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腰椎隐球菌病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腰椎隐球菌病一例张箭,翁心华男,49岁,干部。因腰背胀痛2月,发现肿块1月,于1994年10月22日入院。发病前1月曾患“上感”,体温37.7~38.5℃,在当地医院予头孢拉啶等治疗后热退,但出现腰痛。腰椎X摄片示“腰椎肥大”,未予重视。后因症状加重...  相似文献   

2.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误诊5例北京胸科医院100095白燕,刘前桂,张进平,苗深文,吴春波5例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隐脑)均系本院住院病例。其中80年代1例,1991~1993年4例(占同期住院结脑病人(38例)的10.5%),误诊时间2~24个月,平均8...  相似文献   

3.
鸽饲养者与隐球菌病5例报告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473009)张怀宏,翟玉峰,高振英隐球菌病系新型隐球菌经呼吸道吸入肺而感染。该病原菌在鸽粪中大量存在,故隐球菌病与饲养鸽子关系密切。现报道近半年来我院所收治的5例隐球菌病。1临床资料5例患者男2例,女...  相似文献   

4.
肺隐球菌病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了解肺隐球菌病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北京协和医院1986-2001年隐球菌病临床资料,并对肺隐球菌病例的性别、发病年龄、基础病、免疫状况、呼吸道症状、确诊方法、影像学资料、抗真菌药物及疗程、疗效及随诊经过进行分析。结果 隐球菌病共30例,其中肺隐球菌病7例,1例合并隐球菌脑膜炎,而隐球菌脑膜炎18例;肺隐球菌病:男/女=4/3,平均年龄41.8岁;均可排除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6例免疫功能正常,1例有乙状结肠癌病史,并曾接受泼尼松治疗;均在起病后1-2个月通过病理学及细菌学检查明确诊断;均接受了不同的抗真菌药物治疗,预后良好。结论 (1)临床诊断的肺隐球菌病远少于隐球菌脑膜炎;(2)痰隐球菌培养、手术标本显微镜检粘卡染色、高碘酸希夫反应、六胺银染色是确诊依据;(3)免疫功能正常的肺隐球菌病患者预后良好;(4)治疗肺隐球菌病的药物及疗程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恶性淋巴瘤样隐球菌病1例中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110003)王暘中科院沈阳科仪研制中心卫生所佟鸣患者男,22岁。2月前出现周身乏力,胸闷,咳白痰。10天来发热,咳嗽加重,痰有血丝,腹痛。颈部双侧及腋窝有多个肿大淋巴结。CT检查:双肺多发结节状高密...  相似文献   

6.
肺隐球菌病临床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了解肺隐球菌病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北京协和医院 1 986~2 0 0 1年隐球菌病临床资料 ,并对肺隐球菌病例的性别、发病年龄、基础病、免疫状况、呼吸道症状、确诊方法、影像学资料、抗真菌药物及疗程、疗效及随诊经过进行分析。结果 隐球菌病共 30例 ,其中肺隐球菌病 7例 ,1例合并隐球菌脑膜炎 ,而隐球菌脑膜炎 1 8例 ;肺隐球菌病 :男 /女 =4/ 3 ,平均年龄41 8岁 ;均可排除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感染 ,6例免疫功能正常 ,1例有乙状结肠癌病史 ,并曾接受泼尼松治疗 ;均在起病后 1~ 2个月通过病理学及细菌学检查明确诊断 ;均接受了不同的抗真菌药物治疗 ,预后良好。结论  (1 )临床诊断的肺隐球菌病远少于隐球菌脑膜炎 ;(2 )痰隐球菌培养、手术标本显微镜检粘卡染色、高碘酸希夫反应、六胺银染色是确诊依据 ;(3)免疫功能正常的肺隐球菌病患者预后良好 ;(4)治疗肺隐球菌病的药物及疗程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国内肺隐球菌病17例分析   总被引:40,自引:0,他引:40  
国内肺隐球菌病17例分析余秉翔刘又宁姬淑君肺隐球菌病由Sheppe于1924年首先报道[1],国内首例由朱永奋等于1981年报道[2]。近年来,随着免疫抑制剂、细胞毒药物的应用,以及大家对该病认识的提高,病例报道有所增加。我们复习了自1981年至今国...  相似文献   

8.
肺隐球菌病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1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肺隐球菌病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 (隐脑 )的临床特征 ,为该病的进一步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96~ 2 0 0 1年收治的 11例肺隐球菌病合并隐脑的临床表现、治疗经过及预后转归。结果  9例患者是先有隐脑 ,后发现肺隐球菌病 ;另 2例先发现肺部占位性改变 ,经手术证实后 ,再发现隐脑。此外 ,11例患者肺部影像学表现有肉芽肿型 72 7% (8/11)、多发小结节型 36 4 % (4 /11)、浸润型 2 7 3% (3/11)、空洞型 4 5 5 %(5 /11)、胸腔积液型 18 2 % (2 /11)。其中 3例空洞及肉芽肿同时出现 ,在非艾滋病患者中少见。结论 隐脑患者应常规行肺部影像学检查 ,以明确是否合并肺隐球菌病 ;而肺隐球菌病患者也应常规脑脊液检查及颅脑影像学检查 ,以明确有无隐脑发生。此外 ,肺隐球菌病术后应常规抗真菌治疗 ,以免并发隐脑。  相似文献   

9.
肺隐球菌病九例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探讨肺隐球菌病临床特点、CT表现、病理所见及治疗方法。方法收集浙江大学附属邵逸夫医院自2002年1月至2004年8月经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的肺隐球菌病相关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组病例共9例,男7例、女2例,年龄28~69岁,平均年龄44岁。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HIV—Ab)均阴性。胸部CT扫描:8例表现为多发或单发的肺部结节和(或)肿块,1例表现为片状实变影。4例手术切除治疗,经手术病理证实;5例经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病理镜检均呈肉芽肿性改变,苏木精-伊红(HE)染色多核巨细胞内外可见大量隐球菌。5例单予抗真菌药物(氟康唑)治疗2.5~3.5个月,经半年至1年随访,肺部病灶基本吸收。结论肺隐球菌病CT表现主要为多发或单发的肺部结节和(或)肿块。经皮肺穿刺活检是很有价值的确诊手段。隐球菌肉芽肿为其病理特征。氟康唑具有良好抗新型隐球菌的活性,是合适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10.
肺隐球菌病的致病菌为新型隐球菌(Cryptooaccus neoformans),主要由呼吸道吸入,引起肺部感染或产生全身播散。中枢神经系统最易受到侵犯,其他如骨骼、皮肤、粘膜和其他器官也可发生病变。肺隐球菌病国内报道尚不多见,兹将我院1982-1996年经病理和/或细菌学检查确诊为肺隐球菌病的7例,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周杰 《中国防痨杂志》2011,33(8):496-499
摘要:目的 总结分析10例原发性肺隐球菌病患者的临床特点,提高对肺隐球菌病的诊治水平。方法 分析广东省佛山市第四人民医院2006-2010年间10例原发性肺隐球菌病患者的临床、影像学表现、实验室检查、病理及确诊方法、疗效等。 结果 (1)10例原发性肺隐球菌病,有基础疾病者5例,有临床症状者8例,主要表现为咳嗽、发热、咯血,影像学表现不典型,呈多样性,7例经皮肺穿刺病理检查确诊,3例经手术病理确诊。(2)治疗采用氟康唑治疗。3例行手术切除后口服氟康唑,另7例均行氟康唑治疗,治愈7例,好转2例,疗程6~12个月不等。结论 原发性肺隐球菌病临床和影像学表现不典型,呈多样性,应积极行肺活检以明确诊断,肺隐球菌病单用氟康唑抗真菌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总结32例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阴性的肺隐球菌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并进行文献复习,提高对HIV阴性肺隐球菌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0年6月在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和南京市胸科医院32例被诊断为肺隐球菌病的HIV阴性住院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纳入的32例患者性别比例(男∶女)为1∶1.33;平均年龄为(49.34±13.26)岁;其中7例合并有基础病;无器官移植术史。胸部CT扫描表现分为四个类型:孤立的包块或结节影、斑片状渗出阴影、弥漫性病变和混合型。32例患者中均接受疗程6~12个月的氟康唑治疗,随访6个月发现肺部病灶均有不同程度的吸收。结论 HIV阴性肺隐球菌病患者胸部CT扫描多表现为多发或单发结节和肿块;乳胶凝集试验阳性有诊断意义,氟康唑初始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正肺隐球菌病(pulmonary cryptococcosis,PC)是由新型隐球菌引起的亚急性或慢性肺部真菌病。近年来,局限于肺脏,而无肺外播散的原发性肺隐球菌病发病率有上升趋势,且误诊率高。现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4年12月我院经病理检查证实为原发性肺隐球菌病的住院患者27例,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27例病例中,男19例,女8例,年龄18~64  相似文献   

14.
过去认为隐球菌病是一种罕见的病死率很高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近年有人报各记载为肺部的孤立的隐球菌感染,并在尸检和肺切除术时,发现胸膜下有小的隐球菌结节。为了进一步观察隐球菌病和肺部病变有那些相似之点,作者研究了9例隐球菌病尸检档案和临床、病理解剖材料。  相似文献   

15.
全身性隐球菌病又称播散性隐球菌病 ,是新型隐球菌血行播散引起的全身多系统感染 ,其有病程长 ,起病隐匿 ,早期不易发现 ,误诊率高 ,治疗困难 ,预后差等特点。近年发病率逐渐增高 ,现将我院收治 6例全身性隐球菌病分析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男 4例 ,女 2例 ,年龄最大 9岁 ,最小 1岁 9个月。二、临床表现发热 6例 ,体温 3 8~ 40°C ,头痛、呕吐 4例 ,抽搐 3例 ,咳嗽 4例 ,全身淋巴结肿大 4例 ,肝肿大 4例 ,脾肿大 1例 ,黄疸 2例 ,皮疹 2例 ,皮下结节 1例。三、实验室检查血常规 :嗜酸细胞增高 (6.1× 10 9/L) 1例 ,肝功能异常2例 ,血…  相似文献   

16.
中枢神经系统隐球菌病1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 ,由于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 ,以及对隐球菌病原学和血清学检测方法的提高 ,中枢神经系统 (CNS)隐球菌病屡有发现。本文对 1980年 1月至 1998年 4月间经脑脊液病原学证实为中枢神经系统隐球菌病的12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特点以及药物与脑室引流术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方法的效果进行了分析 ,结果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2例CNS隐球菌病患者均经病原学证实 ,男女各 6例 ;年龄 16~ 5 4岁。平均为 33 3岁。入院时病程最短者 18d ,最长者 5个月 ,平均 5 4d。其中 4例为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并正应…  相似文献   

17.
隐球菌病是一种全球分布的侵袭性真菌感染。近年来,隐球菌病的发病率呈增长趋势,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众多的研究表明地理位置、环境暴露、宿主遗传因素及免疫状态等都会增加隐球菌病发生的风险。了解隐球菌病相关危险因素有助于识别高危患者,及时诊断和治疗隐球菌病,降低隐球菌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本文通过文献回顾,对隐球菌病的危险因素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肺隐球菌病是由隐球菌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呼吸系统真菌病[1].我国肺真菌病前5位致病原依次为曲霉菌、念珠菌、隐球菌、孢子菌及毛霉菌[2].相对于其他肺真菌病而寿,肺隐球菌病患者发病年龄较轻,社区发病多,预后较好.但是隐球菌肺炎在临床中诊断并不多见,王丽芳等[3]对3所医院13年间诊断的65例隐球菌肺炎进行回顾性分析,表明隐球菌肺炎在影像学上表现多样,临床症状相比其他真菌感染症状较轻微,难与肺癌、肺结核、肺曲霉病等疾病相鉴别.我科近期诊断肺隐球菌病3例,现对其临床症状、检验检查、治疗等方面加以分析,旨在为诊治肺隐球菌病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提高对肺隐球菌病的临床诊疗水平.方法 回顾分析上海瑞金医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0月收治的17例肺隐球菌病病例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方法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本组肺隐球菌病患者中,有临床症状者14例,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发热、胸痛、气急.其余3例体检发现.影像学主要表现为肿块结节型或片状渗出影.所有患者血清乳胶凝集试验均为阳性.17例患者均经病理确诊为肺隐球菌病,其中14例经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证实.所有患者均接受抗真菌治疗,疗程2至6月,15例患者治愈或显效.结论 肺隐球菌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血清乳胶凝集试验对本病的诊断价值较高.本病确诊依靠病理,同时应优先考虑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获得病理组织.药物治疗需要足够疗程.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原发性肺隐球菌病的临床特征、影像学资料、病理,以提高认识水平。方法报告2例原发性肺隐球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通过检索系统的文献共70余篇,总结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诊断方法及治疗手段。结果肺隐球菌病的临床表现无特异,影像学改变有差异,诊断依赖病理学,治疗尚存在争议。结论肺隐球菌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经皮肺穿刺活检是一种简单有效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