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互联网+中医健康管理模式对正常高值血压人群的干预效果。方法将120例正常高值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管理模式,观察组采用互联网+中医健康管理模式,干预12个月后评价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血压控制效果及行为依从性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互联网+中医健康管理模式可提高患者血压控制行为依从性,使血压向正常转变,有利于防止高血压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社区居民健康意识与健康行为的调查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目的 了解社区居民的健康意识与健康行为,为教育和引导社区居民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和不利于健康的行为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自制健康意识与健康行为问卷,对283名社区居民进行调查.结果 47.3%~64.3%居民不知道自己的血压、血脂或血糖值,32.9%居民平时不太注意自身健康,41.2%~46.2%居民未根据自己的健康状况选择有益健康的饮食与运动.结论 居民的健康意识较差,健康行为有待提高,社区工作人员应帮助居民纠正不良健康意识与行为,促进其健康.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社区老年人实施健康教育前后的效果。方法:采取随机抽样方法在汉正街管辖的5个社区内抽取450例老年人进行健康教育,比较干预前后对日常生活的改变。结果 :健康教育前老年人的健康知识知晓率较低为28%~70%,干预后提高到68%~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健康教育对老年人的健康生活有一定的提高,对慢性病的防治起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糖尿病前期人群在社区管理模式的初探及其效果评价。方法:选取广外大街站辖区51名糖尿病前期人群,在社区站建立健康档案,分为空腹血糖受损(IFG)和葡萄糖耐量减低(IGT)两组管理,对其血压情况、危险因素、有无并存的临床情况进行评估,随访8个月后,比较干预前、后血糖控制和健康行为的变化情况。结果:经过8个月的社区综合干预,与干预前相比患者遵医行为有明显提高;血糖有明显改善(P<0.01),非药物干预前后差别有显著性(P<0.05)。糖尿病前期患者的年龄,血压,血脂,运动情况,饮食与服药习惯是影响其血糖控制情况的主要因素。结论:社区综合干预对糖尿病前期的血糖改善,延缓糖尿病的发生具有积极作用,在社区环境下可行性较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社区居民高血压防治相关知识、态度及行为状况,为今后社区高血压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对18岁以上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居民对35岁以上有必要测量血压和高血压可导致脑卒中的知晓率较高.各种高血压知识的知晓率随着文化程度的提高也相应提高.居民对高血压可导致冠心痛等心脑血管疾病的知晓率较低.结论:应对社区居民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实施健康管理,逐步提高认识水平,从而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健康促进俱乐部的建立与活动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提升社区糖尿病患者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促进其健康行为的养成。方法成立糖尿病健康俱乐部管理小组,开展糖尿病健康教育、晨炼及新信息交流、糖尿病教育主题活动和户外活动、成立病友学习交流报告团、参加联谊会和相关比赛等活动。对其中参加俱乐部晨炼的109例患者的效果进行重点总结。结果109例患者中注射胰岛素正确率从57.1%提高至86.8%;血糖监测正确率从60.0%提高至94.6%;健康行为中坚持学习从62.5%提高到75.2%;坚持锻炼从87.5%提高到92.7%;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值较干预前显著降低(均P<0.01)。糖尿病会员由当初的120人发展为4 600人,俱乐部组织了500余次寓教于乐的健康教育活动;晨炼患者撰写学习文章18篇;俱乐部成员撰写科普文章和活动报道79篇。俱乐部活动先后被《糖尿病新世界》、《糖尿病之友》、《现代健康报》专题报道。患者代表参加的全国"糖尿病知识竞赛"获湖北省第1名;俱乐部获武汉市卫生局(2008年)授予的"健康教育示范单位"称号等。结论俱乐部的建立与活动创新有利于提高患者参与的积极性,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曹晓玲  韩燕 《护理学杂志》2011,26(22):91-92
目的让更多居民了解并参与自助健康检测,进而提高居民的健康意识。方法由护士教会居民如何正确使用各类检测仪器,居民自助完成健康检测,之后医生依据体检报告出具临床诊断,由医生或护士完成健康教育。结果 3年共接受来访居民33 682人、117 600余人次,其中慢性病患者14 930例。结论自助式健康检测室不仅可以让居民享受免费体检,还显著增强了居民的健康意识,是社区卫服务中心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社区居民的健康意识与健康行为,为教育和引导社区居民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和不利于健康的行为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自制健康意识与健康行为问卷,对283名社区居民进行调查。结果47.3%~64。3%居民不知道自己的血压、血脂或血糖值,32.9%居民平时不太注意自身健康.41.2%~46.2%居民未根据自己的健康状况选择有益健康的饮食与运动。结论居民的健康意识较差,健康行为有待提高,社区工作人员应帮助居民纠正不良健康意识与行为。促进其健康。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合作学习模式培训对社区护士健康教育效果的影响。方法对39名社区护士采取以问题为基础、以学员为主体、以教师为引导的小组合作学习式模式培训96个学时,受训社区护士利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对社区居民进行健康教育干预。比较培训前后社区护士对居民的健康教育效果。结果培训后社区居民常用健康评价指标、健康知识与健康行为评分较培训前显著提高,对社区健康教育护理服务的满意率显著提高(P0.05,P0.01)。结论合作学习模式为社区护士创设了主动参与的学习环境和教学情景,有利于社区护士健康教育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合作学习模式培训对社区护士健康教育效果的影响。方法对39名社区护士采取以问题为基础、以学员为主体、以教师为引导的小组合作学习式模式培训96个学时,受训社区护士利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对社区居民进行健康教育干预。比较培训前后社区护士对居民的健康教育效果。结果培训后社区居民常用健康评价指标、健康知识与健康行为评分较培训前显著提高,对社区健康教育护理服务的满意率显著提高(P〈0.05,P〈0.01)。结论合作学习模式为社区护士创设了主动参与的学习环境和教学情景,有利于社区护士健康教育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针对性健康教育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及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的影响。方法 65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入院后检测血压及baPWV值,给予降压、抗凝、调脂等治疗,并由主管护师结合检验结果采取口头和书面的多种形式对其饮食、运动、心理、生活方式、药物应用等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结果 1个月后,患者收缩压、舒张压、中心动脉压、baP-WV检测值与入院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结合baPWV检测结果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能增强患者的健康意识,主动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魏霞 《护理学杂志》2011,26(3):72-74
目的了解社区老年人安全意识水平及影响因素,预防和减少老年人意外事故的发生。方法运用自制安全意识问卷,对枣庄市350名城镇社区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社区老年人自我安全保护意识得分0.48±0.46,其中,饮食安全意识、运动安全意识、家居环境安全意识、用药安全意识4个维度得分分别为0.38±0.42、0.51±0.45、0.51±0.47、0.40±0.44。影响老年人安全意识的因素为家庭居住区域、文化程度、患病病种、退休前职业、居住情况(P<0.05,P<0.01)。结论社区老年人自我保护安全意识整体较弱。社区健康管理团队应采取综合措施,做好社区安全一级预防。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预防社区儿童意外伤害的健康教育与模拟训练方法,提高家长的防护意识、知识及技能,降低儿童意外伤害的发生率.方法 对40名儿童及其家长按0~3岁组,4~5岁组分组进行健康教育,包括专题讲座,实际案例、录像、动画片等;模拟训练包括各种急救法的训练,模拟游戏等.结果 干预前后儿童家长意外伤害知识与技能掌握率、社区儿童...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流动老年人社区健康管理利用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建立其作用关系模型,为社区护士开展流动老年人健康管理提供参考。方法便利抽取杭州市6个社区的流动老年人636人,采用自行设计的流动老年人社区健康管理利用情况影响因素问卷进行调查,应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相关影响因素与路径。结果流动老年人社区健康管理利用行为总分为(8.65±3.58)分,其中高利用者40人,中等利用者173人,低利用者423人。流动老年人社区健康管理利用行为的影响因素中健康需要的效应值最大(总效应值为0.51),其次是政策影响和环境可及性(总效应值分别为-0.45和-0.35),而社会支持、健康信念和环境影响性仅对利用行为水平有间接影响(总效应值分别为0.26、0.16、-0.08)。结论流动老年人社区健康管理利用行为受健康需要、政策、环境可及性、利用意愿、社会支持、健康信念、环境影响性的影响较大,需从提升流动老年人健康管理需要意识、完善社区卫生资源分配等多方面入手,以提高其社区健康管理利用行为。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广州市某三甲医院手术科室医生的健康状况及健康管理的应对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全体医生的体检结果,并根据工作性质分为手术组和非手术组,统计分析两组在血糖、血脂、尿酸等方面的异常情况。结果医生的血糖、血脂和尿酸异常发病率(9.8%、38.7%和23.3%)明显低于全国居民的异常水平;手术组在血糖、血脂、尿酸和肝功能异常发生率高于非手术组,且血脂显著性升高(P0.05);CHOL、TG、LDL-C升高异常率高于非手术组,且LDL-C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手术科室医生在代谢性疾病指标异常率高于非手术科室,应加强手术医生的健康保健,尤其是在血脂方面的管理和健康宣教。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对机关代谢综合征高危人群实施健康托管的效果.方法 对148名符合代谢综合征高危人群诊断标准的机关干部实施一对一健康托管,并提供网络平台实现自我管理,1年后对健康行为及体质量、腰围、血压等指标进行评价.结果 健康托管后机关代谢综合征高危人群的运动行为明显加强,收缩压、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空腹血糖及血尿酸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对机关代谢综合征高危人群实施健康托管,在疾病早期进行综合干预,可使高危人群形成良好的健康行为,降低代谢综合征风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诊科护士生活方式及职业倦怠状况,并分析二者间的相关性。方法便利抽取济南市5所三级甲等医院急诊科护士196名为研究对象,采用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和摩斯腊克工作倦怠量表测量其生活方式及职业倦怠状况。结果急诊科护士的生活方式得分为61.7±13.3;职业倦怠3个维度得分分别为26.1±10.5、8.9±5.7、27.7±9.7。职业倦怠中情绪疲惫与生活方式呈负相关(P<0.01),个人成就感与生活方式呈正相关(P<0.01)。结论急诊科护士健康生活方式处于中等水平,生活方式相对较差者其情绪疲惫程度越重。护理管理者需从改善急诊科护士的生活方式入手,传授健康知识,使其调整饮食方式,进行体育锻炼,调节情绪、放松身心,从而缓解职业倦怠,提高急诊护士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智慧医养照护志愿服务在社区高血压老年人健康管理中的实践效果。方法将100例社区高血压老年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接触式社区医养照护志愿服务管理,观察组给予智慧医养照护志愿服务管理。管理6个月后,比较两组管理前后血压、血糖、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及依从性的变化。结果管理后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显著低于对照组;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智慧医养照护志愿服务能有效控制社区高血压老年人的血压、血糖水平,提高其自我健康管理能力,可为医养照护志愿服务模式及社区慢病智慧化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心血管疾病患者生活质量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心血管疾病患者心理健康、生活质量状况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为制定科学的临床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分别采用生活质量评定简表(SF-36)中文版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估121例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和心理健康状况,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患者的SF-36 8个维度中生理机能、躯体疼痛、活力、心理健康4个维度评分显著低于国内常模(均P<0.01),SCL-90因子除强迫、抑郁、精神病性外,其余6个因子评分显著高于国内常模(P<0.05,P<0.01)。患者SF-36部分维度评分与SCL-90部分因子评分呈显著负相关(P<0.05,P<0.01)。结论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不高,心理健康欠佳,且两者之间密切相关;护理人员应加强心理护理,尤其通过扎实的生活护理和健康教育,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糖尿病学组在三甲医院非内分泌专科同质化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取前瞻性非同期对照设计,将2016年9月从全院81个护理单元抽取的79例糖尿病患者作为实施前组,实施常规护理。在护理部组织下成立医院糖尿病学组,从各科室招募81名联络护士,建立“糖尿病学组质控组-临床科室质控组-科室联络员”三级院内血糖管理模式,对全院实行同质化管理。实施2年后(2018年9月)再次抽取80例糖尿病患者为实施后组,比较实施前后联络护士和患者糖尿病知识水平及患者出院前空腹血糖水平。结果糖尿病学组建立后,联络护士的糖尿病知识及技能操作成绩显著优于实施前(均P<0.01);实施后组患者糖尿病知识知晓率显著高于实施前组,出院前空腹血糖显著低于实施前组(均P<0.01)。结论糖尿病学组的建立在三甲医院非内分泌专科糖尿病同质化管理方面有积极作用,可提升非内分泌科室护士的糖尿病知识及技能水平,提高患者糖尿病知识水平,有效降低空腹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