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7”医院向心服务系统运行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芳  常健  周炜  陈敏生 《护理学杂志》2012,27(18):18-19
目的探索建立"1+7"医院向心服务系统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建立服务管理中心,将患者检查陪护、病区药物提供、检验标本收集、医疗护理耗材、病史报告送达、基础物资配置、突发事件应对与临床医疗与护理全部活动相关的7个方面工作有机结合,形成住院患者临床医疗护理的支持与保障网络,并在全院运行。结果项目实施后,每天减少外勤护士运送工作时数282h,患者及临床医技部门对后勤服务满意度、检验标本结果及时送达率均提高,患者运送不安全事件发生率降低。结论医院向心服务系统的建立和运行,节约了护理人力资源,提高了患者及临床科室对后勤服务的满意度,符合临床医疗护理服务的需求。  相似文献   

2.
谢红梅  祁荣  柯利 《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6):299-300
目的:以患者为中心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方法:通过对三种护理方式的比对、剖析、评价从正反两方面阐述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的必要性与重要性,通过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准和职业道德素养,护理服务工作中融入人性化理念及提高护理管理水平等途径更好的实施优质护理,以利于进一步深化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将"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持之以恒地开展好,真正实现生活护理到位、治疗护理安全,心理护理主动,让患者真正得到实惠,取得让社会满意、患者满意的效果。结果:通过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开展优质护理示范病房活动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充分保障了患者的各项权益,最大限度满足了患者的需求,提高了患者满意度,使医患关系和谐。结论:实施优质护理是开展优质护理示范病房的前提,在医院推行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充分保障了患者的各项权益,最大限度地满足了患者的需求,使护理质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支助中心医院内转运管理系统的研发与应用效果。方法 2021年6-12月研发并应用支助中心院内转运管理系统,通过信息化管理手段优化特检陪检、标本及药品转运流程,扫码识别患者身份、转运进程,全流程监测院内转运信息;与2020年6-12月采用传统的工作模式进行效果比较。结果 系统应用后,患者陪检、标本转运、药品转运支助中心工作人员工单响应时间、完成时间显著短于应用前,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医务人员满意度显著提升(均P<0.05)。结论 支助中心院内转运管理系统通过对各项转运工作进行全流程信息化管理,提高了院内转运效率及患者就医体验。  相似文献   

4.
孙伟  钟宁  郑家萍 《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0):437-438
目的:探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实践与效果。方法:2010年9月起在病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通过更新工作流程,增加服务内涵等措施。对护士进行考核,并将实施前后调查考核结果进行对比。结果:经过优质护理服务的实施,患者满意度及护士整体素质均有显著提高。结论: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可显著提高患者满意度和护士整体素质,真正做到了"一切为患者着想"的人性化服务。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人文护理在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中的作用.方法:结合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的要求,对住院患者按照人文护理模式实施护理.结果:通过实施全面、全程、优质的护理服务患者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人文护理在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护士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提升了满意度,实现了病人满意、员工满意、领导满意三满意工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人文护理在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中的作用.方法:结合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的要求,对住院患者按照人文护理模式实施护理.结果:通过实施全面、全程、优质的护理服务患者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人文护理在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护士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提升了满意度,实现了病人满意、员工满意、领导满意三满意工程.  相似文献   

7.
柯欢 《护理学杂志》2012,27(14):60-61
目的降低骨科患者并发症和医院感染率。方法根据住院时间将骨科患者分为对照组(629例)和观察组(65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和护理管理方法,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比较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前后6个月骨科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医院感染率。结果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骨科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医院感染率显著下降(P<0.05、P<0.01)。结论通过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能显著降低骨科患者并发症和医院感染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医院外科门诊护理中应用的价值。方法将2008-01—2010-12间未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的12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10-07—2013-01间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的12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并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VAS评分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VA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工作中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医院外科门诊护理中应用,不仅能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而且对降低不良事件发生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降低骨科患者并发症和医院感染率.方法 根据住院时间将骨科患者分为对照组(629例)和观察组(65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和护理管理方法,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比较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前后6个月骨科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医院感染率.结果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骨科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医院感染率显著下降(P<0.05、P<0.01).结论 通过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能显著降低骨科患者并发症和医院感染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支助中心专业化转运团队在院内急重症患者转运中的作用。方法对支助中心转运组员工进行院内急重症患者转运的专业培训,与急诊科医护人员共同组成专业化转运团队,共同做好转运前准备、制定转运方案、实施转运。比较实施专业化转运前后各4个月院内急重症患者转运意外事件发生率以及患者和接收科室护士满意度。结果实施专业化转运后患者及接收科室护士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均P0.01);意外事件发生率实施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专业化转运提高了支助人员的转运水平,保障了院内急重症患者转运安全,提高患者及接收科室医护人员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