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目的:探讨中医望小儿食指络脉与新生儿窒息Apgar评分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1年9月—2013年9月出生的新生儿1024例作为观察对象,根据Apgar评分结果将上述新生儿分为正常组683例(Apgar评分≥8分)以及窒息组341例(Apgar评分≤7分),观察两组新生儿是指脉络的表里、颜色和三关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正常组脉络位于风关627例(91.80%)、气关56例(8.20%)、命关0例,窒息组位于风关26例(7.62%)、气关282例(82.70%)、命关33例(9.6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食指脉络颜色淡红561例(82.14%)、鲜红84例(12.30%)、紫38例(5.56%);窒息组食指脉络颜色淡红22例(6.54%)、鲜红194例(56.89%)、紫125例(36.6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食指脉络浮109例(15.96%)、不浮不沉422例(61.79%)、沉152例(22.25%);窒息组食指脉络浮、164例(48.09%)不浮不沉83例(24.34%)、沉94例(27.5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望小儿指纹,能达到"三关辨轻重"的诊断要求,可用于新生儿窒息Apgar评分的辅助诊断,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Apgar评分确诊新生儿窒息病例的复苏措施的制定与执行效果。方法:对39例新生儿Apgar评分情况、窒息原因,抢救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9例患儿Apgar评分4~7分轻度窒息32例,0~3分重度窒息7例,其中0分1例。经过医护人员的积极治疗,38例抢救成功,1例死亡。结论:新生儿重度窒息时复苏贵在迅速、准确、有效。新生儿窒息的发生与脐带、早产、产程异常、胎膜早破、妊高征等因素有关,39例患儿中脐带因素30例,早产4例,妊高征、胎膜早破各2例,产程异常1例。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在硬膜外麻醉效果确切的情况下,不同剂量氯胺酮应用于剖宫产患者对新生儿Apgar评分的影响。方法将150例ASA分级Ⅰ~Ⅱ级足月单胎妊娠拟行剖宫产术孕妇随机双盲分为3组,硬膜外麻醉效果确切后,分别静脉注射氯胺酮0.3 mg/kg(A组)、0.5 mg/kg(B组)、0.7 mg/kg(C组),观察新生儿Apgar评分及出生后5,10 min呼吸循环情况。结果牵拉反应C组明显轻于A组;随着氯胺酮剂量的增加,新生儿评分有不同程度的降低,B组较A组降幅小,C组较B组降幅大。出生后5,10 min呼吸循环比A组与B组无显著性差异,C组与A、B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大剂量氯胺酮对新生儿评分有显著影响,小剂量氯胺酮(〈0.5 mg/kg)对新生儿评分无明显影响,且可减轻牵拉反应,提高麻醉优良率。 相似文献
6.
<正> 新生儿窒息是围产儿发病率较高的严重病症,也是导致脑缺氧缺血性损伤和死亡的主要原因。本文报告50例窒息后脑缺氧缺血性损伤,并对其危险因素进行探讨。 临床资料 1.诊断:新生儿窒息程度以生后1分钟评分为准:8~10分为无窒息,4~7分为轻度窒息,0~3分为重度窒息,若生后1分钟评8~10分,而数分钟又降至7分以下也属窒息。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以韩玉昆等所提标准为依据;颅内出血则以CT结合临床表现确诊。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在硬膜外麻醉效果确切的情况下,不同剂量氯胺酮应用于剖宫产患者对新生儿Apgar评分的影响。方法将150例ASA分级Ⅰ~Ⅱ级足月单胎妊娠拟行剖宫产术孕妇随机双盲分为3组,硬膜外麻醉效果确切后,分别静脉注射氯胺酮0.3 mg/kg(A组)、0.5 mg/kg(B组)、0.7 mg/kg(C组),观察新生儿Apgar评分及出生后5,10 min呼吸循环情况。结果牵拉反应C组明显轻于A组;随着氯胺酮剂量的增加,新生儿评分有不同程度的降低,B组较A组降幅小,C组较B组降幅大。出生后5,10 min呼吸循环比A组与B组无显著性差异,C组与A、B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大剂量氯胺酮对新生儿评分有显著影响,小剂量氯胺酮(<0.5 mg/kg)对新生儿评分无明显影响,且可减轻牵拉反应,提高麻醉优良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新生儿窒息脑损伤的发生与围生期诸因素的关系 ,提出干预措施。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 95例新生儿窒息脑损伤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95例患儿中 ,HIE 4 1例占 4 3% ,脑出血 (ICH) 5例 (均为蛛网膜下腔出血 )占 5 % ,HIE并ICH 4 9例占 5 2 % ;足月儿 83例、早产儿 8例、过期产儿 4例 ,发生率分别是 87% ,8% ,4 %。结论 HIE的发生多见于足月儿 ,且以初产发生率为高 ;早产儿以ICH为主 ,但HIE的发生有明显增加趋势。应早期干预 ,及早联合治疗恢复脑功能 ,以减少伤残儿发生。 相似文献
9.
10.
11.
目的:试图探索中西结合治疗面神经炎的最佳康复方案.方法:把385例患者随机纳入观察组198例,采用一般治疗加电针、理疗、面肌功能训练;对照组187例,采用一般治疗加理疗,在疗程结束时及6个月后随访,以House-Brachmann面神经功能分级标准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比较,痊愈率、愈显率在疗程结束时有极显著差异(P<0.01),6个月后随访也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面神经炎的康复,选择中西结合康复治疗其疗效明显优于纯西医的治疗,本方案可能是一套比较好的中西结合综合治疗面神经炎的康复方案. 相似文献
12.
林春繁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13(15):1986-1987
目的 研究新生儿窒息后血糖水平与临床分度的关系 ,探讨对窒息儿进行血糖监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 2 2 0例窒息儿与 5 0例正常新生儿进行血糖监测 ,并进行动态对比观察。结果 窒息新生儿血糖值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且以重度窒息组更明显。结论 新生儿窒息后可出现糖代谢紊乱 ,对窒息新生儿进行血糖监测是常规判断其病程及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3.
胎儿宫内窘迫与新生儿窒息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荣昆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5)
胎儿宫内窘迫是造成死胎、死产或出生后窒息以致新生儿永久性神经缺陷的重要原因.如何正确判断并及时处理是产科日益关注的同题.现将我院1998年10月-2005年10月收治的312例胎儿宫内窘迫资料回顾性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4.
林小洁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11(19):1962-1963
新生儿窒息是胎儿在宫内或分娩过程中由于缺氧引起的新生儿出生时出现以呼吸障碍为主要表现的产科并发症[1] ,是新生儿的急症。要减少新生儿的死亡率除了提高新生儿窒息复苏成功率外 ,对复苏后的新生儿采取正确有效的护理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笔者着重就窒息新生儿复苏后如何护理讨论如下。1 心理护理当新生儿出现窒息时 ,多数家属担忧新生儿生命是否受到威胁 ,将来是否有后遗症产生 ,此时护理人员要认真细致做好解释答复工作。在执行治疗护理工作中 ,主动与产妇及家属交谈 ,说明现代医学不断发展 ,且新生儿再生能力强 ,所以窒息新生儿复苏… 相似文献
15.
钟琼华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2)
新生儿窒息是指胎儿在宫内或分娩过程中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呼吸功能不全和气体交换障碍,出生后无自主呼吸的一种严重病症,是导致新生儿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江建琴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1998,(7)
我科自1993年1月~1996年12月共收住新生儿窒息80例,治疗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男52例,女28例,入院日龄<1小时48例,1~24小时32例,根据新生儿Apgar评分标准,轻度窒息49例,重度窒息31例,其中5例因反复呼吸暂停、抽搐。住院24小时内死亡,其余均治愈出院,治愈率90.4%。2护理2.1保温:新生儿窒息后,呼吸循环欠佳,易导致体温偏低。复苏成功后应置新生儿于中性环境温度,即33~35℃。保持体温在36.5~37℃。在中性温度时,新陈代谢低,耗氧量少,体温易维持正常。2.2保持呼吸道通畅:应将患儿头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复苏后的护理及观察方法。方法:以2011年1~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66例发生窒息的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给予积极的复苏抢救,复苏成功后给予严密的护理措施及病情观察,观察复苏效果及有无并发症发生。结果:66例患儿复苏后的新生儿评分在4~9分之间,平均为(7.18±1.59)分;治愈60例,治愈率为90.90%,好转5例,好转率为7.58%,其中,缺血缺氧性脑病2例,颅内出血3例,放弃治疗1例。结论:对发生窒息的新生儿实施严密的护理措施和病情观察,有助于提高新生儿窒息的抢救成功率,预防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保障患儿的生命健康。 相似文献
18.
新生儿窒息是胎儿娩出后缺氧、呼吸衰竭的综合表现,处理不及时,会导致死亡或中枢神经系统后遗症。因此,及时有效地抢救及复苏后的观察护理对减少后遗症的发生,提高人口素质是非常重要的。1临床观察1.1一般情况的观察1,1.1对啼哭的观察:生理性哭闹的声音响亮连贯,并有一定的节奏,这是机体的本能性反应。病理性哭闹则因病因不同会合并其它相应的症状和体征,如颅内出血为阵发性尖叫。对不哭的新生儿更需注意,常为重症的表现。1.1.2对呕吐的观察:出生后24小时呕吐羊水及粘液均属正常现象。若出现喷射状呕吐则警惕颅内…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复苏后的护理及观察方法.方法:以2011年1~12月期问本院收治的6例发生窒息的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给予积极的复苏抢救,复苏成功后给予严密的护理措施及病情观察,观察复苏效果及有无并发症发生.结果:66例患儿复苏后的新生儿评分在4~9分之间,平均为(7.18±1.59)分;治愈60例,治愈率为90.90%,好转5例,好转率为7.58%,其中,缺血缺氧性脑病2例,颅内出血3例,放弃治疗1例.结论:对发生窒息的新生儿实施严密的护理措施和病情观察,有助于提高新生儿窒息的抢救成功率,预防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保障患儿的生命健康.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