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灰毡毛忍冬花蕾挥发油成分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王天志  李永梅  王志霄 《中草药》2000,31(9):657-658
金银花为我国常用中药 ,具有清热解毒、凉散风热的功能 ,常用于外感风热、流行感冒、疖疮痛肿、乳腺炎、痢疾诸病。金银花在我国分布广泛 ,植物来源复杂。据报道 [1,2 ]全国有 2 0余种植物的花蕾在不同地区当金银花入药 ,均为忍冬科 Caprifoliaceae忍冬属 Lonicera植物。其中 ,灰毡毛忍冬 L. macrathoides Hands.-Mazz.在西南地区大量栽培使用 ,为西南地区金银花主流商品之一。挥发油是金银花的活性成分 ,山东产忍冬 L.japonica Thunb.及其变种花蕾的挥发油成分研究已有文献报道 [3~ 5] ,但灰毡毛忍冬干燥花蕾的挥发油成分尚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2.
黄丽华  王道平  陈训 《中国中药杂志》2011,36(16):2230-2232
目的:对黄褐毛忍冬不同采收时期(花蕾期、银花期、金花期)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鉴定和分析.方法:采用GC-MS法测定黄褐毛忍冬不同采收时期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结果:从这3个时期的黄褐毛忍冬挥发油中分别分离出29种,34种,28种挥发性成分,共确定出44种化合物,并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量了各化学成分在挥发油中的相对百分含量.结论:首次报道在忍冬属植物挥发油中检测出邻甲苯异腈;不同时期的黄褐毛忍冬挥发油中醇类物质含量均较高,其次是酯类、醛类等物质;L-芳樟醇,苯乙醛,邻甲苯异腈,香叶醇,邻氨基苯甲酸甲酯等为不同采收时期的共有成分,但其含量大小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3.
灰毡毛忍冬花蕾水溶性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hen Y  Zhao YY  Wu S  Wang M  Feng X  Liang JY 《中药材》2012,35(2):231-234
目的:研究灰毡毛忍冬花蕾的水溶性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多种层析分离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灰毡毛忍冬干燥花蕾的水提物中分离得到了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反式-芳樟醇-3,7-氧化物-6-O-β-D-葡萄糖苷(1)、secologanoside(2)、secoxyloganin(3)、绿原酸(4)、咖啡酸(5)、蔗糖(6)。结论:化合物1为首次以单体化合物形式从自然界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3为从该植物中首次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4.
目的:以灰毡毛忍冬为材料,克隆对-香豆酸3-羟化酶(LmC3H1)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和表达模式分析,结合绿原酸含量,研究推测灰毡毛忍冬LmC3H1基因的功能。方法: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和RACE技术克隆LmC3H1基因的全长c DNA序列,对该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和HPLC分别测定灰毡毛忍冬茎、叶及不同花期花中LmC3H1的相对表达量及绿原酸含量。结果:克隆得LmC3H1(Gen Bank:MN177695)基因,开放阅读框(ORF)长度为1 533 bp,编码510个氨基酸,推测其分子式为C_(2618)H_(4134)N_(718)O_(727)S_(22),相对分子质量为58 005.32,等电点8.92,为亲水性蛋白,定位于叶绿体中,具有跨膜区域LLLIPAVLFLISLVYPLI,含有细胞色素P450的保守结构域CYTOCHROME_P450(422-433 aa);Real-time PCR结果显示,LmC3H1在灰毡毛忍冬茎、叶及不同花期花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其中在花发育阶段,白色花蕾期相对表达量最高,花蕾初期及白色开花期次之;白色花蕾期花与茎、叶比,花的相对表达量最高,叶的最低;HPLC结果显示,从绿白色花蕾期到金黄色开花期绿原酸含量呈上升趋势,金黄色开花期含量最高,不同器官中,花中绿原酸最高,茎最低。结论:克隆得到灰毡毛忍冬LmC3H1基因,推测LmC3H1可能参与灰毡毛忍冬花绿原酸的生物合成。该研究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的功能及探究灰毡毛忍冬绿原酸生物合成和调节机制提供了依据,同时为遗传改良灰毡毛忍冬品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中药材》2019,(5)
目的:研究灰毡毛忍冬中花、茎、叶的挥发油成分。方法:以水蒸气蒸馏法分别对灰毡毛忍冬花、茎、叶的挥发油进行提取,采用GC-MS-DS技术分析检测鉴定其成分组成。结果:分析鉴定出灰毡毛忍冬花、茎、叶挥发油中的34、29、58种成分,其中相对含量超过1%的分别为:花16个、茎12个、叶14个。结论:灰毡毛忍冬花、茎、叶的挥发油成分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6.
灰毡毛忍冬花蕾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雨  冯煦  贾晓东  董云发  梁敬钰  王鸣  孙浩 《中草药》2008,39(6):823-825
目的 研究灰毡毛忍冬花蕾的化学成分.方法 应用溶剂萃取及柱色谱方法分离灰毡毛忍冬花蕾的化学成分,通过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灰毡毛忍冬花蕾中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其中1个单萜苷类成分、2个香豆素苷类成分、1个三萜皂苷类成分、3个黄酮苷类成分,分别为(2E,6E)-3,7-二甲基-8-羟基八二烯-1-O-β-D-葡萄糖苷(Ⅰ)、6-甲氧基香豆素-7-O-β-D-葡萄糖苷(东莨菪苷)(Ⅱ)、香豆素-7-O-β-D-葡萄糖苷(茵芋苷)(Ⅲ)、齐墩果酸皂苷元-28-O-β-D-吡喃葡萄糖基(1-6)-O-β-D-吡喃葡萄糖酯(Ⅳ)、异鼠李素-3-O-β-D-葡萄糖苷(Ⅴ)、山柰酚-3-O-β-D-葡萄糖苷(Ⅵ)、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Ⅶ).结论 化合物Ⅰ~Ⅴ为首次从忍冬属中分得.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以高效液相色谱同时测定灰毡毛忍冬不同部位(花、花蕾、花柄、叶、茎和根)中5种活性成分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Phenomenex Gemini 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0.4%醋酸水溶液-乙腈,梯度洗脱,流速0.8 mL/min,柱温30℃;UV检测波长λ=330 nm,ELSD检测器条件:载气(氮气)流速3.0 L/min,漂移管温度110℃。结果:不同部位各活性成分含量有明显差异,且绿原酸、灰毡毛忍冬皂苷乙、川续断皂苷乙的含量显著高于芦丁及secoxyloganin。结论:该方法能够简便、准确地测定灰毡毛忍冬不同部位中5个活性成分的含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蚜虫危害对灰毡毛忍冬药材产量和质量的影响。方法:测定同一植株上蚜虫不同危害等级的花枝鲜花和干花的产量,采用HPLC-ELSD法,分别测定蚜虫不同危害等级的花蕾中绿原酸、咖啡酸、木犀草苷、3,5-二咖啡酰奎宁酸、川续断皂苷乙和灰毡毛忍冬皂苷乙6种有效成分的含量。结果:蚜虫危害显著影响灰毡毛忍冬的产量,极显著影响木犀草苷、灰毡毛忍冬皂苷乙和川续断皂苷乙的含量(P0.01),显著影响绿原酸的含量(P0.05),对咖啡酸和3,5-二咖啡酰奎宁酸含量无显著影响。结论:灰毡毛忍冬GAP生产中应规范蚜虫的防治。  相似文献   

9.
李隆云  张应  马鹏  吴叶宽 《中国中药杂志》2014,39(16):3060-3064
为了确定山银花(灰毡毛忍冬)的适宜采收期,测定不同发育时期的花蕾外观形态、产量和质量,比较一日内不同时段采摘花蕾的质量。结果表明,开花型和花蕾型灰毡毛忍冬不同发育阶段的花蕾外观形态具有较大的差异;随着花蕾发育,产量逐渐增加;开花型灰毡毛忍冬花蕾开放后(银花期、金花期)绿原酸含量极显著降低,开花前(幼蕾期、青色期、大白期)质量无显著差异;花蕾型灰毡毛忍冬黄白期灰毡毛忍冬皂苷乙显著降低,幼蕾期和青白期质量无显著差异。一日内不同时段采摘的灰毡毛忍冬绿原酸和3,5-二咖啡酰奎宁酸含量有显著差异。开花型灰毡毛忍冬的适宜采收期为大白期,采摘时段为10:00以前和18:00以后,花蕾型灰毡毛忍冬的适宜采收期为青白期,采摘时段为8:00以前和18:00以后。  相似文献   

10.
灰毡毛忍冬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贾晓东  赵兴增  王鸣  董云发  冯煦 《中药材》2008,31(7):988-990
目的:研究灰毡毛忍冬花蕾的化学成分。方法:灰毡毛忍冬药材90%乙醇提取液依次用石油醚和乙酸乙酯萃取。石油醚萃取部分反复柱层析得到化合物(1~9)。结果:从灰毡毛忍冬花蕾的石油醚萃取物中分离鉴定了9个化合物:白果醇(1)、正三十烷醇(2)、乌苏酸(3)、β-谷甾醇(4)、正三十烷(5)、棕榈酸(6)、β-胡萝卜苷(7)、3-辛烷基,3-癸烷基二十二烷醇(8)、3-壬烷基,3-十二烷基二十二烷醇(9)。结论:除化合物4外均为首次从本植物中分得,其中化合物2、3、5、8和9为首次从忍冬属中分得。  相似文献   

11.
灰毡毛忍冬与正品金银花的绿原酸含量比较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周日宝  童巧珍 《中药材》2003,26(6):399-400
目的:从有效化学成分绿原酸的含量评价灰毡毛忍冬的药用价值,以合理开发利用这一丰富的自然资源。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比较湖南产灰毡毛忍冬与山东省和河南省产的正品金银花(忍冬)的绿原酸的含量。结果:湖南省隆回县和新宁县产的灰毡毛忍冬中绿原酸含量分别为4.00%和4.52%,山东省和河南省产的金银花中绿原酸的含量分别为2.20%和2.46%。结论:灰毡毛忍冬中绿原酸的含量远远高于忍冬花。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石家庄野生黄花蒿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用水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并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结果:鉴定出13种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84.0%.结论: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蒿酮(33.4%)、右旋樟脑(15.7%)、1,8-桉叶素(8.7%)和石竹烯(7.1%).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研究半边旗挥发油的主要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半边旗挥发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登用技术(GC-MS)分析鉴定。结果:从半边旗挥发油中分离了35种化学成分,鉴定了其中的30个化学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7.35%。结论:半边旗的主要化学成分是:3-甲氧基-1,2-丙二醇,3-己烯-1-醇,1-正己醇.4-羟基-2-丁酮,3-甲基-1-戊醇,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半边旗的药用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结合抗炎指标优选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东北铁线莲挥发油的工艺。方法:选取东北铁线莲。以挥发油提取率、NO抑制率和两者的加权评分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考察过筛目数、药液比和回流时间对东北铁线莲挥发油的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工艺的影响,优选最佳试验方案。结果:各因素对挥发油提取率、NO抑制率和加权评分的影响顺序为过筛目数药液比回流时间;最佳提取工艺为过筛目数3#,药液比1∶10,回流时间12 h;挥发油提取率0. 072%,NO抑制率117. 411%,加权评分97. 979。结论: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东北铁线莲挥发油抗炎作用明显,优化的工艺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15.
青蒿挥发油化学成分的GC/MS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邱琴  崔兆杰  刘廷礼  田赏 《中成药》2001,23(4):278-280
目的: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青蒿挥发油进行化学成分的分析。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青蒿中提取挥发油。试用不同类型的毛细管柱进行分析,找出最佳分析条件,用归一化法测定其百分含量,并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化学成分进行鉴定。结果:共鉴定了49个成分,占挥发油总成分的89%以上。结论:本方法稳定可靠,重现性好,适用于中药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分析。  相似文献   

16.
刘书芬  潘胜利 《时珍国医国药》2005,16(12):1247-1249
目的:分析多枝柴胡挥发油成分。方法:GC—MS联用技术。结果:从该植物挥发油中鉴定出78个化合物,占总量的91.34%。主要是脂肪族化舍物。含量超过10%的有三个化舍物,为十五烷(29.47%),十三烷(15.12%),十一烷(13.03%)结论:脂肪族化舍物可作为柴胡属植物挥发油的一个特征。  相似文献   

17.
贯叶连翘挥发性成分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曾虹燕  周朴华 《中药材》2000,23(12):752-753
目的:测定贯叶连翘叶挥发油成分。方法:用连续蒸馏萃取挥发油提取仪提取(水蒸汽蒸馏,乙酸乙酯萃取),然后采用GC-MS分析,结合计算机检索技术对其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法测定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分离、鉴定了54种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2.32%。结论:化学成分多为倍半萜类物质,与国外报道贯叶连翘叶挥发油的成分相差很大。  相似文献   

18.
脱皮马勃挥发性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脱皮马勃的挥发性成分,为脱皮马勃的开发利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利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脱皮马勃(Lasiosphaera fenzlii Reich)挥发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挥发油进行分析.结果:共分离出89个化学成分,鉴别出49个化学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70.713%,其主要成分为苊(16.836%);芳-姜黄烯(7.800%);丁香烯环氧物(5.448%);β-姜黄酮(2.814%);β-杜松萜烯(2.771%).结论:首次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脱皮马勃的挥发性成分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9.
GC-MS分析不同产地六棱菊挥发油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比较不同地区六棱菊挥发油成分。方法: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六棱菊挥发油,用气相-质谱联用仪(GC-MS)对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并通过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其中南宁六棱菊鉴定出42种化合物,并确定了其相对含量,占总含量的87.9%以上,主要含芳杂环酸、单萜类、倍半萜类化合物。上思县六棱菊鉴定出43种化合物,并确定了其相对含量,占总含量的82.0%以上,主要含芳杂环类、酮类、单萜类,倍半萜类化合物。结论:不同地区的六棱菊挥发油化学成分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0.
3种中药挥发油对磷酸川芎嗪的经皮渗透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考察荜澄茄、干姜、辛夷挥发油对模型药磷酸川芎嗪的经皮渗透的影响.方法:用改良Franz扩散池法,以氮酮为对照,考察质量分数分别为1%,3%,5%,7%的荜澄茄、干姜、辛夷挥发油对模型药磷酸川芎嗪经小鼠皮肤的促渗效果,采用HPLC测定磷酸川芎嗪的含量.结果:5%氮酮,1%荜澄茄油,3%干姜油及5%辛夷油对磷酸川芎嗪的促透效果最好,对20 g·L-1磷酸川芎嗪12 h平均累计渗透量(Q12)分别为0.841 2,0.915 9,0.740 3,0.932 8 mg·cm-2·h-1;4 h时增渗倍数分别为1.357,1.279,1.054,1.156.经t检验,加入1%荜澄茄油的磷酸川芎嗪的Q12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结论:1%荜澄茄油、3%干姜油及5%辛夷油均能增加磷酸川芎嗪的经皮渗透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