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急性脑梗死与超敏C反应蛋白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与脑梗死部位、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测定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和90名健康人血清hs—CRP的含量,按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对患者进行评分,分组比较。结果脑梗死组血清CR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不同部位梗死患者血清hs—CRP水平比较没有差异。脑梗死轻、中、重型患者血清hs—CR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P〈0.05)。血清CRP水平越高的脑梗死患者病情越严重,临床预后差。结论血清hs—CRP水平增高与脑梗死的发生和严重程度有密切关系,而与病变部位无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大动脉粥样硬化不同机制所知脑梗死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中国缺血性卒中分型(CISS)分型方法,对临床诊断为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根据发病机制分为4型,比较各组之间血清hs—CRP,并观察其余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以及不同机制类型梗死复发的关系。结果动脉一动脉栓塞型患者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载体动脉阻塞穿支动脉型和混合型脑梗死组(P〈0.01);低灌注/栓子清除障碍型患者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载体动脉阻塞穿支动脉型(P=0.016),其他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动脉-动脉栓塞型患者中大于6mg/L的例数明显高于载体动脉阻塞穿支动脉型和混合型脑梗死组(P〈0.01);低灌注/栓子清除障碍型患者中大于6mg/L的例数明显高于载体动脉阻塞穿支动脉型(P〈0.05)。中、重度神经功能缺损患者血清hs-CRP水平高于轻度神经功能缺损患者(P〈0.01);重度神经功能缺损患者血清hs—CRP水平高于中度神经功能缺损患者(P〈0.01)。发病早期NIHSS与动脉一动脉栓塞型患者血清Hs.CRP水平升高成正相关(P=0.01)。动脉-动脉栓塞型和混合型卒中复发率明显高于载体动脉阻塞穿支动脉型(P=0.001,0.022)。结论血清hs—CRP可反映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中斑块的稳定性,对早期诊断、病情判断以及复发风险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和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以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以我院神经内科2012‐01—2013‐12收治的1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试验组,同期体检健康者180例为对照组,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急性脑梗死发作24 h、3 d、1周、2周血清CRP水平,分析其和神经功能缺损和预后的相关性。结果试验组急性发作24 h、3 d、1周、2周内血清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CRP水平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呈正相关(P<0.05);脑梗死患者CRP水平和梗死灶大小呈正相关(P<0.05);127例神经功能恢复良好,53例恢复不良,CRP水平和mRS评分呈正相关(r=0.277,P<0.05),恢复良好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高于恢复不良患者(P<0.05)。结论血清CRP水平对急性脑梗死早期诊断、病情评估以及预后评价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缺血修饰蛋白(Ischemia-modified albumin,IMA)表达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本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4例作为脑梗死组,同期选择本院健康体检的健康人群80例作为对照组,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对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分,用Modified Rankin量表(MRS)进行预后评价,检测血清中IMA水平,分析其与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脑梗死组血清中IMA水平增高(P<0.05);随着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加重,脑梗死患者血清中IMA水平增高,预后不良脑梗死患者血清中IMA水平高于预后良好患者(P<0.05);用四分位数法将脑梗死患者血清IMA水平从低到高分组显示,随IMA水平的增加,脑梗死患者预后不良率逐渐增高,脑梗死患者预后不良的风险也增加(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IMA水平显著升高, 其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观察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高敏感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e C-reactionprotein,hs—CRP),IL-8水平的影响及对神经功能的改善作用,探讨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选择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30例)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30mg,2L4t/d。对照组给予丹参粉针400mg溶于生理盐250mL静滴,1次/d。连用15d。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治疗前、治疗后7d和15d的血清hs—CRP及IL-8水平变化,分别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结果2组hs—CRP、IL-8水平在梗死后7d最高,随后逐渐降低。治疗组治疗前血清hs—CRP及IL-8水平和神经功能缺损总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d及15d治疗组hs—CRP和IL-8水平及神经功能缺损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依达拉奉可降低患者血清hs—CRP水平和IL-8水平,减轻炎症反应,改善缺损的神经功能。通过降低血清hs—CRP和IL-8水平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急性分水岭脑梗死患者血清凝集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LOX-1)、血管生成素样蛋白8(ANGPTL8)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8年6月-2021年7月我院收治的105例急性分水岭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组,利用NIHSS评分量表对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估,分为轻度神经功能缺损组和中重度神经功能缺损组;采用改良Rankin量表对患者预后情况进行评估,分为预后良好组及预后不良组;另选取10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受试者血清LOX-1、ANGPTL8水平,比较组间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LOX-1、ANGPTL8水平对急性分水岭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 研究组患者血清LOX-1、ANGPTL8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中重度神经功能缺损组患者血清LOX-1、ANGPTL8水平显著高于轻度神经功能缺损组,预后不良组患者血清LOX-1、ANGPTL8水平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血清LOX-1、ANGPTL8二者联合评估患者中重度神经功能缺损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94,大于各自单...  相似文献   

7.
目的动态监测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S-100b蛋白的变化,探讨其与脑梗死体积、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对50例颈内动脉系统ACI患者血清S-100b蛋白进行动态检测,并与30例对照组进行比较,同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及CT扫描测定脑梗死体积,随访2个月进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BI)。结果ACI患者血清100b蛋白在入院第1d开始升高,第3d达到峰值,第7d下降,第14、21d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第3d血清S-100b蛋白浓度高峰水平与脑梗死体积、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呈正相关,与2个月后BI呈负相关。结论急性脑梗死后血清S-100b蛋白可作为缺血性脑损伤的生化指标,并可评估预后,对脑梗死的临床治疗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与脑梗死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46,自引:7,他引:39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浓度的变化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86例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27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腔梗组)和48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清CRP含 量进行测定,计算其异常率并进行比较。按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标准对患者进行评 分。结果 脑梗死组CRP含量高于腔梗组,腔梗组高于对照组(均P<0.01);脑梗死组中,CRP异常率高于 腔梗组(P<0.05);CRP异常的患者NDS评分的改善低于CRP正常组,且CRP异常者预后中无变化和死亡 明显高于正常对照者(均P<0.01)。结论 CRP水平是临床评价脑梗死严重程度和预后的一个重要的生物 学指标。  相似文献   

9.
脑出血急性期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变化及临床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探讨脑出血急性期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NSE)浓度变化及其与神经功能缺损和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 用酶联免疫分析法分析测定 4 0例脑出血患者和 2 0例健康人血清 NSE浓度。神经功能缺损评定按 SSS标准 ,出血量以入院时 CT结果计算。结果 脑出血患者血清 NSE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0 .0 5 ) ,与出血量呈明显正相关 (P<0 .0 5 ) ,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呈正相关 (P<0 .0 5 ) ,与预后呈负相关 (P<0 .0 5 )。结论 脑出血急性期检测血清 NSE浓度 ,有助于判断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甲状腺素水平与急性脑梗死的临床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无甲状腺疾病史的首次发生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病例资料,按血清甲状腺素水平(T_3、T_4、TSH)和临床特点、血液检验指标进行分类及分析,并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改良Rankin量表(mRS)对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估。结果低]T_3组患者血清T_3值[(0.65±0.17)nmol/L]低于正常T_3组血清T_3值[(1.34±0.28)nmol/L](P〈0.01);T_4、TSH值两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低T3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明显高于正常T_3组(P〈0.01),血清T_3水平与人院时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呈负相关。低]T_3组临床神经功能改善程度明显低于正常T_3组(P〈0.05)。结论血清低T_3水平与急性脑梗死的临床严重程度及临床神经功能改善程度具有相关性,严重低T_3水平可能是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预后较差的一个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11.
吴芳  刘悦  蔡志友 《卒中与神经疾病》2018,25(2):142-145+149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血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CD62P)的关系。方法 选择本院收治的1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3组,每组各60例,以同期体检健康者60例为对照组; 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NIHSS评分)评定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组血清神经功能缺损指标(NES、S100B)及H-FABP、CD26P水平,分析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血清H-FABP、CD26P的关系。结果 急性脑梗死重度组与中度组NIHSS评分、NES及S100B水平均高于急性脑梗死轻度组,而中度组高于轻度组(P<0.01); 急性脑梗死组血清H-FABP、CD26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急性脑梗死重度组与中度组高于急性脑梗死轻度组,而中度组血清H-FABP、CD26P水平高于轻度组(P<0.01);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FABP、CD26P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呈正相关。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血清H-FABP、CD26P水平呈显著正相关,推测临床可参照血清H-FABP、CD26P水平来评估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与脑梗死大小、病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7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于入院24h内测定血清CRP值,分为CRP正常组(A组)及CRP异常组(B组)。并于入院后24~48h行脑CT检查,确定责任病灶,测定责任病灶最大截面直径。根据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及日常生活活动(ADL)量表的Barthel指数(BI)记分法分别于入院时及治疗30d对2组患者进行评分。结果A组最大截面直径明显〈B组(P〈0.01).入院时及治疗1个月后NDS评分A组〈B组(P〈0.05;P〈0.01),BI指数评分A组明显高于B组(P〈0.01),治疗1个月后A组显效率及有效率均高于B组(P〈0.05)。结论血清CRP水平与脑梗死面积有明显相关性,可用于病情及预后的评估。  相似文献   

13.
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脑梗死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脑梗死病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测定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入院时血清hsCRP含量,观察梗死灶大小不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不同时含量变化,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及Barthel指数(BI)分别对患者入院时及治疗6个月后进行评分,并将血清hsCRP水平与NIHSS及BI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同时选取80例健康体检人员血清hsCRP含量进行对照。结果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含量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脑梗死血清hsCRP水平越高,梗死灶越大,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重;患者血清hsCRP水平与入院时NIHSS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6个月后BI评分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血清hsCRP水平是临床评价脑梗死严重程度和预后的一个重要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4.
超敏C-反应蛋白与脑梗死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研究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脑梗死发生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中hs-CRP浓度.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脑梗死组血清中hs-CRP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首发和复发脑梗死组急性期患者血清中hs-CRP浓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重度神经功能缺损患者和中度以及轻度神经功能缺损患者血清hs-CRP 浓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 浓度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呈正相关( r = 0.48, P<0.05).结论 hs-CRP可能是导致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血清hs-CRP检测对于脑梗死的临床诊断和病情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C-反应蛋白水平与脑梗死病情及预后的量化研究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清C-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及反预后的量化关系。方法对病程为2周以内的90例脑梗死患者进行入院时和1周后血清C-应蛋白水反平测定。入院时C-应蛋白测定值为CRP11周后检测值为CRP2据入院时C-应蛋白测定值进行反,;根反分组。A组:CRP1≤2.00m g/L,B组:2.00m g/L9.50m g/L。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 SS)及Barthel指数(BI)记分法,对入院时90例患者(NIH SS1及BI1)和随访的58例患者(NIH SS2及BI2)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结果入院时血清C-应蛋白水平与发病时反及治疗后3个月随访时的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呈显著相关(P≤0.001),且这种相关性存在量化关系:CRP1≤2.00m g/L时,N IH SS1中位数为5.00分,BI2中位数为100.00分;2.00m g/L9.50m g/L时,N IH SS1中位数为13.00分,BI2中位数为47.50分。入院时血清C-应蛋白水平与相应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治疗后3个月恢复期水平反之间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或P<0.001)。血清CRP2水平与入院时及治疗后3个月时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根据脑梗死患者发病后2周内的血清C-应蛋白水平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 选择发病48 h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视病情轻重及并发症给予对症治疗,其中治疗组给予疏血通6mL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安慰剂曲克芦丁入液静滴,每天1次,疗程均为14d.采用免疫散射速率比浊法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第5天、第10天、第14天血清CRP浓度,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4d时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第5天、第10天、第14天血清CRP浓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14 d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14.57±7.88,明显低于对照组(19.08±8.1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疏血通注射液有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RP浓度、改善神经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48例ACI患者及50例健康者为研究对象,测定外周血中白细胞计数和CRP水平。将ACI患者分别根据头颅CT和神经功能损害的程度进一步分组,分析ACI与外周血白细胞、CRP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急性脑梗组外周血中白细胞和CRP的水平均显著增高,分别是[(10.52±2.17)×109/L vs(6.71±1.82)×109/L,P0.05]和[(6.31±2.78)mg/L vs(1.78±0.29)mg/L,P0.05]。且外周血中白细胞计数及CRP水平升高程度与脑梗死体积及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中白细胞计数及CRP水平显著升高,且与脑梗死体积和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脑梗死患者C反应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反应蛋白(CRP)作为一种敏感的炎性标志物,其血清浓度升高与脑梗死的发生密切相关。本研究检测64例脑梗死患者血清CRP浓度,探讨CRP与脑梗死发病、病情和预后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血清Hcy、hs-CRP及TNF-α水平与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2012-08—2015-08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研究组),另选取8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运用免疫比浊法对2组患者的血清hs-CRP水平进行测定,运用ELISA对2组患者的血清Hcy、TNF-α水平进行测定,然后对2组的血清Hcy、hs-CRP及TNF-α水平,研究组中不同类型患者的血清Hcy、hs-CRP及TNF-α水平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血清Hcy、hs-CRP及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均随着脑梗死灶体积的增大、NDS评分的提高而提高(P0.05)。结论血清Hcy、hs-CRP及TNF-α水平与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有效检测血清Hcy、hsCRP及TNF-α水平能够将有效判断患者病情及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前列地尔联合银杏叶针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入组9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5例患者接受前列地尔联合银杏叶针治疗,而对照组42例患者仅接受银杏叶针治疗。比较观察2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4d时患者血清CRP、TNF-α水平以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 2组治疗后14d时血清CRP、TNF-α水平、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14d时,治疗组血清CRP、TNF-α水平、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前列地尔联合银杏叶针能明显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RP、TNF-α水平,可能是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