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比较专科护生实习前对临床带教教师教学行为的理想评价及其实习后的实际评价。方法采用临床带教教师有效教学行为问卷(NCTEI)对191名二年级专科护生于实习前后进行调查。结果实习前护生对NCTEI5个维度的理想评价从高到低排序为教学能力4.27±0.66、评价4.24±0.67、人际关系4.21±0.70、护理能力4.13±0.65、个性特征4.05±0.71,实习后其实际评价从高到低排序为个性特征4.02±0.19、教学能力4.01±0.15、人际关系4.01±0.23、评价3.98±0.06、护理能力3.93±0.23,除个性特征外,其余4个方面的理想评价显著高于实际评价得分(P0.05,P0.01)。前10位教学行为中仅有1项教学行为,护生的理想评价与实际评价之间没有差异(P0.05);后10位教学行为中有1项教学行为,护生的理想评价与实际评价之间有差异(P0.01)。结论临床带教教师的有效教学行为总体得到专科护生的认可,但与护生期望值仍存在差距,应建立健全临床教学相关制度或机制,以进一步改善临床带教教师的教学行为。  相似文献   

2.
高职高专护生临床实习前综合技能培训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目的 对高职高专实习护生在临床实习前进行护理综合技能集训与考核,以使护生适应临床.方法 将2005级225名护理三年制护生分为对照组(110人)和实验组(115)人.对照组采用以<基础护理学>操作为主的传统集训方法;实验组采用护理综合技能操作集训和考核方法.结果 实验组操作考核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护生对集训考核更为肯定(P<0.05,P<0.01);临床带教教师对实验组的评价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实习前综合技能操作集训和考核方法能有效整合知识,培养了护生综合能力.并激发了护生技能操作训练的兴趣,拉近教学与临床的差距,更能反映护生的操作技能水平.  相似文献   

3.
本科护生不同实习阶段的应激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不同实习阶段本科实习护生的应激源及应激水平,为完善护理临床教学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应激源问卷,分别在实习早期(实习1个月末)、实习中期(实习4个月末)和实习后期(实习7个月末)对89名5年制护理本科生进行调查.结果 本科实习护生在心理、工作量、对知识技能的需求、患者照护、临床实习环境和人际关系6个方面产生一定程度的应激;实习的各个时期均有30%左右的护生呈中等水平应激,70%左右的护生呈低水平应激,没有高水平和极高水平的应激;护生实习早期对知识技能的需求与临床实习环境2个方面的应激水平显著高于实习后期(均P<0.05).结论 本科实习护生的应激源及应激水平是动态变化的,护理临床教学工作者应根据护生的实际情况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护理本科生实习后基护技能操作考核成绩的影响因素,为制订提高教学质量举措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目的抽样的方法,抽取实习后参加基护技能操作考核的576名护理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护理本科生实习后基护技能操作考核成绩的影响因素。结果护生基础护理技能操作成绩为(96.73±15.15)分,影响护理本科生实习后基护技能考核成绩的主要因素有校内基护理论考核成绩、实习时间、学校和临床操作用物和操作流程差异程度、考核项目示教规范程度、考核项目临床实践指导频次(P0.05,P0.01)。结论建议重视护生基护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校内教学;学校和临床实践教学定期交流,缩小两者差异;选拔临床带教护理人员;建立护生基础护理技能操作学习档案,提高带教效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体验式学习对实习护生康复护理认知及技能的影响,为制定有效康复实习计划提供参考。方法将2014年67名、2015年89名大专实习护生分别纳入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按照实习计划进行康复护理实习,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神经内科、骨科、康复科3个专科实习中穿插三阶段体验式学习。结果 3个专科实习结束后,观察组康复护理知识、态度及技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体验式学习有利于转变实习护生对康复护理的态度,提高护生的康复护理知识水平及操作技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不同实习阶段本科实习护生的应激源及应激水平,为完善护理临床教学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应激源问卷,分别在实习早期(实习1个月末)、实习中期(实习4个月末)和实习后期(实习7个月末)对89名5年制护理本科生进行调查。结果本科实习护生在心理、工作量、对知识技能的需求、患者照护、临床实习环境和人际关系6个方面产生一定程度的应激;实习的各个时期均有30%左右的护生呈中等水平应激,70%左右的护生呈低水平应激,没有高水平和极高水平的应激;护生实习早期对知识技能的需求与临床实习环境2个方面的应激水平显著高于实习后期(均P〈0.05)。结论本科实习护生的应激源及应激水平是动态变化的,护理临床教学工作者应根据护生的实际情况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实习护生对临床教师的期望素质与内科临床教师现状之间的差异。方法对65名内科临床实习护生采用自制问卷进行调查,内容包括对教师的期望素质与实际评价以及实习护生认为不合格教师特征与实际评价。结果 80.0%~96.9%实习护生认为理想的临床教师应具备精湛的护理技能、关心尊重学生、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良好的服务态度、良好的教学技巧及敬业精神。而实际评价为85.4%~87.7%临床教师具备上述素质,除良好的服务态度和精湛的护理技能外,期望和现状之间有一定差距。内科临床教师突出的缺点在于缺乏教学技巧。结论 护生期望临床教师应具有全面的综合素质,但临床教师素质现状与护生对临床教师的期望之间有一定差距,应加强临床教师的选拔、培训与考核,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切实满足实习护生对教学的需求。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高职高专实习护生在临床实习前进行护理综合技能集训与考核,以使护生适应临床。方法将2005级225名护理三年制护生分为对照组(110人)和实验组(115)人。对照组采用以《基础护理学》操作为主的传统集训方法;实验组采用护理综合技能操作集训和考核方法。结果实验组操作考核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护生对集训考核更为肯定(P〈0.05,P〈0.01);临床带教教师对实验组的评价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习前综合技能操作集训和考核方法能有效整合知识,培养了护生综合能力,并激发了护生技能操作训练的兴趣,拉近教学与临床的差距,更能反映护生的操作技能水平。  相似文献   

9.
连颖  张彩梅 《护理学杂志》2020,35(14):68-71
目的调查实习护生转型冲击与反馈寻求行为现状,分析实习护生反馈寻求行为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综合医院实习护生189名为研究对象,应用一般资料问卷、转型冲击评价量表和反馈寻求行为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实习护生转型冲击得分为92.66±19.71;反馈寻求行为得分为61.27±9.35;学生干部经历、对护理工作的态度和转型冲击是实习护生反馈寻求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均P0.01)。结论实习护生转型冲击与反馈寻求行为均处于中等水平,提示护理教育者与管理者应营造良好的反馈互动文化氛围,针对实习护生反馈寻求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端正其护理工作的态度,降低转型冲击程度,以提高实习护生的反馈寻求行为,提高护生临床实习质量。  相似文献   

10.
临床护理教师和本科护生对循证护理知识的认知调查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了解临床教师及本科护生对循证护理知识的认知情况,为教学改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自制问卷抽样调查101名临床教师及88名本科护生对循证护理相关知识的理解和实践应用情况。结果临床教师与本科护生对循证护理含义的了解及对评判性思维的认知情况、学习态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者在收集资料面临的最大困难、查阅文献的积极性、查阅文献的能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护生与临床教师获得专业知识,解决临床问题、制定护理措施主要依靠专业书籍、高年资护士的指导。结论临床护理师生循证护理知识相对缺乏,但学习态度积极,支持循证护理教学,因此有必要在临床上开展循证护理教育。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护理记录的结构及术语应用情况,探讨借鉴国际护理实践分类(ICNP)实现护理记录结构化与标准化的可能性。方法采用立意取样法,收集某综合医院9个科室、4个时间段的183份住院护理记录及护理交班报告,采用内容分析法归类护理记录,建立编码册,再与ICNP交叉比照。结果护理记录用语均可归为护理现象、护理行动和护理结局3个领域,各领域又可分为类、亚类及具体分类,共246个具体分类。4个时段护理现象、护理行动领域类别频数构成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而护理结局类别频数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仅有459个词汇符合ICNP术语,可用于描述护理记录的各类,尚需增加40个词汇以完整表示各项分类。结论我国护理记录的范畴与ICNP存在差异,护理记录可参照ICNP术语体系实现表单化及信息化。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基于扎根理论研究DRG支付制度对护理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为护理实践指导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对22名DRG付费试点医院护士进行半结构化面对面访谈,采用程序化扎根理论的范式收集和分析资料。 结果 形成284条初始概念,55个初始范畴,16个副范畴和4个主范畴,建构了DRG支付制度对护理行为的影响机制理论模型,由政策激励、内在驱动、外部调节、护理行为4个维度组成。 结论 政策激励作用于护士产生内在驱动,并通过外部调节影响护理行为。为引导护理行为产生正向激励,应健全DRG支付制度和监管保障机制,完善护理绩效评价体系,优化DRG相关培训,保证护理质量优先,设立DRG协作管理小组。  相似文献   

13.
专科护士临床实践行为的田野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专科护士的临床实践行为。方法采用田野研究方法对4名专科护士的临床护理工作进行为期2周的非结构式非参与性观察,了解其工作内容和角色表现。结果根据专科护士的工作内容和角色功能,其实践行为包括指导、管理、咨询、协调、教育、直接护理、专业评估、心理支持和研究9个类目。结论专科护士的实践行为充分体现了其咨询者、管理者、教育者、临床专家和协调者的角色作用,还可借鉴国外专科护士培养模式发展完善我国专科护士队伍的建设。  相似文献   

14.
护士对护理信息利用情况调查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韩玉静  李萍 《护理学杂志》2001,16(6):338-340
为了解护士对护理信息的利用情况,对300名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70%以上的护理人员获取信息的途径为看教科书,阅读护理杂志,参加论文交流会及同事间交流,很少人利用检索刊物,联机检索,网上阅读等较先进的手段。提出加强信息教育,成立护士学习指导小组,重视护理学资料的收集,订购和整理,可提高护理人员的信息意识及对护理信息的利用度。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社区护理干预与护理本科生专业角色实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糖尿病生命质量和社区护理干预”的社区护理活动中,护生专业态度、知识运用能力的培训、以及社会化功能的锻炼在这一特殊的教育形式中得以很好地实现。通过问卷调查,提示社区护理活动能够从态度、知识、情感、技能领域使护理本科生得到专业角色的实现,与同年级未参加社区护理活动的本科生相比,四方面的得分均有显著差异;同时,这一活动使社区糖尿病患者学会了自我护理、控制血糖的方法,从而提高了患者的生命质量。因此,建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情景模拟教学法对护理本科生教育环境自我感知的影响,为改善教学环境,提高教学效果提供参考。方法对85名护理本科生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法进行社区护理学实践教学,包括以社区护理学家庭访视这一章节内容编制居家护理家庭访视情景模拟案例,培训标准化病人,并实施情景模拟教学,教学前后采用教育环境评估量表进行测评。结果实施情景模拟教学后,学生教育环境评估总分及4个维度得分显著高于教学前(P<0.05,P<0.01)。结论情景模拟教学法应用于社区护理学实践教学,有利于提高本科学生对教育环境的正向感知,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以循证为基础的临床护理路径对老年腹股沟疝患者康复效果及满意度的影响。 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腹股沟疝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分为2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医院护理的方法,研究组采用循证护理的方法。对比2组患者对循证护理的满意度,观察患者住院时间等的变化,对比2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分析2组患者的护理质量,对比2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的评分。 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为93.34%,明显高于对照组73.34%(P<0.05)。研究组患者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以及进食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研究对象的不良表现发生率为5.00%,明显低于对照组16.67%(P<0.05)。研究组患者心理疏导、用药指导和并发症预防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SAS、SDS评分无明显变化(P>0.05);护理后,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SAS、SDS评分较护理前明显降低,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以循证为基础的临床护理路径对老年腹股沟疝患者康复效果较佳,患者满意度较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汉化护理教育欺凌行为量表并评价其在中国护生中的信效度。方法经Brislin模式翻译和文化调适形成中文版,对552名护生进行调查检验量表的信效度。结果中文版共18个条目,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4个公因子,累积方差贡献率为73.244%;验证性因子分析拟合较好(CFI=0.916,IFI=0.918,RMSEA=0.071);量表内容效度为0.972,各条目内容效度为0.833~1.000;总量表Cronbach′sα系数0.921,折半信度0.956,重测信度0.955。结论中文版护理教育欺凌行为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适用于测量护生在护理教育中遭受的欺凌行为。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优质护理服务运行规律,为发展完善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参与式观察与深度访谈收集资料,通过开放编码、主轴编码和核心编码方式进行分析。结果优质护理服务需要护理服务、护理支持系统与患者需求、患者支持系统之间的平衡,支点为基于经济社会发展、疾病谱和人口老龄化制定的国家政策。结论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可促进临床护理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的提升,但需强化护理支持系统,以提高护理人员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护理本科教育与临床需求适应性调查分析   总被引:27,自引:8,他引:19  
目的 了解临床对本科护理人才需求情况,进一步探索高等护理教育如何适应社会需求。方法 自制问卷向6所医院(“三甲”3所,“二甲”3所)166名各级医护管理人员调查护理本科生临床能力需求。结果 政治思想素质、业务素质、人际沟通能力、体态素质为临床护理需求的前4位,以下依次为管理能力、学历、护理教育能力、科研能力、计算机及外语水平。结论 临床特别需求具有良好专业品质,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及身心健康的学生。学校应特别重视这方面的教育。同时加强教学、科研、外语及计算机的教育,以推动学科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