围术期的护理效果。方法:将已确诊的120例晚期胎膜早破产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按照临床护理路径表进行护理,对两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宣教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平均住院时间等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8.33%,高于对照组的86.67%(P0.05);观察组宣教内容的掌握程度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88.3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为(3.68±0.59)d,少于对照组的(5.48±0.92)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护理方式可有效改善护理的质量,提高产妇的护理满意度和宣教内容的掌握程度,缩短产妇的住院时间,对产妇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延伸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独立生活能力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12月~2012年12月浙江省湖州市中心医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126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3例。观察组患者进行延伸护理服务,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出院宣教及出院后电话随访。于出院时、出院后3、6个月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及生存质量综合评定问卷对患者的独立生活能力以及生存质量进行评价。结果①观察组患者在出院时、出院后3、6个月的Barthel指数评分间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且观察组在出院后3、6个月的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②两组出院时生活质量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3、6个月观察组的生活质量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延伸护理服务能够有效地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独立生活能力,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0.
肖体友  张秀琼  冯咏梅 《海南医学》2014,(19):2954-2956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初产妇产后负面情绪及社会支持的影响。方法将20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实施认知行为干预,比较两组产妇干预前和出院前的负面情绪及社会支持水平。结果两组产妇出院前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AS及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前两组产妇社会支持(SSRS)总分及各维度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SSRS总分、主观支持、客观支持、支持利用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健康教育的基础上给予认知行为干预可以减轻初产妇产后的负面情绪,提高社会支持水平和利用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