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综述了含药压敏胶骨架型透皮给药系统的生产工艺,包括溶媒挥发法、水性压敏胶涂布法和热熔涂布法.着重描述了溶媒挥发法工艺中的各个环节,如基质的制备、涂布工艺、干燥工艺、层压复合工艺、切割工艺和包装工艺.此外,还介绍了一些小试、中试和大生产中制备透皮贴片的设备.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透皮释放给药系统的特点,阐明了透皮促进剂的作用及其机理;介绍了国内外常用的透皮促进剂,综述其在透皮释放给药系统中合理知科学的应用。同时展示了透皮促进剂的新发展和药物增加透皮吸收的新研究。  相似文献   

3.
脂质体透皮给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脂质体与表皮角质层的作用作了综述。脂质体能增加角质层的含水量及水合作用,并与角质细胞间的脂质结合,可以削弱表皮角质层的屏障功能,促进透皮吸收。  相似文献   

4.
透皮给药系统中的离子电渗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离子电渗的理论和模型、皮肤的电特性、离子电渗的体外、在体实验方法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5.
中药透皮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透皮给药系统疗效显著,无肝首过效应,临床应用方便,是继口服、注射给药系统之后最有发展潜力的给药系统之一。从中药透皮给药的促渗透技术、新剂型、中药穴位敷贴等方面,综述近年来中药透皮给药系统的研究与应用情况,以期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透皮促进剂在经皮给药系统中的应用近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勇  胡远 《中国药房》2000,11(2):92-93
透皮促进剂是指所有能够增加药物透皮速度而对皮肤不造成严重刺激和损害的物质。近年来 ,经皮给药系统的基础实验取得了可喜进展 ,透皮制剂的组方及用现代方法对药物在体内或体外透皮吸收进行较系统的研究成绩显著。经皮给药的理论基础为给药后 ,药物能迅速穿透皮肤 ,被吸收进入血液循环而产生疗效。因此 ,研究经皮给药制剂时首先必须解决药物对皮肤的穿透性和透皮速率。目前的技术多采用添加月桂氮酮(Azone)、亚油酸、丙二醇 (PG)等透皮促进剂来增加药物的穿透性和提高药物的透皮速率。在应用这些促进剂时 ,研究者又发现按一定比…  相似文献   

7.
简要论述了当前国内外透皮给药系统的设计,包括透皮给药系统的药物选择、分类及工艺特点.  相似文献   

8.
不涉及抛射剂的定量透皮喷雾系统(MDTS),通过外力作用于定量阀,药液以喷雾的形式作用于皮肤,减少皮肤刺激性,并能解决药物准确定量的问题,是近期研究热点。本文简要综述MDTS的组成、作用机制,以及相关产品开发。  相似文献   

9.
经皮给药系统中压敏胶的组成及性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压敏胶(PSA)是透皮给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分为热塑性弹性体PSA、聚异丁烯PSA、硅酮PSA、聚丙烯酸酯PSA、共混PSA等多种类型。本文综述了透皮给药系统中各类PSA的理化性质和应用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透皮促进剂在经皮给药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王立新 《天津药学》2000,12(4):34-35
  相似文献   

11.
以贴剂的初黏力、持黏力、剥离强度、水蒸气透过率和药物释放性能为评价指标,优化热熔型压敏胶基质处方中热塑性弹性体(SIS)、增黏树脂(C5加氢石油树脂)及增塑剂(轻质液体石蜡)的用量。采用优化的基质处方制备了3批睾酮贴剂,结果测得初黏力为(6.22±0.28)N,持黏力为(7.80±0.35)h,剥离强度为(0.33±0.13)kN/m,水蒸气透过率为(4.70±0.52)g·m-2·d-1,24h药物累积释放率为(97.1±1.83)%,贴剂中药物的释放行为遵循Higuchi方程。  相似文献   

12.
13.
囊泡及微粒经皮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各种方法被用于促进药物的经皮渗透,其中囊泡及微粒系统是一种简单便捷的方法.本文综述了促进药物经皮渗透的各种囊泡(变形脂质体、醇质体、类脂囊泡)及微粒系统(微乳、固体脂质纳米粒及纳米脂质载体)用于经皮给药系统的作用机制以及相关研究工作的进展.  相似文献   

14.
纳米载体经皮给药系统是近几年经皮给药的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各种纳米载体在经皮给药系统中应用的研究进展,其中囊泡、微乳和固体脂质纳米粒作为经皮给药载体已得到相对深入的研究,而新型纳米载体如胶束、树状大分子和细胞促透多肽等尽管研究较少,但基于其明显的促渗作用,将会为经皮给药系统的研究提供新方向。  相似文献   

15.
柔性脂质体是一种新兴的透皮给药载体,具备高度变形性和优良渗透性,能够用于包载各类功能不同的小分子及大分子药物以增加药物的透皮量和皮肤滞留量,提高药物的局部药效和给药顺应性。本文主要综述柔性脂质体的特点、透皮机制及影响其透皮的因素,并着重介绍近年来柔性脂质体在经皮给药系统中的应用,阐明柔性脂质体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微针经皮给药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针是介于皮下注射和透皮贴剂之间的一种给药方式,利用在皮肤角质层产生的微小孔道来显著增加药物的经皮吸收。综述微针经皮给药技术的研究进展,介绍制造微针的材料和方法、微针的给药方式及其在经皮给药系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氧化石墨烯含有丰富的含氧活性基团、巨大的比表面积和独特的离域π电子结构,是负载生物活性分子的理想平台。利用氧化石墨烯的电热效应可为提高活性分子的生物利用度提供安全有效的促透皮吸收途径;同时,它还具有生物相容性、抗菌抗炎活性、促伤口愈合活性以及远红外共振效应等生物活性,因此氧化石墨烯生物材料在经皮给药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文章介绍了氧化石墨烯的结构、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概述了其在药物载体、抗菌材料和伤口敷料等经皮给药系统中的应用研究,并展望其在临床医学的应用前景,希望为氧化石墨烯的生物医用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朱克旭  刘新兰 《中国药事》2013,27(2):205-208
目的 介绍国内外经皮吸收制剂的研究进展.方法 以国内外相关文献为基础,对经皮吸收制剂在制剂分类、渗透促进剂、促渗透方法和技术的最新进展进行分析、整理和归纳.结果与结论 随着现代药剂学的迅速发展,经皮吸收制剂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9.
Propranolol, a β-adrenoceptor blocker, suffers from a high degree of first-pass metabolism resulting in very low bioavailability (<10%) following administration with conventional oral formulations. To circumvent this significant therapeutic hurdle, we formulated a carboxymethylcellulose-sodium (CMC-Na) based transdermal system for propranolol and evaluated the patch for its in-vitro and in-vivo performance. In-vitro permeation studies using the excised hair-free rat skin model resulted in 66.54% permeation at the end of 24 h in a modified Franz diffusion cell. This zero-order permeation profile was characterized by a drug permeation rate of 52.87 ± 11.63 μg cm?2 h?1. Skin irritation studies in rats (n = 5), evaluated for flare-and-wheal with respect to a formalin control, indicated that the drug-containing patch evoked only a mild response over a 7-day period. Preliminary in-vivo studies in male albino rabbits (n = 3), indicated that plasma drug levels averaged 11.75 ± 3.40 ng mL?1 in a 24-h study period before patch remova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