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关于长潜伏期间日疟,十三年前我们曾进行过一些研究,提示本地区有这种间日疟的存在。近几年,我区各县普遍反映在上半年患疟疾的病人中,一年内无疟史的发病者较多,约占40~50%,甚至90%。为进一步查明目前长潜伏期间日疟的发病情况,提供制订防治对策的依据,我们于1973年6月~1974年6月,对这个问题再次进行了研究,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 间日疟的潜伏期过去认为是9~20天(短潜伏期),从初发到再次复发的潜隐期长短不一,长期以来认为继发性红细胞外期是间日疟复发的根源,但从近年来动物实验的肝组织切片等的观察来看,此一学说已不能成立。在1975年世界卫生组织的专家会议上否定了上述学说,并提出了子孢子休眠学说。本世纪以来,国内外有许多长潜伏期间日疟的报告,有长达6个月以上至628天的。有不  相似文献   

3.
本文应用指数回归方程推算云南优势蚊种中华按蚊在不同地区的世代周期以及成蚊寿命。推算了不同疟区传播恶性疟、间日疟的有效季节。显示了恶性疟、长潜伏期间日疟在云南的地域分布规律以及按蚊越冬和传疟的起止季节等流行病学数据。为因时因地制宜,进行分类指导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哺乳类疟原虫生活史中最为隐蔽并难于研究的是红细胞外期,如人类的间日疟原虫红细胞内期虽早1890年即已发现,但其红外期则在1949年才查明。至于与间日疟的复发及长潜伏期有密切关系的休眠体阶段更是80年代初期才被观察到。我国的疟疾种类以间日疟为主,并证明各地均兼有长、短潜伏期的病人,但越往北方,长  相似文献   

5.
在1979~1989年的10年中,对我国最多见的疟疾病原体——间日疟原虫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发现间日疟潜伏期和潜隐期有明显的相关性。这对间日疟种下分类、鉴别新感染和复发以及制订防治对策等方面均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研究结果表明,至少在温带地区迄未  相似文献   

6.
多年来临沂地区6月份以前无疟史新发病例较多,似与间日疟长潜伏期有关,1981年在临沂市白庄,1986、1987年在临沂市涑河进行调查,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7.
在广西具有代表性的三个疟区选择13例间日疟现症病人为感染源,经蚊传接种39名志愿者,32名感染成功。其中经短潜伏期(平均为16.4天)发病者25例(78.1%);7例(21.9%)属长期潜伏期,平均274.7±29.3天(238~314天)。用同一感染源接种的多例志愿者中,可有短潜伏期或长潜伏  相似文献   

8.
人类不同种族之间P450基因多态性存在明显的差异,并直接影响约90%临床常用药物在机体内的代谢和转化.英国牛津大学大数据研究所分析提示,目前广泛用于根治间日疟患者的伯氨喹啉药物已经不再适合临床用药,其理由是全球间日疟患者中有超过20%存在CYP2D6基因代谢受损,导致对患者肝脏内潜伏期的休眠子根治无效,同时还有14%的...  相似文献   

9.
疟疾的复发     
自Shortt等(1948)~(53)、Shortt和Garnham(1948)~(51)发现间日疟原虫(P.vivax)、食蟹猴疟原虫(P.cynomolgi)的组织型之后,虽然初步肯定了组织型的存在是疟疾复发的原因,但是关于疟疾复发的机制,却仍然不十分清楚。例如:间日疟原虫的组织型能否在肝细胞內持续循环发育;为什么间日疟的潜伏期,常表现长短不同。而这种潜伏期不同的间  相似文献   

10.
洪美蕊 《河北医学》1996,2(5):515-516
先天性间日疟的临床护理(321400)浙江省缙云县人民医院洪美蕊间日疟是感染间日疟原虫所引起的传染病,以间歇性发热、寒战、出汗、贫血和脾肿大为其临床特征。先天性间日疟是因母体怀孕时感染间日疟,疟原虫在胎盘滋生,引起胎盘病变从而传至胎儿;或在分娩时通过...  相似文献   

11.
间日疟为主要的疟疾类型之一,地理分布广,是现今控制和消除疟疾的重要挑战之一。相关文献显示,无症状和亚显微镜检测密度带虫者比例高,间日疟更易于传播,不同地区间日疟遗传结构有差异、交叉感染和复发趋势明显,且能够引起危及生命的临床症状,间日疟感染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本文综述了东南亚地区间日疟流行情况及其检测、防治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疟疾最普遍的是间日疟,因此消灭间日疟就成为我国消灭疟疾传染源在防治与研究工作上的主要任务。几年来,在党的领导下,我们已经把大部分地区严重流行着的间日疟基本上消灭了。在这个基础上如何进一步徹底消灭疟疾,并清除病人体内的疟原虫,使每一个间日疟患者不再引起远期复发,仍然是目前存在的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自伯氨喹啉(Primaquine)问世以后,许多学者即用以进行间日疟的抗复发治疗与毒性试验,结果一致认为,伯氨喹啉能制止间日疟的远期复发,是所有抗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输入性非恶性疟的流行特征及血液临床检验指标特征,为诊断及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09—2018年武汉市境外输入性间日疟、卵形疟和三日疟的非恶性疟确诊病例的流行病学资料和生化检验结果,分析病例发病—诊断时间与血液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共收集28例完整的流行病学和临床血液检测资料,其中间日疟9例、卵形疟15例、三日疟4例,均为境外输入性非恶性疟。间日疟主要由亚洲和东北非洲输入,卵形疟和三日疟全部由撒哈拉以南非洲输入。12例回国后超过3个月发病,潜伏期最长14个月,发病—诊断时间1~30 d,超过6 d 16例,中位数7.50 d。与血液指标正常值比较,28例非恶性疟血红蛋白、白蛋白下降,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升高,肾功能正常。发病—诊断时间超过6 d组的病例红细胞、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压积较6 d内组下降(P<0.05)及淋巴细胞比率恢复正常值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境外输入性非恶性疟感染致贫血和肾损害不明显,长潜伏期和发病-诊断时间较长者,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血小板和总蛋白及白蛋白下降明显,三日疟贫血较明显。  相似文献   

14.
儿童间日疟133例临床分析杨兆民陕西省商洛地区卫生防疫站(726000)间日疟是严重危害我国人民身体健康的一种重要寄生虫病。由于儿童间日疟的临床表现不典型,常被误诊为其它疾病,延误治疗。现将作者1982~1990年经血检确诊的133例儿童间日疟临床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江苏省1997~2009年度疟疾发病的季节性,研究江苏省疟疾流行特征,为积极防治疟疾流行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江苏省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网络直报管理系统中间日疟疫情资料,按月统计间日疟发病数,用圆形分布法分析江苏省间日疟的发病高峰日和高峰期。结果江苏省间日疟发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P〈0.01),各年份发病高峰日不全相同(P〈0.01),平均发病高峰日为8月5日,发病高峰日最早出现在1997年的7月14日,最晚出现在2006年的9月1日,二者之间相差了49d。结论江苏省间日疟存在明显的季节高峰,其发病高峰日多集中在8月份:间日疟流行高峰期延长与全球气候变暖之间是否存在关联还有待商榷。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间日疟现症患者外周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亚群比例的的变化,探讨DC亚群在间日疟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四色荧光分析法检测18例间日疟现症患者(疟疾组)和36名健康成人(对照组)外周血的浆细胞样DC(pDC)和髓样DC(mDC)的比例。结果:疟疾组患者pDC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mDC/pDC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mDC在2组间无明显不同(P0.05)。结论:间日疟现症患者机体呈现免疫抑制状态,间日疟原虫与DC相互作用,可能通过调整mDC/pDC的比值参与间日疟感染的Th1型免疫应答的诱导和调控。  相似文献   

17.
在猴三日疟人工自动免疫试验基础上,探索了猴间日疟人工自动免疫试验,今年共进行了三次(第三次正在进行中),初步看出猴间日疟较猴三日疟有较好的免疫性,现将前两次试验初步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间日疟原虫重组蛋白PvMSP1-19用于检测间日疟患者抗体水平的效果。方法采用His-tag亲和层析柱对间日疟原虫PvMSP1-19重组蛋白初步分离,再经快速蛋白液相色谱仪(FPLC)XK16/70 Superdex75预装柱进一步纯化和Western blot分析。用纯化后的PvMSP1-19重组蛋白包被ELISA板,检测间日疟现症患者、既往感染者和正常人血浆IgG1、IgG4、IgM、IgD、IgE抗体水平。结果间日疟现症患者血浆中抗PvMSP1-19 IgG1抗体水平明显高于间日疟既往感染者和正常人(t=5.535,P〈0.05)。结论间日疟现症患者血浆中含有高水平的抗PvMSP1-19抗体IgG1。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连云港市2017年报告的两例间日疟病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处置和风险评估,指导全市有效应对疟疾疫情。方法收集病例基本信息、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血片及PCR核酸基因检测复核、疫点周边自然环境和当地媒介监测数据,并对疫点进行分类;对其中1例间日疟病例家属及四邻共40人开展主动病例侦查。结果 2例均为间日疟病例均在非洲有明确的生活史和疟疾病史,连云港市已经连续8年无本地感染的间日疟病例,主动病例侦查显示:快速诊断试纸条检测(rapid diagnostic test,RDT)和PCR检测40人结果均为阴性。结论 2例间日疟病例均为境外输入。连云港地区存在传疟媒介中华按蚊,要加强对境外输入性疟疾疫情的防控,防止继发二代病例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对血检疟原虫确诊的270例间日疟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结果具有间日疟典型症状者,仅占33.33%,强调在疟疾病临床症状不典型、且无血检条件的特殊情况下,必须结合病史、症状及流行病学等进行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