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系统康复训练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系统的康复护理方法。方法 将4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4例)和对照组(22例).对照组按常规进行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系统的康复训练。结果 观察组显效及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康复护理方法可有效地促进吞咽功能的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吞咽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方法对40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进行吹吸管、做舌操、冷刺激口咽部、进食训练的康复训练。结果训练后患者的吞咽功能显著优于训练前(P〈0.01)。结论进行有针对性、系统的吞咽功能训练可以使患者尽旱建立良好的吞咽反射.改善患者吞咽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4.
5.
目的 探讨醒神解语操改良方案改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与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 将91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干预1组30例和干预2组3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训练,干预1组联合醒神解语操训练,干预2组联合改良醒神解语操训练。观察干预前、干预4周后患者吞咽功能、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干预4周后,三组患者标准吞咽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洼田饮水试验级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实施改良醒神解语操康复训练,能有效改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7.
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系统康复训练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系统的康复护理方法.方法将4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4例)和对照组(22例),对照组按常规进行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系统的康复训练.结果观察组显效及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康复护理方法可有效地促进吞咽功能的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脑卒中患者吞咽困难的评价方法及康复治疗效果。方法 对用洼田氏饮水试验及血氧饱和度测定确诊的56例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进行综合康复训练。结果 显效率67.9%,有效率23.2%,无效率8.9%,总有效率91.1%,3例发生肺部感染,1例死亡。结论 以间接训练法和直接进食训练法为主的综合康复训练对治疗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障碍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介绍脑卒中吞咽障碍的发病机制和评估方法,从吞咽训练治疗方案、穴位按摩治疗方案、吞咽训练联合穴位按摩治疗的优势3个方面对吞咽训练及穴位按摩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的临床使用情况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探索最佳治疗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摘要] 目的 探讨早期吞咽训练对舌癌术后患者吞咽功能和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分析方法选择我院舌癌术后患者148例,平均年龄62.8±10.4岁,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4例),治疗组术后第1天开始进行2周的吞咽训练,对照组不给予吞咽干预。采用吞咽筛查量表(EAT?10)评价吞咽障碍程度和生活质量,记录吞咽训练前、后(14天)吞咽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治疗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淋巴结清扫状况、肿瘤分期和EAT?10标准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人群具有较好的可比性。治疗组在治疗后EAT?10标准分总分低于治疗前评分(P<0.05);对照组术后14天EAT?10总分与术后第1天差异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早期吞咽训练有助于提高舌癌术后患者的吞咽功能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护士主导的吞咽训练对拔管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方法 将62例拔管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干预组32例。对照组按常规进行吞咽障碍饮食和相关健康指导,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护士主导的吞咽训练,连续5 d。观察两组干预前后吞咽功能、经口进食、拔管后吞咽障碍并发症。
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标准吞咽功能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吞咽功能恢复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吞咽功能恢复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功能性经口摄食等级显著优于对照组,食物残留和误吸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
结论 护士主导的吞咽训练可促进患者吞咽功能恢复,促进患者经口进食,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引导式教育对脑卒中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方法 将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按常规行康复训练,观察组行引导式教育的康复训练,连续干预8周。比较两组康复护理效果及肢体运动功能、平衡功能、肌张力和患侧下肢关节活动度。
结果 观察组康复干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前及干预后4周、8周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平衡功能评分、肌张力、最大髋关节屈伸角度、最大膝关节屈伸角度、最大踝关节背屈跖角度比较,干预、时间及交互效应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引导式教育用于康复训练可提高脑卒中患者下肢关节活动度,降低肌张力,促进肢体运动功能和平衡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康复操对改善颅脑术后患者肢体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将90例颅脑术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和康复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偏瘫康复操疗法。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采用简化Fugl-Meyer评定法测评肢体功能,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治疗后4周两组肢体感觉、运动功能、关节活动度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比较,干预效应、时间效应均P<0.05。结论颅脑术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在常规治疗及康复护理的基础上,辅以偏瘫康复操疗法,可明显改善患肢肢体功能、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患者实施渐进式早期康复训练的效果。方法选取65例机械通气的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患者,根据入院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32例和干预组33例,两组均常规应用综合药物治疗和给予系统的集束化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渐进式早期康复训练,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干预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握力及一次脱机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渐进式早期康复训练可缩短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患者机械辅助通气时间,提高一次脱机成功率;加速患者的肌力和日常生活能力恢复,降低患者ICU谵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 观察吞咽造影录像检查(VFSS)定量评价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改变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07例脑卒中患者的VFSS资料,并将其分为吞咽功能正常组(n=19)、口期吞咽障碍组(n=14)和咽期吞咽障碍组(n=74);比较3组间舌骨喉复合体VFSS相关参数的差异,包括舌骨及喉部的前移幅度和上移幅度、舌骨喉复合体咽期启动延迟时间及运动时间、会厌折返功能及环咽肌功能。结果 3组间舌骨前移幅度及舌骨喉复合体咽期启动延迟时间总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788、P=0.026,H=30.229、P<0.001),咽期吞咽障碍组舌骨前移幅度小于吞咽正常组(P=0.026),舌骨喉复合体咽期启动延迟时间大于吞咽功能正常组及口期吞咽障碍组(P均<0.001);3组间其余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咽期吞咽障碍组中,56例会厌折返障碍,47例环咽肌功能障碍,占比均高于其余2组(P均<0.05)。结论 VFSS有助于量化评估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改变;脑卒中后咽期吞咽障碍者舌骨前移幅度缩短,舌骨喉复合体启动时间延迟,易出现会厌折返障碍和环咽肌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基于医护康合作的康复训练模式对膝关节镜手术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及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膝关节镜手术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快速康复护理模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医护康合作的模式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入院时及术后1周、2周评价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评分,同时比较两组入院时及出院时焦虑、抑郁评分。结果 术后1周、2周观察组膝关节功能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出院时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医护康合作模式用于膝关节镜手术患者康复训练,可促进患者关节功能恢复,缓解其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