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吴碧玉 《护理学杂志》2007,22(20):68-69
目的 了解中医护理本科和专科护生的临床实习需求,以制订针对性改进措施,提高临床护理教学质量.方法 采取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76名护理专科护生和25名护理本科护生进行调查,内容包括临床教师资历、综合素质及临床实习内容.结果 24.8%护生认为临床教师需具备专科以上学历,52.5%护生认为临床教师学历不重要,但临床经验重要;47.5%护生选择护师作为临床教师;43.6%护生要求中医护理专业的教师作为临床带教教师.护生对临床教师综合素质需求排列前3位依次为实践操作技能(100%),基础理论知识(94.1%),人际沟通能力(93.1%).对临床实习内容需求排列前3位依次为中医护理(94.1%),沟通能力和技巧(89.1%),基础护理和应急能力、急救护理(均为88.1%).结论 护生需要基础理论扎实、实践操作技能及沟通能力强的临床带教教师,认为中医护理、沟通能力和技巧、基础护理、急救护理是实习的主要内容.应重视临床带教教师的选拔和培训,调整教学计划和内容,提高中医临床护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实习护生护患沟通能力、自我效能感现状,探讨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分析护生护患沟通能力影响因素,为护理教学中帮助护生提高临床护患沟通能力提供借鉴.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问卷、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对在三级甲等医院临床实习的2005级本科及2006级专科护生共60名进行调查.同时,采用护理专业护生护患沟通能力评价问卷对60名临床带教教师进行调查,了解以上60名护生的护患沟通能力.结果 护生自我效能感平均得分27.30±3.50,条目均分为2.73±0.35;护生护患沟通能力总分151.60±18.91,为理论最高值210分的72.19%,以中等居多(55.00%).一般资料中影响护患沟通能力总分的因素包括性格类型、父母职业、教师评价及临床操作技能成绩(P<0.05,P<0.01).护生护患沟通能力总分及各因子和自我效能感呈显著正相关(均P<0.01).结论 护生自我效能感及护患沟通能力中等偏上.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目前临床实习环境中结构性授权及本科护生临床实习满意度的状况,并分析两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临床实习环境问卷、本科护生临床实习满意度问卷对在7所三级甲等教学医院实习的176名本科护生进行调查。结果本科护生临床实习环境问卷总分11.59±2.40。4个因子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支持权力2.89±0.70、资源权力2.89±0.65、信息权力2.89±0.68、机会权力2.83±0.68。临床实习满意度总分为49.47±8.95,得分率54.97%。临床实习环境中的结构性授权与本科护生临床实习满意度呈正相关(均P0.01)。结论临床实习环境中的结构性授权水平较低,且本科护生对临床实习的满意度较低。应充分重视护理实习环境中的结构性授权,提高授权水平以提高本科护生临床实习满意度,稳定护生的专业思想,促进护理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吴碧玉 《护理学杂志》2007,22(10):68-69
目的 了解中医护理本科和专科护生的临床实习需求,以制订针对性改进措施,提高临床护理教学质量。方法 采取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76名护理专科护生和25名护理本科护生进行调查,内容包括临床教师资历、综合素质及临床实习内容。结果 24.8%护生认为临床教师需具备专科以上学历,52.5%护生认为临床教师学历不重要,但临床经验重要;47.5%护生选择护师作为临床教师;43.6%护生要求中医护理专业的教师作为临床带教教师。护生对临床教师综合素质需求排列前3位依次为实践操作技能(100%),基础理论知识(94.1%),人际沟通能力(93.1%)。对临床实习内容需求排列前3位依次为中医护理(94.1%),沟通能力和技巧(89.1%),基础护理和应急能力、急救护理(均为88.1%)。结论 护生需要基础理论扎实、实践操作技能及沟通能力强的临床带教教师,认为中医护理、沟通能力和技巧、基础护理、急救护理是实习的主要内容。应重视临床带教教师的选拔和培训,调整教学计划和内容,提高中医临床护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实习护生受临床护理教师的影响程度.为临床培养和选拔优秀教师提供依据.为科学管理临床教师提出建设性意见.方法 应用自设问卷对196名实习护生进行调查.结果 临床护理教师时护生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实习效果、工作态度、专业思想、求知欲和心理压力;专科护生在专业思想、求知欲、心理压力3个方面受临床教师的影响高于本科护生(P<0.05,P<0.01).结论 护理管理者应科学地培养和管理临床高素质师资队伍;临床教师应注重自身建设,以楷模形象影响护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符合护生需求的、科学的护理管理实习带教模式。方法选择64名全日制护理大专、本科实习生为研究对象,跟随护士长全程上班3d,护士长通过让护生现场观摩交接班,联系临床实际为护生理论授课,角色扮演等进行实践教学,并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管理教学效果进行调查。结果 64名护生均认为管理教学安排和教学方法合理可行,82%以上的护生认为管理教学可提高实习兴趣和沟通能力、增强团队协作精神和执业态度以及提高专业思想的稳定性。结论实习中后期是管理实习的适宜时期,可激发护生对护理专业的兴趣,提高其沟通协调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改变护生执业态度,稳定护生护理专业思想。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实习护生工作场所欺凌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针对性干预工作场所欺凌行为提供参考。 方法 以便利抽样方法抽取实习护生315名,采用中文版负性行为问卷进行调查。 结果 实习护生工作场所欺凌得分为31.43±9.92,在过去6个月中遭受工作场所欺凌的实习护生107人(33.97%)。不同学历层次、生源地、学习成绩、就读护理专业原因的实习护生感受的工作场所欺凌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就读护理专业原因、生源地、学历层次是实习护生感受工作场所欺凌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P<0.01)。 结论 实习护生感知工作场所欺凌的比例偏高,护理管理者和教育者应当予以重视,采取有效防范措施和针对性教育,减少工作场所欺凌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本科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现状,探讨其与利他行为的相关性,为提升本科护生人文关怀意识和能力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人文关怀能力评价量表、大学生利他行为问卷对安徽省2所护理院校已完成临床实习的437名全日制本科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本科护生人文关怀能力得分(186.78±15.58)分,处于低水平;利他行为得分(113.66±11.09)分。本科护生人文关怀能力与利他行为及其各因子呈显著正相关(均P0.01);与老师、同学的关系及利他行为各因子对本科护生人文关怀能力有正向预测作用(P0.05,P0.01)。结论本科护生人文关怀能力有待提高,利他行为可显著影响本科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护理管理者和教育者可通过培养本科护生利他行为意识促进其人文关怀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专业素养培训对本科实习护生临床实践行为及职业承诺的影响。方法对341名本科实习护生实施专业素养培训,包括岗前职业教育、职业技能培训、双导师负责制、护生管床制、实习大讲堂、护生风采展示。实习结束时采用临床实践行为问卷、护理专业承诺问卷进行调查。结果本科实习护生临床实践行为得分为3.81±0.65,护理专业承诺得分为84.67±13.74,显著高于国内常模(P<0.05,P<0.01)。结论专业素养培训有助于培养具有较高临床实践行为水平及稳定专业承诺意向的本科护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不同学历护生对整体护理实习效果自我评价的差异,以了解整体护理实习对培养不同学历护生的效果。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自我评价问卷对115名完成整体护理实习的本科、大专及中专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本科生对整体护理实习自我评价总分为77.94±6.31,大、中专生分别为75.62±8.41、69.29±8.08,三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出护理诊断、护理计划、实施护理措施、护理评价、自我能力提高及对自我学习的促进评分三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不同学历护生对整体护理实习效果的自我评价有差异,根据不同学历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对提高护生整体护理能力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改革高职外科护理学课程的整体设计,提高外科护理学的教学质量和护生临床工作能力。方法选取2008级高职护理专业(英语班)97名护生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2009级高职护理专业(英语班)95名护生为观察组,由教师对外科护理学课程进行整体设计,即以职业岗位需求确定课程整体目标,以职业活动为导向设计课程内容,之后按照设计方案实施教学。结果观察组实践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89.66%临床带教教师认为按照外科护理学的整体设计方案实施教学,使实习护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增强;72.41%认为提高他们的技能操作,81.03%认为能使护生快速适应临床工作。结论外科护理学的整体教学设计,显著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护生临床工作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实习护生对护理服务质量的满意度。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实习护生护理服务质量满意度自评问卷对在某三甲医院实习的60名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实习护生对护理服务质量满意度自我评价单项得分均在3分以上;在热情接待入院患者方面得分最高,在护理操作技术的熟练程度方面得分最低;专科护生对各项护理服务质量满意度显著低于本科护生(均P<0.01)。结论护生对不同护理项目的自我满意度不同,不同学历的护生对护理服务质量满意度也不同,护理管理者和临床带教老师应根据其特点制定针对性的带教计划,以提高护生临床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3.
外科护理实践课综合性实验教学体系的设计与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在外科护理实践教学中探索开展综合性实验教学的方法.方法 选取2010级三年制高职护生4个班共198人为实验班,在外科护理实践课开展综合性实验共7次24学时;根据教学要求,教师编辑病例,提出问题并设计临床模拟场景,护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完成实践教学任务.2009级护生共196人为对照班采用常规实验教学方法.结果 两组外科护理学理论及实践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实验班90%以上的护生认为可提高对知识的综合性应用能力,提高学习兴趣,有利于护生团队协作能力、组织能力、沟通能力的培养.结论 外科护理实践课开展综合性实验有利于提高护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护生临床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4.
实习护生对临床学习环境的评价与其职业态度关系探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探讨本科实习护生对临床学习环境(CLE)的评价与其职业态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所医学院校本科实习护生219名,采用护理专业自我概念量表及护理临床学习环境评价量表进行调查。结果护生CLE总评分为137.84±20.81,职业态度总评分为85.89±10.32;护生对CLE评价与其职业态度呈正相关(P<0.01);学生参与性、人际关系、工作氛围和团队精神对护生职业态度有显著影响(均P<0.01)。结论CLE可影响护生职业态度,护生对CLE评价与其职业态度显著相关,学生参与性、人际关系、工作氛围和团队精神是影响护生职业态度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护理硕士研究生学习适应性情况和影响因素,为护理教育者提高护理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方便取样选取10所院校的护理学专业全日制科学学位硕士研究生290人进行调查。结果调查对象的学习适应性总体得分为(3.67±1.15)分,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不同年级、年龄、工作年限、入学方式,以及结婚、担任学生干部方面,适应性总体及各维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护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学习适应性较好,学习态度端正,但压力应对能力较差;学校和护理教育者应加强学生的心理卫生干预,促进导师和学生及学生之间的沟通,提供社会支持,并为学生提供各种锻炼的机会,以提高其学习适应性。  相似文献   

16.
临床护士安全自我管理现状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临床护士安全自我管理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以期对医院护理安全管理工作提供借鉴。方法根据Vincent临床事件分析系统,采用自制安全问卷调查表对378护士进行现场调查。结果护士安全自我管理得分最高的条目是首次执行药疗时询问过敏史,熟练掌握护理不良事件应急预案及处理程序;得分最低的是主动向护士长报告自己工作中的失误。职称与工龄是影响护士安全自我管理得分的主要因素(均P<0.01)。结论临床护士安全自我管理现状不容乐观,其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应主要关注低年资护士,加强教育,以培养护士安全自我管理意识,提高工作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高职护生职业价值观与护理伦理决策能力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护理职业价值观量表和护理伦理决策问卷,对1241名高等职业学院在校专科护生进行调查。结果高职护生职业价值观总均分为(97.30±18.79),护理伦理决策能力总均分为(268.20±25.68),均处于中等水平;职业价值观是护理伦理决策能力的重要影响因素(P<0.01)。结论护生的职业价值观与护理伦理决策能力呈正相关,护理教育者应重视护生的职业价值观培养,提高护生对职业价值观的认同,以提升其护理伦理决策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高职护理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和获取途径的现状,并探讨获取途径对其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影响。方法运用便利抽样法对江苏省204名专任高职护理教师采用信息化教学能力量表和信息化教学能力获取途径量表进行网络调查。结果高职护理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均分为(3.50±0.66)分;获取途径均分为(3.34±0.82)分;高职护理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与获取途径及各维度呈正显著相关(均P0.01)。分层回归分析显示,获取途径中的自我学习和不断实践是高职护理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高职护理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和获取途径均处于中等水平,各院校和护理教育管理部门可通过优化和完善高职护理教师信息化能力获取途径,有效提高其信息化教学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本科护生和大专护生对临床能力培养需求的差异。为临床有重点地培养护理人才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制护生临床能力培养需求问卷调查本科护生76名和大专护生53名。结果不同层次护生对临床护理能力、沟通协作能力、护理科研能力、护理职业素质的需求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本科护生呼声较高的需求是应急事件反应能力、专科护理操作能力、实施配合抢救的能力等,而大专护生呼声较高的需求是专科护理操作能力、护理法律意识、基础护理操作能力等。结论不同层次的护生对临床能力的培养需求不同,应针对其学历层次有重点地进行培养。  相似文献   

20.
护士长护理改革措施执行力质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曹晓林  冯萍  侯铭 《护理学杂志》2011,26(11):50-52
目的 了解护士长对护理改革措施的执行力.方法 对15名病房护士长以护理改革措施的执行情况为主线进行面对面半结构式深入访谈.结果 提炼出4个主题:护士长对护理改革措施的理解程度和态度影响措施的执行力度;护士长对能促进护理事业发展、临床护理工作及护士利益相关的事情积极执行;护士长对一些教条、流于形式的事情不愿执行;护士长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