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总结胸腔镜技术应用于脊柱前路手术的麻醉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胸腔镜下脊柱手术麻醉所采用的双腔支气管导管的应用。结果:单肺通气后42例SpO2≥99%;10例经改变呼吸参数或调整双腔管位置或经患侧吸入2L/min纯氧,SpO2≥96%。3例术中单肺通气不能维持正常SpO2,改单、双侧通气交替进行,完成手术。结论:胸腔镜下脊柱前路手术,需健侧单肺通气,术侧肺萎缩,术野暴露清晰。故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一定到位,术中需严密观察,加强呼吸管理,避免单肺通气时低氧血症,这是手术成败与病人术中生命安危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双腔气管插管在电视胸腔镜手术的临床应用和相关情况的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电视胸腔镜手术的麻醉处理过程。结果46例患者术前多数并存有其他疾病,在双腔支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实施胸外科手术,术中经严密观察、慎重处理低氧血症等情况,全部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无明显麻醉并发症。结论正确地运用双腔支气管插管,术中严密监护。慎重处理低氧血症等情况,可为电视胸腔镜手术创造良好的手术条件。  相似文献   

3.
目的单腔气管插管胸腔镜下微小切口全胸腺切除与传统双腔气管插管胸腔镜下全胸腺切除的比较探讨。方法 2010年1月-2014年6月完成30例单腔气管插管胸腔镜下微小切口全胸腺切除术(A组)和30例传统双腔气管插管胸腔镜下全胸腺切除术(B组),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均无死亡,其中A组气管插管时间(2.67±0.72)min、手术时间(48.37±4.64)min、出血量(26.17±9.62)ml;B组气管插管时间(5.55±0.71)min、手术时间(52.10±5.68)min、出血量(33.00±7.94)ml。结论单腔气管插管胸腔镜下微小切口切除全胸腺较传统双腔气管插管胸腔镜下全胸腺切除,插管时间明显减短,且单腔气管插管较双腔气管插管有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术野暴露更加充分,减少手术时间及出血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可视型双腔支气管导管(VDLT)与普通型双腔气管导管(DLT)在胸部创伤急诊手术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5月-2021年1月期间收治的需急诊开胸探查手术治疗的胸部损伤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例。试验组:使用可视型双腔支气管导管进行气管插管,对照组:使用常规双腔支气管导管进行气管插管。单肺通气,观察插管时间、首次定位准确率,插管过程中外部辅助操作次数,气管损伤率,术中出血量,术后咽喉疼痛及声音嘶哑等发生率、住院时间。结果:所有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死亡病例,试验组首次插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术中调整导管时间及手术时间试验组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试验组较对照组少;管错位率和口腔黏膜损伤率、咽喉部疼痛发病率和声音嘶哑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在按压喉部的次数及住院时间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可视型双腔支气管导管具有插管准确性高、首次插管成功率高、速度快、利于术中准确调整管道等优势,在急诊胸外伤手术中可以缩短手术抢救时间,提高救治率。  相似文献   

5.
鼻内镜手术412例全麻处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全身麻醉的优点及其管理。方法:对鼻中隔偏曲、单侧或双侧鼻窦炎、鼻息肉以及鼻窦炎复发患者行鼻内镜术的412例患者施行全身麻醉+气管内插管术,并对手术过程中失血较多的患者施行控制性降压。结果:患者处于气管内插管全麻状态中顺利配合手术治疗,术中创面渗血较多的患者施行控制性降压后创面失血明显减少。结论:全麻下行鼻内镜手术术中镇痛完善,必要时采用控制性降压能有效地减少失血量,以及配合术者精细操作等优点,是较理想的麻醉方法选择,但由于手术部位与气道临近,因此全麻的管理又有别于其他手术。  相似文献   

6.
术前急性高容血液稀释对围术期控制性降压内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术前急性高容血液稀释对围术期控制性降压期间内环境的影响。方法 :将 3 0例脊柱外科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 ,术前急性高容血液稀释联合术中控制性降压组 (联合组 )和单纯的控制性降压组 (对照组 ) ,观察联合组插管后稀释前 (T0 )、稀释后降压前 (T1)、降压后 3 0min(T2 )和停降压后 3 0min(T3 ) 4个时间点 ,对照组插管后降压前 (T1)、降压后 3 0min(T2 )和停降压后 3 0min(T3 ) 3个时间点动脉血的血气分析、钾离子 (K+ )、钠离子 (Na+ )、钙离子 (Ca2 + )和氯离子 (Cl-)浓度变化。结果 :pH值联合组T1、T2 、T3 较T0 降低 (P <0 0 1) ,T1、T2 和T3之间无明显改变 (P >0 0 5 )。两组血K+ 、Na+ 、、Ca2 + 和Cl-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术前急性高容血液稀释对围术期控制性降压期间的内环境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自体血液回输联合控制性降压在骨科大手术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择择期75名骨科大手术患者,术中行自体血液回输联合控制性降压,监测出血量、血压、心率、回输自体血前后血常规及凝血指标并进行分析,观察术后有无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结果 75名患者共回输39 375 ml。平均回输525 ml,各项指标都在正常范围,无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自体血液回输联合控制性降压在骨科大手术中的应用,能减少术中出血,减少血液的丢失,是一种安全、经济、实用的血液保护技术。  相似文献   

8.
两孔法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手汗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双腔气管插管复合静脉麻醉下电视胸腔镜两孔手术治疗手汗症的可行性。方法 麻醉采用双腔气管插管复合静脉麻醉,手术在电视胸腔镜下采用经光源孔和操作孔两孔法进行双侧胸T2~T4交感神经切断术治疗手汗症。结果 手术23例46例次均一次成功,无Homer综合征和血气胸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在双腔气管插管复合静脉麻醉下两孔法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手汗症简便、有效、可靠、安全、美观。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围术期护理干预在脊柱手术患者控制性降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择期行脊柱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由手术室护理人员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围术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控制性降压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麻醉诱导前血压低于对照组,降至目标血压时间、控制性降压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术野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由于控制性降压导致的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围术期护理干预可使脊柱手术患者术前血流动力学更加平稳,更有利术中控制性降压的实施,提高手术操作者对术野质量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分析人工气胸单腔气管插管与双腔气管插管在胸腔镜食管癌手术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胸心血管外科2009年7月至2014年11月,47例人工气胸单腔气管插管与31例双腔气管插管胸腔镜食管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分析两组临床效果。结果人工气胸组与双腔气管插管组在肺部感染发生率、吻合口瘘发生率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在胸腔镜手术时间、平均出血量、喉返神经损伤、淋巴结清扫个数等方面人工气胸组明显优于双腔气管插管组(P<0.05)。结论人工气胸单腔气管插管比双腔气管插管在胸腔镜食管癌手术中更加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背景:特发性脊柱侧凸是青少年较为常见的脊柱畸形,手术矫形是其重要的治疗手段.但手术创伤大、时间长,矫形过程中暴露、剥离组织较多,出血量大,需较大量的输血.为缓解血源紧张,减少输血费用,避免输血性疾病的发生,尽量减少输注异体库存血.目的:观察控制性降压联合自体血回输在特发性脊柱侧弯矫形中的作用.方法:对46例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行后路矫形时均进行术中控制性降压.其中17例未进行自体血回输,作为对照组,矫形后全部输异体库存血;另外29例均使用自体血液回输,包括矫形前预存自体血及矫形过程中自体血回输,作为实验组.观察两组患者失血量及输血情况.结果与结论:失血量:对照组400~1 000 (867±161) mL,实验组350~1400 (842± 376) mL,两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输入库存血量:对照组500~1 800 (845±332) mL,明显多于实验组0~1 300 (423±237) mL(P < 0.01).提示控制性降压可减少矫形过程中出血量,同时矫形后采用自体血回输可明显减少异体库存血的需要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性等容血液稀释(acute normovolemic hemodilution,ANH)联合术中控制性降压(deliberatehypotension,DH)用于外科大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5例择期行外科大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降压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联合组采取ANH联合术中DH措施,降压组采取术中DH措施,对照组按常规处理。观察3组患者动、静脉穿刺置管完成后T0(基础值)、T1(ANH后)、T2(术毕即刻)和T3(术后24h)的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血小板计数(PLT)水平的变化情况,手术时间和术中失血量、异体输血量、尿量及输血等情况。结果联合组T2PLT、Hb水平均明显高于降压组和对照组(P〈0.05或P〈0.01),联合组T0、T1Hb、Hct、PLT水平与降压组、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联合组、降压组手术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或P〈0.01);联合组术中失血量、异体输血量和输血率均明显低于降压组和对照组(P〈0.05或P〈0.01),降压组术中失血量、异体输血量和输血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联合组尿量多于降压组和对照组(P〈0.05),降压组尿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NH与DH联合用于外科大手术可显著减少出血量,不输或少输异体血,不失为围术期血液保护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比较可视支气管堵塞器(EBB)插管和可视双腔支气管导管(VDLT)插管在胸科手术中插管定位时间、单肺通气效果及对气道炎症应激反应的比较。方法 选择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VDLT插管和EBB插管。比较两组的插管时间、定位时间、导管移位率,记录两组患者插管前(T0)、插管即刻(气管导管主套囊过声门的时间)(T1)、插管定位成功即刻(T2)和插管定位成功后5 min(T3)时引起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变化和插管前后血清去甲肾上腺素(NE)、血清皮质醇(Cor)和C反应蛋白(CRP)等炎症应激水平的变化,并进行对比,以及比较单肺通气后两组不同时间点肺萎陷的程度。结果 EBB组插管时间比VDLT组短,在T1和T2时刻,两组的HR和MAP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T3时刻,两组患者炎症应激水平(NE、Cor和CR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VDLT组定位时间快于EBB组;两组导管移位率、纤维支气管镜(FOB)使用率、单肺通气后各时点肺萎陷的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EBB插管时间快、定位准确、插管刺激小,术中持续气道可视化管理方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颈椎损伤后手术中脊髓保护措施的效果。方法强迫位下清醒/快速诱导气管插管后,部分患者行控制性降压、脱水、利尿、适度过度通气、皮层体感诱发电位(CSEP)监测;截瘫患者行双下肢弹性绷带缠裹。结果快速诱导插管较清醒插管难度明显降低(P<0.05),术后并发症减少;控制性降压明显减少术中出血量(P<0.01),显露清晰,方便椎管内操作;脱水、利尿、适度过度通气使椎管内压明显降低,硬膜、脊髓损伤减少;截瘫患者弹性绷带缠裹后,术中脊髓血供改善;CSEP监测可规避术中误伤脊髓的发生。结论颈椎手术中脊髓保护应从诱导插管、术中管理多个环节加以落实,方可获得理想的脊髓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自体血液回收应用于脊椎外科手术时血液保护效果及对小肠微循环的影响。【方法】40例ASA Ⅰ~Ⅱ级择期在全麻下行脊椎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自体血回输组(Ⅰ组)和异体血输注组(Ⅱ组)。记录两组患者术中失血量、异体血输注量及全麻诱导插管前(T1)、诱导结束后30min(T2)、术毕(T3)、术后24h(T4)的肠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和D-乳酸表达。【结果】与Ⅰ组比较,Ⅱ组异体血输注量增多,Ⅱ组在T3、T4时点I-FABP与D-乳酸表达增高。【结论】自体血液回输可以有效减少脊椎手术异体血的输注,对小肠微循环灌注影响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在脊柱矫形手术患者唤醒试验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脊柱矫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均采用气管捅管全麻,麻醉诱导方式相同,试验组在诱导前给予右美托咪定0.8μg/(kg·h)(10min内输注完),术中继予0.5μg/(kg·h)速率输注至缝合切口。对照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唤醒试验开始前15min停止泵注所有麻醉药,唤醒试验结束后继续泵注。比较两组患者的唤醒时间、唤醒质量,唤醒前15min(T1)、自主呼吸恢复时(T2)、唤醒即刻(T3)、唤醒后15min(T4)的血液动力学变化,麻醉药的用量以及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两组唤醒前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试验组的唤醒前七氟醚、舒芬太尼的用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3,P=0.00)。试验组的唤醒时间、唤醒期间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唤醒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4,P=0.00,P=0.03)。试验组唤醒时的血压和心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P=0.00)。试验组唤醒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4)。结论右美托咪定应用于脊柱矫形手术,能显著提高患者的唤醒质量,缩短唤醒时间,减少唤醒时的出血量和唤醒后的不良事件,且能维持血液动力学的稳定,具有较好的保护效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胸腔镜一孔法切断胸交感神经干治疗多汗症,总结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自1996年6月至2008年12月,46例多汗症患者在全麻双腔插管下通过胸腔镜一孔法行胸交感神经切除术。治疗方法采用电凝毁损胸2交感神经节。结果术后多汗症状全部消失,11例(39.5%)病人出现上肢以外的代偿性多汗,但基本可以忍受,不影响生活,不需进一步治疗。全组无复发病例,无手术死亡,效果满意。结论胸腔镜胸交感神经切除术是当今外科治疗手汗症的金标准,单一孔切口更加符合现代美容要求,创伤性更小,其手术技巧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自体血液回收和控制性降压两种减少异体输血的方法及对脊柱外科手术患者脑组织氧合和乳酸代谢的影响,探讨两种方法联合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择2011年12月至2013年5月我院ASA分级Ⅰ级脊柱外科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成试验组(自体血回输联合控制性降压)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选择全身麻醉。于术前(T0)、术毕(T2)和术后24 h(T3)分别取右侧颈静脉球血和桡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记录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颈静脉球血氧分压(PjvO2)、颈静脉球血氧饱和度(SjvO2)、动静脉血乳酸含量(LacA、Lacjv),并根据Fick公式分别计算脑动脉血氧含量(CaO2)、颈静脉球血氧含量(CjvO2)、脑氧耗[C(a-jv)O2]、脑氧摄取率(CERO2)及动静脉血乳酸含量差(ADVL)。T1为术中控制性降压稳定时的时点。记录两组患者的输液量、失血量、自体血回收量和异体血输入量及上述各时间点的血红蛋白值。结果两组患者年龄、体重、心率(HR)、术前血红蛋白水平(Hb)及术前凝血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异体血输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术毕(T2)、术后24 h(T3)Hb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T0时CaO2、CjvO2、CERO2和ADV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0时相比,两组患者术毕(T2)及术后24 h(T3)时,CaO2、CjvO2显著下降(P<0.05或P<0.01);相同时点比较,对照组T2、T3时CaO2、CjvO2下降快于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T2、T3时与T0时相比,CERO2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对照组T2、T3时与T0时相比,CERO2上升,差异统计学意义(P<0.01)。ADVL两组各时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中应用硝酸甘油控制性降压,术中血压(64.0±5.4)mmHg明显低于对照组(80.7±4.5)mmHg(P<0.01)。结论脊柱外科手术中自体血回收联合控制性降压能明显减少异体血输注,且能改善脑组织氧合,对乳酸代谢无影响。  相似文献   

19.
赵东芳 《华西医学》2010,(5):910-912
目的探讨双管喉罩与气管插管用于全身麻醉妇科腹腔镜手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2009年1月5月择期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6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喉罩组(P组)和气管插管组(T组)。记录入室基础值(T0),置罩(管)前(T1),置罩(管)后即刻(T2),置罩(管)后5min(T3),拔除罩(管)即刻(T4),拔除罩(管)后5min(T5)的收缩压(systolic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pressure,DBP),心率(heart rate,HR)和脉搏血氧饱和度(pulse oxygen saturation,SpO2),喉罩和气管插管控制呼吸时气腹前后不同时段的气道峰压(airway.maximum pressure,Pmax),潮气量(vital volume,VT)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endtidal CO2,PETCO2)。记录插罩(管)成功率,及相关并发症。结果 T2时T组SBP,DBP和HR显著高于P组(P〈0.05),两组术中通气均满意;Pmax,VT和PETCO2组间比较各时点无差异(P〉0.05)。气腹后Pmax和PETCO2组内比较均高于气腹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置罩(管)成功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拔罩(管)期及术后24h并发症,喉罩组明显低于气管导管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双管喉罩用于全麻妇科腹腔镜手术通气效果满意,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