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应用磁共振成像(MRI)评估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8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MRI检查颈动脉血管及斑块稳定性,并对图像及影响斑块稳定性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84例患者共168支颈动脉,有124支发现斑块。糖尿病组发现58支,非糖尿病组发现66支。糖尿病易损斑块占84.48%(49/58),非糖尿病组占37.88%(25/66),糖尿病组易损斑块比非糖尿病组增加了46.60%;糖尿病组斑块最大厚度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P0.05)。男性易损斑块的发生率为66.22%(49/7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性别、糖尿病以及饮酒史成为影响斑块稳定性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MRI能够有效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的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较差;是否合并糖尿病、过量饮酒被认为是影响斑块稳定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应用CT血管成像联合颈动脉超声检查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行评价,并探讨其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方法选择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52例,根据诊断分为糖尿病组56例,非糖尿病组96例,并进行CT血管成像联合颈动脉超声检查,分析斑块性质、形态,观察发生缺血性脑卒中事件相关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缺血性脑卒中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与糖尿病的相关性。结果与非糖尿病组比较,糖尿病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及斑块发生率高,易损斑块多,颈总动脉分叉部及动脉狭窄比例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空腹血糖(OR=5.924,95%CI:1.176~2.468,P=0.003)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密切相关;LDL-C(OR=2.283,95%CI:1.108~4.276,P=0.009)、纤维蛋白原(OR=1.856,95%CI:1.287~3.095;P=0.011)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相关。结论老年缺血性脑卒中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重,危险因素多于非糖尿病患者;常规对于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进行定期的血糖检测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脑梗死患者的颈动脉斑块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的回归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颈动脉斑块与脑梗死的关系及其相关危险因素分析。方法选择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205例(脑梗死组)和非脑梗死患者88例(对照组)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比较两组颈动脉斑块的数目和性质;将脑梗死组患者再分为斑块组163例和无斑块组42例2个亚组,比较两组性别、年龄、吸烟史、酗酒史、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等危险因素,并进行单因素分析和logistm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脑梗死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为163例(79.5%)。对照组为56例(63.6%)。差异显著(P<0.05),其中脑梗死组患者软斑数为111个(42.1%)。斑块组男性、年龄、酗酒史和高血压比例均显著高于无斑块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OR=2.206,P=0.013)、年龄(OR=0.088,P=0.025)和高血压(OR=3.605,P=0.001)3项因素差异显著。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发生关系密切;男性、年龄和高血压可能为颈动脉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清尿酸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选择脑梗死患者181例,根据颈动脉超声检查分为无斑块组59例,稳定斑块组48例,易损斑块组74例。检测血清尿酸水平,双功能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斑块性质。结果易损斑块组血清尿酸水平明显高于无斑块组和稳定斑块组[(396.26±126.84)μmol/L vs(353.75±126.25)μmol/L,(325.77±94.08)μmol/L,P<0.05]。血清尿酸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和TG呈正相关,与HDL-C呈负相关(P<0.01)。血清尿酸是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易损斑块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06,95%CI:1.0021.101,P=0.002)。结论血清尿酸是脑梗死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和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是易损斑块形成的可能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内正五聚蛋白3(PTX3)和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和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6月徐州市中心医院诊治的ACI患者136例,根据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分为斑块不稳定组(n=82)和斑块稳定组(n=54),根据治疗后2个月预后分为预后良好组(n=80)和预后不良组(n=56)。比较斑块不稳定组和斑块稳定组患者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指标,PTX3和PLR与ACI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关系分析采用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比较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患者PTX3和PLR。结果 (1)斑块不稳定组和斑块稳定组患者性别、年龄、冠心病病史、高血压病史、饮酒史、吸烟史、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纤维蛋白原(FI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斑块稳定组患者有糖尿病病史者所占比例、PTX3、PLR低于斑块不稳定组(P0.05)。(2)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TX3[OR=1.524,95%CI(1.301,1.784)]、PLR[OR=1.033,95%CI(1.020,1.045)]是ACI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3)预后良好组患者PTX3和PLR低于预后不良组(P0.05)。结论 PTX3和PLR是ACI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影响因素,且PTX3和PLR升高者近期预后较差,应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颈动脉易损斑块和高敏C反应蛋白与腔隙性脑梗死认知障碍的关系。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0月北京市海淀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171例,根据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评分分为无认知障碍组86例,认知障碍组85例。2组均接受颈动脉超声检查,对颈动脉易损斑块、高敏C反应蛋白与腔隙性脑梗死认知障碍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与无认知障碍组比较,认知障碍组易损斑块比例和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调整年龄和性别后,随着颈动脉易损斑块数目增多和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增高,认知障碍患病率明显增多(OR=2.866,95%CI:1.360~6.042,P=0.006;OR=3.373,95%CI:1.356~8.391,P=0.009)。进一步调整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以及心房颤动等潜在混杂因素后,颈动脉≥2个易损斑块和高敏C反应蛋白第4分位患者认知障碍患病率仍较高(OR=2.870,95%CI:1.339~6.153,P=0.007;OR=3.622,95%CI:1.431~9.169,P=0.007)。结论颈动脉易损斑块数量和高敏C反应蛋白与认知障碍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在检查出颈动脉斑块的中老年人群上探讨血脂各项指标与颈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性斑块的相关性。方法选择颈动脉超声检查检出斑块的患者270例,根据超声检查结果分为不稳定性斑块组130例和稳定性斑块组140例。对所有对象检验血脂各项指标。结果在对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吸烟等因素进行校正后,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OR=1.27,95%CI 1.02~1.58,P=0.032)、TC/LD-LC(OR=1.67,95%CI 1.17~2.38,P=0.005)、apoB(OR=4.53,95%CI 1.21~16.94,P=0.025)、apoB/apoA1(OR=17.85,95%CI 3.63~87.87,P<0.001)等指标是颈动脉不稳定性斑块发生的危险因素,apoA1(OR=0.18,95%CI 0.04~0.87,P=0.032)是颈动脉不稳定性斑块生成的保护因素。危险因素分析发现指标apoB/apoA1是颈动脉不稳定性斑块生成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apoB/apoA1可能是中老年人发生颈动脉不稳定性斑块的独立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Lp-PLA2)对老年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斑块稳定性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2021年5月江苏省荣军医院收治的82例老年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将研究对象分为不稳定斑块组(n=49)和稳定斑块组(n=33)。比较2组的临床资料,分析影响老年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斑块稳定性的危险因素。结果 不稳定斑块组的高脂血症占比、脑梗死家族史占比、C反应蛋白(CRP)水平、斑块积分、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血清Lp-PLA2水平均高于稳定性斑块组(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斑块积分(OR=2.735,P=0.015)及血清Lp-PLA2 (OR=3.380,P=0.001)是老年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斑块稳定性的危险因素。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显示,血清Lp-PLA2对老年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不稳定性斑块进行预测的最佳截断点为251.42ng/mL,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3.67%(41/49)和66.67%(22/33),曲线下面积为0.842(95%CI:0.745~0.913)。结论 血清L...  相似文献   

9.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对246例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和218例非脑梗死患者(非脑梗死组)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查,分析入组者年龄、性别、伴发疾病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的关系,观察不同等级的斑块在各组中的分布。结果高龄、伴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胆固醇症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率明显增高;脑梗死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率较非脑梗死组明显增加;有斑块组脑梗死发生率显著高于无斑块组。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与高龄、高血压、糖尿病、高胆固醇症等因素有关,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方法选择327例发病时间≤7 d、首次发病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其中脑梗死264例,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63例。采用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综合评估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及斑块性质。并根据超声结果将患者分为IMT正常组、IMT增厚组、斑块形成组;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晨起空腹血浆Hcy浓度。分析血浆Hcy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结果①327例患者中,99例为IMT正常,40例为IMT增厚,188例为粥样斑块形成。在188例斑块形成的患者中,易损斑块组82例,非易损斑块组106例。②IMT正常组、IMT增厚组、斑块形成组的血浆Hcy浓度(中位数)分别为13.6、22.3、28.6μmol/L,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的发生率分别为40.4%(40/99)、70.0%(28/40)、75.5%(142/188)。除IMT增厚组与斑块形成组间HHcy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3组间观察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③易损斑块组血浆Hcy浓度和HHcy发生率分别为28.9μmol/L和82.9%,高于非易损斑块组的23.4μmol/L和69.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cy浓度增高是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OR=1.14,95%CI:1.04~1.25)结论随着血浆Hcy水平的升高,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随之升高。HHcy是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伴有2型糖尿病与非糖尿病的颈内动脉系统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压、血脂,病损程度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分布情况和发生率的差异。方法筛选符合条件的2012年3月至2013年9月在潍坊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150例颈动脉系统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进入本研究,其中合并2型糖尿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0例,不合并2型糖尿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收集两组患者常见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人院后的血压、血脂水平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以及颈动脉斑块分布情况和发生率,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常见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颈动脉斑块均以颈动脉分又处最多,且均以不稳定斑块为主;急性脑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斑块发生率高(X2=7.234,P=0.007);两组患者的收缩压、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IHS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815,P=0.006;t=6.686,P=0.000;t=~2.441,P=0.016;T=4000.00,P=0.039)。结论合并2型糖尿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斑块阳性率高,以不稳定斑块为主,多分布:在颈动脉分叉处,且多合并血压及血脂异常。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胱抑素C、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1年3—8月在天津市武清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346例,根据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分为无斑块组135例和斑块组211例。记录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检测其空腹血糖、血脂、超敏C反应蛋白、胱抑素C、同型半胱氨酸。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性别,吸烟史、饮酒史、糖尿病病史、高血压病史阳性率,空腹血糖,血清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斑块组患者年龄大于无斑块组,血清三酰甘油水平低于无斑块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超敏C反应蛋白、胱抑素C、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高于无斑块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斑块组患者血清胱抑素C、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均与Crouse积分呈正相关(r=0.141,P=0.01;r=0.142,P=0.01)。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超敏C反应蛋白、胱抑素C、同型半胱氨酸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结论胱抑素C、同型半胱氨酸是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二者共同参与了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血小板膜表面P选择素(CD62P)、血小板糖蛋白GPⅡb-Ⅲa复合物(PAC-1)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将104例经超声检查证实、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干预1组(34例)、干预2组(32例)及对照组(38例)。干预1组和2组分别口服阿托伐他汀10、20mg/d,同时加服拜阿司匹林100mg/d;对照组1:3服拜阿司匹林100mg/d。治疗后3周检测血中CD62P、PAC-1、hs—CRP;治疗后6个月时超声检查斑块及血脂情况。结果干预1、2组及对照组比较:①斑块大小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治疗前,3组不稳定性斑块数分别为54、46、49个,稳定性斑块为5、6、4个,治疗后不稳定性斑块分别为44、34、50个,稳定性斑块为15、17、5个。与治疗前自身和对照组比较,两个干预组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治疗前后以及两个干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③两个干预组治疗后,CD62P、PAC-1及hs—CRP较自身治疗前及对照组均显著性降低(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以及两个干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④治疗后两个干预组血脂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总胆固醇〈4.0mmol/L者,干预1、2组治疗前分别为2例和1例,治疗后为7例和14例(P〈0.05)。对照组各项指标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⑤治疗后急性脑血管事件,对照组3例,干预1组1例,干预2组0例。干预2组药物不良反应有6例(18.8%),干预1组有1例(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可抑制血小板活化及炎性反应,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具有一定的稳定作用。阿司匹林联合10mg/d的阿托伐他汀较20mg/d更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了马鞍山中心医院住院治疗的104例脑梗死患者,根据颈动脉彩色超声多普勒的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不稳定斑块组(74例)、稳定斑块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相关危险因素、血清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Hp感染率。用14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患者Hp的感染情况。判定上述因素对斑块稳定性的影响。结果①不稳定斑块组患者的Hp感染率(86.5%)高于稳定斑块组(6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不稳定斑块组患者的血清C-反应蛋白(13.6±3.8)mg/L和纤维蛋白原(4.5±2.3)g/L水平高于稳定斑块组的(8.6±3.7)mg/L和(2.5±1.0)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除去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等之外,Hp感染也是影响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独立危险因素(OR=0.771,95%CI:0.368~0.951,P=0.019)。结论除去影响斑块稳定性的常见危险因素之外,Hp感染也是影响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经颅多普勒超声对颈动脉不稳定性斑块危险程度进行预测,分析其远期风险及影响因素。方法纳入缺血性卒中患者120例,经颈动脉超声判定为不稳定性斑块。根据经颅多普勒超声是否发现微栓子,分为微栓子组(20例)和无微栓子组(100例)。收集患者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既往史以及住院期间的血糖、三酰甘油、总胆固醇、纤维蛋白原浓度等临床资料。行头部MRI确定基线缺血病灶的个数。对入选患者进行1年的随访,调查是否再次发生脑梗死,并复查头部MRI。结果①随访中确定微栓子组患者10例(50%)、无微栓子组5例(5%)出现脑梗死,微栓子组患者脑梗死发生率高于无微栓子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复查头部MRI,微栓子组患者脑梗死灶的数量大于无微栓子组,微脑梗死灶增加的数量大于无微栓子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程进行分析,年龄、体质量指数、纤维蛋白原浓度及斑块个数是不稳定性斑块危险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经颅多普勒超声通过监测微栓子对不稳定性斑块的危险程度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年龄、体质量指数、纤维蛋白原浓度及多个斑块是影响不稳定性斑块危险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斑块及其稳定性的相关性,以及是否有性别差异。方法 "老年高血压降压治疗长期随访研究"的研究对象中,172例70岁以上的高血压患者行颈动脉超声检查,以内膜中层厚度(IMT)1.3mm诊断动脉粥样斑块形成;根据有无斑块及斑块回声的特点分为无斑块组、稳定斑块组(扁平斑块和硬斑块)和易损斑块组(软斑块和溃疡型斑块)。同时测定hsCRP、血脂、血清肌酐、尿酸。结果颈动脉斑块组(n=131)血清hsCRP为(3.2±2.5)mg/L,显著高于无斑块组〔(2.0±1.8)mg/L,n=41,P=0.005〕。对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只有血清hsCRP水平是发生颈动脉斑块的危险因素(RR=1.299,95%CI=1.052~1.604,P=0.015)。进一步分析显示易损斑块组血清hsCRP为(4.2±2.5)mg/L,显著高于稳定斑块组〔(2.5±2.2)mg/L〕和无斑块组(P0.001)。后两组之间血清hsCRP则无显著差异(P=0.278)。分别分析男性和女性血清hsCRP与颈动脉斑块的关系,易损斑块组的血清hsCRP均显著高于稳定斑块组和无斑块组(P0.05)。结论血清hsCRP水平与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发生及其稳定性相关,易损斑块者的血清hsCRP显著高于无斑块者和稳定斑块者;并且这种相关性在70岁以上的男性和女性老年高血压患者中都存在,未观察到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高血压伴 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病变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显像仪对76例高血压伴 2型糖尿病患者、83例高血压患者、79例 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测 ,观察颈动脉病变 ,并作血脂、血凝测定。结果 高血压伴 2型糖尿病组颈动脉斑块的检出率 (76.3 % )显著高于高血压组 (5 6.6% )和 2型糖尿病组(5 0 .6% ) ,(P <0 .0 5 )。三组脑梗死的发生率分别为 5 9.2 %、5 1.8%、和 5 3 .2 % ,无明显差异 ,P >0 .0 5 ,但三组中有颈动脉内膜增厚或斑块病变者脑梗死的发生率均较颈动脉正常者显著增高 (P <0 .0 5 )。结论 颈动脉超声对脑梗死的预测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脑白质疏松(LA )与脑大血管疾病(LVD )在流行病学危险因素上的异同。方法回顾性纳入307名脑梗死或TIA的患者,通过头颅MRI评估LA ,血管DSA评估LVD ,同时登记患者血管危险因素。根据头颅MRI和DSA评估结果将患者分成三组:LA组,LVD组及对照组。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探讨各个危险因素在三组之间的差异。结果性别、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同型半胱氨酸(Hcy )、总胆固醇(TC )、低密度脂蛋白(LDL )、吸烟史、他汀类用药史在三组患者中分布不全相同( P<0.05)。年龄、高血压、Hcy与LA呈正相关(OR=1.12-5.66,P<0.01);年龄、男性、高血压、糖尿病与LVD呈正相关(OR=1.08-4.19,P<0.01)。结论 LA与LVD在病因学上既有相同的危险因素,同时也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清髓过氧化物酶(MPO)和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水平与颈动脉易损斑块的相关性。方法 52例存在颈动脉斑块的脑梗死患者行颈动脉斑块高分辨率MRI检查,根据斑块影像学特征分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MPO和PAPP-A水平。结果不稳定性斑块组和不稳定性斑块破裂组血清MPO和PAPP-A水平高于稳定性斑块组(P<0.05或P<0.01)。不稳定性斑块未破裂组血清MPO水平高于稳定性斑块组(P<0.05),不稳定性斑块破裂组PAPP-A水平高于不稳定性斑块未破裂组(P<0.01)。不稳定性斑块未破裂组与不稳定性斑块破裂组之间血清MPO水平差异无显著性,不稳定性斑块未破裂组与稳定性斑块组之间血清PAPP-A水平差异无显著性。血清MPO和PAPP-A水平与斑块易损程度呈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血清MPO和PAPP-A水平可以反映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及破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