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提高风湿免疫科临床医师对甲状腺功能减退性肌病的认识及诊断水平。方法分析3例误诊为结缔组织病的甲状腺功能减退性肌病病例,参考国内外文献探讨误诊的原因,并对甲状腺功能减退性肌病进行复习。结果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风湿免疫科近半年收治了3例以"肌无力、肌酶谱升高"为主要表现的患者,初步诊断均为结缔组织病,其中2例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行甲状腺功能检查后均诊断为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结合患者病史、症状、体征及肌酶谱、肌电图等结果确诊为甲状腺功能减退性肌病,给予左旋甲状腺素钠片治疗,2例患者症状、体征及心肌酶谱、甲状腺功能均恢复正常。第3例患者在治疗中,临床表现及心肌酶谱也明显恢复。结论对临床出现肌无力、肌酶谱升高,但查体肌力、肌张力正常的患者,应考虑甲状腺功能减退性肌病的可能,对此类患者应该常规行甲状腺功能检查,以减少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2.
51岁男性患者,流行性出血热后肾功能不全6年,肾活检示肾小球系膜增生性病变,免疫荧光染色阴性,完善检查发现甲状腺功能降低(甲减),考虑肾功能不全为甲减所致,进一步寻找甲减的原因,腺垂体功能减退,最后诊断为腺垂体功能减退症(继发于流行性出血热)、继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功能减退相关性肾损害,经补充激素后肾功能改善。  相似文献   

3.
李争明  于健 《内科》2014,(5):622-623
<正>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合并干燥综合征是内分泌科少见的合并症,干燥综合征合并肾小管酸中毒患病率不少,但鲜见三者同时合并存在的报道。我院于2013年诊治1例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合并干燥综合征及肾小管酸中毒患者,现报告如下。1病例资料患者,女,30岁,已婚。因"反复乏力,四肢软瘫7个月"于2013年6月15日入院。7月前无诱因出现乏力感,并出现四肢软瘫,外院查肝肾功能、血沉、类风湿因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甲状腺功能减退误诊为消化系统疾病的现状,探讨预防误诊的措施。方法以"甲状腺功能减退"为检索词,以1999年1月至2014年12月为检索时限,在万方、中国知网检索。结果 80%以上的文章有"误诊"字样,以消化系统疾病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误诊病例存心血管疾病之后居第2位,许多患者误诊时间长达数年。常被误诊为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便秘等。结论甲状腺功能减退误诊率高。提高甲状腺功能减退诊断标准的认识,提高对高危人群的认识,提高对该病发病隐匿、缺乏特异症状的认识以及强化医师技能培训是减少误诊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系统性硬化症(SSc)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的发病率及其临床特点,指导临床早期诊断、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0年9月在北京协和医院住院治疗的SSc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并与中国EUSTAR(EULAR Scleroderma Trial and Research group)数据库中2009年2月至2009年11月入组的未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的92例SSc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结果 8年间在北京协和医院住院治疗的SSc患者共344例,合并甲状腺疾病20例(6.1%),其中甲状腺功能减退14例(70%)。14例患者均为女性,与未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相比,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患者更易出现心包积液(50%vs.16.3%,P=0.012)及红细胞沉降率(ESR)升高(64.3%vs.27.2%,P=0.011),抗Scl-70抗体阳性者少见(21.4%vs.46.7%,P=0.018)。结论 SSc患者合并甲状腺疾病以甲状腺功能减退(含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最为常见,当SSc患者同时存在心包积液、ESR升高及抗Scl-70抗体阴性时应警惕甲状腺受累的可能。  相似文献   

6.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心脏病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心脏病的临床价值。方法  68例甲减性心脏病患者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与 48例正常人对照分析。结果 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心脏病患者 ,彩超均见心包腔积液 ,室间隔及左室后壁厚度轻度增加 (P<0 .0 5 ) ,伴心肌回声减低 ,心脏扩大 18例 (P<0 .0 5 )。左心室收缩功能轻度降低 2 8例 ,舒张功能轻度降低 2 6例。结论超声检查对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心脏病具有诊断和鉴别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35岁,因"肝功能异常4年,乏力2年"于2016年4月19日入住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患者4年前发现肝功能异常,就诊于本院行相关检查明确诊断为"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并开始规律口服熊去氧胆酸至今。期间患者定期复查,病情相对稳定。2年前患者因间断性乏力,经检查发现低钾血症,自行间断口服枸橼酸钾,未系统复查及明确原因。既往10年前因"甲状腺功能亢进"行碘131治疗,发现甲状腺功能减退7年,目前规律口服左甲状腺素钠125μg,1次/d治疗;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病史;否认肝炎、肺结核史及接  相似文献   

8.
完全性异位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心脏病一例佟铭,刘玉艺,沈滨鸿患者男,30岁。患者自幼发育迟缓,幼年开始不愿讲话、表情淡漠、反应迟钝、智力减退、理解力减弱。曾在当地医院诊断为甲状腺功能减退,8岁开始服用甲状腺片至20岁,近10年基本未治疗。入院前2个月,因...  相似文献   

9.
完全性异位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心脏病一例佟铭,刘玉芝,沈滨鸿患者男,30岁。患者自幼发育迟缓,幼年起不愿讲话、表情淡漠、反应迟钝、智力减退、理解力减弱。曾在当地医院诊断为甲状腺功能减退,8岁开始服用甲状腺片至20岁,近10年基本未治疗。入院前2个月,因咳...  相似文献   

10.
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慢件淋巴细胞件甲状腺炎于1912年由日本学者首先报道,属于最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也是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最主要的病因,好发于中老年女性.患者起病隐匿,常无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容易漏诊.本病诊断尚缺乏国际统一标准,主要依靠一些非特异性的症状与体征,尤其是甲状腺肿大、甲状腺功能减退,并结合相应的辅助检查.如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且滴度较高,对诊断意义更大.甲状腺穿刺细胞学检查不作为常规项目,但对诊断困难者具有确诊价值.伴有甲减者,需要常规采用替代治疗,尤其是甲状腺肿大明显者、孕妇以及儿童可以给予左旋甲状腺素替代治疗,但仅有亚临床甲减者,或甲状腺功能正常而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的患者是否需要治疗尚存在争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39例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心脏病的临床特点、误诊情况及治疗原则。方法对39例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心脏病患者临床资料、误诊疾病及转归回顾性分析。结果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心脏病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甲减临床表现,同时又具有心血管系统的特殊改变;甲减性心脏病易误诊为冠心病,心肌病、心包炎等。结论甲减性心脏病预后良好,但对不典型病例易误诊,在进行心脏疾病检查的同时,应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测,以早期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12.
甲状腺功能减退是常见的内分泌疾病,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到中医就诊,许多患者单纯服用西药效果不理想。中医辨证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可以及时有效的控制病情,效果明显好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3.
《内科》2020,(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的甲状腺功能与其血脂代谢及糖尿病肾病发病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在本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106例为研究对象,检测患者血清中游离甲状腺素、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及促甲状腺激素水平,根据检测结果将患者分为甲状腺功能减退组(24例)和甲状腺功能正常组(82例)。检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血脂水平、肾功能、糖尿病肾病发病情况。结果甲状腺功能减退组患者的女性比例、抗甲状腺过氧化酶抗体水平显著高于甲状腺功能正常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功能减退组患者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甲状腺功能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功能减退组患者的肾小球滤过率显著低于甲状腺功能正常组,尿液微量白蛋白含量显著高于甲状腺功能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功能减退组患者的糖尿病肾病发病率(25.0%)显著高于甲状腺功能正常组(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功能减退会导致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代谢异常、糖尿病肾病发病率增高;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甲状腺功能进行监测干预,可能有助于降低患者的糖尿病肾病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正>患者女性,35岁,因反复心前区疼痛1月入院。患者于1月前爬楼梯时出现心前区疼痛,呈闷痛,无放射痛、出汗等不适,休息约2min后即可缓解;后以上症状频发,就诊于多家医院,行心电图、胸部CT等检查未见异常;诊断"肋软骨炎",口服药物治疗无效。诊查时发现颈部增粗,查甲状腺功能及甲状腺核素显像考虑"桥本氏甲状腺炎",口服"优甲乐"治疗;后来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DN)患者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情况。方法 125例老年2型DN患者,检测甲状腺激素、空腹血糖、HbA1c、血脂四项、肝肾功能,行24 h尿微量白蛋白、动脉血管彩超检查。根据甲状腺功能水平,患者分为甲状腺功能正常组和甲状腺功能减退组。结果甲状腺功能减退者共40例(包括亚临床甲减26例和临床甲减14例),约占老年2型DN患者总数的32%。甲状腺功能减退组与甲状腺功能正常组比较,女性比例升高,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降低,收缩压升高(P<0.05),总胆固醇升高(P<0.05),肾功能不全比例升高。结论老年2型DN患者甲状腺功能减退发生风险高,有必要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查。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目的在于确定同时服用硫酸亚铁和甲状腺素是否会降低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甲状腺激素的疗效。病人和方法诊断为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患者14例,女12例、男2例。除1例外,全部患者在研究前均进行了至少6个月的甲状腺  相似文献   

17.
目的提高对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心脏病的临床认识,减少误诊和漏诊。方法回顾总结、分析曾收治的2例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发现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心脏病首诊症状表现不一,多无典型的临床症状可循,初次多被误诊、漏诊。结论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心脏病临床表现酷似冠心病或其他器质性心脏病的某此症状,容易误诊,故对心肌酶增高、心电图异常但无动态改变者,应考虑到本病的可能,及时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查,以便早期诊断,降低误诊率。  相似文献   

18.
老年人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神经,精神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0年7月~1987年7月收治的年龄在55岁以上的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28例,均有可逆性的神经精神症状,此症状能在口服甲状腺素片(30~60mg/d)后缓解,并提出TSH检测是诊断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性,49岁,因怕热、消瘦、手颤16年,心悸、胸闷、恶心呕吐1个月,加重3只入院.16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下出现怕热多汗、消瘦、手颤,体重下降10 kg,于外院查甲状腺功能诊断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间断甲巯咪唑(他巴唑)治疗(剂量约15 mg/d),症状缓解.1年前发现血糖升高,具体数值不详,诊断为"糖尿病",未治疗.同时于外院行放射性碘治疗,停用他巴唑.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对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该科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00例。依照患者是否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55例无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观察组45例有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分析两组患者慢性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较,观察组患者并发糖尿病肾病、外周动脉病变、糖尿病足以及视网膜病变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对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产生具有促进性的作用,严重影响糖尿病患者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