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127例原发齿龈鳞状细胞癌预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齿龈鳞状细胞癌最佳治疗方法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分析我院1978年1月至1998年12月收治的127例原发齿龈鳞状细胞癌患者,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127例中单纯手术18例,单纯放疗37例,术后放疗9例,术前放疗22例,化疗加手术31例,姑息化疗10例;5年生存率分别为27.5%、20.4%、66.7%、72.7%、50.2%和0.结论:齿龈鳞状细胞癌首选手术治疗,放疗和(或)化疗,是预防单纯手术后复发或放疗后局部未控的有效方法.综合治疗可以提高齿龈鳞状细胞癌的预后;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有治疗方法、分期、淋巴结转移和发病部位等.  相似文献   

2.
1 病例介绍 患者,男,50岁.因"低热,齿龈肿胀1月余"于2001年3月21日入院.  相似文献   

3.
齿龈癌绝大多数为鳞状细胞癌 ,多见于 4 0岁以上者[1 ] 。本院自 1975年 10月~ 1994年 10月收治齿龈鳞癌病人 76例 ,为同期收治口腔癌病例的 12 1% (76 6 2 9) ,现就其诊治和预后因素浅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76例中 ,男性 5 3例 ,女性 2 3例 ,男女之比为 2 3∶1。年龄 16~ 78岁 ,中位年龄 5 7岁 ,4 0岁以上 6 9例 (90 8% )。肿瘤发生于上颌齿龈 2 8例 ,下颌齿龈 4 8例 ,病程 1~ 2 4个月 ,中位时间 4 5月。1 2 临床表现 常见有牙痛、牙齿松动、齿龈肿胀、溃烂、齿龈出血 ,肿瘤绝大多数发生于磨牙区和双尖牙区的…  相似文献   

4.
齿龈癌根治性治疗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齿龈癌在印度较多见,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9%。在我国则约占0.3~0.7%。治疗以手术为主,5年生存率可达64%。其他方法则生存率较低,有的报告,5年生存率仅34%。本文主要探讨齿龈癌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5.
患者 女,33岁,因发热、齿龈肿痛1周于2004年7月17日收入我院.查体:体温39℃,齿龈增生,颈部可触及数枚0.5 cm×1.0 cm肿大淋巴结,胸骨压痛(+),肝脾未触及,余(-).血常规:WBC 161.4×109/L,Hb102g/L,Plt96×109/L,分类原始细胞0.78,N 0.12,L 0.10.骨髓涂片:增生极度活跃,M/E=12.2/1,其中原始粒细胞占0.280,原始单核细胞占0.445,幼稚单核细胞占0.075,可见原始巨核及小巨核细胞,组化染色:过氧化物酶(+),非特异性酯酶(+),可以被NaF抑制.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14岁,因左侧齿龈肿物1个月入院,入院前1个月,患儿出现左侧齿龈肿物,初为花生米大小,逐渐增大至核桃样,伴有疼痛,无发热。血常规示:白细胞5.9×10^9/L,中性粒细胞0.56,血红蛋白143g/L,血小板228×10^9/L,给予抗感染治疗,无效。人院前10d外院牙周病理检查示:  相似文献   

7.
1病例介绍 患者,女,37岁,工人,无化学药物接触史.主因:左颈部肿物2月,发热1月,加重伴齿龈肿胀2周入院.2月前发现左颈部皮下肿物,无发热,咽痛齿龈出血,1月前无诱因低热,2周前高热伴畏寒,寒战,经治疗无缓解.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56岁,工人,住院号41848,右胸壁恶性黑色素瘤伴右胸肋骨及口腔齿龈转移,化疗后完全缓解已近3年,较罕见。1985年5月发现右胸壁核桃大肿块,质中固定,伴该区皮肤疼痛,经右胸壁肿块穿刺涂片,细胞学诊断:找到恶性肿瘤细胞(倾向恶黑)。2个月后,原右胸壁肿块明显增大,为4×3×3cm。同年10月,相继发现左下颌齿龈处出现黑色核桃大肿块,生长十分迅速,已引起咀嚼及吞咽功能障碍。当时右陶壁肿块显著增大至10×10×5cm。伴同侧第5、6前肋骨质破坏;右肋隔角变钝。左下颌黑色肿瘤经活检;病理证实为恶性黑色素瘤。最后晚诊为右胸壁恶黑破坏肋骨并转移至口腔齿龈处。 治疗采用DO+CCNU(DO∶D为DTIC.O为VCR)  相似文献   

9.
1 病例介绍 患者,男,15岁,住院号3926.于1998年11月25日因皮肤出血点伴齿龈出血1周首次入我院.入院查体:体温39℃,脉搏120次/min,皮肤黏膜可见出血点,颌下可触及数个浅表淋巴结肿大,齿龈有活动性出血,双侧扁桃体Ⅰ度肿大,胸骨压痛阳性,心率120次/min,肝脏、脾脏肋下未触及.  相似文献   

10.
患者 女性, 47岁,主因齿龈渗血2周于2013 年9月11日入我院.入院后血常规示:白细胞计数5×109/L,血红蛋白60 g/L,血小板计数20×109/L;凝血酶原时间14.80 s,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29.0 s,纤维蛋白原含量1.5 g/L,D二聚体6.64 mg/L;经骨髓检查,伴t(15;17),(q22;q21), PML-RARα 阳性, 明确诊断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 入院查体:齿龈、皮肤有出血表现,胸骨压痛阳性,右下肺叩诊实音,右肺底呼吸音消失,考虑患者合并肺部感染.入院后立即给予维甲酸20 mg/次,每天2次诱导分化治疗,同时输注新鲜冷冻血浆、纤维蛋白原、冷沉淀纠正出凝血紊乱,输注血小板,降低出血风险,每日输注血液制品前给予地塞米松2 mg,同时给予哌拉西林钠抗感染治疗,积极完善肺部CT等相关检查.患者接受诱导分化治疗5 d后,出现刺激性干咳,伴轻度胸闷、气短.查体右肺底呼吸音消失,右肺可闻及少量湿啰音.肺部CT示:右肺下叶炎症,右侧胸腔积液(图1A).  相似文献   

11.
患者女,53岁,因咽痛、齿痛伴头痛1周,加重3d,发现血常规异常2d入院。入院查体:体温38.0℃。营养欠佳,唇红,咽部明显红肿,右侧齿龈红肿,扁桃体I度肿大,可见少许脓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以髓外浸润为首发表现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研究15例以髓外浸润为首发表现的AML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治经过和预后.结果 15例患者中,首发表现包括皮疹、皮下结节、淋巴结肿大、软组织包块、齿龈浸润等,发病至确诊白血病时间为7d~8个月,有10例患者经化疗达完全缓解.结论 AML早期表现多样,对于有髓外表现的患者,详细的体格检查及血常规、及时行骨髓常规检查以及病理活组织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积极的治疗可获得与其他AML类似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亚砷酸治疗复发性APL并发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病例介绍 患者,男,48岁,工人.因低热、全身皮肤出血点、齿龈渗血于2002年8月10日入院,经临床、血、骨髓象、PML/RARα基因检测确诊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以全反式维A酸(ATRA)口服治疗48 d达完全缓解(CR),缓解后定期进行强化化疗2次,此后不定期在门诊检查.随访至2004年5月12日,患者自感全身乏力,门诊血象检查早幼粒细胞0.52,Plt46×109/L,考虑APL复发,1个月后患者全身出血倾向加重,伴发热、血尿,于2004年6月20日入院治疗.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67岁。因上牙龈肿块半年伴出血2月于l994年4月16日就诊。查体:上齿龈前牙区见一肿块,约4x3xlcm,淡紫色,质韧,有轻微压痛。口腔双侧须粘膜正常,软,硬跨处无溃疡面;左、右颌下触及3个肿大的淋巴结,最大者约3x3xZcm,稍活动,无压痛。心肺正常,腹软,肝脾(-)。头部呼扫描示:颅内及颅底结构正常,双侧上颌窦骨壁无破坏,病理证实:鳞状上皮细胞癌。讨论:臼齿区域为上齿龈癌的常见好发部位,但前牙区罕见。早期牙龈癌首选手术治疗。本例病程较晚,我们采取了化、放疗治疗:首先给予DDP及5-Fu化疗1个周期,休息2周后,…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56岁、工人,住院号41848。右胸壁恶黑伴右胸助骨及口腔齿龈转移,化疗后痊愈已2年,较罕见。1985年5月发现右胸壁肿块似核桃大,质中,固定并伴该区皮肤疼痛。作右胸壁肿块穿刺涂片,病理报告为恶性肿瘤细胞(倾向恶黑)。2  相似文献   

16.
嵇庆海 《抗癌》2012,(1):14-17
口腔癌有哪几种?多发于哪些人群?在我国每年发病数为多少?近年来发病趋势如何? 口腔癌是发生在口腔的恶性肿瘤的总称,可出现在口腔的任何部位,包括唇、舌、口底、齿龈、腭部、颊黏膜及颧骨等。口腔癌可发生于所有人群,但多发年龄为50~70岁,中位年龄为60岁。  相似文献   

17.
食管鳞状细胞癌以直接侵润和淋巴转移为主。发生齿龈转移较罕见,我院收治1例报告如下:患者男性,76岁,以进行性吞咽困难3个月于1996年4月收入院。食道钡餐点片示中下段约8cm,管腔明显狭窄,充盈缺损,粘膜中断,并见条状龛影。纤维食管镜检查,距门齿30...  相似文献   

18.
以肾脏病变为首发症状的白血病3例包阿中毕成杰郑智红李艳红白血病可侵犯各脏器,但以肾脏病变为首发症状较少见。我们遇到3例,报告如下。1.例1王某某,女,40岁。因低热、乏力、齿龈增生、血尿1个月于1993年5月6日入院。不伴有尿路刺激症状,尿量正常。查...  相似文献   

19.
1997年上海市市区恶性肿瘤发病率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编号部    位男病例数 % 发病率1/10万 标准率1/10万 位次女病例数 % 发病率1/10万 标准率1/10万 位次14 0 -14 9口腔和咽部的恶性肿瘤14 0唇  5 0 .0 5  0 .2  0 .1  2 0 .0 2  0 .1  0 .014 1舌 2 10 .2 0 0 .70 .4180 .2 10 .60 .414 2唾液腺 3 70 .3 61.10 .7 3 70 .441.2 0 .714 3齿龈 14 0 .14 0 .40 .3 13 0 .160 .40 .214 4口底 40 .0 40 .10 .110 .0 10 .0 0 .014 5口腔其他部位 10 0 .10 0 .3 0 .2 170 .2 0 0 .5 0 .314 6口咽部 14 0 .14 0 .40 .3 10 0 .12 0 .3 0 .114 7鼻咽部 173 1.685 .43 .4690 .82 2 .2 1.414 8…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18岁。面色苍白、乏力5个月,加重伴低热1个月,而于2001年5月28日入我院。查体:体温38.5℃,中度贫血貌,全身皮肤未见黄染、出血点、瘀斑,左颌下触及-肿大淋巴结,质硬,活动度好,无压痛。齿龈增生,胸骨无压痛.双肺无异常,心率116次/min,脾肋下1em触及,质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