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朱伟萍  应延风 《浙江医学》2011,33(2):220-221
糖尿病足与血糖控制水平、机体免疫功能及足部感染的发生有关.近年来糖尿病与免疫功能的关系已有诸多的研究,但对免疫改变在何种病理状态下与糖尿病足的相关性方面的研究则较少.笔者通过检测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及糖尿病足患者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的含量,以期探讨糖尿病足与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刘意  李侗曾  张宏伟 《北京医学》2012,34(12):1048-1050
目的 探讨手足口病(hand-foot-and-mouth disease,HFMD)脑炎患儿的T淋巴细胞亚群与普通HFMD患儿的区别.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10月北京佑安医院收治的21例普通HFMD患儿和17例HFMD脑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及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结果.结果 普通HFMD组的住院天数、最高体温较脑炎组显著降低[(6.86±3.34)d vs.(9.47±1.84)d,(38.66±0.50)℃vs.(39.05±0.55)℃;P均<0.05].普通HFMD患儿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和CD8+T淋巴细胞计数分别为(2829±1463)个/μl、(1700±880)个/μl和(939±624)个/μl;脑炎HFMD患儿分别为(2453±990)个/μl(t=0.902,P=0.373)、(1296±566)个/μl(t =1.635,P=0.111)和(995±550)个/μl(t =0.292,P=0.772).结论 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检测对于HFMD脑炎的辅助诊断价值有限.  相似文献   

3.
采用抗人T淋巴细胞CDMcAb系列次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APAAP)免疫组化法测定53例恶性肿瘤病人和健康成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结果表明:CD_2(T细胞总数)、CD_4(T_H)及CD_4/CD_8比值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01),CD_8(Ts)明显高于正常值(P<0.001).说明T细胞亚群紊乱和机体免疫功能减低在肿瘤病因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上述检测结果手术前后比较无明显差异(P<0.20),其原因可能与手术、创伤、麻醉、术后采血时间、癌瘤临床分期、组织类型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4.
重症肺炎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重症肺炎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 用荧光单抗CD3 、CD4 、CD2 5 、CD95 、CD3 /CD2 5 、CD8 /CD2 8-对淋巴细胞进行标记和计数。结果 重症肺炎患者体内CD3 、CD95 、CD3 /CD2 5 减少 (P <0 .0 1,P<0 .0 5 ) ,CD4 、CD2 5 无明显变化 (P >0 .0 5 ) ,而CD8 /CD2 8-增加 (P<0 .0 1)。结论 重症肺炎患者T淋巴细胞因大量凋亡而总数减少 ,亚群的变化又造成免疫功能紊乱 ,因此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需调整患者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5.
《中国医刊》2002,37(4):46-46
  相似文献   

6.
反复呼吸道感染病儿红细胞免疫功能与T淋巴细胞亚群的研究徐丽园,周文丽,栾桂珍,刘成玉,谭润鸾(青岛市第二人民医院,266033青岛医学院)关键词细胞免疫,T淋巴细胞亚群,呼吸道感染,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RRI)为儿科常见病和多发病,严重危害儿童的身心...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癌症患者行为特征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使用C型行为特征问卷及采用ELISA法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免疫指标 ,调查和检测了 6 6名经临床病理确诊为癌症的患者和 4 6名健康成人对照者。结果 癌症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 (T3 、T4/T8)较正常对照组明显下降 ,问卷显示癌症患者在行为、情绪、焦虑、抑郁、愤怒内泄等具有C型行为倾向。结论 癌症发生与患者的一些行为特点及免疫水平降低有密切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多种性传播疾病(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TD)病原体感染后人体的细胞免疫特征。方法 通过流式细胞仪,运用标有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或藻红蛋白(PE)的CD 单抗分析67例单一STD、65例STD多重感染者和20名正常人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 单一STD及STD多重感染者的外周血CD4^+、CD8^+、及CD4+/CD8^+比值之间在统计学上无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与研究维生素D、T淋巴细胞亚群与小儿腹泻相关性,以期探寻一种更加合理、有效的方法降低小儿腹泻发生。方法:随机选取70例小儿腹泻者作为研究组,另外再随机抽取健康体检者70例进行对比研究,作为对照组;同时对两组研究对象维生素D、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水平及其相关性和治疗效果等内容进行观察和数据的记录、整理、统计分析。结果:研究组维生素D水平低于对照组且两组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也存在差异,P〈0.05;并且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维生素D、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是腹泻的危险因素,P〈0.05;维生素D水平与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呈正相关性,P〈0.05;同时腹泻患儿治疗措施总有效达95.60%,对其随访半年后,结果显示腹泻再发2例、复发率仅4.4%。结论:维生素D、T淋巴细胞亚群与小儿腹泻具有相关性,而加强维生素D水平的监测、及时、适量补充、纠正维生素D的缺乏或不足为小儿腹泻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新思路、开辟了新途径,值得临床进一步加以研究与推广。  相似文献   

10.
采用酶免疫法检测了80名原发性高血压病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与对照组相比,CD_3、CD_8细胞减少,CD_4/CD_8比值升高;在高血压的不同病期,上述指标也有明显改变.结果表明,病人的免疫调控发生紊乱,免疫损伤可能是原发性高血压病因及病情进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炎症细胞含量与糖尿病足部持续感染的关系.方法分别测定46例糖尿病足患者和40例正常对照组人员空腹血糖(Glu),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常规.结果糖尿病足患者Glu、HS-CRP、白细胞总数(WBC)、中性粒细胞(Neut)及单核细胞(Mon)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糖尿病患者足部持续感染程度与炎症细胞的含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Wang PH  Yu DM  Chu YJ  Song ZQ  Wang JC  Xu J  Ding M  Tian YF  Song D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26):1828-1831
目的回顾性分析249例糖尿病足(DF)深部感染病人的临床特点,并对影响伤口愈合的因素进行相关分析。方法根据病人是否截肢和伤口愈合情况,将249例DF深部感染病人分为未截肢愈合组(A组),截肢后愈合组(B组),截肢后未愈合组(c组),对其临床资料、实验室参数及足部伤口的特征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A组病人为107例,B组病人为114例,C组病人为28例。A组病人年龄低于B组,B组年龄低于c组(59±12)岁、(67±11)岁,(72±9)岁。(P〈0.01),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分别为A组:(18±5)mg/L,B组(13±5)mg/L,C组(7±6)mg/L(P〈0.01),A组血浆白蛋白高于B、C组分别为(32±7)g/L、(29±5)g/L,(28±3)g,(P〈0.01)。B组比A组病人糖尿病病程更长分别为(17±11)年、(10±6)年(P〈0.05),B组比A组病人更常见可探及骨质和存在脓性分泌物、坏死、骨暴露及恶臭味、水肿(P〈0.01或P〈0.05)。B组体温[(38.1±1.1)℃,(P〈0.05)],血白细胞计数[(10±3)×10^9/L,P〈0.05)],hs—CRP[(13±5)mg/L,P〈0.05)]均高于C组[(37.4±0.8)℃、(8±2)×10^9/L、(7±6)mg/L]。严重下肢缺血在A、B、c组分别为7%、37%、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hs-CRP、血白蛋白为创面愈合的保护因素,高龄、脓性分泌物、可探及骨质、骨暴露、水肿、恶臭味、坏死、下肢严重缺血为创面愈合的危险因素。结论所有糖尿病足深部感染病人都需要外科的治疗,即使接受一个糖尿病足多学科团队的综合治疗,仍有部分的病人需要截肢。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我院糖尿病足患者足部溃疡处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药物敏感情况,为抗感染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提高经验性抗感染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8月至2012年4月72例糖尿病足感染患者溃疡处分泌物中分离出的89株病原菌及其药敏结果。结果:89株病原菌中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各43株,各占48.32%,真菌3株,占3.36%。混合菌感染15例,占20.83%。感染的病原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粪肠球菌和大肠埃希菌为主。药敏结果显示,各种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各不相同并有多药交叉耐药现象。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力奈唑烷、左氧氟沙星及利福平较为敏感,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阿米卡星及加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抗菌药物较为敏感。结论:糖尿病足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广泛,耐药率高,早期选择敏感抗菌药物治疗是糖尿病足感染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王晓光 《陕西医学杂志》2014,(12):1646-1648
目的:探讨了解糖尿病足患者病原菌感染现状、病原菌分布及及药敏特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住院治疗的102例糖尿病足患者患足分泌物的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2例感染,病原菌株共145株,130株为细菌,革兰氏阳性菌48.28%,革兰氏阴性菌41.38%,余10.34%为真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为26.21%,其次为大肠埃希菌(15.86%)、铜绿假单胞菌(11.72%),粪肠球菌(8.28%)、溶血葡萄球菌(6.89%)。革兰氏阳性菌与革兰氏阴性菌对青霉素类、头孢类及喹诺酮类抗菌药敏感性较低,革兰氏阳性菌对利福平、利奈唑胺及万古霉素敏感性维持在90%以上。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及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性为80%左右。结论:糖尿病足感染主要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性高且呈多重耐药,临床用药时应选择敏感性高的抗菌药,以提高抗菌效果。  相似文献   

15.
莫泽纬  全会标  高勇义 《海南医学》2013,24(17):2550-2552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足患者截肢术前足部感染的病原菌及耐药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2年8月在我院住院的82例老年糖尿病足截肢患者足部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和药敏结果。结果 61例(74.4%)培养出病原菌93株,革兰氏阴性菌(G-菌)、革兰氏阳性菌(G+菌)、真菌分别为43株(46.2%)、42株(45.2%)、8株(8.6%),混合感染25例(41.0%)。G-菌主要有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奇异变形杆菌、阴沟肠杆菌,G+菌主要有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链球菌,真菌以白色念珠菌为主。药敏试验结果提示多种细菌耐药常见,G-菌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及加-内酰胺酶抑制剂的抗菌药物耐药率低;G+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及头孢菌素耐药率低。结论老年糖尿病足截肢患者足部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广泛,对抗菌药物耐药率高,早期合理选用敏感抗生素治疗可尽可能保全肢体。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纤维蛋白原(FIB)在糖尿病足感染患者(DFI)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分别测定42例糖尿病足患者和50例健康对照组人员空腹血糖(FPG)、Hs-CRP和FIB。结果:糖尿病足感染患者FPG为(12.32±5.69)m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65±1.51)mmol/L(P〈0.01);Hs-CRP为(5.24±4.64)mg/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45±1.96)mg/L(P〈0.01);FIB为(4.24±1.01)g/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90±0.80)g/L(P〈0.01)。结论:糖尿病足感染患者Hs-CRP和FIB的升高与糖尿病足密切相关。Hs-CRP和FIB可作为糖尿病足感染患者诊断及其转归的敏感指标,对于临床症状非典型患者更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32):19-22
目的观察并比较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e C-reactive pro,hs-CRP)对糖尿病足混合感染与多重耐药感染的敏感性。方法选择本院内分泌科2013年6月~2017年10月期间住院治疗的糖尿病足感染分泌物培养阳性患者129例,根据是否混合感染分为单一细菌感染组(SI组,91例)和混合细菌感染组(MI组,38例),根据是否多重耐药感染分为糖尿病足非多重耐药感染组(NMRI组,88例)和糖尿病足多重耐药感染组(MRI组,41例,其中单一细菌感染组19例,混合细菌感染组22例)。比较PCT、hs-CRP在各组别的变化。结果糖尿病足混合细菌感染组患者的hs-CRP高于单一细菌感染组(P0.05),PCT水平显著高于单一细菌感染组(P0.01);糖尿病足多重耐药感染组hs-CRP高于糖尿病足非多重耐药感染组(P0.05),PCT水平显著高于非多重耐药感染组(P0.01);混合细菌感染伴多重耐药组PCT水平高于单一细菌感染伴多重耐药组(P0.05)。结论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对糖尿病足混合细菌感染和多重耐药感染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与超敏C-反应蛋白比较,降钙素原对糖尿病足混合细菌感染和多重耐药感染的预测更敏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合并感染患者(DFI)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40例糖尿病足患者分为合并感染组21例和无合并感染组(DF)19例,测定两项指标水平,并与30例糖尿病无合并足病组(DM)作对照。结果:DFI组hsC-RP和Fib水平显著高于DF组和单纯DM组(P<0.01),且DF组显著高于单纯DM组,hsC-RP和Fib水平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糖尿病足患者hsC-RP和Fib水平升高,感染后明显升高且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9.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10):98-101
目的探讨纳米银抗菌敷料对糖尿病足患者感染控制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糖尿病足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严格控制血糖水平。清创后干预组采用纳米银抗菌敷料包扎,对照组采用凡士林敷料包扎。分别于入组时、治疗4周对伤口疼痛程度、伤口溃疡严重程度、溃疡面积进行评价。统计两组患者溃疡愈合时间、换药次数。结果干预后,两组Wagner分级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干预组Wagner分级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溃疡面积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干预组溃疡面积干预后较对照组小(P0.05)。两组VAS干预后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干预组VAS干预后显著较对照组低(P0.05)。溃疡愈合时间干预组显著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换药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米银抗菌敷料应用对糖尿病足可促进溃疡的愈合,缩小溃疡面积,改善Wagner分级,减少换药次数。  相似文献   

20.
满安  钟立新  秦志琳 《海南医学》2013,24(15):2301-2303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患者感染病原体分布情况及药物敏感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65例糖尿病足患者分泌物病原菌培养和药敏试验临床资料。结果 65例患者有48例(73.85%)培养出病原菌,共培养出病原菌72株,其中41株(56.94%)革兰氏阳性菌,28株(38.89%)革兰氏阴性菌,3株(4.17%)真菌;36例患者单一菌感染,12例患者混合菌感染;药敏试验结果提示多药交叉耐药,革兰氏阳性菌对利奈唑胺、替考拉宁、万古霉素、莫西沙星较敏感;革兰氏阴性菌对亚胺培南、莫西沙星较为敏感;真菌对二性霉素B、卡泊芬净最敏感。结论我院糖尿病足伴感染者以革兰氏阳性球菌为主。糖尿病足患者宜及时、多次行分泌物病原检查,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