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周军挺  王丽  吴婷  杨婷婷  鄢连和 《中草药》2017,48(3):519-525
目的探讨黄连的主要药用成分小檗碱的抗结直肠腺癌的机制。方法不同浓度的小檗碱作用于人结直肠腺癌(HCT-15)细胞后,用显微镜观察人结直肠腺癌细胞的形态学改变;细胞染色方法观察细胞凋亡和自噬;细胞计数分析(CCK-8)检测小檗碱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免疫印迹法检测小檗碱对人结直肠癌细胞自噬和凋亡相关指标的影响;裸鼠移植瘤模型观察小檗碱的体内抑制肿瘤生长活性。结果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小檗碱作用HCT-15细胞后细胞数量减少、间距增大、皱缩。小檗碱能够抑制HCT-15细胞增殖,对HCT-15细胞增殖的半数抑制浓度(IC_(50))为50μmol/L。免疫荧光和印迹法显示0、50、100μmol/L的小檗碱处理细胞不同时间后,细胞凋亡和自噬对应的标志物明显上升。免疫印迹结果显示小檗碱诱导HCT-15细胞自噬和凋亡从而抑制细胞的增殖。小檗碱诱导细胞自噬和凋亡主要通过激活p38途径。裸鼠实验结果表明小檗碱能够有效缩小体内肿瘤体积,0、10、20 mg/kg的小檗碱的抑瘤率分别为0、32%、74%。结论小檗碱在体外对HCT-15细胞增殖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其机制主要是通过激活p38信号通路促进肿瘤细胞自噬和凋亡,并能有效抑制体内肿瘤的生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氯化两面针碱(nitidine chloride,NC)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EGFR-TPK)的抑制作用,并阐明其对人鼻咽癌CNE-2细胞增殖和侵袭的抑制作用机制。方法:不同浓度氯化两面针碱加入到人鼻咽癌CNE-2细胞中,利用ELISA法研究了氯化两面针碱对EGFR-TPK活性的影响,利用溴化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MTT)法测定氯化两面针碱对CNE-2细胞的抑制作用,Transwell法检测氯化两面针碱对CNE-2细胞侵袭的抑制作用,采用间接荧光标记法测定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的变化;酶标仪法检测氯化两面针碱对细胞凋亡蛋白Caspase-3活性的影响,凝胶迁移或电泳迁移率实验测定CNE-2细胞中NF-κB活性。结果 :氯化两面针碱对EGFR-TPK IC50为(32.53±3.43μmol/L)和CNE-2细胞生长IC50为(9.65±1.13)μmol/L都具有良好的抑制能力,氯化两面针碱能够诱导肿瘤细胞侵袭能力降低;在100μmol/L浓度的氯化两面针碱引起的ROS百分率达到了(76.39±5.32)%;与空白组相比,氯化两面针碱能显著提高CNE-2细胞中凋亡蛋白Caspase 3活性;氯化两面针碱能够下调NF-κB的表达。结论:氯化两面针碱通过多靶向降低EGFR-TPK活性、下调NF-κB的表达和激活Caspase 3活性的方式,对人鼻咽癌细胞的侵袭和增殖产生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小檗碱对胃癌细胞系SGC7901的抑制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采用MTT的方法观察不同浓度小檗碱对SGC7901细胞的24h和48h抑制率,并计算24h和48h的50%抑制浓度(IC50)值;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不同浓度小檗碱作用48h后胃癌细胞系SGC7901凋亡的发生率和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小檗碱对胃癌细胞SGC7901生长的抑制作用呈现出时间和剂量依赖性。24h和48h IC50分别为74.16、36.84μmol/L。1μmol/L至120μmol/L浓度梯度的小檗碱干预48h后,SGC7901凋亡率发生率逐渐增加。其中5、10、25、50、75、120μmol/L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120μmol/L时凋亡发生率达到35.43%;5、25、75μmol/L浓度的小檗碱作用后,SGC7901胃癌细胞G0/G1期细胞比例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而S期细胞比例则随浓度增加呈现出下降趋势,其中25、75μmol/L浓度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G2/M期细胞,各组比例变化无明显差别。结论:小檗碱对胃癌细胞系SGC7901具有时间和浓度依赖性的抑制作用,抑制作用与阻滞细胞周期于G0/G1期,抑制DNA合成和诱导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赣南脐橙果皮提取物橙皮苷对人鼻咽癌CNE-2Z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MTT法检测橙皮苷对人鼻咽癌CNE-2Z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橙皮苷处理CNE-2Z细胞后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 不同浓度橙皮苷分别处理CNE-2Z细胞24,48,72 h后,均能抑制CNE-2Z细胞体外增殖;不同时间对CNE-2Z细胞增殖具有高度显著性差异(F = 1898.865,P < 0.001),不同药物浓度对CNE-2Z细胞增殖具有高度显著性差异(F =5454.040,P < 0.001),时间和药物浓度两个因素对CNE-2Z细胞增殖有交互作用(F=118.909,P <0.001).在1~100μmol/L浓度范围内,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其抑制率逐渐增大,且随看时间的延长,抑制率也逐渐升高.当浓度大于100μmol/L后,其抑制作用不再随药物浓度增加而进一步增强(P> 0.05).100μmol/L橙皮苷作用CNE-2Z细胞24,48,72 h,随着时间延长G0/G1期细胞比例下降(P<0.01),S期细胞比例增加(P<0.01),G2/M期细胞为0,细胞阻滞于S期.结论 橙皮苷能有效动员人鼻咽癌CNE-2Z细胞从细胞周期的G0/G1期进入S期,干扰细胞从S期进入G2期,导致大量细胞堆积于S期解旋复制,阻滞了细胞周期,从而抑制细胞的分裂增殖,诱导细胞周期特异性的细胞调亡.  相似文献   

5.
王静  张艳军  常亮堂 《中草药》2011,42(4):728-733
目的考察小檗碱对Aβ25-35损伤的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 40μg/mL Aβ25-35作用原代培养大鼠脑皮层神经元36 h,复制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细胞模型,同时加入小檗碱进行干预,实验分为对照组、模型组、0.5μmol/L小檗碱组、2μmol/L小檗碱组。通过Hoechst33258染色观察神经元凋亡形态,Annexin V-FITC/PI双标流式细胞术检测早期凋亡情况,Western blotting检测活化的Caspase-3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雷帕霉素靶(target of Rapamycin,mTOR)相关基因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D细胞模型神经元凋亡明显增加。2μmol/L小檗碱能显著减少Aβ损伤神经元早期凋亡(P<0.05),0.5、2μmol/L小檗碱均能抑制异常活化的Caspase-3蛋白表达。0.5、2μmol/L小檗碱显著下调了AD模型异常活化的mTOR mRNA和下游底物核糖体S6蛋白激酶(S6kinase,S6K)P70S6K mRNA的表达(P<0.05、0.01),同时显著上调了AD细胞模型真核细胞始动因子4E结合蛋白1(4E binding protein,4EBP1)mRNA的表达(P<0.01)。结论小檗碱对Aβ25-35损伤的原代培养大鼠皮层神经元具有一定神经保护作用,其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mTOR途径实现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小檗碱对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体外生长的影响及其与PPAR-y受体的关系.方法: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小檗碱对MDA-MB-231细胞的生长抑制效应;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联合PPAR-γ拮抗剂GW9662,分析小檗碱对MDA-MB-231细胞增殖的影响与PPARγ受体的关系.结果:小檗碱呈量-效和时-效关系抑制MDA-MB-231细胞生长,24 h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0.21μmol/L;小檗碱诱导MDA-MB-231细胞凋亡作用随药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强;PPARγ受体拮抗剂不能逆转小檗碱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结论:小檗碱可明显抑制MDA-MB-231细胞生长并诱导其凋亡,但其作用不通过PPAR受体介导.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小檗碱联合芒柄花黄素对鼻咽癌细胞迁移的影响,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信号通路在其效应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实时无标记细胞功能分析仪监测小檗碱和芒柄花黄素单用及联合使用对鼻咽癌5-8F、6-10B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TGF-β1信号通路激活后,小檗碱联合芒柄花黄素抑制细胞迁移效应的变化;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TGF-β1信号通路关键蛋白和迁移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小檗碱和芒柄花黄素单用可抑制5-8F和6-10B细胞增殖,小檗碱(5、10μmol/L)和芒柄花黄素(5、10μmol/L)联合作用于5-8F和6-10B细胞后,显示小檗碱联合芒柄花黄素抑制鼻咽癌细胞增殖以协同效应为主;小檗碱联合芒柄花黄素显著降低鼻咽癌细胞TGF-β1和Smad3蛋白表达水平(P<0.05、0.01)。采用TGF-β1激活TGF-β1信号通路后,小檗碱联合芒柄花黄素抑制鼻咽癌细胞迁移的效应显著降低(P<0.01);与小檗碱10μmol/L+芒柄花黄素1...  相似文献   

8.
袁龙  陈益  刘泽洪  王芬  李科琼  李静  陈地龙 《中草药》2016,47(17):3044-3050
目的探讨吴茱萸碱通过抑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6(HDAC6)促进人白血病K562细胞周期阻滞以及凋亡的机制。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吴茱萸碱对K562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K562细胞周期和凋亡;化学比色法检测K562细胞HDAC6活性;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K562细胞中HDAC6、Cyclin D1、CDK4、Bcl-2、Bax、Cleaved Caspase-3、ERK、p-ERK、p38和p-p38蛋白的表达。结果 CCK-8法结果提示,吴茱萸碱在一定浓度范围内(1~16μmol/L)可以有效抑制K562细胞增殖,并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吴茱萸碱可将K562的细胞周期阻滞于G0/G1期;2、4、8μmol/L吴茱萸碱诱导K562细胞48 h后,其凋亡率分别为(11.47±1.05)%、(12.77±0.79)%和(18.58±1.37)%,与对照组(2.79±1.01)%相比差异显著(P0.01);化学比色法结果显示,吴茱萸碱能有效抑制HDAC6的活性;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吴茱萸碱能上调Bax、Cleaved Caspase-3、p38和p-p38蛋白的表达,下调CDK4、Cyclin D1、Bcl-2、HDAC6、ERK和p-ERK蛋白的表达。结论吴茱萸碱可能是通过抑制HDAC6的活性,激活MAPK信号通路,进而上调促凋亡蛋白的表达,下调周期蛋白的表达,从而抑制K562细胞的增殖,诱导细胞周期阻滞和凋亡。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低剂量的小檗碱的抗肿瘤活性,并探讨其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及肿瘤转移的分子机制。方法:以人非小细胞肺腺癌A549为模型,用0、5、10、20、30μmol/L的小檗碱处理处于对数期增长的A549细胞24小时或者30μmol/L的小檗碱处理细胞不同时间。侵袭小室以及基质凝胶转移实验检测A549细胞的侵袭与迁移能力;免疫印迹方法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上皮钙黏素(E-Cadherin,N-Cadherin)以及细胞信号转导分子(Stat3)的表达。结果:20、30μmol/L小檗碱孵育A549细胞48h后,其迁移与侵袭率显著降低;免疫印迹结果显示小檗碱能显著抑制Stat3转移到细胞核内;此外,抑制Stat3表达后,能显著抑制MMP以及N-Cadherin而增强E-Cadherin的表达。结论:小檗碱通过抑制Stat3转移到细胞核从而调节MMP的表达和A549细胞转移和迁徙。  相似文献   

10.
冬凌草甲素对人鼻咽癌细胞CNE-2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冬凌草甲素对人鼻咽癌细胞CNE-2的抑制作用,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SRB法检测冬凌草甲素对CNE-2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的变化、检测细胞凋亡的发生。结果冬凌草甲素抑制CNE-2细胞的生长,引起细胞死亡;冬凌草甲素诱导CNE-2细胞发生凋亡和坏死,流式细胞分析发现“亚G1期峰”;冬凌草甲素作用后CNE-2细胞的G2/M期比例增多。结论凋亡和坏死同为冬凌草甲素抑制CNE-2细胞生长的机制,可能与改变细胞周期有关,且具有浓度依赖性。  相似文献   

11.
《黄帝内经》是中医学最早,最完善的中医基础理论书籍,几千年来一直指导中医临床,特别辨证论治观点贯穿着中医学始终,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中风好发于中老年人群中,临床上较为常见,多与现代医学的心、脑、血管疾病相关。适宜的中医药治疗,有着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应用UHPLC-LTQ-Orbitrap技术对丹参素在大鼠血浆和尿液中的代谢产物进行鉴定。SD大鼠灌胃给药丹参素CMC-Na混悬液后,收集其血浆和尿液,应用固相萃取法进行样品前处理。采用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2.1 mm×100 mm,1.7μm),以0.1%甲酸水溶液(A)-乙腈(B)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在电喷雾负离子模式下采集生物样品的质谱数据。根据精确相对分子质量以及多级质谱裂解信息,结合对照品及文献报道结果比对,最终鉴定了丹参素以及21个丹参素Ⅰ相和Ⅱ相代谢产物,同时分析了丹参素主要的体内代谢反应,如脱水、甲基化、葡萄糖醛酸化、硫酸酯化、去羟基化以及相关的复合反应等。该文应用高分辨液质联用技术快速阐明了丹参素在大鼠体内的代谢产物,为今后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植物环烯醚萜类化合物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环烯醚萜类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作者对此类化合物的分布、生物活性进行综述。总结了环烯醚萜类化合物在糖尿病治疗、保肝、抗炎、抗菌、抗肿瘤等方面的应用,为相关药用植物的开发及该类化合物在医药领域上的进一步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灯盏花素大鼠在体肠吸收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许英爱  范国荣  高申  洪战英 《中草药》2007,38(7):1036-1039
目的 研究灯盏花素在大鼠肠道的吸收动力学。方法 进行大鼠在体肠循环灌流肠吸收实验,HPLC法测定灯盏花乙素,研究灯盏花素在小肠和结肠的吸收情况,并分别考察不同质量浓度和不同pH对小肠吸收的影响。结果胆管结扎与胆管不结扎的实验组之间,吸收速率常数(ka)和吸收百分率均有显著性差异,在小肠和结肠的ka分别为(0.1071±0.013O)和(0.0707±0.0089)h^-1;灯盏花素在不同质量浓度下,未发现饱和现象,其ka几乎保持不变,在pH6.0~7.4,灯盏花素的吸收不受pH的影响。结论 灯盏花素在小肠的吸收多于在结肠的吸收,其吸收机制为被动扩散,吸收过程为一级动力学过程,提示灯盏花素可以被制成口服缓释剂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硫酸蒽酮法与硫酸苯酚法测定灵芝多糖含量的差异。方法:分别采用上述两种方法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灵芝中多糖的含量。结果:利用上述两种方法分别测定同一样品灵芝多糖的含量,硫酸蒽酮法测定结果高于硫酸苯酚法。结论:两种方法均操作简便,稳定可行,较之硫酸苯酚法,药典记载的硫酸蒽酮法更加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16.
李晨辉  谷晓红  罗海元 《中医教育》2012,31(2):57-60,66
将平衡计分卡(通过绘制战略地图)运用于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一具体实践成效的评估.在对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现状和途径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提出高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使命、核心价值观、愿景、战略和各层面的主要构成要素,确定高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4个战略主题,且其成果主要体现为3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蛋白质组学在中医"证"实质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中医证候和蛋白质组学的特点及研究方法着手,分析了蛋白质组学引入"证"实质研究的优势与可行性,认为蛋白质组的整体性、动态性、时空性、复杂性与同样具有整体性、动态性、时相性、复杂性等特点的中医"证"有着惊人的相似,其中可能存在某种内在联系和对应关系。因此,与"证"实质研究中一般的微观指标相比,蛋白质组学有着特殊的优势,也更加符合"证"自身的特点。文章将近几年中医证候蛋白质组学的有关研究成果从技术条件、思路方法以及具体证型与蛋白质组的相关性等几个方面进行综述归纳,展示了蛋白质组学在中医"证"实质研究中的美好前景。  相似文献   

18.
转运蛋白是一种允许有机和无机溶质高效率和选择性跨膜透过的膜蛋白。转运蛋白基因的分子识别即通过克隆cDNA外源表达系统的体外实验方法,阐明转运蛋白的功能。代谢组学分析是通过定量比较某化合物在野生型和转运蛋白基因敲除型小鼠的尿液、血液或组织样本的信息,从而揭示生物体内转运蛋白的真正底物。这种方法也可以用来发现孤儿转运蛋白功能。举例说明基于毛细管电泳与质谱联用(CE—MS)技术,应用代谢组学分析,揭示了SLC22转运蛋白家族中一个孤儿转运蛋白的功能。  相似文献   

19.
该实验探究五倍子中鞣质类成分对利福平体内过程的影响。体外实验分别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HPLC,考察利福平在p H 1. 3,6. 8,人工胃液环境和人工肠液环境中的溶解性以及在上述环境加入五倍子鞣质对利福平溶解性的影响。体内实验研究大鼠分别灌胃利福平以及利福平和五倍子鞣质后利福平在大鼠体内过程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显示,利福平在人工胃液环境中随时间不断析出,6 h后近85%利福平已析出。在人工肠液环境中溶解性良好。加入五倍子鞣质后,利福平在2种环境中的浓度均有较显著下降,且在人工肠液中,利福平的浓度保持在相对平稳的水平;在人工胃液中则保持原来的下降趋势。药代动力学参数显示,与单用利福平组相比,利福平与五倍子鞣质合用组的AUC0-t和Cmax显著降低,MRT0-t显著变慢,Tmax增加1倍,生物利用度为31. 65%。实验提示,利福平在酸性环境溶解性差;利福平与鞣质合用后生物利用度下降的重要原因是利福平与鞣质的络合减小利福平在肠道的溶解度,从而影响其在肠道的吸收。所以,利福平与含鞣质丰富的中药汤剂或中成药,不宜同时服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金天格胶囊对大鼠股骨干骨折愈合的影响,以及应用Micro-CT技术对骨折愈合过程中骨内微结构的观察。[方法]将40只8周龄SD雄性大鼠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只。分别建立股骨干闭合骨折髓内钉固定模型,术后第3天始给予相应的干预措施。每组于造模后2周及8周两个时间点各处死实验动物10只。对患肢股骨进行取材后,大体观察骨折愈合情况,通过X线对骨折愈合情况进行评分,利用生物力学实验机测量骨痂的最大载荷、最大载荷恢复率,利用Micro-CT技术计算骨痂的总体积(TV)、骨体积(BV)及骨体积分数(BV/TV%)并对骨痂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术后2周,实验组和对照组骨折愈合X线评分没有统计学差异。Micro-CT检测结果提示,实验组的TV值高于对照组,但两者的BV及BV/TV%值没有统计学差异。两组骨痂的最大载荷和最大载荷恢复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8周,两组的X线评分、TV值没有统计学差异。但实验组的最大载荷、最大载荷恢复率、BV值及BV/TV%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金天格胶囊可以促进骨折愈合。主要表现在骨折早期它会促进软骨痂的形成,骨折后期加速骨痂的矿化,提高骨折愈合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