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张洁 《中国农村卫生》2013,(3Z):216-217
目的观察丽珠胃三联、雷贝拉唑联合治疗方案对幽门螺杆菌(Hp)阳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治愈率及Hp根除率的效果。方法将100例HpFEI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给予丽珠胃三联口服1周;雷贝拉唑10mg/次、2次/d,1周后改为10mg、1次/d,连服3周,共治疗4周。对照组给予阿莫西林1.0g/次、2次/d,连服1周;克拉霉素0.5g/次、2次/d,连服1周,同时给予雷贝拉唑口服,剂量和方法同治疗组。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4周后溃疡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分别为98%和92%,P〈0.05);Hp根除率治疗组高于对照组(94% vs 92%,P〈0.05)。结论丽珠胃三联、雷贝拉唑联合治疗Hp阳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有效率和Hp根除率高,不良反应少,是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性,38岁,汉族,因持续性腹疼5小时,加重1小时伴发热于1995年11月10日入院,既往无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病史、无手术外伤史,查体:体温39℃、脉搏110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6/10 kPa、神志  相似文献   

3.
例1 男,52岁,因大量饮酒后出现剧烈呕吐,上腹部剧痛2h入院。查体:体温38.2℃,血压120/60mmHg(1mmHg=0.133kPa),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心率120次/min,率齐,无杂音。腹肌紧张,上腹部压痛明显,无反跳痛。患者有十二指肠溃疡病史,拟诊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急性穿孔,经胃肠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根除幽门螺杆菌(Hp)治疗对Hp阳性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愈合率、愈合质量及复发的影响.方法 将78例Hp阳性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随机分为除菌组和非除菌组,除菌组给予泮托拉唑40 mg+克拉霉素0.5 g+呋喃唑酮0.1 g口服,2次/d,1周后泮托拉唑改为40mg,1次/d,共治疗6周.非除菌组单独给予泮托拉唑,剂量方法同上.分别于6周及1年后复查胃镜.结果 除菌组和非除菌组比较,6周后溃疡愈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97.6%和91.7%,P>0.05).6周后溃疡愈合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年后两组溃疡复发率比较,除菌组低于非除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6.7%和59.3%,P<0.01),Hp根除率除菌组高于非除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86.7%和3.7%,P<0.01).结论 Hp感染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存在相关性,根除Hp治疗不仅可以提高溃疡的愈合质量,而且还可以减少溃疡的复发.  相似文献   

5.
胃复安,又称灭吐灵。是消化系统疾病用药,具有较好的镇痛功效。近年来临床又发现本药具有许多新用途。 ○胃复安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消化系统溃疡经其它药物治疗无效时,可采用胃复安治疗。用法:10毫克/次、一日三次,口服。又能抑制十二指肠内容物的反流,可  相似文献   

6.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幽门螺杆菌治疗前后IL-6、IL-8浓度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DU)为临床上常见疾患 ,且大多数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伴有幽门螺杆菌 (HP)感染 ,本文旨在检侧相关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的血IL 6、IL 8浓度 ,从而探讨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发病过程中的炎症情况及HP对炎症的促进作用。材料与方法1 病例选择 随机抽取 2 0名 1999~ 2 0 0 1年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门诊或住院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伴HP感染患者 ,为A组 ,年龄 2 0~ 5 8岁 ,平均 38 6± 4 2岁 ,其中男 16例 ,女 4例。抽取 18名 1999~ 2 0 0 1年门诊或住院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但无HP感染者为B组 ,年龄 2 3~ 6 0岁…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34岁,从1967年开始,右上腹部反复发作性疼痛同时伴有反酸嗳气以空腹痛为明显,进食或服碱性药疼痛可缓解。经胃肠钡餐检查诊断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因排柏油样黑便2次伴头昏头迷住院。体检:贫血貌,消瘦,精神萎靡。T36.9℃,P92次/分,Bp110/70mmHg,皮肤及巩膜无黄染,表残淋巴结未触及,心肺无异常,肝脾未触及,未扪及明显包块。右上腹轻度压病,无肌紧张及反跳痛,肠鸣音亢进。便潜血((?))。诊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并上消化道出血。治疗经过:入院后给予禁食、补液,止血剂及对症治疗。入院后急诊行剖腹探查术。行胃大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性,26岁。孕40周第1胎,规律性下腹痛4小时。查体:生命体征平稳、心肺正常、肝脾未触及,肝区、胃区、十二指肠区均无压痛点。腹围96cm,宫高36cm,枕左前位,胎心:140次/min。化验:Hb110g/L,WBC9.6×10~9/L,出凝血时间正常,乙肝表面抗原阴性,CO_2-CP25mmol/L,尿素氮3.0mmol/L。入院后8小时自然分娩1健康活男婴,  相似文献   

9.
A2型题29.女,49岁。腹胀、嗳气、上腹不适两年,呈间歇性发作。胃液分析:基础胃酸分泌量为0、最大胃酸分泌量5mmol/L(正常为17~23mmol/L)、壁细胞总数为2.2×108(正常为8×108~10×108)。最可能的诊断是A慢性浅表性胃炎B慢性萎缩性胃炎C十二指肠球部溃疡D胃溃疡E胃癌A3型题(题30~31)男,38岁,上腹部持续饱胀不适感半年,餐后症状加重,但食欲及体重无明显变化。出现黑粪3天,1次/d,大便成形有光泽。体检:上腹部轻压痛,肝脾肋下未触及,无明显贫血面容。30.最可能的诊断为A慢性胃窦胃炎B慢性胃体胃炎C十二指肠球部溃疡D胃溃疡E胃癌31.为进…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性,65岁。因反复发热、口腔溃疡、头昏乏力1月而于2 0 0 2 -0 3 -3 0第一次住院。入院体格检查:T 3 7 8℃,贫血貌,皮肤黏膜苍白,无出血点及皮疹,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口腔黏膜及舌多处溃疡。胸骨无压痛,心肺听诊正常,腹软,肝脾无肿大。辅助检查:血常规示WBC 4 2 1×10 9/L ,Hb 5 7g/L ,RBC 1 2 6×10 1 2 /L ,PLT 5 3×10 9/L ,RC 1 5 %,ESR10 0mm/h。血尿素氮、肌酐、血钙、乳酸脱氢酶、β2 -微球蛋白、铁蛋白、甲状腺激素均正常。血清IgA显著增高617mg/dl ,IgG、IgM正常,KAP 162 0mg/dl ,LAM 718mg/dl,EPO …  相似文献   

11.
例1:男,55岁。因患十二指肠球部溃疡30年,再发10天于1983年3月26日入院。脉搏66次/分,体温、呼吸、血压正常,肺未见异常,剑下压痛,肝脾未触及,入院给服丙谷胺+胃友腹痛未减,9月3日改用甲氰咪呱1.0/日,9月6日患者自觉上腹痛消失,9月18日患者觉头晕、胸闷、气短。体检:心率48次/分,心电图窦缓:并即停服此药,停药第2天,上述症状消失,心率恢复到66次/分。为了进一步观察窦缓是否与甲氰咪呱有关,于9月24日,再用同样剂量的甲氰咪呱口服,服此药第4天,上述症状与体征又重现,当日查心电图又出现窦缓。  相似文献   

12.
1 病历简介患者 ,女 ,70岁 ,汉族 ,因反复排黑便 15年 ,再发二天于 2 0 0 0年 7月收入我院内科 ,胃镜下确诊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并出血。患者有输血史。实验室检查 :肝肾功能正常 ,血常规 WBC6 .0× 10 9/ L ,Plt12 0× 10 9/ L ,RBC3.4× 10 1 2 / L ,Hb78g/ L。大便 OB (3 ) ,临床申请输血 40 0 ml,用凝聚胺法配血时发现主侧凝集 (2 )疑有 ABO以外的血型抗体。标本送深圳市输血医学研究所检查 ,发现患者血清中存在抗- E、抗 - Dia。2 血型血清学检查2 .1 患者血型为 B,CCDee,Dia- b ,检测试剂抗 - A、抗 - B、抗 - D、抗 -…  相似文献   

13.
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是消化道大出血中最常见原因[1] ,以中老年人居多。 1980年~ 1999年 ,我院共诊治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 10 3例 ,其中 ,老年人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 13例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性 11例 ,女性 2例 ,年龄 6 0~84岁。既往有溃疡史 8例 :9例有呕血 ,13例均有便血、休克 ,Hb 4 5~ 88g/L。内科治疗 (选择性动脉造影+胰十二指肠上动脉弹簧圈止血 3例 )无效行手术治疗 10例 ,急诊手术 3例 ;术前胃镜检查 11例 (8例确诊 ,3例发现十二指肠有血液 )。溃疡部位 :十二指肠球部 12例 ,十二指肠降部 1例。…  相似文献   

14.
正案例回顾某男,41岁。因上腹疼痛2小时入院。查体:腹膜炎体征明显,X线检查膈下有游离气体,考虑为上消化道穿孔,急诊手术证实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遂行毕Ⅱ式胃大部切除术,术后病理为十二指肠溃疡穿孔。2个月后又出现上腹痛及腹膜炎体征。胃镜证实溃疡复发,遂查基础胃酸为8mmol/L(行胃大部切除或迷走神经切断手术者其正常参考值为5mmol/L),血清胃泌素为656pg/ml,诊断为胃泌素瘤。给予抗酸药物保守治疗。  相似文献   

15.
静脉滴注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致溶血性贫血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景利 《工企医刊》2004,17(4):64-64
1 病历摘要患者,女,45岁,因尿频、尿急、尿痛3天住院。患者3天前出现膀胱刺激征伴神疲乏力,腰膝酸软,既往健康,无使用喹诺酮类药物史。查体:T37.2℃,P75次/分,R20次/分,BP16/10Kpa,营养良好,咽红充血,扁桃体Ⅰ°肿大,心肺正常。腿软,肝脾未触及。双肾区痛(+)。化验:血Hb120g/L,RBC4.5×10~(12)/L,WBC10.1×10~9,N0.85、L0.14、E0.01、BPC92×10~9/L。尿常规:WBC满视野。诊断,急性尿路感染。给予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0.2g,分2次静脉滴注,滴速1.5mg/分,用药2天出现头昏乏力,全身皮肤感染,小便呈茶水样。化验:Hb75g/L,RBC2.9×  相似文献   

16.
男患,38岁。因低热1周,上腹痛1天伴呕宿食,解柏油便1次入院。实验室:尿蛋白( ),RBC少许,血WBC15×10~9/L、N 86%、Hb13.5g/L,肝、肾功能正常。经止血剂及胃肠减压治疗无缓解。入院第6天,突解暗红色血便1500g,伴上腹痛及上腹部肌紧张、压痛、反跳痛。急诊胃镜:十二指肠球下壁见1.0×0.9cm溃疡,周边粘膜大范围充血、水肿,多个片状出血灶。幽门不全梗阻。外科急诊手术。术中发现:“十二指肠溃疡出血,距曲氏韧带15cm处有50~60cm空肠坏死,余空肠及回肠有4~5处肠段肌浆层出血。予以缝扎,行胃大部切除,胃空肠吻合术,空肠切除术”。术后仍解黑色稀便2~3次/天,术后第3天,面部及双下肢出现紫癜,大小不等,对称分布,压之不退,部分呈出血性丘疹状。膝关节红肿、痛、活动受限。并出现尿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54岁,1983年胃镜,病理诊断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984年4月9日因大量便血行剖腹探查,证实十二指肠球后壁有一10×8×6cm溃疡穿透至胰头,行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旷置、结肠前Billroth Ⅱ式胃大部切除术。1988年8月中旬和1988年9月底分别出现柏油样便行非手术治疗,出血均得到控制。1989年5月3日18:00呕吐新鲜血500ml,急诊住内科。入院后二次呕血1500ml,出现休克,于23:45在全麻下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十二指肠球部、降部有12×10×8cm结节状质硬肿物,与胰头、门静脉、胆总管及肠系上静脉有粘连,局部取病理,周围血管予以缝扎。术后病理:(十二指肠球部)平滑肌肉瘤。在全面准备后于1989年6月16日在全麻下行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Whipples术)。术中  相似文献   

18.
1 病历摘要患者 ,女 ,2 6岁 ,因上腹痛、呕血 1d入院。患者于7d前开始连服 7d减肥茶 ,3次 /d ,10g/次后出现上腹隐痛 ,呕出咖啡样物约 5 0ml。患者既往有胃溃疡病史。查体 :一般情况可 ,心肺检查未见异常 ,腹平软 ,剑突下压痛 ,肝脾肋下未触及。血、尿淀粉酶正常。头颅CT、腹部B超均正常。胃镜检查示胃窦部有一 2cm×1 5cm浅溃疡 ,溃疡表面有活动性出血 ;十二指肠球部见 1 2cm× 1 5cm浅溃疡 ,粘膜充血明显。病理报告胃窦粘膜急性炎症。临床诊断为减肥茶所致胃溃疡出血。给予制酸剂、保护胃粘膜等药物及对症治疗后症状缓…  相似文献   

19.
黎君  康克娟 《现代保健》2009,(22):56-56
目的观察法莫替丁加阿莫西林与单用法莫替丁对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治疗效果。方法将笔者所在医院2003~2008年十二指肠球部溃疡门诊患者6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法莫替丁20mg,早晚各服1次,4周后改为20mg,每晚1次至6周,阿莫西林500mg,每日3次,口服4周后停药,对照组单用法莫替丁,用法同治疗组,停药6周后复查胃镜。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9.4%、85%,有显著性差异(P〈0.05);溃疡愈合率分别为92.1%、78.8%,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法莫替丁加阿莫西林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优于单用法莫替丁。  相似文献   

20.
目的:提高对十二指肠球部以外溃疡X线诊断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50例十二指肠球外溃疡患者的临床病理与X线资料.结果:十二指肠球外溃疡好发十二指肠球部与降部弯曲移行处(46例);降部上端(球顶后至十二指肠乳头4例).X线表现主要有:龛影(50例)、狭窄与狭窄前扩张(14例)、激惹征象(50例).结论:X线检查可以提高十二指肠球部以外溃疡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