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有效性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新生儿科2006~2010年收治132例原发性呼吸暂停早产儿。结果:132例患儿中11例患儿应用NCPAP治疗失败,改用呼吸机通气,余121例未使用呼吸机通气,均治愈出院。结论: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是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和分析应用经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及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4月至2013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呼吸衰竭患儿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观察组患儿采取经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对照组患儿采用气管插管后机械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儿在治疗前后血气分析结果的变化情况,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呼吸机的使用时间等指标。结果:两组患儿在治疗前PO2、PCO2及pH值等血气分析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PO2、PCO2、pH值均小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对患有呼吸衰竭症状的新生儿进行治疗,有助于改善患儿呼吸状态,降低血氧及二氧化碳分压,同时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对小婴儿心脏术后机械通气撤离后呼吸功能不全的作用。方法:对15例<6个月心脏体外循环术后患儿,气管插管呼吸机撤离后呼吸功能不全者行NCPAP治疗,并观察治疗效果。结果:13例患儿经过治疗,烦躁、呼吸困难症状改善,低氧血症改善。2例中途再次给予插管机械辅助2天后,再次给予NCPAP,成功脱离呼吸机,患儿渐恢复。结论:NCPAP对小婴儿心脏术后机械通气撤离后呼吸功能不全具有较好的呼吸支持作用。  相似文献   

4.
建立和使用人工气道是危重病人抢救的重要手段,人工气道护理不仅能有效预防呼吸道并发症,还能保证患者能否成功救治,本文从人工气道护理的临床经验出发,从基本措施与手段、突发事件与紧急情况的应急处理等方面提出了具有实践性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随着新生儿急救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完善,机械通气在NICU中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同时又不可避免出现各种不同并发症,如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ventilator associated lung injury,VALI)、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影响患儿日后生存质量。其中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是机械通气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严重并发症之一。现就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surfactant-associated protein,SP)、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肺部物理疗法在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护理中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120例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儿科护理常规进行护理,而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肺部物理疗法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干预组患儿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的显效率,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患儿的无效率明显高于干预组,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物理肺部护理患儿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护理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对小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的影响。方法 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湖南省儿童医院急救中心收治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传统机械通气策略,观察组采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其他治疗相同。观察治疗后的呼吸机参数主要包含吸气峰压、呼吸末正压、平均气道压、吸入氧浓度、呼吸频率;动脉血气分析;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的吸气峰压、平均气道压、吸入氧浓度的参数值显著低于对照组,呼吸末正压、呼吸频率参数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pH、PaO_2显著低于对照组,PCO_2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经过治疗后呼吸机肺损伤、脑室内出血、动脉导管开放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中应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能够优化呼吸机参数,改善患儿动脉血气值,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和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从气道重塑影响介质方面探讨气道重塑与支气管哮喘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重庆维普科技期刊数据库(VIP)和万方数据库,将其中对气道重塑与支气管哮喘关系进行实验研究的文献资料,按照国际Meta分析报告标准《QUOROM声明》中的18项条目及相关要求提取符合纳入标准文献的相关资料,进行气道重塑与支气管哮喘关系的综合评价。结果共检索到59篇气道重塑与支气管哮喘关系实验研究的文献,对其中符合纳入标准且不符合排除标准的25篇文献进行汇总分析;结果显示平滑肌细胞、成肌纤维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其抑制剂(TIMP-1)、白细胞介素、中性粒细胞等多种与哮喘发作、哮喘病理改变相关的介质对支气管哮喘气道重塑的形成具有较大作用。结论气道重塑作为支气管哮喘的重要病理变化之一,应成为评价哮喘控制状况的一个重要观测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早期应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婴幼儿重症肺炎的疗效。方法:选择重症肺炎患儿60例,其中58例在综合治疗基础上早期给予NCPAP,观察NCPAP应用前后患儿呼吸频率、心率、氧合指数、二氧化碳分压的变化。结果:NCPAP应用4小时后患儿呼吸频率、心率明显减慢,氧合指数明显增高(P<0.01),二氧化碳分压略有下降,但与应用NCPAP前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NCPAP对重症肺炎具有心肺功能支持作用,早期应用可及时改善氧合,阻止病情恶化,减少机械通气,降低死亡率,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儿童哮喘急性发作前后其气道炎性细胞、白细胞介素 6(IL 6)、IL 8、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的变化,探讨其影响机制。 方法对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2002 09—2003 12收治的急性哮喘发作患儿采用上述联合治疗1周,共对34例急性发作期、24例缓解期患儿和15名正常儿童的诱导痰液进行炎性细胞计数和分类,测定其中IL 6、IL 8、TNF α水平。 结果急性期哮喘患儿的总细胞数、嗜酸性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比例及IL 8、IL 6、TNF α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缓解期哮喘患儿除嗜酸细胞及淋巴细胞比例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外,其余上述炎性细胞比例及细胞因子水平均降至正常。 结论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可显著降低急性哮喘发作患儿气道分泌物内嗜酸性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数量及IL 8、IL 6、TNF α水平。  相似文献   

11.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是新生儿期极为危重的疾病之一。近年来发现在某些NRDS患儿呼吸机治疗时,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ventilator-induced lung injury,VILI)。本研究旨在探讨允许性高碳酸血症或传统通气策略(大潮气量通气)治疗NRDS的并发症,及其对外周血炎症介质的影响。[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INSURE技术在极低及超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呼吸支持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分析.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0年6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有呼吸困难且需要呼吸支持的极低及超低出生体重儿83例,依据呼吸支持方法的不同分为INSURE组41例与机械通气组42例.INSURE组患儿生后尽快予以气管插管、气管内滴入肺表面活性物质、拔管后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机械通气组患儿生后予气管插管、气管内用或不用肺表面活性物质、不拔除气管导管直接连接呼吸机辅助通气.卡方检验、两独立样本t检验及秩和检验比较2组患儿治疗后1h、12h动脉血气改善情况,呼吸窘迫综合征、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气漏、慢性肺疾病、颅内出血、视网膜病变、脑白质软化等疾病的发生情况,以及呼吸机使用时间、用氧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结果 (1)组内治疗前后氧合情况比较:INSURE组患儿治疗后1h动脉血氧分压为(78.7±11.5) mm Hg(1 mm Hg=0.133 kPa),高于治疗前[(50.1±10.8) mm Hg],而二氧化碳分压低于治疗前[(48.3±8.9) mm Hg与(54.9±11.5) mm 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9.737、-3.428,P均<0.05).机械通气组患儿治疗后1h动脉血氧分压为(80.2±10.0) mm Hg,高于治疗前[(51.3±9.8) mm Hg],而二氧化碳分压低于治疗前[(45.6±9.5) mm Hg与(57.1±12.8) 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10.093、-4.526,P均<0.05).(2)组间氧合情况比较:INSURE组与机械通气组治疗后1h动脉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INSURE组治疗后12 h动脉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分别为(89.4±11.5) mm H g、(44.2±5.9) mm Hg,与机械通气组[分别为(90.2±10.8) mm Hg、(39.1±7.3) mm Hg]相比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0.093、0.126,P均>0.05).(3)组间疾病发生情况比较:INSURE组患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气漏、颅内出血和慢性肺疾病的发生率分别为7.3%(3/41)、4.9%(2/41)、4.9%(2/41)和4.9%(2/41),均低于机械通气组[分别为34.1%(14/42)、16.7%(7/42)、19.0%(8/42)和11.9%(5/4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27.470、8.651、8.814和4.275,P均<0.05).INSURE组患儿呼吸机使用时间、用氧时间、住NICU时间分别为5 d(3~7 d)、8 d(5~11 d)和16d(11~25 d),短于机械通气组[分别为8 d(4~12 d)、12 d(8~22 d)和21 d(12~35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分别为-1.947、-2.013和-1.782,P均<0.05). 结论 极低及超低出生体重儿应用INSURE技术进行呼吸支持,创伤小、并发症少、用氧时间短、费用低、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助壮素是一种促进农作物生长的新型农药,其毒性高,起效快,死亡率高。本文对其临床表现,抢救方法及可能中毒机理进行了探讨。方法:对68例助状素中毒患者进行了回顾性总结、分析,并对其发病时间、临床表现、治疗方法、致死原因进行了’探讨。结果:9年来,本院收治助壮素中毒患者68例,其中呼吸衰竭31例,治愈51例,治愈率75%,死亡17例,死亡率25%。结论:助壮素口服毒性较大,早期易出现呼吸衰竭。死亡率高,但治愈后无后遗症发生。对口服30ml以上应进行重症监护,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是抢救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从儿童上气道综合征的发病机制、治疗原则、药物选择入手,对近年来与儿童上气道综合征相关期刊文献进行总结,客观分析治疗儿童上气道综合征药物的现状,综合评价不同类药物的优缺点及儿童用药安全性,为儿童上气道综合征临床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过敏性鼻炎儿童的基础肺功能、气道高反应性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71例6~12岁无支气管哮喘症状的过敏性鼻炎患儿进行肺通气功能及组胺支气管激发试验。结果 71例过敏性鼻炎患儿FVC、PEF、FEV1和MEF50占预计值百分比分别为(94.7±11.3)%、(85.5±11.4)%、(96.5±10.8)%和(111.8±24.1)%,其中低于预计值80%的例数分别为6,20,3,4例。全部患儿均进行了支气管激发试验,其中阳性53例(74.6%),阴性18例(25.4%)。气道高反应性的程度:极轻度16例(22.5%),轻度22例(31.0%),中度15例(21.1%),重度0例。结论大部分过敏性鼻炎患儿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基础肺功能损害和气道高反应,对过敏性鼻炎患儿早期进行气道反应性测定,对支气管哮喘的防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补肺益气汤辅助治疗支气管哮喘患儿的效果及对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12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轻中度支气管哮喘患儿12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等止咳平喘、扩张支气管、抗感染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补肺益气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观察治疗前、治疗1周后两组患儿肺功能指标(总气道阻力、中心气道阻力、周围气道阻力)变化情况及血清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嗜酸性粒细胞(EOS)、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结果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患儿临床总有效率为96.8%(62/64),显著高于对照组87.5%(54/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儿肺功能指标中心气道阻力、总气道阻力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周围气道阻力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中心气道阻力、总气道阻力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周围气道阻力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儿CRP、EOS、IL-4显著低于治疗前,IL-10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RP、EOS、IL-4显著低于对照组,IL-10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肺益气汤加减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支气管哮喘患儿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提高肺功能。  相似文献   

17.
汤昱  李敏 《中外妇儿身心保健》2013,(1X):132-132,133
目的:探讨肺部64排螺旋CT与气道重建在儿童慢性咳嗽病因分析中的临床地位。方法:对2011年10月~2012年3月于我院呼吸科门诊就诊的慢性咳嗽的患儿80例,年龄6个月-5岁,进行肺部64排螺旋CT与气道重建检查。结果:80例惠儿中,发现支气管肺炎者25例,支气管异物者12例,支气管狭窄者8例,先天性肺发育异常者3例,疑似结核者2例。结论:肺部64排螺旋CT与气道重建在儿童慢性咳嗽病因分析中的作用十分必要,且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联合俯卧位治疗早产儿反复呼吸暂停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三明第一医院NICU收治反复呼吸暂停的早产儿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在早产儿综合治疗基础上给予nCPAP联合俯卧位治疗;对照组则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单纯使用nCPAP治疗,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及用氧时间、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早产儿反复呼吸暂停治疗总有效率为91.3%(42/46),显著高于对照组65.0%(26/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用氧时间为(92.0±12.6)h,显著低于对照组(126.0±12.6)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为(25.0±13.6)d,显著低于对照组(30.0±15.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CPAP联合俯卧位治疗早产儿反复呼吸暂停临床疗效显著、可缩短患儿用氧及住院时间,值得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19.
“The fetus as a patient”是国际胎儿学会宣言的标题,强调的是对胎儿生命权的尊重,对患有疾病的胎儿进行积极的救治,这一理念在胎儿医学领域已深入人心。产时宫外治疗(ex-utero intrapartum treatment)的开展即是基于这一理念。患儿因先天性或后天性因素,出生后气道通气发生障碍,如:在胎儿期出现气道阻塞的先天性膈疝、颈部肿瘤引起气管压迫阻塞、先天性高位气道梗阻或狭窄等,当这些胎儿出生时,在维持胎儿-胎盘血液循环状态下进行手术处理.即在剖宫产术切开子宫后,将胎儿头、肩娩出,其余部分仍留于子宫内,脐带仍可维持胎儿血氧供应的情况下进行子宫外的气管插管或手术,以帮助胎儿建立有效的呼吸,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心脏骤停的急救是为了提高对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CPR)抢救水平。方法:40例心脏骤停患者发生后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同时建立静脉通道及人工气道,及时电除颤及药物。并根据各种不同的心紊乱使用药物。根据各种病因进行对症治疗,部分病人使用呼吸机。结果:抢救成功的关键是及时心肺复苏(CPR)。本组于2002~2007年40例心脏骤停经(CPR)抢救获得成功21例,占52.5%。结论:心脏骤停是临床上最急、危重的急症,发生心脏骤停的患者,及早实行CPR及时电除颤,运用呼吸机,迅速建立各种抢救通道,可提高生存出院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