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中心静脉置管是将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CVC)经皮穿刺置入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或股静脉等管径较粗、血流速度快且流量大的中心静脉,以减少药物刺激所致化学性静脉炎的发生;同时还可减少长期输液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有助于降低患者由于反复穿刺而发生机械性静脉炎的几率,对外周静脉可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在重症监护病房中已被广泛应用~([1])。但与其相关的感染问题也随之日渐  相似文献   

2.
俞燕 《齐鲁护理杂志》2006,12(19):1865-1866
目的:探讨引起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因素、菌群分布及预防对策。方法:对本院2003年1月~2005年10月620例住院患者的中心静脉留置导管进行菌种分离鉴定及统计分析。结果:本组总体相关性感染率约25%,留置导管2周以上的感染率明显升高,常见病原体为葡萄球菌、鲍曼不动杆菌、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及念珠菌等。结论: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的病原体主要为源于体表的正常菌群,严格的无菌操作、缩短置管时间及合理使用抗生素对防止导管相关性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特点及护理对策。方法:对我院180例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以老年患者居多;感染科室以重症监护病房(ICU)、普外科、肿瘤内科、神经内科为主;基础疾病以恶性肿瘤的感染率最高;并与侵入性操作、患者的机体免疫力、免疫抑制剂和抗菌药物的使用有关。结论:护理人员应采取预见性的护理措施,预防和降低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180例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特点及护理对策.方法:对我院180例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以老年患者居多;感染科室以重症监护病房(ICU)、普外科、肿瘤内科、神经内科为主;基础疾病以恶性肿瘤的感染率最高;并与侵入性操作、患者的机体免疫力、免疫抑制剂和抗菌药物的使用有关.结论:护理人员应采取预见性的护理措施,预防和降低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是一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的内分泌-代谢疾病,由于血管病变及神经营养不良等原因,感染成为最常见的并发症。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DF)是糖尿病晚期最严重的并发症,患病率还在逐年上升,处理不当会导致病情逐渐加重,严重者需截肢甚至死亡。糖尿病足主要临床表现为患者下肢远端的神经与周围血管异常病变相关的足部感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急诊重病监护病房(emergency intensive care unit,EICU)住院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catheter related infection,CRI)的病原学特征以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对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住于福建省立医院EICU内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1363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采用x2线性趋势检验及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观察、统计和分析其CRI发生率、病原学特征以及可能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共收集中心静脉留置导管1363根,导管检出病原菌阳性为147例,CRI发生率为10.79%,每1000导管日发生CRI 3.05次;CRI主要病原菌依次为革兰阴性杆菌(46.94%)、革兰阳性球菌(40.14%)、真菌(12.92%).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年龄、重复置管、股静脉置管、使用多腔导管、长期留置导管、病情危重和长期使用抗菌药物为CRI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应加强CRI危险因素控制,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护理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心静脉导管现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血流动力学监测、输液、胃肠外营养支持及血液净化治疗。尽管穿刺技术和中心静脉导管的材质都有了很大的改进和提高,但中心静脉置管仍然是菌血症的重要来源,占医院内与血管内装置相关的菌血症的80%以上。  相似文献   

8.
临时性血液透析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的感染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临时性血液透析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率、危险因素以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研究95例患者103例次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的特征,感染并发症情况,用多因素分析方法分析感染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果11例留置导管者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出口感染3例,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8例),占10.7%,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为4.5次/1 000导管日.病原菌以葡萄球菌属为主.随着导管留置时间的增加,发生导管感染的危险性呈线性增加趋势.未发现年龄、性别、糖尿病、置管部位、白蛋白水平、免疫抑制剂使用与感染相关.结论临时性血液透析导管感染的发生率高.发生导管感染的危险性随导管留置时间呈线性增加趋势.需早期发现感染并积极正规治疗.  相似文献   

9.
殷超鸣  周静 《当代护士》2018,(4):113-114
目的探究重症监护室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预防效果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6年11月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的134例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危重症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7例,分别应用常规护理和系统性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发生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率10.45%(7/67)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8.36%(19/6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8.96%(6/67)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44.78%(30/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监护室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较高,通过早期的预防和护理措施能够显著降低其发生率,对于患者病情改善以及疾病恢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   总被引:41,自引:0,他引:41  
目的:探讨导管相关性感染(CRI)的病原学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1月-2003年6月期间我院1327例次中心静脉置管病例中确诊的24例CRI病例,分析其病原体分布,感染与静脉导管留置类型、时间的关系。结果:CRI病例中,留置单腔导管者9例,留置双腔导管者15例。共分离菌株25株,其中革兰阳性菌12株.革兰阴性菌7株.真菌6株。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多见(7株),其次是真菌(6株)。CRI以置管后第8~14天发生率最高(56%)。结论:预防的重点在于避免导管腔内及腔外的污染。重视穿刺点皮肤的消毒,选用单腔导管,减少不必要的间置装置,操作者水平的提高以及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均能有效减少CRI的发生。对怀疑CRI者不应立即拔管,可先试行抗生素锁治疗,在24~48h后无效者应立即拔除导管。对于免疫功能低下、感染不易控制、病情严重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或真菌感染的病例。应及时拔除导管。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及干预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一2012年12月中心静脉留置双腔导管的725例患者中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情况,并进行相关因素分析。结果725例置管患者中15例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2.O%),感染患者中1例为皮下隧道感染,隧道出口分泌物培养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血培养阴性;其余14例血培养阳性,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9例,大肠杆菌3例,无色杆菌1例,嗜麦芽窄食单胞菌1例。15例导管感染患者经抗菌药物治疗有效8例,抗菌药物治疗无效拔管者7例。结论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与医疗水平、导管留置部位、留置时间、透析充分性和患者全身情况、个人卫生密切相关,针对上述各个环节采取预防干预措施是减少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编制适用于护理人员预防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认知和行为调查问卷,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在查阅相关文献、专家咨询的基础上初步编制了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预防的认知和行为调查问卷,采用方便抽样法对河南省某三级甲等医院220名护士进行问卷凋查。使用Cronbachα系数、因子分析、内容效度指数考察问卷的信度与效度。结果因子分析表明目标问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32个条目有较高的负荷值,所反映的导管相关感染的基本知识、手卫生与消毒、导管的置入与维护、穿刺点敷料的护理、感染的诊断和处理等5个维度与初步设计问卷的结构基本相符;问卷各条目的内容效度指数在0.625~1.0之间,量表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92;总Cronbachα系数为0.803,5个维度的Cronbachα系数分别为0.691、0.781、0.667、0.780、0.793。结论该问卷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可以作为评价护士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预防认知及行为现状的可靠工具。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并分析严重烧伤患者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相关因素及其预防措施。方法对480例中心静脉置管患者进行监测,包括置管部位、导管留置时间、置管部位皮肤、导管的细菌培养结果等。结果引起严重烧伤患者中心静脉置管相关感染的病原菌中,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中心静脉置管感染与导管留置时间、置管部位皮肤、置管部位等因素有关。结论对患者进行中心静脉置管时,需保持置管环境的洁净,严格遵守无菌原则,提高操作人员的操作技能,缩短置管留置时间,以预防中心静脉导管感染。  相似文献   

14.
中心静脉插管引起感染的主要因素及控制措施   总被引:43,自引:7,他引:36  
钟华 《护理研究》2001,15(6):317-318
随着危重救治技术的不断发展 ,各种介入性导管的使用也变得越来越频繁 ,为危重病人的血流动力学监测及治疗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是随着血管内插管技术应用的日益广泛 ,引起的中心静脉插管感染 (CVC -RI)也明显增加。这种感染是引起医院感染的主要原因 ,是影响危重病人救治成功率的重要因素 ,因而明确引起感染的各种因素 ,并针对性地采取控制措施 ,对减少医院感染 ,提高危重病人的救治成功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1 外在因素1.1 与中心静脉导管相关的因素1.1.1 导管的选择 导管材料优良和表面光滑可防止纤维及细菌粘附 ,减少感…  相似文献   

15.
In cancer patients with long-term central venous catheters (CVC), removal and reinsertion of a new CVC at a different site might be difficult because of the unavailability of accessible vascular sites. In vitro and animal studies showed that a minocycline-EDTA-ethanol (M-EDTA-EtOH) lock solution may eradicate microbial organisms in biofilms, hence enabling the treatment of central line-associ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s (CLABSI) while retaining the catheter in situ. Between April 2013 and July 2014, we enrolled 30 patients with CLABSI in a prospective study and compared them to a historical group of 60 patients with CLABSI who had their CVC removed and a new CVC inserted. Each catheter lumen was locked with an M-EDTA-EtOH solution for 2 h administered once daily, for a total of 7 doses. Patients who received locks had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that were comparable to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times to fever resolution and microbiological eradication were similar in the two groups. Patients with the lock intervention received a shorter duration of systemic antibiotic therapy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patients (median, 11 days versus 16 days, respectively; P < 0.0001), and they were able to retain their CVCs for a median of 74 days after the onset of bacteremia. The M-EDTA-EtOH lock was associated with a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rate of mechanical and infectious complications compared to that of the CVC removal/reinsertion group, who received a longer duration of systemic antimicrobial therapy. (This study has been registered at ClinicalTrials.gov under registration no. NCT01539343.)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S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行感染(CVC- RI)的危险因素及集束干预策略.方法 对我院SICU2008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225例病人进行回顾性调查,收集相关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置管时间10~20天占CVC-RI 60.5%,股静脉置管占CVC-RI33.3%,基础疾病中肺炎合并呼吸衰竭、多脏器衰竭对CVC- RI的影响更大.颈内静脉置管占CVC- RI 17.2%,锁骨下静脉置管占CVC-RI 12.8%,两者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股静脉置管CVC-RI发生率较颈内静脉置管和锁骨下静脉置管明显增加(P<0.05).结论 基础疾病、留置时间是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高风险因子.  相似文献   

17.
老年患者不同途径中心静脉置管感染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比较分析经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CVC),与经周围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发生感染情况,为老年患者选择适合的、感染几率小的静脉置管方式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分析我科2005年3月-2008年10月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老年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感染情况,分为经锁骨下静脉或颈内静脉穿刺组(Ⅰ组)和经周围静脉穿刺组(Ⅱ组),每组各129例,统计两组患者局部感染、导管细菌培养阳性率、导管源性菌血症、导管留置时间和相关并发症的情况.结果 Ⅰ组较Ⅱ组的局部感染率、导管细菌培养阳性率、导管源性菌血症高(P<0.01),Ⅰ组较Ⅱ组的导管留置时间短(P<0.01),Ⅰ组较Ⅱ组的相关并发症发生多.结论 经周围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及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时间较长,PICC是适合老年患者的中心静脉置管方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耐药性,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2012年3月~2014年12月收集的332例静脉导管,使用VITEK-Ⅱ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进行菌种鉴定,K-B法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分析。结果 332例静脉导管中有127例培养阳性,阳性率为38.3%。127例阳性标本中,革兰阳性球菌45株(35.4%),革兰阴性杆菌66株(52.0%),真菌11株(8.7%),革兰阳性杆菌5株(3.9%)。革兰阳性球菌中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肠球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敏感,对其它抗菌药物普遍耐药。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10株,检出率为100.00%,尚未发现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革兰阴性菌中最常见的是鲍曼不动杆菌,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检出的部分鲍曼不动杆菌耐药严重,仅对多黏菌素B和米诺环素(MH)敏感,检出的真菌对氟康唑耐药性有上升趋势。结论 近三年来CRBSI病原体以鲍曼不动杆菌为主,各病原菌对抗生素耐药情况复杂,且耐药性较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综合性医院临床护士对输液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的认知状况,以期为安全输液提供对策。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5所三级甲等和1所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的肿瘤科、重症监护病房、外科(含聘用制护士)112名临床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问卷对其进行输液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的认知调查。结果护士对"静脉导管适应证"回答正确者占4.46%;对"输液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形成的概念"回答正确者占38.39%;对"输液导管相关性上肢静脉血栓形成导致肺栓塞的发生率"回答正确者占11.61%;对"如有血栓形成的可能时不可强行通管,以防血栓栓子脱落引起肺栓塞"回答正确者占57.14%。结论护理管理者应注重提高护士"输液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认知水平。护士应严密观察、早期评估与干预,以降低患者血管内导管相关血栓的发生,确保静脉输液治疗安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病原学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149例MODS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临床送检标本中多重耐药菌的病原菌分布、常见多重耐药菌菌株的耐药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在149例患者中分离出226株细菌,其中多重耐药菌117株,在多重耐药菌株中排名前5位依次是:鲍曼不动杆菌(33.71%)、铜绿假单胞菌(15.73%)、肺炎克雷伯杆菌(13.48%)、大肠埃希氏菌(7.87%)、金黄色葡萄球菌(6.84%).结论 MODS患者中多重耐药菌所占比例较高,对多种抗生素呈广泛的不同程度的耐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